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9月 26

[講道集] 重建系列(七):挫折Frustration

重建系列(七):挫折Frustration
經文:尼希米記第四章1~23節
時間:二00九年九月六日
主講:蔡茂堂 牧師

短片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我們說到尼希米聽到耶路撒冷城被焚毀,他有負擔、他禱告,也向國王申請補助和保護,有計畫地去了解家鄉的情形,並找到一群同工,分成四十一組。如此似乎沒有問題,但實際上卻不是每件事情都很順利。他是上帝所揀選的僕人,有心、有計畫、有同工,這樣還會遇到什麼問題呢?就是有人會來阻止他們的重建工程。上一次我們說到第二章當他要回鄉時,風聲傳到了那裡就已經有人想阻止了(和倫人參巴拉、亞捫人多比雅和亞拉伯人基善),這些人是不會屈就讓你把聖殿的城牆完成的,會想辦法要來阻止重建的事工。

Ⅰ、引言:墨菲定律Murphy’s Law
(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錯誤難免 挫折難免

高速公路在塞車時有一種現象,就是會想著自己所待的車道為何都靜止不動,然後就想換車道,換了後卻看見原來的車道動了起來,所換的車道卻動彈不得,於是想說再換一次車道,結果還是發生同樣的情形,只要你換到哪一個車道,那一車道就不會動,令你忿忿不平、懊悔不已,那叫作「墨菲定律(Murphy’s Law)」。「墨菲定律」很有趣,它是美國空軍研究在飛機下降減速時,人體能承受多少力量的衝擊,而實驗中出了問題,設計的上尉工程師墨菲(Engineer Edward Murphy)就很生氣,他講的一句話後來變得很有名,就叫作「墨菲定律」。墨菲的上司是美國空軍的醫生John Stapp上校,1948年的實驗中,他為了不好找別人做白老鼠,就自己親自披掛上陣成為受試者。該計畫是將高速火箭雪橇裝在鐵軌上發射,然後突然停止,看造成人體的影響為何,結果造成他眼部血管破裂和身體上其他的副作用,其目的是要研究人體能夠忍受多大壓力的衝擊,為了要測量壓力,工程師設計了一種感應器(Sensor)安裝其上,欲測得當時的壓力程度,這樣就有真實的數據,而非受試者主觀的感受和反應而已,結果安裝完成開始實驗後,感應器竟然顯示為零壓力,令人匪夷所思,檢查後才發現他的助手把所有47個電線都裝反了,使得生氣的莫菲上尉講了一句話:「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He will.(如果會出問題,那人一定會做出那件事情。)」起初是用來罵他的助手,後來變成名言,也因此現在房屋使用的插座,你要是插頭插反就無法插入,那就是墨菲定律後的改良設計,以前只要插上就可通電,但是有些電器較敏感,正反電極不能插反,不然電器會燒壞,所以好一點的電器插頭就會有長短或大小的差異,為了防止有人插反,一般人不會想太多,220伏特電壓的插頭設計就和110伏特不同,這就是墨菲定律之後,人們為了要避免這種無法避免的錯誤所發明的安全設計。沒有絕對不會發生的事情,會發生問題就是會發生,即錯誤(挫折)難免,不論你事前的準備有多完善。在太空科技上,就非常注意這條墨菲定律,因為太空飛行不能出任何些許差錯,一片表殼掉落,整艘太空梭就可能會爆炸,你要預設所有地方都會出問題以做到事先防範。電腦界也一樣很相信這點,所以一間真正好的公司絕對不會只買一套電腦,教會的電腦亞德執事幫我們設計的程式有五套,五套中有一套壞掉還有四套是好的,就算四套同時壞掉,教會的資料仍舊存留,買再好的電腦有一天也會出狀況,只能在你的系統上想辦法,避免電腦出問題時,所有的資料都消失就糟了,有些公司不只五套,有的放美洲,有的放亞洲,不然遇到災難全都泡湯,這就是墨菲定律所衍生的觀念,墨菲定律所表示的就是人所造的東西都有可能會出狀況,也就是出問題是難免的。對於所有的事工,我們也可以這樣來看。

Ⅱ、尼希米遭遇挫折
1.逐漸惡化的外患

尼希米是那麼的有計畫,得到那麼多人的支持,然而問題還是臨到了。第四章就描寫他所遇到的問題,這些問題是三個敵人漸漸加添給他的壓力,「和倫人參巴拉,並為奴的亞捫人多比雅,聽見有人來為以色列人求好處,就甚惱怒。」(尼2:10)他們沒有做什麼,只是沒給尼希米好臉色看,悶悶不樂。到了19節就有了變化,他們就開始抹黑恫嚇,「但和倫人參巴拉,並為奴的亞捫人多比雅和亞拉伯人基善聽見就嗤笑我們,藐視我們,說:你們做什麼呢?要背叛王嗎?」(尼2:19)只要在背後散佈流言,講到讓你害怕不敢做,就可以達到目的,政治界很多都是用這種手段。放風聲歸放風聲,尼希米還是照樣施工,然後敵人就開始冷嘲熱諷,「參巴拉聽見我們修造城牆就發怒,大大惱恨,嗤笑猶大人,對他弟兄和撒瑪利亞的軍兵說:這些軟弱的猶大人做什麼呢?要保護自己嗎?要獻祭嗎?要一日成功嗎?要從土堆裡拿出火燒的石頭再立牆嗎?亞捫人多比雅站在旁邊,說:他們所修造的石牆,就是狐狸上去也必跐倒。」(尼4:1-3)嗤笑到這些工人自己失去信心,就可以達到目的。放風聲沒有辦法,就開始譏笑;譏笑沒辦法,就謀劃攻擊擾亂,這樣看你們會不會停工,「大家同謀要來攻擊耶路撒冷,使城內擾亂。」(尼4:8)尼希米他們還是繼續建造城牆。後來敵人就決定要使出殺手鐧,殺人示警,這樣他們就不敢做了,「我們的敵人且說:趁他們不知不見,我們進入他們中間,殺他們,使工作止住。」(尼4:11)所以敵人是從悶悶不樂到抹黑恫嚇、冷嘲熱諷、攻擊擾亂再到威脅殺害,從外頭來的攻擊壓力越來越大。初代教會信徒受到環境的迫害也是這樣越來越厲害,「又有人忍受戲弄、鞭打、捆鎖、監禁、各等的磨煉,被石頭打死,被鋸鋸死,受試探,被刀殺,披著綿羊山羊的皮各處奔跑,受窮乏、患難、苦害。」(來11:36-37)在那當中因為有人堅持,今天我們才有基督教。

