星期五, 7月 31

愛與忍耐 (Love and Patience) (四) -- 愛遇見惡 (Love Encounters Evil) -- 沉默無語 (Silence) (1)

當愛遇惡沉默亦惡無言亦言

        愛是恆久忍耐這句話,常被扭曲成當愛遇惡時,似乎視而不見、默然無語的鴕鳥心態。這是消極、受害的無奈。

        德國潘霍華牧師 (Dietrich Bonhoeffer) 面臨希特勒屠殺無辜的暴政,當代德國教會多數選擇默然無語。潘霍華認為:面臨罪惡卻默然無語本身是罪惡。上主不會視為無辜。無語亦語、無動亦動。

        雅各帶領全家從哈蘭返回迦南,走到伯利恆以得臺,雅各的愛妻拉結在生產便雅憫時因產難而離世。雅各在傷慟中,想不到他的大兒子流便,竟然與雅各的妾辟拉發生亂倫惡行。雅各也聽見了,卻保持默然無語。(創35:16-22)

        大衛王大兒子暗嫩,因為覬覦同父異母妹妹他瑪的姿色而起慾心。暗嫩損友約拿達獻詭計,教暗嫩詐病,求父親大衛王吩咐妹妹他瑪帶點心給他吃。大衛失察照辦。暗嫩趁機強暴他瑪,得逞後把他瑪掃地出門。他瑪哥哥押沙龍向他瑪說:我妹妹,暫且不要作聲,他是你的哥哥,不要將這事放在心上。內心卻設計要殺死暗嫩。大衛王聽到此家醜,內心感到非常憤怒。但是也選擇默然無語。(撒下13:1-21)

        當教會不幸發生這類醜聞時,我們是否也一樣選擇默然無語呢?



星期四, 7月 30

愛與忍耐 (Love and Patience) (三) -- 大衛的忍受 (David's Forbearance)

押沙龍叛變大衛逃難示每謾罵侮辱

        聖經忍耐有另外一個希臘文 μακροθυμία (makrothumia),這個字是由兩個字根所組成:μακρός (makros) 與 θυμός (thumos)。makros 是大與長的意思;thumos 是熱血與憤怒的意思。合併起來就是:經過很長時間之後才發怒。英文翻譯為 forbearance,意思是寬容節制的忍耐,中文可以翻譯為忍受。

        忍受的對象不是事情或情境,而是讓你難過的人。忍受背後的力量不是盼望,而是慈悲 (mercy)。因為慈悲而願意咬牙忍受對方的攻擊與傷害,而自我節制,不立刻回擊或報復。

        當大衛王遭遇兒子押沙龍叛變,倉促逃離耶路撒冷,逃往橄欖山。想不到途中遇見一位掃羅族的示每,沿路謾罵侮辱咒詛大衛,並且向大衛撒土丟石。 亞比篩想要過去一刀砍下示每的頭。大衛卻阻止他說: 或者耶和華見我遭難,為我今日被這人咒罵,就施恩與我。(撒下16:12) 大衛在此表現出來的就是長久忍受示每的謾罵咒詛,而不立刻回擊報復 (revenge)。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愛是恆久忍耐,是使用希臘文 μακροθυμία (makrothumia)

星期三, 7月 29

愛與忍耐 (Love and Patience) (二) -- 約伯的忍久 (Job's Endurance)

約伯長存盼望的忍耐得蒙上主的慈悲

        恆久忍耐的忍耐,聖經希臘文有兩個字,第一個字是ὑπομονή (hupomone),英文是 Endurance,中文可以翻譯為忍久,強調時間長度的耐力。這是對於困難處境的忍耐,背後的力量是對將來的盼望。聖經說:忍耐到底必然得救 (太24:13)。

        約伯在災難困苦中,堅持不放棄他對上主的信靠,以及對將來得救的盼望,可以說是這種忍耐的榜樣。當他滿身長瘡時,甚至連他最親愛的妻子都對他說:你棄掉神,死了吧!(伯2:9) 約伯卻堅信:他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伯23:10) 雅各書五章11節說:你們聽見過約伯的忍耐,也知道主給他的結局,明顯主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

        這種決不放棄的堅持與忍耐,就好比身陷狂風暴雨的洪流中,拚死命抱著一根柱子,不願放手,一直到洪水過去。這是對於艱難情境與困苦事情,心存盼望而能夠忍耐長久的耐力。

星期二, 7月 28

愛與忍耐 (Love and Patience) (ㄧ) -- 猩猩的禱告 (Chimpanzee Prayer)

森林裡的猩猩求上主賞賜他忍耐


        使徒保羅在討論溝通、宗教、施捨與愛的關係之後,就開始探討愛的內容,開宗明義第一句話就是:愛是恆久忍耐。這句話馬上讓我想到兩個問題:恆久是多久呢?甚麼是忍耐呢?

