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2月 24

[講道集] 錯失聖誕

寫作於2006.12.24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經: 【馬太福音二章118節 、路加福音二章47節】線上收聽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聖誕恭喜。每年從十一月底開始,只要進入百貨公司就可以感受到濃厚的聖誕節氣氛,他們用音樂、裝飾品、燈光,告訴我們聖誕節到了,他們不一定是基督徒,他們只是做生意,賣聖誕卡片、賣聖誕禮品,他們只是要讓我們知道聖誕節到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是否會有人Missing Christmas(錯失聖誕)?你有可能錯失聖誕節嗎?今年我還收到一首慶祝聖誕節的台語歌曲,圍繞著這些,難道你還會不知道聖誕節已經來了嗎? 

「北風呼呼吹,啥人對遮過,聖誕老阿伯,禮物背一大袋,也有運動鞋,也有像尪仔冊, 也有糖仔佮番麥,實在有夠濟。緊來提、緊來提,一人有一個。樓頂樓跤厝邊頭尾,逐家歡喜做伙,也唱歌,也泡茶,也有講笑詼,上重要的就愛感謝聖誕老阿伯。」  

Ⅰ、引言:鬼靈精偷聖誕 (How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  

聖誕節大家很高興的慶祝,怎麼可能會有人錯失聖誕呢?可是有一個人在聖誕節很不高興,這個人叫鬼靈精(The Grinch),How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 ?是2000年上映的電影。劇情是一個鬼靈精,牠住在山上,每次到了聖誕節,牠總是被大家吵得無法睡覺,因為慶祝的聲音太大聲了,讓牠很生氣,牠想:「我一定要想個法子,讓大家過不了聖誕節」,後來牠想到一個點子,就是在聖誕節的前一個晚上,裝扮成聖誕老人的模樣,到每一戶人家裡面,把他們的聖誕燈、聖誕樹、聖誕禮物全部都收括起來,帶到牠在山上的家裡,於是牠想:「這回我應該可以安心的睡個好覺了,裝飾品、禮物------都不見了看你們怎麼過聖誕節?看你們聖誕節還會不會唱的了歌。」就在牠想要睡個好眠的時候,想不到到那一天,城內的人還是出來並且快樂的唱著聖誕歌曲,牠說:「奇怪?怎麼我脫離不了聖誕節呢?」這是兒童作家Dr. Seuss(蘇斯博士)寫的書,「How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鬼靈精如何偷走聖誕節)」,最後牠發現,其實聖誕節的重點不在於那些禮物、裝飾,而是在於人從耶穌基督所獲得到的平安,這種彼此的平和與善意(Peace and Goodwill),是無法與聖誕節分開的,電影的結論就是,鬼靈精是無法將聖誕節偷走的。

Ⅱ、聖誕對你的意義

這次在準備講章的時候,我發覺有些人是會錯失聖誕的,到底聖誕節對你有什麼意義呢?昨天晚上教會有慶祝聖誕節的活動,你知道對小孩子來講,那是什麼意義嗎?可以表演還有糖果、禮物可拿。對家長來講,可以照相,我看到很多爸爸蹲在台前一直照相,這是我的孩子一年一次難得的表演留念;對主日學的老師來講,怕小孩子的表演出狀況,緊張的在一旁不斷的提示;對我來說,昨天是什麼意義呢?我怕投射的兩盞燈會把孩子打到,如果你昨夜在會場,你會發現我坐在地板上守著一盞投射燈,可是我又不能分身,同工找人把守另一盞投射燈,也告訴小孩子们不要靠過來,但是孩子们講不聽,一直跑過來,結果一不小心燈砸下來打破了,還好沒有人受傷,所以同樣的聖誕節,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角色,結果意義完全不一樣。你知道昨晚對顯榮幹事來說呢?「真慘,滿地的彩色紙片不知道要清理到什麼時候,明天早上還要作禮拜。」幸好,少年團契、青年團契、社青團契昨晚都留了下來,大家一起收拾,不然滿地都是大家興高采烈時丟的東西,今天早上作禮拜還會這麼整潔嗎?不可能嘛。所以看來,同一個聖誕節,對不同的人,有完全不同的意義。

1、 利市商機 (禮品商店)

對商店的人來說是發財的好機會,趁此佳節可以賺上一筆。

2、 糖果玩具(天真兒童)

若是對小孩來講,就是糖果玩具嘛,真是快樂。

3、 狂歡派對 (享樂縱慾)

對那些喜歡參加派對的人來說呢,可以趁這個機會大吃一頓、小酌一番,或是開個Party,大家一起高興一下,利用這個機會跳舞。昨天晚會我們青年團契也很會跳舞,跳的很精彩。

4、 卡片致意 (遠方好友)

對很多人來說,那是一年一次和那些不常聯絡的朋友說:我還活的很好。你有沒有寫聖誕卡或是發E-mail?在這一天,你會藉著這個機會捎個信去,向朋友說聲:「平安,我今年怎麼樣,感謝上帝,我都很好。」這是寫卡片的用意。

5、 家族團聚 (父母子女)

對外國人來講,這就像是我們的新年,全家團圓的日子。這次美國Colorado(科羅拉多)下大雪,飛機停飛,很多人只好在機場大廳過聖誕節,大家很懊惱,他們是要趕回家人團圓,大家要團聚在一起慶祝,這是一個很好的意義。

6、 冬令救濟 (人道慈善)

對救世軍來說呢,聖誕節就是到處吹喇叭募款,他們將募款所得做冬令救濟。我們教會有一位姊妹,她在社區很活躍,她們的社區辦了一個慶祝會,所募到的款項作為慈濟冬令救濟之用,她想:「這樣好嗎,我是基督徒,他們是幫慈濟。」我說:「沒關係,救濟是不分任何宗教的,大家一起去募款,那些款項是要給那些貧窮的人,我覺得都好,不用計較是誰做的,我們也可以參與。」這也是有益的事,不是嗎?耶穌來到世界,祂是上帝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我們也可以把我們有的分給那些沒有的,這也是過聖誕節很好的方式。

6、聖樂佈道 (福音廣傳)

我今年聖誕節被音契邀請到“生命之美音樂會”短講,我們教會也辦了很多場,月底還要辦手鐘音樂會,我們利用聖誕節跟大家傳達:「耶穌降生,大家來信靠祂。」用這樣的方式來佈道也是很好的。

Ⅲ、錯失聖誕的真諦

但是要問大家的是,這些是否是聖誕節真正的意義呢?Is the meaning of Christmas? 聖誕節主要是冬令救濟嗎?佈道嗎?糖果、玩具、禮物、派對嗎?這些都很好,這些都是大家在聖誕節會做、會享受的事情,只是我們可以再次來思想聖誕節真正的意義是什麼?有沒有可能我們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們失去了過聖誕節真正的意義而錯失聖誕。

1、 希律王心裡不安

耶穌誕生的時候,至少我知道有三個人錯失聖誕,第一個人是一個很有名的人,他的名字叫作King Herod the Great,他是大希律,我們中文聖經把他翻譯作大希律王,事實上他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二十五歲就作加利利的省長,他的父親被羅馬皇帝封為猶大地的國王(Judea Procurator),派他管理猶太人,之後不久,他的父親被人謀殺,他就被擢升管理整個猶大國,他有一些背景,讓他變成一個很沒有安全感的人,所以耶穌的出生對他來講是一個威脅,因為他是國王,聖經上提到:「希律王聽見了,就心裡不安…」(太2:3)害怕不安,你知道他害怕什麼?因為在47BC的時候,他的父親Antipater被羅馬皇帝封作猶大地的國王,管理猶太人,他就封他二十五歲的兒子希律(Herod),作加利利的省長(Galilee Governor)。主前47年他就掌握權力,到了七年以後(40BC),有一個人叫作Antigonos的猶太人,帶領Parthians(就是今天的伊朗)的人攻進耶路撒冷,取下了猶大希律(Judea Herod)的統治權,所以希律王就逃亡到羅馬,去向羅馬皇帝哀哭求救,說自己的國位被人家佔去,所以他的王位曾經被人家趕下來過。希律的外交手腕很高明,所以羅馬皇帝喜歡他,於是就派兵幫助他再攻打回來,他有這樣的背景。37BC的時候,他靠著羅馬兵勢力的幫助,把那些搶了他王位的人趕出去,Antigonos被羅馬皇帝判死刑處決,於是他就用武力把猶大的王位搶奪回來。然後在那一次羅馬的議院(他們的立法院),就把希律封作King of Judea(猶太人的王),這是是羅馬皇帝給他的封號。

你記得耶穌降生的時候,東方的博士就是這樣說的:「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那裡?我們在東方看見他的星,特來拜他。」(太2:2)這對希律來說,正好踩到他的神經敏感處,因為全世界只有他是用這個名字的封號,「怎麼會還有一個生下來就是要作『猶太人的王』呢?你要來作王,那我要作什麼?怎麼可能有兩個王呢?」他曾經被人家趕下台過,他知道如果有另外一個王要來,這叫作一山不容二猛虎,他有過這種創痛的經歷,所以他就要想辦法,來防止這個王真的被設立。他的背景很特別,因為他不是猶太人,被人家派任為猶太人的王,他是以掃的後裔(以東人Edomite),猶太人對那些不是猶太人的人不會尊重、不會接受,所以猶太人看不起他,完全反對希律作他們的統治者,但是因為希律有權,所以猶太人被他管理的很不甘願,常常私下要找他的麻煩,於是他就想辦法要討好猶太人,因此他娶了一個猶太老婆Mariamne,當時他已經是有婦之夫了,他聽說有機會娶一個猶太的公主,他就與他的原配離婚。所以這個人很現實,為了他的地位,什麼事情都做的出來,他離婚並且把小孩遺棄,為了能和這位猶太公主結婚,為了要讓猶太人認同他也是猶太人。他還用了四十年的時間建造耶路撒冷的聖殿,,把聖殿蓋的美侖美奐,到他去世之前都尚未完工,他這樣做是為什麼?是為了討好猶太人的歡喜。