2.口水戰爭的譏諷
剛才講到尼希米的敵人什麼方法都用上了,在口水戰中,他們使用了很多種譏諷人的方法,我要講的是,我們可曾做過這樣的事情?我們對我們不喜歡的計畫或對象,是否也用這種小人的手段?沒有面對來處理問題,而是背後作人身的攻擊,英文是ridicule,「參巴拉聽見我們修造城牆就發怒,大大惱恨,嗤笑猶大人,對他弟兄和撒瑪利亞的軍兵說:這些軟弱的猶大人做什麼呢?要保護自己嗎?要獻祭嗎?要一日成功嗎?要從土堆裡拿出火燒的石頭再立牆嗎?亞捫人多比雅站在旁邊,說:他們所修造的石牆,就是狐狸上去也必跐倒。」(尼4:1-3)第一種嘲諷就是攻擊人身(嗤笑軟弱),再來是攻擊目標(保護無用)、攻擊信仰(獻祭無助)、攻擊計畫(一日成功)、攻擊資源(火燒爛石),最後是攻擊成果(狐狸碰倒)。想想自己有否對自家人說過這種話?事實上我們常用這種參巴拉的方式來對付自己家人。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受最大的痛苦也是這樣,「百姓站在那裡觀看。官府也嗤笑他,說:他救了別人;他若是基督,神所揀選的,可以救自己吧!兵丁也戲弄他,上前拿醋送給他喝,說:你若是猶太人的王,可以救自己吧!在耶穌以上有一個牌子寫著:這是猶太人的王。那同釘的兩個犯人有一個譏誚他,說:你不是基督嗎?可以救自己和我們吧!」(路23:35-39)用這種譏諷的手段讓痛苦的對方更加難過。

3.包圍突襲的陰謀

譏諷沒有效果,就使出包圍的手段,「參巴拉、多比雅、亞拉伯人、亞捫人、亞實突人聽見修造耶路撒冷城牆,著手進行堵塞破裂的地方,就甚發怒。大家同謀要來攻擊耶路撒冷,使城內擾亂。」(尼4:7-8)這些人剛好是住在城附近四圍的人,北邊住的是撒馬利亞人參巴拉,東邊住的是亞捫人多比雅,南邊住的是亞拉伯人基善,西邊住的是亞實突非利士人。所以尼希米東西南北都被包圍,這些人彼此都有聯繫,所以被攻擊的話,東西南北都沒路可逃,敵人想讓他們孤軍奮鬥再突襲,使他們防不勝防,「我們的敵人且說:趁他們不知不見,我們進入他們中間,殺他們,使工作止住。」(尼4:11)武打片中被包圍的人很難應付包圍他的敵人,因為不知道哪一個敵人會先動手。所以到最後尼希米就用吹號角的方式讓大家互相防備支援。保羅也曾遇到這樣的情形,「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林後4:8)有人說,當你四面受敵時,還有一面沒有受敵,就是上面,意思就是說,你要是對上帝有足夠的信心,即使四面被包圍,你還有一條出路,就是向上帝呼求,求上帝拯救你,也就是勉勵我們不要放棄。

4.半途而廢的內憂外面有敵人譏諷抹黑、包圍突襲、威脅殺害,內部也出了問題,我覺得內部的問題比外部的問題還嚴重,因為裡面的人開始有不同的意見,是在蓋到一半時出現的,「這樣,我們修造城牆,城牆就都連絡,高至一半,因為百姓專心作工。」(尼4:6)這是半途而廢的危機。開始時大家興致高亢、同心同工,現在蓋到一半會疲累疲乏,蓋了老半天才蓋這一點,還差那麼多,慢慢就覺得要完成不可能。如果我們教會蓋到一半,奉獻快要用完時就是一個危機,沒有開工就沒有看到什麼困難,想說沒問題大家來奉獻,當過程中現實的困難來臨時,熱誠就被困難所融化,開始就有不同的聲音出現,同心同工就受到了挑戰。摩西辛辛苦苦用十次的降災和過紅海的神蹟、好不容易以色列人離開了埃及,但是還沒有進入迦南地,在半路曠野裡就有不同的聲音了,沒食物沒水喝,以前有埃及人的威脅,大家會同心合作,一定要逃出埃及,現在不是,裡面開始對摩西發怨言,「說: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耶和華的手下;那時我們坐在肉鍋旁邊,吃得飽足。你們將我們領出來,到這曠野,是要叫這全會眾都餓死啊!」(出16:3)這是內部出現了半途而廢的危機。

5.只見困難的眼光
第一個內部危機,是看不見先前的盼望和上帝的幫助,只見困難。他們的困難就是垃圾土,中文翻譯成灰土,「猶大人說:灰土尚多……」(尼4:10a)「我們蓋那麼久了,垃圾土為何還這麼多,好像清理不完。」這次八八水災,我們教會有一個受災戶會友,就是敬拜團團長念謹他父親的房子整個被水淹,兩萬隻雞都死了,整座雞寮都倒塌,周圍的樹木都倒了,敬拜團及團契的人兩次去幫忙清理廢土,發現可能要處理半年之久,爛泥又黏又重,乾凅後很難挖剷,光用人力有困難,可能要小型剷土機才可以,他們現在是先把雞寮做某些程度的清理,人才能夠進去拿還可以用的東西,目前是先把籬笆恢復,再慢慢的挖剷。當你看到那些爛泥巴,臉就黑了一半,想說要挖到何時。雖然城牆已經蓋一半了,但是看到那些垃圾土,感到越來越沒力,不知要何時才能完成,這是只見困難不見上帝的幫助。彼得行走在水面時,「只因見風甚大,就害怕,將要沉下去……」(太14:30)但是在一旁的耶穌並沒有害怕沈下去,彼得沒有看到耶穌,只看到風浪,那就會產生問題。