        在森林中有一隻脾氣暴躁的猩猩,他想要把自己那暴躁的脾氣改好一點,於是他向上主禱告說:主啊!求你賞賜給我忍耐,請你現在馬上給我。

        中文聖經的恆久忍耐這四個字,英文聖經只有一個字,是longsuffering。如果把英文字拆開來看,就是 long suffering。long是長遠,中文翻譯成恆久。suffer是受苦,中文翻譯成忍耐。忍字心上一把刀,當你的心上被插了一把利刃時,就會感到痛心疾首。中文的愛字,一般台語講成疼字,疼字包含兩個意思:疼既是愛,疼也是痛。所以,愛與痛有密切的關係

星期一, 7月 27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二十二) -- 一杯涼水 (Cup of Cool Water) (3)

主耶穌認同社會最邊緣弱勢的小子

        當主耶穌說到小子時,除了指跟隨他的沒沒無聞的門徒之外,有時候是指處於社會最邊緣的弱勢者。主耶穌說:不可輕看這小子裡的一個;我告訴你們,他們的使者在天上,常見我天父的面。(太18:10) 主耶穌在講有關終末審判的山羊綿羊比喻時說: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25:40) 這些事指的是給渴者水、餓者食、裸者衣、旅者居、病者顧、監者探。就是關心並給予社會最邊緣弱勢者生存與生活最起碼的供應。

        主耶穌說一杯涼水,而不是一個銅板。一杯涼水是生存必需品,一個銅板卻可能會被拿去購買非生活所必需的消費品,甚至是有害身心的毒品。一杯涼水中的杯子可能是陶土所做的杯子,涼水是天父所創造的恩典。我們都是天父用土所造的瓦器 (林後4:7),我們把天父所賞賜給我們那豐盛的恩典,與社會最邊緣的弱勢者一起分享。這就是給小子一杯涼水的當代詮釋。

星期日, 7月 26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二十一) -- 一杯涼水 (Cup of Cool Water) (2)

一杯涼水代表生命所需與恩慈體貼

        一杯涼水對生活在家家有冰箱的現代人來說,好像是舉手之勞輕而易舉的小事。對生活在第一世紀曠野鄉鎮者來說,可能像撒瑪利亞婦女一樣,需要徒步跋涉,從深井中拉出沁涼井水。清水是維持生命所必須,沁涼是恩慈體貼。

        主耶穌說一杯涼水,是最簡單的供應,不是拿鐵咖啡或是約翰走路。主的門徒要學習過簡樸的生活,而且是願意領受別人愛心供應的謙卑。

星期六, 7月 25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二十) -- 一杯涼水 (Cup of Cool Water) (1)

中午井旁一杓涼水主賞賜他永生活水

        第一世紀巴勒斯坦,主耶穌差遣十二門徒兩人一組,前往加利利各鄉各鎮,宣揚天國福音。主耶穌知道經過一天的日曬走路、四處傳道,一定會脫水乾渴。這時候如果有人給門徒一杯涼水,這是何等的良善慈悲。主耶穌說:無論何人,因為門徒的名,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裡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賜。(太10:42) 這裡的小子,指的是名不見經傳的耶穌門徒。

        這讓我想起邊雲波弟兄所寫那一首長詩  獻給無名的傳道者。
            『是自己底手
                甘心放下世上的享受;
                是自己底腳
                甘心到苦難的道路上來奔走!』
            「選中」這條不自由的道路
                並非出於無奈,相反地
                卻正是大膽地使用了自己底「自由」
              所以,
              寧肯叫淚水一行行地向內心湧流,
              遙望著各各他的山頂!就是至死──
              也絕不退後!


星期五, 7月 24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九) -- 捨命的動機(Motive of Life Sacrificing) -- 獻上活祭 (Living Sacrifice) (8)

獻上自己當活祭察驗神純全旨意

        主耶穌背十字架走上各各他捨命犧牲的道路。這條路只走一次。但是根據路加福音的記載,主耶穌要他的門徒,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路9:23) 這個天天就不是指走一次,而是成為每天生活的態度。以殉道士為主而捨己的心來過每天的生活。

        使徒保羅對此的詮釋,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12:1-2) 被擺上祭壇的祭都是已經捨命死了,保羅卻提到活祭,就是以完全捨己的心,察驗並遵行神純全旨意來過每天生活的態度。

星期四, 7月 23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八) -- 捨命的動機(Motive of Life Sacrificing) -- 丈夫為妻子 (Husband for Wife) (7)