他也很會討好羅馬人和羅馬皇帝,他在該撒利亞(Caesarea)蓋了一座城,就是要紀念羅馬皇帝,另外蓋了撒馬利亞(Samaria)城,也是為了要紀念另一位羅馬皇帝,他擅長建築、大興土木,所蓋的建築都是很宏偉的,像是競技場(Amphitheatre希臘的戲院),或是公共的洗浴池,那些都是希臘的文化,他是大力倡導希臘文化,將它移植到猶大地的國王。他另外還蓋了一座防禦碉堡(Masada梅察達),蓋的固若金湯滴水不漏,主後(耶穌說聖殿會被拆毀之後)七十年,發生猶太人叛變羅馬,為了逃避羅馬人鎮壓的猶太義勇軍和家屬,就是逃到這個地方,最後被羅馬兵丁圍攻了整整三年才攻下來,這座碉堡就是希律王蓋的。他的目的是要討好羅馬,他要兩邊討好,他希望可以保住他的王位。他也擔心他家裡面的人,怕他的老婆會搶他的王位,所以把他的老婆Mariamne殺死,他老婆的媽媽和自己生的兩個小孩,也一併除掉,最後第三個孩子也是面臨這樣的悲慘結局,所以從他所生的小孩,還有他娶的老婆岳母,全都殺光了。他如果懷疑有人要下毒害他,懷疑有人要搶他的王位,就把他殺死,有時是向羅馬皇帝告狀被判死刑,有的自己處理不用報告。他的小舅子阿利多布淹死在他所辦的一場宴會當中,當時沒有人知道,後來有人得知他因懷疑他的弟弟,他的弟弟阿利多布被封作大祭司,大祭司也是擁有權柄,結果就莫名其妙的死在他所辦的宴會裡面,因為調查局找不到證據,所以不能認定是希律殺的,只能說是死在他的宴會裡面,這是這個希律王的背景。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能夠了解今天所讀的經文。當東方的外國博士(有人說是從伊朗Parthians來的,Parthians精通星象學)從那邊跑來,現在又由他們的口中說出有一位將來要作猶太人之王的 (希律幾年前就是被Parthians人趕下台),哇!他嚇壞了,可是他不讀聖經,對聖經不熟悉,馬上就問他手下的參謀,「他就召齊了祭司長和民間的文士,問他們說:基督當生在何處?」(太2:4)參謀馬上就背出來了:「在猶太的伯利恆。」伯利恆也是一座城,在哪裡他也不知道,所以他就交代博士說:「你們去仔細尋訪那小孩子,尋到了,就來報信,我也好去拜他。」(8節)你們快去,你們找到後,我也要去跟他打聲招呼,我應該跟祂致意一下,既然祂是要來作王的――那裡知道希律就是要殺小孩。然而博士被上帝指示不要回去報信,不然他會來殺小孩,結果希律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既然你不讓我知道是誰」,他「寧可誤殺一千,也不要放走一個。」他的方法很簡單,他算一算時間差不多是兩歲,所以兩歲以下的,整個伯利恆的小嬰孩全都殺光,他真的是這樣子做,這就是他。總而言之,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保住他的王位,他的王位怎麼可以讓人家搶走呢?所以他錯失掉聖誕節。聖誕節大家在慶祝,他不可能慶祝,他怕的要命(皮皮挫),只顧著想辦法要把耶穌除掉。你可曾過作過希律王?「沒有啦,我也沒有那麼有權勢,我也不是要作王。」然而耶穌的誕生就是要來作王,是要作你的王,你能夠承受嗎?

你知道天使對伯利恆野地裡的牧羊人講的好消息是什麼嗎?「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路2:11)在這句話裡呈現出耶穌為我们做的兩件事情,第一件事,耶穌是救主為我們而降生,「這個很好,感謝主。」可是第二件事就比較嚴肅了,耶穌要作主,要作你的主。我們想一想,如果我們慶祝聖誕節,是有一個人要來作你生命的主,你不會不安嗎?你的時間讓祂作主,你做的到嗎?你的專業讓祂作主、你的婚姻讓祂作主、你的皮包讓祂作主,你做的到嗎?若是說:「耶穌啊,我的困難讓你作主就可以啦,我解決不來的,我頭痛的事情,小孩不乖的問題這部分交給你作主。但是什麼時候休假,什麼時候花錢,這部分我自己作主就可以了。」然而有一句話這樣講:「If Jesus is not Lord of all, He is not Lord at all. (耶穌若不全作主,就全不作主。)」祂要就全管,要不然就全不管,祂要的是全然做主,你不可能跟祂說:「我們來商量一下吧,祢管這部份、我管那部份,這樣好不好?我們稍微分一下,困難的祢管,容易的我管。」耶穌說:「不行,要嘛就全部我管,要嘛就全部你自己管。」所以你不要以為希律比較壞,自己沒有那麼壞,這是在主權方面,聖誕節的意義。如果是主耶穌要來作你生命的主,會對你構成威脅嗎?為什麼耶穌要來作我們的主?因為我們的生命不完全,需要被改變。若不讓耶穌作我們的主,我們的生命不可能改變。這就是成聖的過程,你洗禮作了基督徒,只是你的生命沒有什麼改變,因為耶穌還沒有作你的主宰,作什麼決定都由自己決定,你不會去問上帝說:「主啊,我這樣做好嗎?」這樣做祢會喜悅嗎?所以怪不得你的生命活不出來基督的樣子,活不出讓人家羨慕的樣子。這是基督降生,聖誕節的第一個意義,就是要作你的主,你願意嗎?

2、 祭司長背經朗朗

第二個錯失聖誕節的人就是唸很多經文的人,他是祭司長,他具有特別的宗教權威,因為大祭司,是所有祭司裡面第一大的,希律王因為沒有讀聖經,所以問他,他馬上背頌出來:「在猶太的伯利恆。因為有先知記著,說:大地的伯利恆啊,你在猶大諸城中並不是最小的;因為將來有一位君王要從你那裡出來,牧養我以色列民。」(太2:5~6)所以他很清楚有一位王將要降生在伯利恆,現在博士來尋問,可是他回答完之後,我們並未看到他有任何的動作,他還是留在耶路撒冷,如果伯利恆真的是彌賽亞降生之地,他應該第一個跑去啊,因為他是知道最清楚的人,可是他沒有任何動作,他覺得他不需要。

我們來談談大祭司,第一個大祭司是亞倫,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上帝對摩西交代說:「你要設立亞倫作大祭司」,「這大祭司的尊榮,沒有人自取。惟要蒙神所召,像亞倫一樣。」(來5:4)大祭司有三個主要的功能,第一個是,一年一次代表全部的百姓到至聖所贖罪,「至於第二層帳幕,惟有大祭司一年一次獨自進去,沒有不帶著血為自己和百姓的過錯獻上。」(來9:7)而且他穿的衣服下面要有鈴鐺,走起路起來有聲音。聽說後來以色列人還幫他綁了一條繩子,萬一大祭司在至聖所裡面有個三長兩短,沒有人能夠進到至聖所,那就麻煩了,大家會注意聽還有沒有叮叮噹噹的響聲,如果還有響聲表示他還活著,還在那邊做事;如果沒有聲音了,大家就要拉繩子看看有沒有動靜,如果沒有動靜的話就可以拖出來,因為沒有人可以進到裡面去。大祭司是很重要的角色,一年一次代表全部的人到至聖所贖罪,代表我們全部的罪人,這是大祭司的第一個功能。第二個,他的胸牌裡面有兩個東西(台語是駁杯),一個叫作烏陵,一個叫作土明,「又要將烏陵和土明放在決斷的胸牌裡;亞倫進到耶和華面前的時候,要帶在胸前,在耶和華面前常將以色列人的決斷牌帶在胸前。」(出28:30),當有人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來求問大祭司,大祭司要用那個東西求問上帝,就是要讓上帝來作主,也就是剛才我們說到作王的意思,要尋問上帝的意思,這是大祭司第二個主要的功能。還有他每天早上起來要獻燔祭和平安祭,「壇上的火要在其上常常燒著,不可熄滅。祭司要每日早晨在上面燒柴,並要把燔祭擺在壇上,在其上燒平安祭牲的脂油。在壇上必有常常燒著的火,不可熄滅。」(利6:12~13)所以每一天要親近上帝,這是大祭司三個主要的功能。

很可惜耶穌降生的時候,大祭司這樣的功能喪失了,他把聖殿的外院劃分一格一格的,出租給那些兌換錢幣的、賣牛羊的,在那邊賺一點錢,他也拿一點租金吧。所以耶穌說這樣不對,因為上帝沒有要亞倫把聖殿出租,怎麼會變成這樣子呢?因為外院是不能進到內院的人可以禱告的地方,外院是給外邦人,也就是我們禱告的地方。外院成為方便猶太人做生意的地方,耶穌非常不高興,「我的殿必作禱告的殿,你們倒使他成為賊窩了。」(路19:46)祂進入聖殿翻倒桌子、趕出牛群,結果得罪大祭司,最後把耶穌判死刑的就是大祭司該亞法,「大祭司就撕開衣服,說:他說了僭妄的話,我們何必再用見證人呢?」(太26:65)可是他沒有執行的權力,於是再把這個案子上呈到彼拉多,最後把耶穌判死刑,覺得耶穌該死的,就是這個大祭司,這個本來是代表全部的百姓每一年一次去到神的面前認罪,要求問神的心意、獻祭、等待彌賽亞來的人,當彌賽亞已經降生了,他也知道是在伯利恆,他居然不會去找這位彌賽亞。我在想,他是覺得:「神特別選召我做這樣的事情,這樣就很好了,神喜歡我才會讓我做這樣的事情,為什麼我還需要去找那個在伯利恆降生的嬰孩呢?」所以他雖然知道卻不會敬拜。