6.精疲力盡的耗竭
做工做久了身體會酸痛疲憊,「……扛擡的人力氣已經衰敗……」(尼4:10b)。以利亞在疲乏時也說他無法再繼續,失去原有的熱誠,「他就躺在羅騰樹下,睡著了。有一個天使拍他,說:起來吃吧!他觀看,見頭旁有一瓶水與炭火燒的餅,他就吃了喝了,仍然躺下。」(王上19:5-6)

7.灰色失敗的預言
最後他們看見前面的困難,還有一半還沒有完成時,就認為不可能了,「……所以我們不能建造城牆」(尼4:10c),看到問題、看到自己沒有力,大家就決定不要蓋了,反正蓋不起來,算了,半途而廢,這些都是內部的人說的。猶大族是所有歸回的支派中最大的一群,其它族都比較少人,猶大族是主力,也最有影響力,由這族的人帶頭發出聲音,尼希米就麻煩了。摩西要帶領以色列人入迦南地時,派十個探子去探路,看到那地的葡萄很豐碩,但是看到那地的人更巨大,就覺得不可能,「但那些和他同去的人說:我們不能上去攻擊那民,因為他們比我們強壯。」(民13:31)和他們比起來我們像是蚱蜢,他們看我們也好像蚱蜢,怎麼樣都打不贏,只有兩個探子認為,上帝既然叫我們進去就進去,沒什麼好害怕的,上帝站在我們這一方,只有兩個人看到上帝,其他人都只看到困難,所以摩西他們就沒有進去,在曠野裡又流浪了四十年,主要原因就是這樣。

8.暴力威脅的恐慌
然後開始有暴力的威脅,「那靠近敵人居住的猶大人十次從各處來見我們(尼希米),說:你們必要回到我們(敵人)那裡。」(尼4:12)這句經文在中文有兩種不同的翻譯,第一種是將「你們必要回到我們那裡」翻譯成,「無論你們去哪裡,敵人都在那裡」,第二種翻譯為:「敵人必定會來攻擊我們」,我覺得第二種翻譯較合適,就是無論你到哪裡去,都會遇到敵人,所以是走投無路、無法逃脫。自己人講了十遍,不怕也講到怕。好像哥利亞對以色列人叫陣,「那非利士人又說:我今日向以色列人的軍隊罵陣。你們叫一個人出來,與我戰鬥。掃羅和以色列眾人聽見非利士人的這些話,就驚惶,極其害怕。」(撒上17:10-11)一開始害怕困難,問題就變嚴重,大家就開始準備要放棄了。

Ⅲ、尼希米面對挫折
1.做神僕人的盡忠

尼希米怎麼樣面對這些挫折呢?第一,雖然有困難,我們還是要完成,因為是上帝要我們做的,這是他們被敵人抹黑時,尼希米的回答,「我回答他們說:天上的神必使我們亨通。我們作他僕人的,要起來建造;你們卻在耶路撒冷無分、無權、無記念。」(尼2:20)所以他是對上帝盡忠,不管別人如何的批評,「……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啟2:10)。

2.靜默不語對譏諷
第二次在第四章,敵人又來譏諷他們時,當「亞捫人多比雅站在旁邊,說:他們所修造的石牆,就是狐狸上去也必跐倒。」(尼4:3)這次尼希米根本不理會他們,他選擇靜默,沒有回應半句話,只在心裡向上帝默禱投訴,拒絕回應譏諷的言語。有一次希西家和以色列人被亞述王的軍隊圍城,帶領的將軍拉伯沙基嘲笑他們說:「現在你把當頭給我主亞述王,我給你二千匹馬,看你這一面騎馬的人夠不夠。」意思是你們連兩千個騎馬的兵都不夠,怎麼打敗我們幾萬大軍呢?結果百姓都不回答他,因為希西家王有交代,「百姓靜默不言,並不回答一句,因為王曾吩咐說:不要回答他。」(王下18:36)後來希西家王就禱告,拉伯沙基就拔營率領大軍離開,最後倒在刀下。

3.滿腹委屈向神說
閉口不說,但很難過,怎麼辦?就向上帝說。「我們的神啊,求你垂聽,因為我們被藐視。」(尼4:4)禱告可以罵人,但是在私禱時才可以,詩篇有一半都在罵人,因為對方欺人太甚,求上帝主持公道,將滿腹的委屈向上帝說。「耶和華啊,求你因我的仇敵,憑你的公義引領我,使你的道路在我面前正直。」(詩5:8)這句經文還算客氣,有的禱告真的是憤恨滿懷、用語殘酷,可以這樣禱告嗎?可以,因為你跟上帝要的是公義。

4.禱告加防備看守
禱告是向上帝說,同時你要看好敵人,因為不注意的話,敵人可能就把你殺掉,所以尼希米很聰明,他不只是開禱告會,還派人看守防備,「然而,我們禱告我們的神,又因他們的緣故,就派人看守,晝夜防備。」(尼4:9)看守是Watch,禱告是Pray。耶穌基督在客西馬尼園禱告時,看見他的學生打瞌睡,他就對學生說:「你們要謹慎,儆醒祈禱,因為你們不曉得那日期幾時來到。」(可13:33)警醒禱告就是Watch and Pray,我們有兩隻眼睛,一隻要向外注意敵人,另一隻要向上仰望上帝。

5.全副軍裝的防備
那怎麼防備自己呢?該穿戴的都要穿戴好,「……一半拿槍、拿盾牌、拿弓、穿(或譯:拿)鎧甲……」(尼4:16)全副軍裝才不會被敵人打死,「要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就能抵擋魔鬼的詭計。」(弗6:11)

6.倚靠上帝大可畏你要知道我們的上帝比任何敵人還偉大,你要確定這一點,「當記念主是大而可畏的。」(尼4:14)他是Mighty and Awesome,困難再大,都不會比上帝大。出埃及時以色列人說:「他就用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並大可畏的事與神蹟奇事,領我們出了埃及。」(申26:8)上帝會這樣一直帶領我們,只要我們相信祂,緊緊地抓住祂。