婚姻美滿幸福在乎願意放下自己

        使徒保羅教導婚姻美滿幸福的秘訣,在於夫妻願意放下自己。以弗所書五章24-25節說,教會怎樣順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樣凡事順服丈夫。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妻子凡事順服丈夫,是捨己意。丈夫為妻子捨己,是捨己命,捨己命應該包括捨己意在內,否則命都捨了,還有啥意見呢?除非這位丈夫是死鴨子硬嘴巴。

        聖經說:丈夫是妻子的頭。這個頭字的詮釋無意間造成很多不幸的婚姻。教會傳統把頭詮釋為作決定者。加上妻子凡事順服丈夫,成為婚姻中丈夫作決定,妻子順服的單向關係。以弗所書五章21節到33節中,完全沒有提及作決定,卻是提及供應、成全,就像耶穌是葡萄樹頭,我們是葡萄樹枝的關係一樣。舊版和合本聖經在分段時,把五章21節:敬畏基督彼此順服這句很重要的經文排除在婚姻教導之外。新版和合本聖經已經修改了。個人覺得在婚姻關係中,因為彼此相愛而彼此順服,這是婚姻美滿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



星期三, 7月 22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七) -- 捨命的動機(Motive of Life Sacrificing) -- 人為朋友 (Man for Friend) (6)

達蒙作皮西亞斯人質差點死於斧下


        古希臘傳奇故事皮西亞斯 (Pythias) 得罪暴君迪奧尼修斯 (Dionysius),被判死刑。皮西亞斯請求暴君容他回故鄉與父母親友訣別。暴君怕皮西亞斯會趁機潛逃,皮西亞斯好友達蒙 (Darmon) 自願被囚作為人質。若行刑日皮西亞斯沒有趕回來,達蒙就要被處以斧刑。
        執行當日皮西亞斯沒有回來。當太陽要西沉,達蒙被綁上斧刑台時,遠處傳來急促跑步聲,有人大喊,斧下留人。皮西亞斯全身是傷連跑帶爬的趕回刑場。他向達蒙道歉,在與父母親友訣別後。返程航海途中,他遭遇海盜搶劫他的船。他被殺傷丟下海。設法游泳上岸,再拚命抄近路趕回來赴刑。暴君
迪奧尼修斯被皮西亞斯與達蒙間那真誠的友情所感動而釋放它們兩人。

        主耶穌說: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15:13) 當耶穌的門徒猶大帶領兵丁到克西馬尼園,以親吻耶穌作為暗號,出賣耶穌時,耶穌對猶大說:朋友,你來要做的事就做吧。(太26:50) 耶穌把出賣他的人稱為朋友。

       

星期二, 7月 21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七) -- 捨命的動機(Motive of Life Sacrificing) -- 好牧人為羊 (Good Shepherd for Sheep) (5)

好牧人願意冒生命危險搶救羊命

        大衛年輕時替父親放牧羊群,偶而遭遇有羊被獅子或熊咬走。大衛願意冒生命危險去從獅口或熊口搶救那隻垂危被咬走的羊。這種領袖特質,讓耶和華看中,而挑選大衛成為以色列國王,好牧養神的子民以色列。(撒下5:2)

        一個好領袖願意為他所帶領的群體犧牲下列三項:
一、時間與精力:比其他人更專注與付出。
二、權力與自由:願意授權而且犧牲自由。
三、功績與究責:將功績給下屬扛起究責。


        2018年2月14日美國佛州石人高中 (Stoneman Douglas High School) 發生被退學學生尼古拉斯 (Nikolas Cruz)以半自動步槍濫殺死十七位師生、殺傷十七位師生,是美國有史以來傷亡最慘重的校園濫殺事件。被殺者當中有兩位老師為了保護學生而被殺。一位是開門讓學生避難的地理課老師史考特 (Scott Beigel),另外一位是替三位學生擋子彈的足球助理教練亞倫 (Aaron Feis)i。他們兩位因為保護學生而犧牲自己生命的英勇事蹟永遠被這些學生懷念。


星期一, 7月 20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六) -- 捨命的動機(Motive of Life Sacrificing) -- 基督為罪人 (Christ for Sinners) (4)

唯基督為罪人死十架上

        羅馬書5章7-8節說,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公義者互不侵犯,少有人會願意為其犧牲;仁愛者樂於助人,感恩者可能願意為其犧牲以報恩。唯有基督是在我們還作罪人時,為救贖我們而捨命在十字架上。如此大愛會激勵那些領受其大愛的人,也願意為福音殉道。

       

星期日, 7月 19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五) -- 捨命的動機(Motive of Life Sacrificing) -- 犧牲殉道 (Sacrificing Martyr) (3)

司提反為主殉道掃羅為主迫害


        捨命者或為政治理念、或成聖戰烈士。另有一類捨命者是為他所信奉的上主而甘願犧牲性命,成為犧牲殉道者。

        耶穌基督為了拯救世上罪人,十字架上捨命犧牲。(提前1:15)  耶穌基督也挑戰他的門徒: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16:24)