我想這個大祭司所代表的就是今天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基督徒,我們常以為「我已經沒有問題了」,耶穌降生再一次告訴我們「我們需要祂」,是嗎?還是我們覺得:「夠了,我已經受洗了,已經拿到綠卡,將來沒有問題,我可以上天堂了…」,這是另外一個危險。在聖誕節期,我們忘記,這是再一次的機會讓我們承認自己是需要贖罪的,我們是有問題的,我們不是受洗以後就沒問題。請問基督徒會不會犯罪?會的。其實大祭司是預表,預表有一位真正的大祭司,就是耶穌基督。耶穌降生的第二個意義,祂要成為我們的贖罪者,祂不只是祭司,祂還成為那隻贖罪的羊羔,這是希伯來書告訴我們的,「但現在基督已經來到,作了將來美事的大祭司,經過那更大更全備的帳幕,不是人手所造、也不是屬乎這世界的;並且不用山羊和牛犢的血,乃用自己的血…」(來9:11~12)所以基督才是真正的大祭司,地上的大祭司只是代表,「…只一次進入聖所,成了永遠贖罪的事。」(12節)不是一年一次,是全部一次就足夠了,成為永遠贖罪的事。所以聖誕節第二個意義,耶穌降生不只是一個禮物而已,是一個贖罪祭(為我們贖罪),讓我們可以到祂的施恩寶座前,得到神的憐恤、得到恩惠,「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4:16)所以在聖誕節,你可曾為你自己的罪作禱告,不論你是不是基督徒,在主的面前說:「主耶穌,感謝祢,感謝祢的降生,因為祢為我贖罪。」你要是沒有這個感覺,你就錯失了聖誕節第二個很重要的意義:耶穌來,是要作贖罪的羊羔,我們才可以因信稱義。

3、 店老板沒有空房

第三個錯失的人錯失的最冤枉,第一個人太兇狠了,他一心只想作王;第二個人太驕傲了,他覺得自己已經是大祭司了,不知道他其實還是個罪人;第三個人真的是冤枉,他也沒有做什麼錯事,只是顧著忙碌而已,因為生意太好。那個人連名字也沒有記載,我把那個人叫作店老闆,路加福音只簡單的寫了一句話,馬利亞「就生了頭胎的兒子,用布包起來,放在馬槽裡,因為客店裡沒有地方。」(路2:7)這麼一句話就帶過去了,如果你是馬利亞,你覺得這句話會很輕鬆嗎?曾牧師娘最近才生小孩,生小孩需要有人照顧,對不對?沒有醫院起碼有一個產婆吧?為什麼連一個助產士也沒有?真的旅館沒有房間嗎?難道沒有一個人願意把他的房間讓出來,看到這個已經是在陣痛的女人,讓出房間一個晚上,難道做不到嗎?竟然沒有。有張圖片很傳神,約瑟就在客店門口敲門,但是店老闆連門都沒有開,只在窗旁探出頭來說:「No Vacancy(客滿)」,他連門都不想開了,他也沒有看到馬利亞就在前面陣痛已經快生小孩了。好嘛,就算客滿,也可以打電話請個產婆來幫忙嘛,連電話也沒有打,完全沒有看到――因為他太忙了。

你知道猶太人不是這樣的。猶太人在出埃及的時候,上帝交代他們說,你們要注意,「不可欺壓寄居的;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作過寄居的,知道寄居的心。」(出23:9)「和你們同居的外人,你們要看他如本地人一樣,並要愛他如己,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作過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利19:34)出外人你們要款待,變成是猶太人一個很好的傳統。你知道亞伯拉罕嗎?亞伯拉罕因為這樣接待到天使(創18:1~18),對於出外人,請他們吃住,那是猶太人一向的習慣,可是因為太忙了,連這點都忘記了。約伯在抱怨他為什麼遭遇到不幸的時候,他說:「(從來我沒有容客旅在街上住宿,卻開門迎接行路的人;)」(伯31:32)他這樣說他自己,這是猶太人的規矩。可是因為太忙了,忙到忘記馬利亞是個客人,而且是快要生產的客人,竟然把她忽略掉了。上帝特別在申命記吩咐他們說:「所以你們要憐愛寄居的,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作過寄居的。」(申10:19)寄居就是出外的人,約瑟和馬利亞正是這樣的人,可是店老闆沒有看到馬利亞身孕已經重了,他也沒有空打電話請產婆來幫忙。所以有一位神學家讀到這句經文就很難過,聖經是這樣說的:「馬利亞的產期到了,就生了頭胎的兒子,用布包起來,放在馬槽裡,因為客店裡沒有地方。」(路2:6~7)所有的主詞都是馬利亞,你知道那樣的感覺嗎?一個產婦,約瑟可能第一次作爸爸也不曉得怎麼幫忙,所以約瑟的角色也沒有了,在這裡,馬利亞自己一個人生孩子、自己剪臍帶、自己把嬰兒包好、自己洗嬰孩、自己把他放在馬槽,都是她自己來,一個幫忙的人也沒有,為什麼?因為忙。大家忙,因為客店裡沒有地方、沒有空間(No space)。

忙碌是我們今天的問題嗎?我不知道這個禮拜你是不是為了聖誕節特別的忙?詩班有沒有特別忙?我想會比你們平常更忙吧,因為要準備聖誕獻詩、鐘聲音樂會,你們很忙,我也很忙,我們教會有很多活動,然後我們就沒有時間給耶穌了,對不對?沒有空間(No space)。耶穌降生的主要目的是要跟我們在一起,可是我們跟耶穌說:「對不起,請祢聖誕節以後再來,好嗎?因為我為了慶祝祢的降生所以很忙。」我最近就向好幾位要跟我見面的人說:「可不可以等到聖誕節以後再來找我」,如果這個要跟你見面的人是耶穌呢?你會不會像這間客店的老闆一樣,耶穌要到他家裡來出生,他因為忙,所以跟耶穌說:「Sorry,我沒有辦法。」這不是很諷刺嗎?天使向牧羊人報佳音的時候,說:「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裡,那就是記號了。」(路2:12)你有時間聽見這個聲音嗎?你有時間去看這位嬰孩嗎?你有空嗎?這句話我覺得很好,「Life is a facade, if it speeds past the lasting in pursuit of the transient.」,我試著把它的意思翻譯出來,它是說:「追逐暫時而忽略永恆的生命,是虛有其表。」

我剛才講到的是聖誕節的意義,現代人在聖誕節有很多的活動,比如說:聖誕節家人、親朋團聚,寫卡片向朋友請安,舉行Party、佈道會,這些都很好,可是這些不一定都有永恆的意義。你知道嗎?耶穌基督降生,祂有三個主要的目的,第一,祂要來作我們生命的主宰,你願意嗎?第二,祂要來作我們生命的救贖主,你看見自己的罪,需要耶穌來救贖你嗎?第三,祂要來到我們當中、住在我們當中,你有時間給祂嗎?你有空嗎?耶穌甘願道成肉身,道成肉身的英文是Incarnation,讓我們可以享受「以馬內利」,「以馬內利」就是上帝在我們當中,既然在我們當中,我們就要有時間與祂在一起,還是你像馬大一樣忙到沒有時間陪耶穌,只有馬利亞坐在耶穌腳前呢?所以每一年聖誕節,你可以空出一點時間給自己嗎?什麼事情也不做,只單單的與主親近。我再說,基督徒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每天花一點時間親近主,靈修、禱告,「沒空啦,我太忙了,那裡有空,那裡有那樣的美國時間。」是嗎?如果聖誕節主要的意義是神要住在我們當中,要作我們的朋友,交朋友需要花時間培養感情啊,你有時間嗎?你會反省自己有沒有做錯什麼事情,請耶穌來救贖你嗎?你願意讓耶穌來作你生命的主宰嗎?我想這三點是聖誕節最重要的意義。希律王由於他要作王,所以錯失了聖誕節第一個意義(讓神作主);祭司長由於他太自滿,覺得神特別挑選他,忘了自己也是個罪人,也需要耶穌的救贖,所以他錯失了聖誕節的第二個意義(反省認罪);店老闆太忙,他也錯失了聖誕節第三個意義(與主親近),那你呢?讓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主耶穌,我們歡喜、快樂,因為兩千多年前,祢為我們降生,因為祢的誕生,全世界每年都在慶祝,當然大家的動機各有不同,目的也各不相同,但是主耶穌我們知道,其實比較重要的是祢降生的目的。為了我們罪人,祢降生來到世上,祢願意做我們的朋友,可是我們卻太忙,沒有時間給祢。主為我們救贖,我們卻常常不會反省自己哪裡有錯,祢要來幫助我們、改變我們的生命,作我們生命的主宰,我們卻寧可自己來掌權,不願意把主權交給祢。我們雖然不像希律王那樣的殘暴,不像大祭司那麼傲慢,可是仔細想一想我們每天的生活,我們不得不說,我們常是自己做主、常看不見自己的罪惡也沒有空位給祢、沒有時間給祢。主耶穌求祢幫助我們,在慶祝聖誕的時候,除了我們有快樂的慶祝會、佈道會、派對、寄聖誕卡之外,讓我們花一點時間跟祢相親近,花一點時間反省自己的罪,花一點時間再次把自己交在祢的手裡,讓祢來改變我們,希望這樣的聖誕節,對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有真正的意義,也讓我們不要再錯失今年的聖誕節,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Ⅳ、結論:主在心門外叩門

兩千多年前嬰兒耶穌的父親約瑟,在客店的外面敲門,說:「有空嗎?有空位嗎?」老闆說:「對不起,Full(滿了),請你到別的地方去。」從那個時候到今天,主耶穌一直在敲門,並且是會一直敲到世界末了啟示錄的時候。不止約瑟在敲門,耶穌自己也敲門,祂說:你有空嗎?你有時間給我嗎?我願意進到你那裡去,我要跟你一同坐席。「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啟3:20)這是啟示錄一個很大的恩典,耶穌不會搶進來,也不會闖進來,祂是很客氣的,可是祂會不停的請問你:「你有空給我嗎?」。但願我们每一位兄姊能夠回應主耶穌的邀請,每天與主親近,讓主在我们生命中不但是我们的救主,也成為我们的主。

[牧函] 忙裡偷閒

寫作於2006/12/24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科技進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改變,在我們的物質生活方面,科技帶給我們豐盛的饗宴,但是在我們的靈性生活方面,科技卻是帶給我們貧瘠的荒涼。

科技所帶來的改變之一就是速度的加快,機器讓我們生產的速度加快,交通工具讓我們行動的速度加快,網路讓我們溝通的速度加快,速食讓我們用餐的速度加快。我們整個生活步調在不知不覺之中彷彿被放入離心機,從靜止開始慢慢加速,然後是越轉越快,快到我們暈頭轉向,卻是欲罷不能。我們彷彿騎上一匹科技的快馬,從慢步開始,我們驅馬前奔,然後這匹科技快馬就越跑越快,甚至飛奔起來,我們卻找不到方法讓它放慢腳步。

上帝創造這個宇宙的時候,就設下有白天有晚上的節奏,人類的生理時鐘也是有清醒有安眠的循環。人類發明了電燈,延長了白天工作的時間,相對的也就縮短了晚上安眠的時間。我們的身體開始承受不了這種睡眠剝奪帶來的傷害而功能下降,甚至不支病倒。

當我們生活的步調是急速奔騰時,時間變成稀有的資源,我們沒有時間可以放慢腳步,去欣賞上帝所創造的一草一木;我們沒有時間可以全神貫注,去聆聽我們四周親人的心聲傾訴;我們沒有時間可以完全靜止,來與創造並救贖我們的主相處片時。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曾如此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你們竟自不肯。(賽30:15)

在我們汲汲營營的忙碌生活當中,要如何才能夠忙裡偷閒讓我們的靈命生活可以得到滋潤與成長?