7.重新編組的應變
尼希米發現有敵人要突襲,於是就不能讓所有人都做工,要開始重組,一半的人值班看守,一半的人做工,「從那日起,我的僕人一半作工,一半拿槍、拿盾牌、拿弓、穿鎧甲,官長都站在猶大眾人的後邊。」(尼4:16)初代教會也是一樣,使徒一直忙著傳道,後來有一些講希臘話的寡婦在分食物時分的比較少,產生了怨聲,使徒說這樣下去不行,但我們原來的事工也不能不做,於是他們就把所有的同工重組選出執事,「那時,門徒增多,有說希利尼話的猶太人向希伯來人發怨言,因為在天天的供給上忽略了他們的寡婦。十二使徒叫眾門徒來,對他們說:我們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飯食,原是不合宜的。所以弟兄們,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徒6:1-3)我們這次的長執選舉也有一些更改,過去我們需要六個長老就選出六個,但沒人知道他該做什麼,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是選了以後再說,這次我們有所改變,選前先向弟兄姊妹說清楚,今年我們要選的長老中,有需要做宣道、行政、財務…等,讓每個候選人講述自己的背景和負擔為何,兄姊投票時,若仍不了解其背景的就勾選即可,了解的就寫出要誰做哪方面的長老或執事,希望這樣選出來的結果,比較能夠找到合適的人來擔任其工作,讓我們是針對教會的需求來選舉,希望大家能夠了解和支持。

8.號角溝通互支援尼希米每一組都有派一位負責吹號角,因為敵人不知道會從哪邊突襲,每個人都有一個防區,被突襲時就需要支援,就靠號角來通知吹警報,所以是互相幫忙,「你們聽見角聲在哪裡,就聚集到我們那裡去……」(尼4:20)。亞伯蘭在幔利的橡樹那裡跟一些人結拜,所以當他的姪子被人擄去時,他們就幫他一起去把敵人打敗,將他的姪子救回來,「……亞伯蘭正住在亞摩利人幔利的橡樹那裡。幔利和以實各並亞乃都是弟兄,曾與亞伯蘭聯盟。」(創14:13)有時候我們需要互相支援。

9.日以繼夜的趕工既然有敵人,我們就趕快把工作做完吧,所以他們是從早到晚趕工,「於是,我們做工,一半拿兵器,從天亮直到星宿出現的時候。」(尼4:21)耶穌也說,當你還有機會時,就要趁機會趕快工作,「趁著白日,我們必須做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約9:4)

10.提高警覺不放鬆
我們不知道敵人什麼時候突襲,所以不能鬆懈,晚上不能住到外面,都要住到城裡面,這樣大家可以互相保護照應,「那時,我又對百姓說:各人和他的僕人當在耶路撒冷住宿,好在夜間保守我們,白晝做工。這樣,我和弟兄僕人,並跟從我的護兵都不脫衣服,出去打水也帶兵器。」(尼4:22-23)我想到我在馬祖當兵時也是這樣,我們睡覺時是全副武裝,槍要上膛裝滿子彈,因為中共的水鬼隨時會摸到我們的營地裡把頭砍掉帶走,大家是處於最高警戒中。馬祖有東莒、西莒、南竿、北竿四個島,我們駐防西莒,由於是衛生排,比較鬆散,「反正我是紅十字兵,人家不會殺我」,水鬼才不管你咧,我去當兵時老兵就帶我去看,以前發生整排被摸掉的事,衛生排在早上點名時,怎麼整排都沒有出來,後來去看,大家都蓋著鋼盔在睡覺,鋼盔一踢開,頭都沒了,看起來像是在睡覺。由於整排被摸走,後來沒人敢住那裡,就是因為沒有警覺性,而站衛兵的人可能也在打瞌睡,所以就整排被摸走。戰爭時要隨時提高警覺,尼希米查覺如此,就提高警覺、保護自己,避免被敵人殺掉。彼得前書說:「務要謹守,儆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前5:8)所以記得要提高警覺保護自己。

Ⅳ、我們的屬靈功課
1.敬虔度日會受對付
魔鬼對什麼人比較有興趣?你知道哪些人比較容易遇到挫折嗎?是隨便的基督徒?還是認真的基督徒?是認真的基督徒。因為魔鬼很省牠的子彈,打那個沒有用的,你不打他也會跌倒,所以根本不必打,打他是浪費子彈,可是如果這個人在教會很認真服侍、傳福音,那打一個就抵好幾個,所以當你遇到挫折要感謝主,表示你是有用的,撒旦還看得起你,你說我受洗當基督徒二十多年從來沒有遇過挫折,那你可能就是沒有用的,撒旦會認為不值得找你麻煩。所以挫折不要氣餒,可能是你真的很認真,所以就容易受到魔鬼的攻擊和遇到挫折,「……凡立志在基督耶穌裡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後3:12)換句話講,你不敬虔就不會受逼迫。

2.仇敵諷譏隱含真理
當人家諷刺你時,你會生氣,就是因為諷刺裡有一些話是正確的,如果諷刺的每一句話都是錯的,那所言的根本就不是你。每一個諷刺會有力量是因為有一些是正確的,可是諷譏被扭曲放大,人會生氣是因為被扭曲的部分。當人家譏笑你時,你要會分辨,你可以將對的部分拾起來用,對於扭曲的部分則不必要生氣,這樣就是聰明人。耶穌基督被諷刺時,人說:「他救了別人,不能救自己。他是以色列的王,現在可以從十字架上下來,我們就信他。」(太27:42)「他救了別人,不能救自己。」這句是對的,可是如果耶穌救自己,那我們今天就沒救了,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大可跳下來,不能跳下來的理由是因為要救我們,而敵人這麼說不是要稱讚他,而是在嘲笑他,但耶穌不會因為人家刺激他就跳下來。

3.依靠上主找到出路在遇到人生的幽暗時,你若仔細看會看到出路,「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林前10:13)四面無路、上面有路,只要你相信上帝,不會被困住,總有一條出路。

4.求神報復願神饒恕
我們可以求上帝報復嗎?可以。大衛王就是這樣,求上帝報復我的敵人,主持公道,「他要報應我仇敵所行的惡;求你憑你的誠實滅絕他們。」(詩54:5)可是耶穌在十字架上多作了一個禱告:「當下耶穌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23:34),饒恕的禱告是更高層次的禱告,但我們有時做不到,頂多能做到求上帝主持公道,「這人欺人太甚,我不要親自報復他,但是上帝祢幫我」,我們說伸冤在上帝,求上帝主持公道的禱告是可以的,也許你修養很好可以原諒別人,但是當看見有別的基督徒在求公義時,你不可以禁止或要求別人一定要跟你一樣,不要因為有更好的禱告,我們就把公義的禱告廢止,到最後上帝還是有公義,上帝的赦免並不是全部都赦免,最後的審判還是主持公義,所以還是可以作公義的禱告。