        根據新約聖經記載,第一位跟從基督腳蹤,捨命殉道者是被選為初代教會執事之一的司提反。 司提反為了宣揚基督福音,被猶太教領袖告上宗教法庭,經過一番爭辯,最後被判石刑。司提反去世前,看見天開異象,耶穌站在父神右邊,迎接司提反靈魂回天家。現場有一位熱心猶太教青年掃羅,替施行石刑者看守衣物,參與這場宗教迫害。

        同樣都是熱心侍奉上主,一位是犧牲殉道,另一位是參與迫害。可見我們對於上主的不同認知,會形成不同的宗教信仰表現。或許司提反犧牲殉道的情景,在少年掃羅心中,留下難以抹滅的印象,可能也促成後來掃羅生命轉變,成為一位廣傳福音、犧牲殉道的使徒保羅。殉道士的血跡成為建立基督教會的根基。

星期六, 7月 18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四) -- 捨命的動機(Motive of Life Sacrificing) --聖戰烈士 (Jihad Martyr) (2)

為阿拉聖戰發展成自殺炸彈客

        伊斯蘭教為了抵抗對伊斯蘭教的迫害,容許發動聖戰 (Jihad)。嚴禁使用聖戰強迫異教徒皈依伊斯蘭、也禁止傷及沒參戰的老弱婦孺。

        後來發展成為殉道行動 (Istishhad, Martyrdom Operation),也被稱為自殺恐攻 (Suicide Terrorism)。參與者以殉道的動機在自己身上綑綁炸彈,設法接近軍事目標,或是聚集群眾,引爆炸彈,犧牲自己生命,同時也殺死或殺傷附近的人。

        伊斯蘭教教士對於這種方式的殉道,有贊成與反對兩極的爭辯

星期五, 7月 17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三) -- 捨命的動機(Motive of Life Sacrificing) --政治烈士 (Political Martyr) (1)

神風隊員為日本帝國捐軀捨命

        1941年12月7日清晨,353架日本戰機發動對美國珍珠港的攻擊。這些神風特攻隊 (Kamikaze Commando) 都是抱著為國捐軀捨命的精神參與這次突襲。孫中山先生帶領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為了推翻滿清政權而犧牲捨命。這些捨命者參與攻擊而犧牲。

        鄭南榕先生為爭取言論自由與台灣獨立1989年4月7日清晨自焚。2015年7月30日林冠華為反高中課綱微調自殺。這些捨命者用自殺來表達自己的政治理念。

        美國總統林肯 (Abraham Lincoln) 於贏得解放黑奴南北戰爭後,1865年被暗殺身亡。印度國父甘地 (Mahatma Gandhi) 為了推動社區族群和諧,1948年被暗殺身亡。巴基斯坦一位十二歲基督徒兒童伊克巴勒 (Iqbal Masih) 於1995年復活節主日被槍殺,因為他公開反對巴基斯坦兒童奴工制度。

        我們看見,為政治理念而捨命犧牲者,有的是被動地被殺、有的是主動的自殺,有的是積極的投入攻擊敵國而犧牲捨命。

       
       

星期四, 7月 16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二) -- 施捨的動機(Motive of Almsgiving) --慈悲憐恤 (Mercy) (6)

祭司利未繞道前行撒瑪利亞動了慈心

        施捨六種動機當中,慈悲憐恤是最成熟的動機。施捨者並不趁人之急借貸取利、也非互通有無投桃報李、不在乎社會觀感沽名釣譽、不是遵守誡命循規蹈矩、不期待上主紀念或報答,他只在乎對方現在需要幫助,慈悲憐恤促使他願意付出關心與實質的幫助。

        主耶穌曾說一個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有一位上耶路撒冷(可能去聖殿敬拜的猶太人),再返回耶利哥的下山途中,不幸遭遇盜匪搶劫。他全身重傷、被丟在路旁,奄奄一息、盼望有好心人路過伸出援手。好不容易等到有人走近,是一位祭司 (今日的牧師),他卻不知為何視若無睹、繞行而過。不久,另外一位利未人 (今日的教會長執)走過來了,讓這位受傷者又燃起一絲希望。很遺憾的是他也是繞行而過。當這位受傷者正要放棄盼望時,有一位撒瑪利亞人 (血統與宗教都不純) 走過,他看見這人,動了慈心,跨下駱駝,給予現場急救,扶他上駱駝,自己走路,送傷者到最近的旅社 (當年的照護中心),給付急診醫療費,並且簽下保證書,回程會來結帳。(路10:30-35 現代版) 這個故事給現代基督徒很多可以反思學習的屬靈功課。

星期三, 7月 15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一) -- 施捨的動機(Motive of Almsgiving) --借給上帝 (Lend to Lord) (5)