一、承認並接受自己的有限:保羅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羅12:3) 我們並不是那麼重要,這個世界沒有我們還是會運轉如常。因此,我們是可以給自己一段靈命所需要的空檔。 

二、對上帝的恩典保持開放:保羅三次求主挪走他身上的刺,主卻對他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12:9) 我們常常更喜歡使用自己的才幹去解決所面對的問題,不願意放心依靠上帝的恩典。上帝的恩典可能是透過周遭的人的幫忙來彰顯。我們要學習願意放下身段,接受別人好意的幫忙,才能忙裡偷閒。 

三、每天有安靜默想的操練:我們必須學會每天讓自己的大腦空閒下來一段時間,靜默 (meditation) 的操練讓我們的心靈可以得到所急需的休息,聆聽一段輕柔的音樂、閱讀幾行靈修的經文、向上帝傾吐我們內心深處的憂傷與嘆息、在安靜中聆聽上帝向我們心靈深處所發出無聲的安慰與鼓勵。(the voice of silence)

星期日, 12月 17

[講道集] 愛的系列(十七):愛與懷怨

寫作於2006.12.17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經: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5c節】線上收聽(國語)    線上收聽(台語)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我想要找一隻會懷怨的動物的圖片讓大家看卻找不到,再怎麼找都找不到,我發現只有人才會懷怨,動物似乎不會懷怨,看來牠們的記憶力比較差,上帝給我們的一個恩典就是可以記憶,可是我們沒有記住好的,常常只記住壞的。剛才司會幫我們讀了今天的經文,就是愛是「不計算人的惡」,這是和合本的翻譯,現代中文修訂本是「不記住別人的過錯」,把這個「惡」改成「過錯」,把「計算」改成「記住」。我們來看英文,他們也是很努力的想要把希臘文的意思翻譯出來,在三個版本中,新欽定本(NKJV)的翻譯是Love thinks no evil.,  這個翻譯就有點不同,記住別人的過錯,thinks這個部分翻譯是一樣的,no evil在這裡就沒有指到別人,只說「愛是不思想惡」。NRSV現代英文修訂標準本是Love is not resentful.,resentful是懷怨,是對於對方的不高興,在這個翻譯中“惡”及“計算”並沒有翻出來,只把那樣的感覺表達出來,所以這個比較是採意譯法,意思是翻譯出來了,但是原來的字沒有翻譯出來。而我覺得翻譯最好的應該是現代美國標準版本(NASB),它的翻譯是Love does not take into account a wrong suffered.,這個wrong suffered,是表示你忍受別人給你的惡而受苦,多加一個suffered,這個意思就很清楚了,惡不是一般的惡,而是讓你受苦的惡, take into account,我覺得這裡翻譯的很好,是把希臘文翻譯的最貼切的部分,它本來是「記帳」的意思,台語說:「你給我記住,我要找你算帳。」這指的是帳目的帳,是會計名詞,當我们計算人家所積欠的錢時,我們一定要記錄下來,因為將來要討回債務。但是保羅卻是勉勵我们“愛是不把你所遭受別人對你的惡記在心裡”。  

Ⅰ、引言: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Shakespeare) 

講到記帳、講到懷怨,最有名的故事就是莎士比亞(Shakespeare)所寫的「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莎士比亞所寫的這個故事其實很複雜,我就把它的主題跟計算有關的部分找出來,故事中描述威尼斯有一個猶太商人很會賺錢,猶太人到處被討厭,特別基督徒很討厭猶太人,在這個城市裡有另外一個基督徒的商人,他不屑於這個視財如命、放高利貸的猶太商人。這個猶太商人也很恨這個基督徒商人。這個基督徒商人有一個朋友,他的女朋友住的很遙遠,由於要到遠地去結婚,大約需要一筆錢三千元,但是他沒有,所以就跟這個基督徒商人借,「請你借我三千元,我要去找我女朋友,女朋友的爸爸很富有,如果我娶到她作老婆,我就可以把錢還給你。」這個基督徒朋友就說:「好,我借給你。」,他是做生意的人,可是他手邊一時不方便,因為他的船隻都在海外,預計一段時日後會到達,為了幫助他的朋友,迫於無奈沒辦法,他就跑去跟這個猶太商人借,「請借我三千元」,這個猶太商人本來就很恨這個基督徒商人,他心想:「很好,這回你栽在我手裡啦。」很奇怪,他想了一想卻說:「好,我借你,而且這一次不必利息,因為每一次你都罵我放高利貸,這次就不必算利息,但是我們要簽約。」基督徒商人問:「簽什麼約?」猶太商人說:「你什麼時候還我?你自己講。」基督徒商人給他一個還錢日期,猶太商人說:「好,沒有問題,寫下來。萬一不能照日期還錢怎麼辦?」基督徒商人就說:「若是不能準時還就隨便你,我一定可以還,沒有問題啦。」猶太商人說:「好,若是你沒有準時還,我就要割你身上一磅的肉」,兩個人就這樣約定了,這個基督徒商人心裡想:「這有什麼問題,我的船回來時就有很多錢可以還了。」而且他很高興這次不用算利息,馬上簽了約就走人。

那裡知道,他的那個朋友娶到了女朋友,可是基督徒商人的船卻沒有按照時間回來,你知道古代的船期是不一定的,而且聽說那艘預計回航的船遇到海難沈掉了,現在糟糕了,時間快到了,他想盡辦法趕在那個還錢日以前籌夠錢。到了所約定的日期,他還是籌不到錢。其實這個猶太商人就是要報復,所以就把基督徒商人抓到法院,說:「你看,他欠我錢,簽下這個借據,今天不能如期還錢,所以我要他身上一磅的肉。」那個借錢的朋友真的討到了老婆,而且有一大筆錢,聽到他的基督徒朋友有難,就在法院開庭的時候趕了回來,他跟那個猶太商人說:「我還你六千元,兩倍,請你放了他。」猶太商人說:「我要的不是利息,我要的是一磅肉。」怎麼跟他講他都不願意,「那你要多少錢都可以給你」「不行,我們一切照約定來。」法官沒有辦法就只好照約定行,於是猶太商人就拿一把刀子,並且把基督徒商人綁起來,然後就開始找看從哪裡可以割一磅肉下來,要割的時候,法官就開口說:「等一下!請你不要流一滴血。」猶太商人說:「這個怎麼可能嘛,割肉一定會滴血啊!」法官說:「對不起,我們要照規定來做,因為人家要還你錢你說不要,你堅持一定要照規定來,你們的約定上面沒有寫可以流血,所以你要割一磅的肉,而且不可以流一滴血。」猶太商人說:「不可能」,法官說:「如果你流一滴血,你的錢要被充公,你還要坐牢。」猶太商人說:「那我不要了」,法官說:「不行,你一定要,因為你說你一定要照約行,如果你不照約行,你就要受罰,財產一半充公,一半付給人,因為你不守約定。」後來辯護律師(原來是他那個去結婚的朋友太太假扮的),要求法官法外施恩,說:「好吧,那充公國家的那一半就還給他吧,至於另外一半財產,就等到他死的時候再付,現在先不用付。」故事就這樣結束了,可是這個故事給人的感受是相當震撼的,這個威尼斯商人想要報仇,沒有想到最後卻被自己的怨恨害了。

Ⅱ、惡行入帳

1、 希臘文:入帳λογίζομαι(logizomai)

惡行κακό ς (kakos)

我們再把經文仔細來看一下,如果要把它用很簡單的字直接翻譯,應該叫作「惡行入帳」,就是把對方給你不好的行為,將它紀錄到你的帳簿上面,希臘文是λογίζομαι(logizomai),logizesdic就是從這個字來的,logizomai就是要記清楚,讓那件事情不要被忘記,要把它記錄下來。在聖經另外一個地方講到logizomai,就是在羅馬書第四章3節:「…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上帝就把這個帳記到亞伯拉罕的帳上說:「他這樣做是對的,記他一筆下來。」『算』就是記帳的意思。另外一個字就是κακό ς (kakos),kakos是這個惡行,在羅馬書另外一處提到說:「又是讒毀的、背後說人的、怨恨神的(或作:被神所憎惡的)、侮慢人的、狂傲的、自誇的、『捏造惡事的』、違背父母的。」(羅1:30)「捏造惡事」就是kakos,所以這些都是會對別人不好,對別人會傷害的事情,把這個事情記下來歸到誰的頭上的意思,就是「這個算是你欠我的」這樣的意思。

2、 英 文:thinks no evil (NKJV)

is not resentful (NRSV)does not take into account a wrong suffered (NASB)

英文剛才講過了,我覺得NASB翻譯的意思和其中take into account的部分是翻譯的最好。

3、中 文:不計算人的惡(和合本) 不記住別人的過錯(現中修)

中文的現代中文修訂本「不記住別人的過錯」,可是這個別人的過錯是指讓你受傷的過錯---worng suffered,就是因為他讓我受傷,因此他欠我,所以我必須要把它記下來,問題是記下來要做什麼?記下來是將來要算帳啊,不然記下來就沒有用了,所以重點不在記,重點在算帳。不是說事情忘記就好,事情忘記叫作痴呆,然而記住卻把它一筆勾消,是這句「不去懷怨」的意思。並不是把那件事情當作沒有發生,或是把它忘掉,而是知道你有困難,我不要求你還,就拿一隻筆寫上:「錢已付清,不必還了。」所以重要的是帳怎麼清理的問題,所以我把它稱作「不懷怨」。