5.重建城牆清除灰土
重建城牆,灰土要清理掉,若在垃圾土上蓋城牆一定會垮掉,因為垃圾土撐不住重量,所以要真的蓋一座好的城牆,需要把所有下面的垃圾土都清理乾淨。若你要為主作好的見證,就需要將你裡頭的垃圾清理乾淨,不清乾淨就建不了城牆。希伯來書說:「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來12:1)不脫去這些垃圾的話,你就不能跑前面的道路,也就不能為主作見證,因為見證的城牆蓋不起來。

6.分區守護互相扶持彼此的重擔要互相幫助,可是每個人也需看管好自己負責的區域,我們需要做到這兩種,這樣才能走的下去,「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因為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加6:2,5)

7.面對難處仰望耶穌
最後,不管再大的困難,我們不要忘記仰望耶穌,就是尼希米所說,我們侍奉的上帝是大而可畏的上帝,敵人再強大也不會比上帝厲害,這一點是我們最後的盼望,是度過困難時的力量來源,要「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來12:2)

Ⅴ、結論:仰望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
祂是我們信心的開始,也是我們信心的完成,祂有這個能力,只要你依靠祂、仰望祂,就不會失敗。祂幫我們創始,也會幫我們成終,不管挫折有多大,不管外面威脅有多少,上帝都會帶領我們成功。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主耶穌,我們在人生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挫折,或是我們自己的失敗,或是周圍的人對我們的嘲笑與攻擊。主,不管遇到什麼樣的挫折,幫助我們能夠專心仰望祢,能夠從祢得到力量,不氣餒喪志、半途而廢。特別在建堂的過程中,我們相信前面還有很多困難需要我們一起來面對,求上帝幫助我們,能夠向尼希米有所學習,遇到困難時禱告、重新組織同工、計畫更努力地把它完成。求主祢幫助我們,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我們不是不看困難,我們乃是知道要仰望主,幫助我們度過這些挫折與困難。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牧函] 失和 (Discord)

蔡茂堂牧師


尼希米帶領一批流亡在巴比倫的猶太人,返回故鄉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他以勇敢來面對外來仇敵的嘲諷與威脅,他以信心來處理內部對困難的灰心與喪志。城牆的重建工程並沒有受到這些來自內外的挫折所攔阻,而繼續往前推動。但是當問題的重點不在於城牆本身,而是參與重建城牆的團隊彼此間的失和與埋怨時,整個城牆重建的工程就無法繼續進行了。

尼希米知道這個團隊成員彼此之間失和問題的嚴重性,他仔細聆聽他們的痛苦與抱怨。這些參與城牆重建的猶太人在經濟上都面臨很大的壓力。最可憐的是那些沒有田產,卻有眾多子女嗷嗷待哺的家庭,他們為了讓全家人糊口免於捱餓,必須設法到處打工賺錢,無法繼續參與城牆重建的工程。另外一些家庭是有一些田產,但是由於遭遇饑荒,收成不好,只好將田產典當變現來購買食糧。還有一些家庭的田產收成勉強可以足夠家庭的須要,但是所剩無幾,不夠繳納高額的稅金,因此,必須向人借錢來繳稅。讓這些陷於經濟困境的猶太人所無法接受的是,他們為了生存糊口而典當的田產,由於無力按時繳付高額的利息,田產已經被債主所沒收。有些家庭甚至為了要償還借貸之金額與利息,只好將子女出賣,去做別人家裡的僕婢。這些債主,就是一起參與重建城牆的貴冑與官長。

這些貴冑與官長,趁著那些猶太人在遭遇饑荒與重稅的困難下,以高利貸 [年息12%] 的方式借錢給他們,圖謀自己的利益。這種對於遭遇困難的弟兄趁火打劫以圖利自己的行為是耶和華所禁止的。耶和華很清楚的交待摩西,教導以色列人,〝我民中有貧窮人與你同住,你若借錢給他,不可如放債的向他取利〞(出22:25)。耶和華還希望他們能夠對於遭遇經濟困難的弟兄伸出援手。〝你的弟兄在你那裡若漸漸貧窮,手中缺乏,你就要幫補他,使他與你同住,像外人和寄居的一樣。不可向他取利,也不可向他多要;只要敬畏你的神,使你的弟兄與你同住。你借錢給他,不可向他取利;借糧給他,也不可向他多要(利25:35-37)〞。只有借貸給外國人的情況之下才可以收取利息。〝你借給你弟兄的,或是錢財或是糧食,無論什麼可生利的物,都不可取利。借給外邦人可以取利,只是借給你弟兄不可取利。這樣,耶和華你神必在你所去得為業的地上和你手裡所辦的一切事上賜福與你(申23:19-20)〞。

尼希米當代的貴冑與官長,對於摩西這麼清楚的三令五申,似乎是充耳不聞,或是馬耳東風,毫不在意。尼希米在瞭解狀況之後,心中怒火上升,但是他並沒有立刻爆炸,先冷靜思考,並自我反省。在他確認貴冑與官長所作所為是違反耶和華的旨意之後,尼希米很勇敢的當機立斷,當面斥責這些貴冑與官長向遭難弟兄借貸取利是不對的行為。我們的主耶穌在進入耶路撒冷聖殿時,發現聖殿的管理者將外殿地區給予販賣祭牲以及兌換殿銀的商人經商營利,使得外邦人沒有可以安靜禱告親近上帝的地方。主耶穌也是非常憤怒的用繩作鞭,將祭牲趕出去,並推翻兌換殿銀的桌子(約2:14-17)。