貸款給上帝回收連本帶利

        施捨者的另外一種可能的動機,是把施捨視為貸款給上帝,上帝會給予很寬厚的利息。這是舊約箴言的教導。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箴19:17)

        主耶穌甚至用農人的收成作比喻,鼓勵人施捨。他說: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路6:18)

        在這裡我們看見基督徒施捨的可能動機,是期盼能夠從上帝領受連本金加厚利的祝福。這種動機實際上與放貸收利者的動機類似。只是利息的給付者從受師者轉到上帝。這種施捨者的心中並沒有對上主的感恩或是對欠缺貧窮者的慈悲憐憫。我把這種動機詮釋為上主為了鼓勵尚不成熟的自私基督徒能夠施捨幫助貧窮欠缺者而使用的因材施教方法。

        亨通福音 (Prosperity Gospel) 卻常常用這種教導來鼓勵貧窮的信徒超過能力的奉獻,更令人難過的是,這些捐獻的款項常常是被亨通福音傳道人挪用於私人的縱慾揮霍。這是很悲哀的扭曲。

       


星期二, 7月 14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 -- 施捨的動機(Motive of Almsgiving) --循規蹈矩 (Rule Follow) (4)

法利賽人循規蹈矩獻上什一

        施捨第四種動機,既非放貸取利,也不是投桃報李,更不想沽名釣譽。他施捨只是盡自己本份,照宗教所規定的最低額度捐款。他因此而自我感覺良好。

        耶穌就講過一個比喻。一位法利賽人與一位稅吏同時到聖殿禱告。這位法利賽人自言自語說: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那位稅吏連舉目望天都不敢,只搥胸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路18:11-12) 耶穌說,他們回家後,稅吏被神稱義。

        循規蹈矩的施捨者,對於受施者目前的缺乏狀況並不在意。他的施捨也不是出於對貧窮者的慈悲憐恤。他只在乎自己是照規定捐出最低額度 (猶太教是十分之一,伊斯蘭教是百分之二點五),他並不在乎貧窮者的缺乏是百分之五或十分之二。

星期一, 7月 13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九) -- 施捨的動機(Motive of Almsgiving) --沽名釣譽 (Fame Fishing) (3)

盼施捨能為己流芳百世

        施捨給予需要者的第三種動機,既不是趁人之危、圖利自己,也不是互通有無、彼此幫助。他真心想要藉由施捨幫助欠缺需要者,但是他也希望藉此善事讓自己揚名千古、流芳百世。這是藉施捨善舉來沽名釣譽。

        當人發現擁有財富只是暫時,大限一到,財富將歸於別人。因此,有些財主盼望能夠藉由施捨,而得到社會的肯定,更盼望這個肯定,能夠流傳到他往生之後。所謂,虎死留皮、人死留名。沽名釣譽的動機 (Fame Motive) 也讓許多人盼望成為當代網紅。

        主耶穌說:當你施捨時,不要吹號求取眾人的稱讚。當在暗中施捨,天父察看,必然報答你。(太6:1-4)



星期日, 7月 12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八) -- 施捨的動機(Motive of Almsgiving) --投桃報李 (Barter Trade) (2)

以物易物各取所需彼此幫助

        在金錢系統與市場機制尚未發展之前,人類社會中很早就已經有以物易物 (Barter Trade) 的方法,來達到各取所需、彼此幫助的目的。

        這種投桃報李的互助交換,不會產生放貸取利而產生貧富差距的問題。施捨者與受施者是相互的關係。

        使徒保羅進一步談到彼此幫助,不一定要在當場同時發生。當一方有欠缺情況時,另一方願意施捨幫助。如此,兩者間產生同一社群的歸屬感。在將來,如果現在施捨者發生欠缺時,當初受施方也願意成為施捨者來回饋。(林後8:14)

        台灣目前所施行的全民健保制度,也可以說是一種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健康醫療互助體系。大家照自己的收入繳交健保費,給生病者使用接受醫療照護,如此,可以分擔風險。全球面臨老化以及老年照護的挑戰,很多國家開始推動 時間銀行 (Time Bank) 系統,鼓勵初老者志願參與服務需要人照顧的長輩,所服務的時間可以留下紀錄,將來自己需要別人服務時,這些時間可以拿出來使用。

星期六, 7月 11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七) -- 施捨的動機(Motive of Almsgiving) --放貸取利 (Usury Trap) (1)

貸款給予急需者的動機是取利



        舊約聖經的教導是不要向民中貧窮人放債取利。(出22:25) 新約聖經主耶穌說:借給人不指望償還,你們的賞賜就必大了。(路6:35)