Ⅲ、聖經裡的懷怨

1、 以掃對雅各

聖經中有不少懷怨的故事,結局看起來都很悽慘,第一個懷怨的故事是發生在一個家庭裡,這個爸爸被媽媽和孩子聯手欺騙了,把應該給老大的祝福給了老二,這個老大很不高興,然後就記帳,其實他小時候曾經將自己長子的名份用一碗紅豆湯的代價把它賣掉了,可是他忘記了,於是說:「怎麼可以這樣呢」,這個老大叫作以掃,以掃因為他爸爸給弟弟雅各祝福,就懷恨在心,他心裡說:「為我父親居喪的日子近了,到那時候,我要殺我的兄弟雅各。」(創27:41)懷怨的結果就是要報復、要算帳,這是聖經中第一個記帳的例子。可是還好,不知道是他原諒了弟弟雅各,或是他記憶力不好我們不曉得,二十幾年後,他弟弟雅各要回家的時候,雅各心裡想說:「哥哥是不是還要報復、還要算帳?」可是很意外的,卻沒有如他所想的一般,聖經說:「以掃跑來迎接他,將他抱住,又摟著他的頸項,與他親嘴,兩個人就哭了。」(創33:4)這是很好的結局,所以看起來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阿拉伯人好像比較Nice。本來弟弟雅各還以為哥哥以掃會記住、會算帳,因為以掃帶了四百個拿著卡賓槍的人來迎接他,把他嚇壞了,想不到見面以後,以掃把雅各抱起來,這個是愛就不記恨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2、 哥哥對約瑟

第二個是這個弟弟雅各的孩子出了問題,雅各對他最小的兒子約瑟偏心,給他一件漂亮的彩衣,沒想到引起哥哥們的不高興,約瑟又有一個特別的恩賜,喜歡作白日夢,作白日夢也就罷了,他還把他的夢跟哥哥們講,所以他的哥哥們就更恨他,恨爸爸偏心,也恨弟弟驕傲,「怎麼可以對我們講這樣子的話」,「約瑟的哥哥們見父親愛約瑟過於愛他們,就恨約瑟,不與他說和睦的話。」(創37:4)這是哥哥們對約瑟的懷怨,懷怨的結果,兩方的關係就斷絕了,就不講好話,或是不講話。約瑟之後又作了一個夢,更糟糕的是,還跟哥哥們講:「看哪,我又作了一夢,夢見太陽、月亮,與十一個星向我下拜。」(創37:9)這下不得了了,連爸爸媽媽都夢進去,這讓他哥哥們更加的憎恨他。當約瑟的哥哥們去放牧羊群的時候,他爸爸叫約瑟去看他的哥哥們好不好。這下被他的哥哥們逮到機會了,就說:「好,那個作夢的來了,把他殺了,丟在坑裡,然後跟爸爸說他被野獸吃了,看他的夢將來怎麼樣成就。」後來因為有商人經過那裡,他們為了要賺一點零用錢,就把約瑟從坑裡拉起來賣掉,沒有想到這一賣呢,讓約瑟的夢可以成就,他被賣到埃及,後來成為埃及的宰相。後來他的哥哥們和父親雅各在迦南地遇到飢荒沒有飯吃,到埃及去找他弟弟,他爸爸死了以後,那些哥哥們嚇壞了,「約瑟的哥哥們見父親死了,就說:或者約瑟懷恨我們,照著我們從前待他一切的惡足足的報復我們。」(創50:15)因為他們自己懷怨,所以就以為弟弟約瑟也會懷怨,況且他們行的惡是把他丟到坑裡面,又把他拉起來賣掉當奴隸,那是不得了的事,二十幾年以後,爸爸過世了,因為害怕約瑟報復,他們就跪下來求他說:「爸爸說過,萬一他走了,你不能對我們怎麼樣…」,在那邊嘀嘀咕估的講,約瑟說:「我知道你們真的是很壞,但是上帝的用意是好的,我怎麼可以取代上帝呢,因為我被賣到埃及,今天我們才得以存活,所以我應該感謝上帝。」(創50:19)這句話講的很棒,所以約瑟是記得,他沒有忘記,可是他把那個帳結清了,所以約瑟沒有懷怨、沒有報復,這是很好的。

3、 大衛對示每

開始我們講兩個好的例子,以掃把他的怨懷結清了,沒有去算帳,約瑟也是一樣,再來我們就講幾個不好的例子。聖經裡有一個人,這個人得罪了大衛王,他的名字叫作示每,這個故事短短的卻很有意思,大衛王做錯事落難的時候,他的大兒子押沙龍叛變要殺他,他就倉惶逃難,因為大衛的前一任王是掃羅,掃羅王家族的人對大衛很不諒解,認為是大衛害死了掃羅,當然事實不是這樣。其中有一個將軍叫作示每,他之前逮不到機會,現在大衛落難了,所以他就打落水狗,拿石頭砍大衛、拿土揚他、罵他咒詛他:「你該死,你就是這樣害死你的主人,所以今天你沒有好報。」大衛王被他罵的真的是很悽慘,本來已經是落難了,還雪上加霜,大衛王的將軍亞比篩說:「我去把他的頭砍下來」,大衛說:「我自己做錯事情,我親生的兒子尚且尋索我的性命,何況這便雅憫人呢?由他咒罵吧!搞不好因為他罵我,上帝就可憐我也說不定。」好啦,這個人得罪了大衛,後來大衛的兒子押沙龍的叛變止息,大衛回來復位的時候,示每知道自己這下子不好了,他很聰明,馬上拿很多的厚禮和僕人去迎接大衛,「大衛王你回來了,真是太好了,希望你大人不記小人過。」大衛是堂堂一國之君,為了在群眾面前表現寬宏大量,就說:「好,我保證你沒事,雖然你上一次對我很惡劣。」這個示每就好高興,哪裡知道,大衛嘴巴這樣講,但是他心裡面的那筆帳還沒有勾消,要是在當場解決示每會很難看,所以他不好意思報仇。一直等到大衛快要死的時候,跟他的兒子所羅門交代。這裡看出來大衛真的很厲害,他兩次殺人都不用自己,都是借刀殺人,這次也是一樣。大衛對他的兒子所羅門要接續他王位的時候說:「基拉的兒子示每;我往瑪哈念去的那日,他用狠毒的言語咒罵我,後來卻下約但河迎接我,我就指著耶和華向他起誓說:我必不用刀殺你。現在你不要以他為無罪。你是聰明人,必知道怎樣待他,使他白頭見殺,流血下到陰間。」(王上2:8~9)大衛的心裡面還是要殺他,只是大衛嘴巴已經講出來不殺他,這個帳還沒算,所以他就要兒子幫他算帳,這個可怕不可怕?所羅門是有大聰明的人,可是這次的聰明就被他爸爸誤導了,所羅門就跟示每說:「我告訴你,你就好好的給我住在耶路撒冷,沒事不要出去亂跑,你哪時候越過汲淪溪,你就得死。」這個叫作軟禁,不曉得是所羅門設計的還是怎樣,後來示每有一個僕人跑掉了,示每可能因為年老了就忘記所羅門王交代他不能亂跑,跑出汲淪溪外就有問題,示每為了找他的僕人,他跑出去把他的僕人找回來,結果他一出去,所羅門就派人把他殺掉,因為他違背了他們的約定,示每就這樣被殺了,可怕不可怕?這是一個爸爸懷怨不肯饒恕的情形,不只害了自己,也害了他的孩子。

4、 希羅底對約翰

下一個更可怕,這個故事你們記得吧,這是一個跳舞的故事,是一個媽媽的結婚有了一點問題,她被施洗約翰責備,就懷恨在心,「於是希羅底懷恨他,想要殺他,只是不能;因為希律知道約翰是義人,是聖人,所以敬畏他,保護他,聽他講論,就多照著行(有古卷:游移不定),並且樂意聽他。」(可6:19~20)這個媽媽叫作希羅底(Herodia),她懷怨卻找不到機會報仇,有一天她的先生希律王宴請賓客的時候,她的女兒撒羅米(Salmoe)出來跳肚皮舞,跳的很好看,這個國王就讚賞這個女兒,在酒後誇下海口說:「你要什麼我都可以給你!」這個女兒就跑去問媽媽,說:「媽媽,那我要什麼呢?」希羅底說:「要約翰的頭」,就是那個罵他的先知,這個女兒也真的是很天真的就跑去跟她爸爸說:「我要約翰的頭」,「嗑」的一聲,施洗約翰的頭就被砍下來,裝在盤子裡。這個懷怨是更可怕的,不只殺人,還借著女兒殺人。所以我們看到,懷怨不只是會傷害自己,甚至會遺禍後代,在這裡我們看到大衛王對所羅門王的影響,我們看到希羅底對她女兒的影響。

Ⅳ、懷怨心理學

1、 醜化對方道德優越感 (Superiorism)

報復有很奇怪的心理學,我們想一想,當一個人對他人真的構成傷害,而使對方懷怨的時候,他裡面有哪些邏輯、有哪些想法呢?第一個想法是「他壞、他壞、他很壞,所以顯得我好、我好、我很好。」就是使得對方越壞,來表示自己越好,這個叫作「抹黑心理」,也就是把對方醜化變黑,來表現自己越白,其實這兩者沒有必然的關連性,對方黑不黑跟你白不白一點關係也沒有,對不對?可是我們有很奇怪的想法,當我把對方說成是害我許多許多的時候,表現出自己就很好的樣子,這個叫作Superiorism,就是覺得我是比他高尚的,都是他不好,利用抹黑對方,想要漂白自己。這次的選舉你看到很多候選人都用這樣的方法,其實是很爛的方法,可是他們都以為,只要把對方抹的很黑,看起來自己就可以很白,有一點頭腦的就知道,這個不合邏輯,你黑不黑是你的事情,他黑不黑是他的事情,可是我們希望用這種比較的方式,來表現出自己的好。保羅說:「難道我們說別人不好,我們自己就比較好嗎?」他說其實不是,大家都一樣黑、大家都不好,所以不要以為你把對方抹黑了,你自己就比較白。

2、 自己喝毒藥報復對方 (Irrationalism)