尼希米之所以敢如此公開的譴責這些貴冑與官長之高利貸行為,乃是因為他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完全遵照摩西所吩咐的。尼希米借錢給遭遇困境的同胞,是不收利息的。他甚至願意出錢將那些被賣為僕婢的猶太人買贖回來,帶返耶路撒冷參與聖殿重建的工程。他雖然被波斯皇帝任命為猶大的省長有十二年之久,他可以照以前的省長一樣,從百姓中間徵收身為省長的薪俸。但是,當尼希米看見百姓之貧困狀態之後,他存著敬畏上帝的心,憐憫百姓之困境,自願放棄支領省長的薪俸。尼希米具以獨立判斷的智慧與勇氣。他不會因為別人如何的做,他就跟著照樣去做。就像孟子說過的〝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魄。我們平常容易犯的一個道德軟弱就是跟著群眾走。我們常常會以大家都這樣做來自欺欺人。有人說,道德是不能用投票來決定的。耶穌在格拉森所趕出來的鬼的名字就叫作〝群〞,因為他們的數目很多(可5:9)。另外我們也看到尼希米是一位敬畏上帝的人。他對於那些貴冑與官長的挑戰就是問他們:我們行事不當敬畏我們的神嗎?(尼5:9) 在他自己的日記中,他也坦白承認,他之所以不敢以身為省長的職位而加重百姓的經濟壓力與負擔,主要的動機是他敬畏上帝(尼5:15)。聖經對於舊約中約伯的描述,從一開始就說:約伯敬畏神,遠離惡事(伯1:1)。當我們敬畏上帝時,我們就不會怕別人的批評與壓力。


尼希米個人的生活表現使得他向那些貴冑與官長挑戰時,他們都啞口無言,而且自覺慚愧,大家異口同聲表示願意慟悔前非,歸還以前對於陷於貧困弟兄不當且過度的剝削所得。大家也願意在祭司與上帝面前發誓。結果這個造成重建城牆團隊失和的問題獲得圓滿的解決,所有的猶太人,不論貧富都能夠再同心一意的敬拜讚美上帝,並且重建城牆的事工得以繼續進行下去。

星期日, 9月 20

[講道影片] 重建系列 (八):失和 (discord)

重建系列 (八):失和 (discord)(台語)



重建系列 (八):失和 (discord)(華語)

主講:蔡茂堂牧師

重建系列 (八):失和 (discord)

經文:尼希米記第5章1-19節




講道大綱:

I. 引言:第五縱隊 (Emilio Mola 1936)
II. 猶大人的失和
1. 兒女成群糊口不易 (尼5:2; 創45:11)
2. 遭遇饑荒典當田產 (尼5:3; 創47:20)
3. 稅負過重押田貸款 (尼5:4; 拉4:20)
4. 償債無力賣女為婢 (尼5:5; 太18:25)
5. 貴冑官長放貸高利 (尼5:7; 結22:12)

III. 尼希米的處置
1. 義憤填膺 (尼5:6; 約2:17)
2. 深思冷靜 (尼5:7a; 箴16:32)
3. 當面指正 (尼5:7b; 太18:15)
4. 兄弟之情 (尼5:8; 羅9:3)
5. 公開挑戰 (尼5:9; 加2:14)
6. 免息歸還 (尼5:11; 利6:4)
7. 承諾起誓 (尼5:12; 民30:2)
8. 同心敬拜 (尼4:20; 尼8:6)

IV. 尼希米的榜樣
1. 願捨棄權利 (尼5:14; 林前9:12)
2. 拒隨波逐流 (尼5:15a; 太7:13)
3. 會敬畏上帝 (尼5:15b; 伯1:1)
4. 肯投入侍奉 (尼5:16; 徒22:3)
5. 能慷慨分享 (尼5:17; 路14:13)
6. 只求神記念 (尼5:19; 太6:4)

V. 結論: 追求和睦、建立德行 (羅14:19)


【默想】
1. 尼希米重建城牆遭遇最大的困難為何?
2. 尼希米如何處置猶太人彼此間的失和?
3. 我們可以從尼希米學到那寫屬靈功課?


【金句】
所以,我們務要追求和睦的事與彼此建立德行的事。
(羅14:19)

星期三, 9月 9

[講道集] 受洗系列(八):見證Testimony

受洗系列(八):見證Testimony
經文:約翰福音第四章28~30,39~42節
時間:二00九年八月二十三日
主講:蔡茂堂 牧師

短片 受洗系列(八):見證(Testimony)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這次是我們講約翰福音第四章撒瑪利亞婦人的最後一講,是關於一位沒有名字的女人,最後將福音傳給全城眾人的故事。 

Ⅰ、引言
往四周延燒是火的本質,不延燒的火終必熄滅。
(The nature of fire is to ignite the surrounding materials. The fire not spreading will eventually die out.) 

一支火柴棒如果在一排火柴中點燃,它一定會讓周圍所有的火柴都燃燒起來,這是火的本質,火會把周圍的東西點燃。如果有一支火柴棒無法將旁邊的兩支火柴棒點燃,那麼那支不延燒的火柴棒會自己熄滅,信仰的本質也是這樣。  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剛信主的人,他的心裡好像有一把火,那把火就會開始想向周圍的親朋好友分享信耶穌的美好,進而影響身邊的人,因為他的生活會起變化,成為一個好的見證,若是一個剛受洗信主的人,對周圍的人一點影響力都沒有,不久後他的信仰,可能也會如同這支點燃的火柴棒一樣漸漸地熄滅,這是信仰的本質,也是火的本質。 

Ⅱ、撒瑪利亞婦人的見證 

今天的經文有兩處,當中有兩個見證,一個是打水的撒瑪利亞婦人的見證,另一個是城裡眾人所說的見證。從這個婦人的見證我們可以看到幾點:第一,她把她打水的罐子留在井旁;第二,她本來是離開城內到井邊打水,現在她是離開水井跑回城裡;第三,本來耶穌叫她的丈夫一起來,結果她把全城的人都叫出來。  叫眾人都來看耶穌。有關於她過去不好的故事,是她婚姻的傷痛往事,但當她信了耶穌以後,不再怕別人的取笑,「我過去是這樣,現在遇見耶穌,生命改變了」,所以她樂意把遇見耶穌之後,生命的改變向眾人作見證,她的見證很簡單,「我素來所行的,耶穌都給我說出來了」,所以我不用再害怕掩藏。有趣的是,她連這個人是不是基督都還未百分之百的肯定,她就開始作見證了,她說「莫非這就是基督?」所以今天要受洗的弟兄姊妹請放心,可能你對聖經還有疑問,對很多信仰的事情都還未清楚,福音並非要等到完全了解才去分享,你只要分享你的經驗就好,這個婦人對耶穌的認識很有限,然而她的經歷已經足夠,讓她樂意向人作見證,這是撒瑪利亞婦人的見證。