        放貸取利者的動機不是對於貧窮困苦者施捨的慈善,而是求取自我的利益。


        資本主義 (Capitalism) 與自由貿易 (Free Trade) 的興起,促成傳統譴責放貸取利為高利貸 (Usury) 的趁火打劫貪婪罪惡,轉變成為利息 (Interest),是推動現代社會經濟與提升生活水平的滑潤劑。

       

       

星期五, 7月 10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六) -- 宗教與施捨(Religion and Almsgiving) --基督教 (Christianity) (5)

山羊與綿羊用施捨分別

        主耶穌在馬太福音二十五章第31-46節用一個比喻來描述末世最後的審判。主耶穌說:人子在榮耀裡、同眾天使降臨,坐榮耀寶座上。萬民聚集他面前。他要分別他們,像牧者分別綿羊山羊

        綿羊與山羊最大的分別在於:我餓給我吃,渴了給我喝;作客留我住;赤身給我穿;病了看顧我;在監來看我。綿羊與山羊都同聲說道:主啊!我們從來沒見過你那種狀況啊!主耶穌回答說:這些事你若作在最小弟兄,就是作在我身上。施捨幫助社會邊緣弱勢者是最後審判時分別綿羊山羊的標準。

        蘇俄大文豪托爾斯泰 (Leo Tolstoy) 寫過一極短篇小說 鞋匠馬丁 (Martin The Cobbler);法國有一個傳說 都爾馬丁 (Martin of Tours)。內容都是描述用愛心施捨幫助貧苦弱勢者,都是作在主耶穌身上的故事。

       

星期四, 7月 9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五) -- 宗教與施捨(Religion and Almsgiving) --猶太教 (Judaism) (4)

施捨是公義與慈悲的結合

        猶太教過年是上主來清算總帳的時刻,稱為敬畏日 (Yarim Noraim),總共有十天,第一天元旦 (Rosh Hashanah) 與第十天贖罪日 (Yom Kippur),要吹響山羊號角 (Shofar),呼籲大家要注意三件敬虔的事:真心懺悔 (Teshuva)、同心禱告 (Tefillah)、公義慈悲 (Tzedakah)。

        公義慈悲 (Tzedakah) (箴21:21) 後來演變成為施捨 (Almsgiving),失去公義的意涵,保留慈悲的意涵。萬物屬神,神創造並供應萬民所需。財富是神託管,給予貧窮者乃公義之舉。後來逐漸加上慈悲可以贖罪的想法 (箴16:6)。

        西班牙猶太學者邁蒙尼德 (Maimonides) 提出施捨有八種不同的層次:
        1. 無利貸款給予需要者助其自立。
        2. 匿名捐款給高信度慈善基金會。
        3. 私下匿名捐款大家認識需要者。
        4. 公開捐款給高信度慈善基金會。
        5. 尚未被請求之前就主動的施捨。
        6. 被請求之後慷慨給予足額施捨。
        7. 心甘情願施捨但是其額度不足。
        8. 心不甘情不願的勉強給予施捨。

        路得記告訴我們,莊主在收成莊稼時,不可收割盡淨,要在田角樹尾留下餘穗剩果,讓貧窮者可以自己努力來拾穗或摘果。施捨者不知受施者是誰,受施者也沒有直接從施捨者拿到施捨,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去收穫。(利19:9-10)
       

星期三, 7月 8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四) -- 宗教與施捨(Religion and Almsgiving) --伊斯蘭教 (Islam) (3)

年底若有結餘至少捐百分二點五
      
        伊斯蘭教信仰有五基柱 (Arkan al-Islam):認信 (Shahadah)、祈禱 (Salat)、施捨 (Zakat)、齋戒 (Sawn)、朝聖 (Hajj)。施捨是第三基柱。

        Zakat 的阿拉伯語有淨化與成長之意。施捨時,阿拉會淨化與增值我們擁有的財富。Zakat 是每年底結算若有結餘者,至少必須施捨結餘百分二點五給需要者。[八大類需要者:窮困、赤貧、收集、初信、奴隸、欠債、戰士、客旅]

        除了規定必須施捨的 Zakat 外,還有隨時隨意的樂捐 Sadaqah。第三種施捨是在齋戒月結束時捐出定額少許食物給貧窮者的 Sadaqah al-Fitr。


星期二, 7月 7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三) -- 宗教與施捨(Religion and Almsgiving) --佛教 (Buddhism) (2)

小乘佈施僧侶大乘施捨貧窮

        佛教發展成為小乘 (Theravada) 與大乘 (Mahayana)。小乘主要南傳在斯里蘭卡、泰國、緬甸、柬埔寨與寮國,大乘則北傳到其他國家與地區。

        小乘僧侶每天清晨會托缽繞行寺廟周圍,接受信眾恭迎佈施。佈施主要是米飯、菜蔬、水果、甜點等食物,也有花卉、飲料、其他日常用品等等。不能佈施金錢。信眾佈施支持僧侶,僧侶才能專心唸經修行而廣傳佛法。