第二個是更奇怪的方法,就是「我恨對方,對方就會完蛋。」這叫作「自己飲毒盼望對方會死」,我把它叫作不合理。有一個女演員叫作Susan Saint James,她的先生和兩個兒子坐同一架飛機,後來發生空難墜機,她的一個兒子死了,先生和另外一個兒子受了重傷,人家就去訪問她,對她說:「發生這種事情,難道你不對那個開飛機的駕駛和航空公司懷怨或是想要報復嗎?」她講了一句話,那句話很有名,她說:「Resentment is like drinking poison and expecting the other person to die.」,她說:「你以為你懷怨,對方就會受害,其實是你自己受害。」除非你採取肢體動作讓對方受害,不然如果你只是懷怨的話,對方根本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是你自己把自己氣壞身子,根本一點好處也沒有,可是懷怨的人很奇怪,他會以為自己越恨對方,對方就會越痛苦、對方就會越難過,這個根本沒有關係,完全是另外一回事,這是不合理性的想法,聖經說:「…凡吃酸葡萄的,自己的牙必酸倒。」(耶31:30)所以你不要以為我一直吃葡萄,對方的牙齒就會酸倒。

3、 無辜受害者放棄成長 (Victimization)

另一個心理是,「我很乖,可是我先生把我打傷,所以我是很可憐的人。」這是我們常常會有的心理,叫作無辜的受害者,英文是Victimization,今天對方對我做不好的事讓我受苦,完全是對方的責任,換句話講,我是無辜的;萬一你是有辜呢?那你是白白受苦,你不會從這一次的苦難當中學到你可以學的功課,所以這個注意力都在對方身上。我現在講的不是對方都沒有錯喔,對方是有錯,但是你在這次事件當中,有沒有可以改善的地方,如果自己都沒有看到自己的問題,那這一次就冤枉了,你有這次可以反省自己、改善自己的機會,你把它放棄掉,所以就忘記自省,詩篇的作者這樣講:「他們圍繞我,說怨恨的話,又無故地攻打我。」(詩109:3)我們常常會覺得無緣無故,真的是無緣無故嗎?還是每一次的受害,自己也有一部份的叛逆、責任,如果這一部份你沒有去找出來、這部分你沒有去改善,那你真的是冤枉受苦,把自己本來可以改的更好的機會放棄掉了。

4、 假正義之名作惡多端 (Justification)

最後一個是美國布希總統所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因為對方不對,所以對方就可以任由我打,因為現在我的力量比較大。」假正義之名作惡多端,我們報復的心態常常是「我要維護公義」,只要對方已經是欺負我讓我受苦,發生不公義的情形,我也不要求什麼,我只要求擺平就好(Get even),所以有人說:「I did no get mad, I get even.」,我沒有發脾氣,我只是要公平,我們的心裡面有一個很奇怪公義的心態,在要求公義的藉口下面,什麼壞事都變成對的,這點很奇怪,這個叫作「懷怨以致於作惡」。自己已經失去自己做這件事情是對或不對的判斷能力了,只要是對方不對,我做什麼事情都是對的,這個叫作Justification,好像威尼斯商人一樣,寧可割肉也不要賠償,惡就被公義化了,我們稱作「報復性的公義(Retributive justice)」,這是我們常常犯的錯誤。所以聖經一直勸告說:「你當默然倚靠耶和華,耐性等候他;不要因那道路通達的和那惡謀成就的心懷不平。」(詩37:7)我們要等候耶和華上帝,不然我們可能會作惡,這是懷怨的心理學。

Ⅴ、聖經的教導

1、 弟兄向你懷怨

聖經給我們一些教導,第一個就是,關於讓人家懷怨的人,我們常有意無意的會讓我們周圍的人受傷,這個時候如果你知道,你有沒有責任?聖經說你有責任。你可以幫忙對方把這個事情處理好,這個道理在禮拜天講最好,聖經說:「你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就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你同告你的對頭還在路上,就趕緊與他和息,恐怕他把你送給審判官,審判官交付衙役,你就下在監裡了。我實在告訴你,若有一文錢沒有還清,你斷不能從那裡出來。」(太5:23~26)當你禮拜天來作禮拜的時候,如果想起來自己傷害到某人,你先不要禮拜,先趕快向對方道歉,然後再來作禮拜,不知道我們當中有沒有要跑出去的,如果大家都跑光了也可以,我會在這邊等大家。這個意思是說,我們的宗教行為一定要和我們的日常生活結合好,我們在日常生活對別人有傷害的要一併處理,不是我只要禮拜天到上帝的面前來好好的禮拜、禱告求神赦免就沒事了,所造成的傷害就不管它,我們很多人有這樣錯誤的想法,耶穌在這裡講的很清楚,你到神面前來敬拜,如果你在生活上有得罪別人,先跟人家說對不起,那樣對方就不會懷怨,這是從讓人家受傷這一邊的角度來講。

2、 弟兄若得罪你

反過來,如果這個人不知道自己得罪了你,或是他一定要作禮拜,不去跟你道歉那怎麼辦?受到傷害那邊的人,耶穌也講的很清楚,「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聽,你就另外帶一兩個人同去,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句句都可定準。若是不聽他們,就告訴教會;若是不聽教會,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太18:15~17)聖經說,你不要在禮拜堂登週報,你要等禮拜完的時候,私下去跟他說:「弟兄,你得罪我了。」如果他不聽,你再請長老;如果還不聽,你就跟小會講,這是有一定的過程,這個過程看起來有點麻煩,意思是說,至少要讓對方也同意這件事情是他不對,你要經過一個比較小心的過程去處理除掉這個懷怨,這裡面有追求真相的意思在當中,也有請求第三者中介介入幫忙的意思,比較多人大家一起來決定,而不是我說你不對你就不對,有那個意思,最終是希望能夠處理好。

3、要愛你的仇敵

如果都不能處理的時候怎麼辦?你這些都做了,對方還是不跟你認錯、還是不跟你賠償的時候,你要怎麼處理?耶穌說:「…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太5:44)這個人就是死不認錯,你也要愛他,這就有一點困難了,對不對?講一個小故事給你們聽:有一對夫妻吵架到要鬧離婚了,真的是很不好的情況,先生就跑去跟牧師說:「我太太對我如此諸般的不好,你應該可以准我離婚吧?」通常牧師都是勸合不勸離,牧師就說:「不要啦」,先生說:「不行,她真的是很糟糕」,牧師說:「你是基督徒,你應該照聖經說的來做。」先生說:「聖經怎麼說?」牧師說:「丈夫要愛妻子,好像基督愛教會。」先生說:「做不到、做不到,像她這麼壞,我沒有辦法像基督愛教會那樣來愛她,我不是基督,我只是人。」牧師說:「好吧,既然你是人,把你的老婆當成鄰舍嘛,愛鄰舍如同自己。」先生說:「哇,她比鄰舍還糟糕,根本不像鄰舍,我不能像鄰舍愛她。」牧師最後說:「那不然把她當作敵人,耶穌說要愛你的敵人。」先生再也講不下去了,因為老婆已經變成是敵人了,可是牧師說:「聖經說要愛你的敵人」,好吧,如果到這個程度你說:「我只能愛敵人,就替她禱告。好,幫她禱告可以,求上帝讓她趕快悔改,讓她趕快向我道歉吧。」是這樣子嗎?

4、炭火堆他頭上

保羅說過要愛如何你的敵人,很有趣,你有沒有讀過這句話,保羅說怎麼樣說,他說:「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羅12:20)我讀了這句話就想:「把炭火堆在對方的頭上就是愛敵人嗎?」你想一想,如果你的頭上被放了炭火,你覺得這樣是愛嗎(把我的頭都燒成光頭了)?這一次準備講道的時候,我才發現意思不是這樣,什麼東西會放到頭上呢?這張圖片中的小姐是把一盤胡蘿蔔頂在頭上,中東、印度、非洲還有這樣的習慣,因為這樣的好處是她的兩隻手還可以拿別的東西,我們台灣沒有人有這樣的鐵頭功,他們可以頂好重又好大的東西。於是我再找看看有什麼東西會放在頭上的,找到一個人把稻穀放在頭上,我再找找找,也找到一個人把水缸放在頭上的圖片,可是這個炭火……,昨天晚上找到十一點多的時候,感謝主!終於找到一張了,現在還是有人把炭火頂在頭上,不是炭,是炭火。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說,古代的人,火是很重要的,有時候不小心家裡面的火熄滅了,怎麼辦呢?就拿一個盆子墊布放在頭上,跑去隔壁說:「拜託拜託,借個火。」火怎麼給他呢?要連炭一起給他,火是在炭裡面燒著的,所以如果你是好鄰居,知道對方現在已經斷炊了,沒有辦法煮飯,你就把你火爐裡面已經點著的炭和火,一起放在盆子裡面,,對方就可以放在頭上,很高興的回家去了,所以把炭火放在對方的頭上,就是滿足他最基本、最急迫的需要的意思,並不是說要把她的頭髮燒掉,感謝主,這個解釋很好。「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餓了給他吃,渴了給他喝,斷炊了就給他炭火,那這個意思就和「愛你的敵人」是完全一致的意思,就是說,雖然他是你的敵人,你還是要照顧他的需要,這樣叫作「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12:21)敵人不能消滅,只能消滅敵意,你對敵人好,敵意才會消失,敵人也就這樣被消除了。

Ⅵ、結論:同心禱告 求主釋放

你知道懷怨是一種綑綁嗎?它綁住誰你知道嗎?它綁住得罪的人和懷怨的人,用恨把他们綁在一起,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太18:18)這個釋放可以是雙方面的,得罪的人可以去道歉得到釋放,被得罪的人可以用饒恕來得到釋放,上帝給了我們一把鑰匙,可以把這個綑綁釋放開來,但是如果你說:「他真是太可惡了,要我把他消帳,實在是做不到,怎麼辦呢?」那就用禱告。如果你自己禱告不來,可以請一個人陪你禱告,聖經說:如果請人跟你一起同心的禱告,主耶穌可以幫助你得著釋放,這是耶穌給我們一個很大的恩典,耶穌說:「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因為無論在那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太18:19~20)這句話的前面是說:「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15節)講完之後,耶穌就講到綑綁和釋放,耶穌告訴我们,如果我們做不到,我們可以禱告。藉著同心禱告,求主釋放我们心中的懷怨。 讓我們一起來禱告。