1.留下水罐:迫不及待與人分享經歷

留下水罐在井旁,原本是這位婦人出城的目的,帶水罐要打水回去用,現在為了趕快跑去跟人家講,顧不得那只水罐,拋下就往城裡跑,迫不及待與人分享,原先重要的事情反倒不重要了,先去傳報給人再說。耶穌曾對一個患大痲瘋得醫治的人說:「你要謹慎,什麼話都不可告訴人,只要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又因為你潔淨了,獻上摩西所吩咐的禮物,對眾人作證據。」(可1:44)你要先去做應該做的事情,不要到處講,結果這個患大痲瘋痊癒的人忍不住,顧不得耶穌的提醒,四處傳開了「那人出去,倒說許多的話,把這件事傳揚開了,叫耶穌以後不得再明明的進城,只好在外邊曠野地方。人從各處都就了他來。」(45節)這是一個特色,一個真正被耶穌基督的愛摸著的人,會顧不得很多事情,只想要去跟人說,這就是水罐留在井旁邊給我們的感受,急著要跟人分享耶穌的救恩。

2.往城裡去:超越既往所遭遇的歧視

再來她跑的方向和原先相反。那時是正午,她是趁沒有人看見時偷偷地到井邊打水,因為她婚姻的背景,在那座城裡是被人家輕看恥笑的,為了不想被人指指點點她才故意閃避眾人,中午一個人悄悄地到井邊取水,現在反倒是跑去眾人那裡,這和她原先出城的態度完全不同,因為她已經超越過去被人家的歧視,不在乎那些羞愧了,「人家怎麼看不起我沒有關係,因為遇到耶穌後,我的生命改變了,我願意跟那些人分享」,這就是超越本來人與人之間衝突的勇氣。

舊約有一個女孩子也是這樣,她是乃縵將軍在以色列擄來的女奴,這個乃縵將軍身上長了大痲瘋,醫生都治不好,「亞蘭王的元帥乃縵在他主人面前為尊為大,因耶和華曾藉他使亞蘭人得勝;他又是大能的勇士,只是長了大痲瘋。先前亞蘭人成群地出去,從以色列國擄了一個小女子,這女子就服事乃縵的妻……」(王下5:1-2),這個女僕知道在他本國有一位先知很厲害,雖然她是被擄來受輕看的奴僕,但她不覺得自己的身份卑微,仍向前跟他主人的妻子報此好消息。同樣的,這個婦人是被人歧視的,但是當耶穌的愛充滿她的心時,她就不計較那些,這是她往城內去的意義和力量。

3.對眾人說:將福音傳揚給每一個人

這位婦人跑回城裡去,對所有撒瑪利亞城內的居民講,她沒有特別選擇去向誰說,而是向所有的人說,這也是耶穌基督要我們學習的態度。耶穌要離世升天時,跟他的學生交代一個大使命(The Great Commission),意思就是說,你們要去普天下跟所有的人傳講福音。「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太28:19)

4.你們來看:邀請人來親自經歷耶穌

她向眾人講的內容很簡單,「我講不清楚,你們來看」,她邀請眾人來接近耶穌,邀請人來親自經歷耶穌。我們傳福音給人也是一樣,你要讓那個人自己有機會去經歷耶穌,對方就不會變成是二手的基督徒,而是能夠自己去經歷主的恩典,這也是腓力想要帶拿但業信主時所用的方法,因為拿但業對於聖經比腓力熟悉,所以腓力講不贏他,「拿但業對他說: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嗎?腓力說:你來看!」(約1:46)到後來他就邀請拿但業自己來接近耶穌,結果拿但業一看見耶穌,他就知道腓力不是隨便講的,耶穌真的是救世主。

5.素來所行:坦誠分享個人生命轉變

這個婦人找眾人來看耶穌時,為什麼眾人願意去?因為她將自己不足為外人道的事情都跟眾人講了,「這位耶穌都替我講了出來,他沒有恥笑我,我也不用再為過去而感到羞恥,可以坦然面對我過去的失敗窩囊,我已經不在意了」,這是生命的改變,所有信耶穌的人都應該有這樣的改變。每當有人要洗禮,我都會問他們有沒有故事可講?你本來是怎麼樣?你信了耶穌以後,期待有什麼改變嗎?什麼叫作信耶穌?就是「我素來所行的是什麼……現在是怎麼樣」,這是生命的改變,她的見證只是這樣「我遇到耶穌的愛,我的生命有改變。」保羅也有膽量談論自己的過去,當時他在監獄裡寫信給提摩太:「我從前是褻瀆神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然而我還蒙了憐憫,因我是不信不明白的時候而做的。」(提前1:13)保羅和這位婦人一樣,都有勇氣面對過去失敗的表現,所以如果我們要作見證帶領人信主,你可否有勇氣坦然跟對方說過去自己的軟弱缺點?以及自己生命問題所在的種種需要?在主耶穌裡面我現在被改變,所以不必再躲藏。

6.莫非基督:承認自己對主認識有限

最後她的結論是說:「莫非這就是基督嗎?」換句話講,她承認她也不清楚,有時我們要去向人傳福音,心中會擔憂害怕,怕回答不出對方的問題怎麼辦,答不出來就說不知道,我不是什麼都懂,但是我知道的部分,已經足夠讓我遇見耶穌、生命得到改變,這樣就夠了,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完全清楚、弄懂所有的問題後才受洗。很多人對我說:「等我讀完一遍聖經再來受洗」,其實不必如此,因為要讀完一次聖經並不容易,速讀是可以的,精讀可能一輩子都不一定讀得完一遍,耶穌沒有這樣要求、上帝沒有這樣要求,你懂的部分已經讓你的生命有改變,那就夠了,這位婦人是承認自己對主的認識有限。在西羅亞池得醫治的瞎子也很有趣,耶穌治好他的眼睛後,他也不知道耶穌到底是誰,人家問是誰醫好他的眼睛,他說他不知道,那些人帶他去見法利賽人,法利賽人說耶穌不守安息日是個罪人,他說:「他是個罪人不是,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從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見了。」(約9:25)至於其他的爭議你們自己去研究吧,不過我想會願意醫治人的應該不是壞人,因為我們知道神不聽罪人,惟有敬奉神、遵行他旨意的,神才聽他。所以他在見證時,承認他所不知道的部分,只把事實說出來,「從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見」就是這個人生命的改變。坦白講,當牧師那麼多年,你要我真的把耶穌講清楚,我還真的是講不清楚,他又是上帝又是人、又是無限又是有限,這樣的事情真的沒有辦法講得很清楚,不要笑別人,所有的神學家到現在,連耶穌基督是誰都還有議論,這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耶穌真的會改變你的生命嗎?從前我眼瞎,如今看見;從前我的婚姻是痛苦的,如今我不會被它所綑綁,我已經跨越從前的痛苦。