        大乘信眾修八正道 [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才能超凡入聖、邁向涅槃 (Nirvana)。八正道中,濟弱扶傾、樂善好施屬於第四正道:正業

        施捨可以有助於施者減輕我執與貪婪;有助於受者減輕缺憾與痛苦。施捨的動機非常重要。一般施捨有八大動機:羞辱、恐懼、回報、投資、善功、慈悲、沽名、合一。最後的動機最完美,施者與受者都屬於同一佛性。

星期一, 7月 6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二) -- 宗教與施捨(Religion and Almsgiving) --印度教 (Hinduism) (1)

施捨美德要注意動機動作與態度

        根據歌者奧義書 (Chandogya Upanishad) ,美德有五種:禁慾 (Tapas, Asceticism)、慈善 (Dana, Charity)、坦誠 (Arjava, Honesty)、無傷 (Ahimsa, Non-injury)、真實 (Satya, Truthfulness)。施捨是慈善的一種表現。

        施捨要注意動機動作與態度。最好的施捨稱為純淨 (Sativa),不求回報、適當時空、當得對象;其次的施捨稱為慾望 (Rajah),期待回報、盼結善果、不甘勉強;最差的施捨稱為愚妄 (Tamas),藐視屈辱、時空不宜、對象佈當。

        施捨可以減輕惡業、累積善功。施捨者要考慮施捨對於受施者可能產生的各種影響與效應。施捨不僅限於個人財物給予需要的個人對象。施捨包括對社區的鋪路造橋;對後輩的傳道授業;對戰敗者的放生照顧。

星期日, 7月 5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一) -- 宗教與施捨(Religion and Almsgiving) --施捨 (Almsgiving)

施捨是富足者對貧困者的慈悲


        施捨 (Almsgiving) 的字源來自希臘文 ἐλεήμων (eleēmōn),意思是慈悲 (merciful)。使徒保羅在討論過愛與宗教的關係之後,接著談到愛與施捨的關係。保羅說: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於我無益。(林前13:3)

        將所擁有的物質 (Property) 給予貧困者是賙濟;為幫助落難者赴湯蹈火,是捨身 (Person)。這兩種犧牲的動作都會讓人感到敬佩與感動。保羅在意的是這些動作是否有慈悲的動機。如果不是因為愛心的動機,那就沒有意義。

星期六, 7月 4

愛與宗教 (Love and Religion) (三十二) -- 宗教乏愛 (Religion Without Love) -- 先見巴蘭 (Seer Balaam)



戴爾阿拉銘文發掘先見巴蘭

        民數記中有關先知巴蘭的記載佔了相當的分量。有關先知巴蘭的故事,只是傳說神話,還是歷史人物?

        1967年由荷蘭萊登大學 (University of Leiden) 亨克法蘭肯教授 (Professor Henk Franken) 帶領的考古團隊無意間在戴爾阿拉 (Dair Alla) 發現先見巴蘭書銘文殘片。這些殘片來自大地震倒塌房屋的牆面。經過多國考古學家拼湊殘片並研究其銘文內容後,確認這是有關先見巴蘭預言大災難的詩歌。使用放射性碳測量發現這些殘片年代大約公元前七百到八百年間,烏西雅王與先知阿摩司時代 [約公元前670年]。舊約聖經兩處提及大地震 (摩1:1; 亞14:5) 與此考古發現相符。

        根據殘片,我們可以發現一些與民數記22-24章所記載先見巴蘭的故事相關的內容。巴蘭是比珥的兒子 (民22:5);巴蘭被稱為先見 (Seer) (撒上9:9);兩次稱神為全能者 (El Shaddayin) (民24:4, 16);神在夜間來與巴蘭說話 (民22:8-9, 20); 民數記巴蘭事件發生時,以色列民搭帳篷住在約旦河東摩押地。(民22:1),戴爾阿拉位於雅博河注入約旦河北方約25哩的疏割 (創33:17)。從這些資料,先知巴蘭是歷史人物,不是神話傳說。

        先知巴蘭是上主所使用的外邦先知。他一定要聽到上主的夜間啟示才會說預言。他所說預言內容絕對忠於上主的啟示,照本宣科,一字不改。這是他值得我們尊敬與學習的優點。

        很遺憾的是巴蘭在巴勒王重金誘惑之下,雖明知上主不會咒詛選民以色列,卻還是三番兩次企圖扭轉上主心意。導致上主對他的企圖採取任憑的回應 (參閱羅1:24, 26, 28)。巴蘭財迷心竅,竟然把上主的任憑解讀為上主的旨意。上主最後派拿劍天使以及開口驢子來攔阻巴蘭踏上悖逆上主的不歸路。但是,巴蘭竟然利用他對上主對祭拜偶像的恨惡,唆使巴勒利用米甸美女誘惑以色列人拜偶像,導致被上主用瘟疫懲戒,兩萬四千人因此喪生。彼得後書2:15 說巴蘭是貪愛不義工價的先知。啟示錄2:14基督提醒別迦摩教會不要濫用對神的認識,把絆腳石放在別人信心旅程的途中。
      