「主耶穌,得罪人的事情是免不了,有時候我們得罪我們的家人,有時候我們被我們的家人所得罪,主,祢告訴我們說,我們在得罪的事情上需要得到釋放。主,可是多少時候,我們不願意認錯,我們也不願意饒恕,以致於我們被綑綁,我們多麼希望這個綑綁不要從地上一直綑綁到天上,我們多麼希望主耶穌十字架上的愛,可以來幫助我們得著釋放、是榮耀的釋放,求主賜給我們不懷怨及饒恕的恩典。我們在祢面前同心的禱告,是奉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牧函] 愛恨交加

寫作於2006/12/17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經驗中,愛是很奇妙的正面感情,恨則是和愛相反的負面感情。當我們愛一個人的時候,我們渴望與他更常親近、與他坦誠分享我們內心深處的思想與感情,我們欣賞、讚美、保護、照顧他,我們也期待他會更快樂、強壯、成熟。當我們恨一個人的時候,我們討厭見到他的面,我們不想和他交談,我們鄙視、批判他,我們甚至會在內心咒詛他,或在言語與行為上讓他受苦。這樣兩種似乎完全對立的關係與感情應該是不共戴天,誓不兩立的。

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 說:狗會愛其同類,咬其敵人,人卻不然,人類無法擁有單純的愛,人類常常是愛恨交加。歐浮比 (Mark Overby) 說:愛就像一朵美麗的野玫瑰,不惜以令人流血的刺來自我防衛。我們常常對於我們所深愛的人懷有很深的恨意。精神分析學將這種愛恨交加的心理現象稱作“矛盾感情”(ambivalence)。

從發展心理學來看,剛出生的幼兒心目中的世界是愛恨兩分明的對立情況(either/or)。當嬰兒的生存基本需求被滿足時他就經驗到愛,當嬰兒的生存基本需求被忽略或拖延被滿足時他就體會到恨。佛洛伊德認為人類一出生就擁有這兩方面的本能。他稱愛的本能為利必多(libido),表現與所愛對象的渴望親近、溫暖與柔情。他稱恨的本能為殺那多(thanatos),表現在與所恨對象的敵意、攻擊與自衛。當幼兒開始學習站立走路時,他與母親之間的關係就陷入這種愛恨交加的矛盾感情。這位每天養育照顧他的母親也是最常約束他行動自由的人 (出於保護他免於受傷害的善意動機)。三歲到五歲間的幼兒開始對異性的雙親產生孺慕之情,同時對於同性的雙親則產生愛恨交加的複雜感情 (奧底帕斯情結Oedipus-Complex)。青春期的青少年與父母之間因為歸屬與獨立(belongin-and-independence)之爭扎也會再度產生很嚴重的愛恨交加的矛盾感情。

在我們長大成人之後,我們對於怨恨這個負面感情逐漸產生害怕與排斥,因此,我們漸漸的把這個負面的感情潛抑進入潛意識,我們無法承認我們對於我們所深愛的對象同時也會存有怨恨之負面感情,尤其是父母對於子女的負面感情,更是成為一般社會中的禁忌話題(taboo)。當我們與所摯愛的情人終於成為眷屬之後,在我們的婚姻關係中也一樣會由於期待與現實的落差、有意或無意的冷落、溝通與親暱的阻隔而產生負面感情。

當我們願意公開承認並接納在我們愛的互動關係與正面感情的同時,我們也無可避免的會產生一些恨的負面感情陰影,我們便更能夠正視這個負面感情並且給予適當的表達與處置。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三章有關愛的真諦的詩篇中說到愛是不懷怨。主耶穌也告訴我們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主耶穌並且勸告我們要愛我們的敵人,為那逼迫我們的禱告。保羅在羅馬書十二章更有詳細的教導我們要如何去愛那些傷害我們的敵人。保羅說: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12:19-21)

親愛的兄姊,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坦然承認埋藏在我們心底的深處那些對我們所深愛的人也懷有的怨恨與敵意,同時讓我們禱告祈求我們的上帝賜下聖靈將那十字架上為我們捨命犧牲的主耶穌基督那種饒恕的愛充滿在我們的心裡,來化解那些怨恨。

星期日, 12月 10

[講道集] 受洗系列 (一) 渴與喝

寫作於2006.12.10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經: 【約翰福音四章1314節】線上收聽(國語)    線上收聽(台語)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很高興我們今天有八位弟兄姊妹要接受洗禮和堅信禮,有六位兄姊由其他教派轉入我們教會,還有從本宗其他教會轉過來的五位兄姊,今天我要證道的題目是「渴與喝」,希望藉此再次來思想洗禮的意義。  「渴、喝」這兩個字有同樣的邊,一個是水字旁,另一個是口字旁,用嘴巴把水喝進去,這樣才會止渴。我們都有渴過的經驗吧?這個故事的背景是耶穌在撒馬利亞敘加城的井旁遇到一位婦女,她是在正午到井邊打水,耶穌向她要水喝,這當中有一些對話,我們今天只講其中的一句,耶穌回答她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所以耶穌從這個井裡面的水,引到另外一種水,耶穌利用這個婦人口渴想喝水,講到人因為乾渴而內心裡面也有同樣的欠缺、需要和期盼。祂說:「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所講的意思是什麼呢? 

Ⅰ、引言:愛呆西非連加恩  

首先讓我想到的,是我們長老教會有一個我很喜歡的年青人,名叫連加恩,他到西非作替代役,後來出了一本書叫作「愛呆西非連加恩」,這個「呆」,可以說是要留在那邊,或是愛到別人看他為呆子、為傻子。他是駐留在布吉納法索服醫官替代役,看病之餘,他發現那地方除了貧窮和疾病的問題之外,還有缺水的問題,整個村莊只有一口井,但是那口井的水不多,大人打水,就輪不到小孩子,等到大人把水打完了之後,小孩要打已經沒有什麼水了。為什麼有大人小孩之分呢?因為那裡是全世界愛滋病患最多的國家,有很多父母都病死了,留下孩子,他們往往打不到水喝,連加恩想要為這些孩子打井,他回台灣募款,希望能籌足夠的錢為這些孩子们打井。結果打的第一口井,是一位姊妹奉獻的,當她生日時,她先生問她:「你要什麼禮物」,她說:「我要一口井」,  她先生說:「台灣自來水很多,為什麼你還要打井?」她說:「不,我要到非洲打井。」她知道連加恩在那邊需要打一口井,她就奉獻一口井的錢,井打完以後,當地人用他們的文字及法文寫了一塊牌子,Expression D’ Amour Eglise de Taiwan(從台灣來的教會愛的表達)豎在井旁,紀念從台灣教會來的愛。台灣的基督徒以這樣的愛送到非洲去,讓那裡的孩子有一口井,有水可以喝、有水可以洗澡。這個跟我們今天要講的聖經有關係,耶穌說,就算喝了那口井的水還會再渴,我們知道,喝水之後不久,水份會慢慢不夠,你還是會再口渴想要喝水,我們需要不斷的喝,其實耶穌要講的是另外一個道理,水是世界上能夠給我們的,但卻沒有辦法滿足我們內心裡渴的需要,還是會再渴。耶穌說: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祂是在講什麼呢?

Ⅱ、有限的存在追求無限的滿足 (喝了再渴)

所羅門王(Solomon)在他年老的時候就想過這一點,他的一生所想要的東西都得到了,可是仍不能滿足。他試過什麼呢?

1、追求智慧、加添愁煩

他年輕的時候向上帝要智慧,他得到了智慧卻發現,智慧只是加添愁煩和憂傷。「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傳1:18)

2、小丑歡顏、淚流心田

後來他試著以歡笑來滿足,看看會不會比較好。其實我们知道小丑的背後有淚水,而淚水是不容易擦去的。「我指嬉笑說:這是狂妄。論喜樂說:有何功效呢?」(傳2:2)

3、借酒澆愁、愁更愁

後來他又嘗試喝酒取樂,酒是很好喝,喝的時候好像暫時忘掉憂愁,可是我們知道,藉酒澆愁愁更愁。「我心裡察究,如何用酒使我肉體舒暢,我心卻仍以智慧引導我;又如何持住愚昧,等我看明世人,在天下一生當行何事為美。」(傳2:3)

4、豐功偉業、過眼雲煙

之後他說:「我為自己動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種葡萄園。」(傳2:4),為了顯成就、大功勞,於是蓋起全世界最大的宮殿,蓋人面獅身像和金字塔,試圖留給社會豐功偉業。可是再偉大的豐功偉業,都是過眼雲煙,後代的人只看到剩下的斷垣殘壁,連是誰蓋的都忘掉了,所以它也沒有永恆的價值。

5、雕欄玉砌在、只是朱顏改

他也試著「修造園囿,在其中栽種各樣果木樹;挖造水池,用以澆灌嫩小的樹木。」(傳2:5~6)。把自家的花園蓋的很漂亮,把自己住的環境弄的很好。」可是你知道嗎?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人並不能永遠住在所修造的很漂亮的房子裡

6、賺得世界、賠上自己

後來他說,那我就賺錢好了,把最多的財富累積起來,「我又為自己積蓄金銀和君王的財寶,並各省的財寶。」(傳2:8a)耶穌卻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太16:26)

7、放縱情慾、沾辱自己

於是他又說:「好,那什麼都不要,我就快快樂樂的享受一切神給我的東西好了。」「又得唱歌的男女和世人所喜愛的物,並許多的妃嬪。」(傳2:8b)可是聖經提到放縱情慾,只會玷污自己。

8、操權管束、謙卑服侍

不然作國王就好了,坐在寶座上可以掌權,管理一切,「這樣,我就日見昌盛,勝過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我的智慧仍然存留。」(傳2:9)可是耶穌說:「但你們不可這樣;你們裡頭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為首領的,倒要像服事人的。」(路加福音 22:26) 如果有為首的人,他應該要謙卑的服事。