星期五, 7月 3

愛與宗教 (Love and Religion) (三十一) -- 宗教乏愛 (Religion Without Love) -- 大誡命 (Great Commission)

文士問最大誡命耶穌答愛神愛人

        耶穌的宣道造成民眾廣大迴響,也引起傳統各派別宗教領袖的嫉妒。首先發難的是在朝的希律黨與在野的法利賽黨聯合派代表,詢問耶穌對於納稅該撒的看法。耶穌看透他們來者不善、企圖陷害,就四兩撥千金,回答說:該撒歸該撒、上主歸上主。[政教分離的聖經基礎] 接著與羅馬政府採合作態度的自由派撒都該黨派代表來質疑有關復活神學的議題。耶穌巧妙的引用摩西五經回答。最後,神學院教授文士出面了。文士問耶穌,在613條誡命中哪一條最重要?耶穌非常慷慨,問一答二。耶穌說:最重要的是盡己愛神,其次相仿,愛人如己。文士為了表示自己神學知識淵博,加碼詮釋:神是獨一,愛神愛人勝於宗教獻祭。耶穌說:你離神國不遠矣。(可12:13-34)

        從這段經文我們可以看出,宗教信仰最重要的是動機是否為愛神與愛人。如果缺乏愛的動機,各派別宗教不只不能幫助別人,有時候反而會傷害別人。耶穌為了愛神與愛人,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十字架的一橫一豎形狀,剛好可以象徵這兩種愛。一豎代表盡己愛神,一橫代表愛人如己。

星期四, 7月 2

愛與宗教 (Love and Religion) (三十) -- 宗教乏愛 (Religion Without Love) -- 靈恩派 (Charismatism) (4)

兩個雷仔一時暴怒濫用靈恩

        耶穌帶領門徒,從加利利經過撒瑪利亞,要前往耶路撒冷,可能是要參加修殿節 (約10:22)。耶穌請門徒先行去安排膳宿,沒想到卻遭到拒絕。

        耶穌之前曾經路過撒瑪利亞敘加城外,在雅各井旁與打水撒瑪利亞婦女討論敬拜神的地點議題。猶太人主張錫安山的耶路撒冷聖殿才是正統地點;撒瑪利亞人堅持示劍城外基利心山上的聖殿才是正統地點。雖然耶穌強調,真正的敬拜不在乎地點,乃在乎心靈與真誠的態度。(約4:1-42) 這個爭執可能造成耶穌被拒提供膳宿的背景。

        耶穌門徒中那兩位火爆浪子,就是約翰與雅各知道此事後,立刻怒火中燒,向耶穌說,是否可以授權他們降下天火燒燬這個不友善城市。耶穌責備他們,人子降世是為拯救人,不是要滅人命。你們兩位心中缺少對人的愛心。       

星期三, 7月 1

愛與宗教 (Love and Religion) (二十九) -- 宗教乏愛 (Religion Without Love) -- 自由派 (Liberalism) (3)

知識叫人自高自大唯有愛心能造就人

        使徒保羅在討論有關祭拜過偶像的食物基督徒到底能不能吃時,提及正確的神學知識,有時候反而成為別人信心的絆腳石。(林前8:1-13)

        這個有關偶像知識的問題,看起來好像是個小問題。實際上在台灣卻是一個宣道學很大的問題。基督教傳到台灣已經超過三百年,基督徒佔人口比例只有百分之四。其中因素很多。根據我個人觀察與經驗,有關祭拜祖先牌位是其中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之一。西方宣道士把台灣祖先牌位視為偶像,要求想要皈依基督的人,必須公開表明棄絕偶像,就是要把祖先牌位公開拆下燒燬。可是台灣人把祖先牌位視為孝道,因此,台灣人說,基督教死無人哭。

        保羅說:論到祭偶像之物,我們曉得我們都有知識。但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愛心能造就人。(林前8:1) 這句經文的英文翻譯很有意思。Knowledges puffs up, Love builds up.  Puff 就是泡芙,也就是外面光鮮亮麗,裡面空洞無物。台語稱這種人為 膨風,也就是 噴蛙規。就是左圖的青蛙。右圖的青蛙並沒有 噴蛙規,是伸出一隻腳,幫助另一隻要掉下去的青娃拉一把。與其噴蛙規、不如助一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