在追求這些之後,所羅門王終於想通了,他說:「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原文是永遠)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傳3:11)神造萬物都是很好,但是在人的心裡面放一個空缺,叫作永生,唯一能填補這個空缺的就是上帝祂自己,我們在世上所找到的任何東西,都沒有辦法填補我們內心裡對永生的渴望。把這個詮釋的最好的是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奧古斯丁的懺悔錄裡面第一章就寫了這麼一句話:「Thou hast formed us for Thyself, and our hearts are restless till they find rest in Thee.(上帝啊,你為自己創造了我們,我們的心永不得安息,一直到安息於你。)」我們只有在神裡面才能夠找到一個永恆的滿足,這個我用一句話來詮釋:「有限的存在(就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所能找到的都是有限的,是無法滿足我們對無限的追求。」所以耶穌說:「世上的事物,你再怎麼樣的擁有,你還是會再飢渴,只有我所給你的,你可以滿足到永生。」有一首詩歌「永恆的答問」,剛好可以表達這樣的意涵,不曉得你聽過嗎?歌詞如下:

「在世上有多少歡笑,能使你快樂永久?試問誰能支配將來,永遠不必擔憂?名和利那天才足够,能使你滿足永久?試問就算擁有一切,誰能守住眼前的所有?人世間變幻,無窮變幻,今朝多少光彩,在明日轉眼消逝離開;不朽的生命永存在,在耶穌基督裏面,在跟隨他的人心間。耶穌基督他是永恒的主宰。」我想這首歌把我要講的表達的很貼切。

Ⅲ、無限的上帝賜下永生的泉源

1. 摩西擊打磐石水流給百姓喝

耶穌基督怎麼樣能夠滿足我們的需要?其實這個故事在出埃及的時候,神已經向我們說過。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可是在曠野裡面找不到水喝,他們向摩西抱怨,上帝跟摩西說:「我必在何烈的磐石那裡,站在你面前。你要擊打磐石,從磐石裡必有水流出來,使百姓可以喝。摩西就在以色列的長老眼前這樣行了。」(出17:6)請注意,這是很特別的,神要叫水出來,必須先擊打磐石,磐石擊打之後,才有水出來,祂特別吩咐摩西說:「你拿杖擊打磐石,這個磐石就有活水讓百姓可以喝。」

2. 基督就是那靈磐石供應靈水

保羅說,這個磐石就是基督,「所喝的,是出於隨著他們的靈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林前10:4)基督在十字架被上帝擊打、被打傷,讓那活水流出來,好讓我們心中永遠的渴可以得到滿足。

3. 離棄活水泉源鑿出破裂池子

可是耶利米卻說,很多人寧可不要這個上帝所賜從磐石流出來的活水,他寧可自己想辦法自己鑿池子來儲水,「因為我的百姓作了兩件惡事,就是離棄我這活水的泉源,為自己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2:13)剛才我講到,所羅門王想盡一切辦法,為的是要要滿足永恆的需求,可是他發現所有地上的東西都不能永遠滿足這個永生的渴,只有耶穌基督能夠滿足。如聖奧古斯丁所說,上帝創造人的時候,在人的心裡面放了一個空缺的地方,只有上帝才能夠滿足,其他的事物,都放不進去。

4. 一切乾渴不用銀錢來就近水

以賽亞就這樣邀請,「你們一切乾渴的都當就近水來;沒有銀錢的也可以來。你們都來,買了吃;不用銀錢,不用價值,也來買酒和奶。」(賽55:1),他要我們就近活水,而這個活水是可以白白領受的。

5. 聖靈邀請口渴且願意的來喝

一直到啟示錄聖經結束的時候,上帝還在邀請,「聖靈和新婦都說:來!聽見的人也該說:來!口渴的人也當來;願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啟22:17)新婦就是代表教會,這裡有兩點我們要注意:第一點,你要知道你是口渴的,如果你不知道你自己口渴的話,你當然不會來喝;第二點,你是口渴,但是你還要願意來喝才行,這是一個邀請。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受傷受死,祂被神擊打苦待,祂把這個活水釋放出來,祂邀請我們,只要你口渴,只要你願意,你可以來到祂這裡喝。這就是撒馬利亞的婦人跟耶穌對話的時候,耶穌跟她講這句話的意思,「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這個水是指雅各挖的井。「…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就是指耶穌基督被擊打以後所釋放出來生命的活水,喝主所賜的生命活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這裡有提到三點,第一點,你要喝耶穌為我們受傷受死所賜下的水;第二點,這個水在我們裡面會成為泉源。泉源就很有意思了,因為如果是泉源,就不是只有你止渴,還可能藉著你讓別人喝到這個水,如果你只是一壺水,那只能自己喝,如果你是泉源,泉源會一直湧流出來。第三點,你喝夠了以後,這個泉源還可以分享給周圍的人。所以到耶穌這裡喝祂所賜的水的人,不但可以不渴,他也要成為泉源,是從他的心裡面不斷的湧出來的,這活水是跟永生有關係的,是能夠滿足我們永恆的需要的。

Ⅳ、結論:信主的人要領受聖靈

在巴西的Rio de Janeiro,有一個耶穌的大石像,我很喜歡這個石像,耶穌的手張的很開,祂要向全世界發出邀請,歡迎所有的人來到祂的面前。耶穌在節期末日的時候,在耶路撒冷聖殿發出這個邀請,「節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穌站著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耶穌這話是指著信他之人要受聖靈說的。那時還沒有賜下聖靈來,因為耶穌尚未得著榮耀。」(約7:37~39)這個「喝」,就是信、就是接受,接受耶穌基督的人,就好像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耶穌這話是指著信他之人要受聖靈說的。」聖靈就是那股活水,耶穌是那座磐石,把聖靈賜給所有相信祂的人,這是什麼意思呢?聖靈跟我們的渴有什麼關係呢?如何能滿足我們的需要呢?為什麼會成為泉源呢?聖經說:「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羅5:5)所以這個水就是聖靈,聖靈要把上帝的愛澆灌在我們心中,讓我們得到滿足。神永恆的愛,藉著耶穌基督賜給我們,我們也用神的愛來愛我們周圍的人,神的愛,不只可以領受,還可以分享,就像連加恩一樣,把上帝的愛分享到非洲。我想今天我們有很多弟兄姊妹要受洗,他們就是願意用他們的信心,來接受神的愛,盼望他們以及我們每一位兄弟姊妹也能成為分享神的愛的人。讓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主耶穌,我們在這個世上,常常覺得飢渴,我們一直在尋找,有什麼東西能夠滿足我們內心最深的渴望,主,祢為我們在十字架上被擊打,賜下生命的水,給所有口渴的、給所有願意的,可以到祢這裡來喝。不只喝,這個水還要成為泉源,神的愛是源源不絕的,我們不只領受,我們還可以分享。我們多麼渴望在座的每一位弟兄姊妹,成為一個領受神的愛,以及分享神的愛的人,一直到永生。我們這樣禱告,是奉耶穌基督的名祈求,阿們!」

[牧函] 生命活水

寫作於2006/12/10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啟示錄所描述的新天新地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元素 — 生命水。“天使又指示我在城內街道當中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從神和羔羊的寶座流出來。在河這邊與那邊有生命樹,結十二樣果子,每月都結果子;樹上的葉子乃為醫治萬民。”(啟22:1-2) “因為寶座中的羔羊必牧養他們,領他們到生命水的泉源;神也必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啟7:17) “聖靈和新婦都說:來!聽見的人也該說:來!口渴的人也當來;願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啟22:17) 從上帝施恩寶座下的泉源所流出來的生命水匯集成為生命河,兩旁有生命樹。在那裡我們會得到生命的供應與醫治,我們將不再乾渴、不再流淚,不再死亡。

在上帝所創造的宇宙當中,到目前為止人類只在太陽系中這個藍色的小行星—地球上面找到生命。我們也發現讓這個小行星會呈現那美麗神秘的藍色以及多采多姿的生命的也就是一個特別的元素 — 水 (H2O)。覆蓋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的水面讓地球成為藍色的行星,在生物體內佔有百分之七十的水分讓生命得以保持與繁衍。

在地球剛出生的時候,是一團快速往外擴張的灰塵與熱氣,彼此擠壓之下慢慢冷卻凝結成為星球,奇妙的是這個星球的質量所產生的地心引力剛好足夠吸住夠厚的大氣層,大氣層中的水氣與二氧化碳所形成的溫室效應(greenhouse-effect) 保持地球表面的恆溫狀態,使得地球的水能夠呈現固態、液態、氣態三態並存的平衡,這是地球要形成生命所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除了地球質量的大小以外,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也非常重要,地球只要比目前的位智稍微貼近或遠離太陽,三態並存的水就會立刻被破壞,生命也就完全消失無蹤。

水在生命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水是普世性溶劑(universal-solvent),維持生命所必須的養分與氧氣都是溶在水中運送到每個細胞。水也是新陳代謝作用(metabolism)所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合成作用 (anabolism)時,水分被釋出才形成生命組成所須要的較大分子(像澱粉、脂肪、蛋白質等),在分解作用 (catabolism) 時,水分被加入來形成產生能量所須要的較小分子(像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等)。水分在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 與呼吸作用(respiration) 中也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光合作用的細胞用太陽的能量將水分子分解成為氫與氧,氫與二氧化碳結合形成葡萄糖而將太陽能量貯存其中,並且將氧氣釋放入大氣層。生命的細胞在細胞呼吸作用(cellular-respiration) 時用氧氣來分解葡萄糖,釋放出其中的能量,並且產生二氧化碳與水分。水分的酸鹼值(acid-base-neutrality)是維持在中性的7(Ph=7.0),並且在環境帶入大量的酸性或鹼性物質時,水分可以很快的分解成為 H+與OH-來平衡其酸鹼值回到接近中性,這種緩衝作用(buffer-mechanism)讓細胞中許多新陳代謝作用所須要的酵素(enzymes)可以正常的運轉。

死寂不動的水很快就會溶解周遭的物質 (由其是二氧化碳) 而變質,因此水須要在三態之間互變與流轉才能保持其清新與乾淨,也才能維持生命的持續與旺盛。因此地球上的水必須在洋海、雲層、雨雪、泉源、溪流之間不停的蒸發、凝聚、下流而形成生態中的水循環(water-cycle)。

主耶穌在猶太人住棚節的最後一天在聖殿中站起來,向會眾大聲發出邀請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耶穌這話是指著信他之人要受聖靈說的。(約7:37-39) 讓我們大家都到主耶穌面前去領受這生命活水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