Ⅲ、撒瑪利亞居民的見證

撒瑪利亞的居民也說了他們的見證,因這婦人所說的,眾人都跑來見主耶穌,並求耶穌在那裡住兩天。當他們聽到耶穌說的話以後,信的人就更多了,因為「我們親自聽見了」。這句很重要,你是聽到婦人的話而來信耶穌?還是聽到耶穌的話來信耶穌?是二手信徒還是一手信徒?這些撒瑪利亞居民說,他們不是聽到婦人所說的話,「我們是聽到妳的話才來找耶穌,但是當我們自己聽見耶穌說的,就確定耶穌是基督」,眾人對耶穌的認識比婦人更清楚,因為婦人對耶穌還存著「莫非這就是基督?」的疑惑,但城內的這些居民是肯定的說:「我們知道他真是世界的救主」,因為他們從耶穌親自領受啟示和恩典。

1.因為婦人見證

撒瑪利亞居民的見證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因為這位婦人的見證,讓這群撒瑪利亞人能夠來信耶穌,事實上沒有那麼簡單,應該還有一點聖經沒有講到,就是聖靈在他們的心裡動工,也就是耶穌說的:「但我要從父那裡差保惠師來,就是從父出來真理的聖靈;他來了,就要為我作見證。『你們也要作見證』,因為你們從起頭就與我同在。」(約15:26-27)我們也要作見證,我們的見証是第二個,不是第一個,第一個是聖靈的見證。我常常說,一位牧師站在台上講同樣一篇道,幾百個人坐在下面聽,有幾個人聽得很感動,大部分的人不覺得怎麼樣,為什麼有這樣的差異?有些人就會被聖靈摸著,藉著牧師所講的話,觸摸到他的心,台語說「聽入心」,他會覺得好像是在對他講的,有些人只覺得是在聽一篇道理,所以聖靈的感動非常重要。我想那位婦人在那裡作見證時,聖靈像鴿子一樣感動他們的心,所以他們把話聽進去了,正午時,大家就跑出來見她所說的耶穌,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為什麼讓這個婦人帶來這麼大的改變,本來是怕人家談論她的過去的,現在她不怕了,這樣大的改變是怎麼產生的呢?

2.他們來見耶穌

所以居民們就直接來見耶穌,這是很重要的。當安得烈想要跟他的哥哥彼得介紹耶穌,後來想一想最好的方式是把他帶到耶穌前面,讓他自己看,「他先找著自己的哥哥西門,對他說:我們遇見彌賽亞了。(彌賽亞翻出來就是基督。)於是領他去見耶穌。耶穌看著他,說:你是約翰的兒子西門(約翰在馬太16:17稱約拿),你要稱為磯法。(磯法翻出來就是彼得。)」(約1:41-42)所以當這個哥哥遇見耶穌以後,他就被改變了。這點在我們帶人信主時很重要,不是帶到我的面前,而是帶到耶穌的面前,就是想盡辦法讓你的朋友認識耶穌,讓他自己去看到底耶穌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到底對我的生命會有什麼樣的影響,這樣你才有機會讓他真實的遇見耶穌,而不是信你自己,不是你會講,是因為耶穌會改變他,所以帶到耶穌面前很重要。

3.請耶穌住兩天

這些居民還有一點很聰明,就是他們覺得看一下還不夠,最好耶穌還能夠住下來、能夠好好地跟耶穌相處幾天,才能夠真的了解,耶穌就為他們住了兩天。耶穌復活以後,所有的學生都認不出耶穌來,有兩個學生要去隔壁的村莊以馬忤斯,耶穌就出現跟他們一起走路,他們也認不出來,他們做了一件事情,當時太陽快要下山了,他們就不要耶穌繼續走,留耶穌與他們過夜,「他們卻強留他,說:時候晚了,日頭已經平西了,請你同我們住下吧!耶穌就進去,要同他們住下。」(路24:29)因為他們好客,請耶穌住一晚,那一晚主耶穌和他們吃晚餐時,他拿起餅擘開,那時他們的眼睛就開了「是耶穌!」那是因為他們讓耶穌住進家裡來,才有機會看見復活的耶穌。後來有人就把這段聖經寫成一首台語聖詩「日斜西山,願主你與我住:日斜西山,願主你和我住,黑夜越近,主你不放棄我」,這首詩歌就是從這兩個人跟耶穌的對話所衍生寫出來的,我們的生命有時會遇到黃昏或黑夜,我們怎麼辦?請主耶穌來與我們度過黯淡期。剛才司會禱告也講到,南部災區那些人很可憐,他們的生命好像垮了,似乎整個都絕望了,這時候如果把耶穌的愛,不管透過任何方法,能夠進到他們那裡,讓他們在絕望當中,開始有一點盼望與安慰,讓他們有能力再站起來往前走,特別在最困難的時候,這是很重要的。

4.親自聽主的話

眾人在那裡不是聽婦人的話,而是親自聽主的話。直接聽主的話,比聽任何人的話還重要,今天我們已經沒有機會聽耶穌親自講話,可是他講的話已經留在我們身邊,所以你要聽主的話就要讀聖經,至少要讀四福音書。教會一直鼓勵大家每天要讀經,倡導其重要性,不是每個禮拜來聽牧師講道就好。每天讀聖經,是讀耶穌講過的話,記載在聖經裡,那比禮拜來聽牧師講道還重要。各位如果還持續每天靈修的話,應該知道這半年的靈修日誌快要寫完了,應該要在這禮拜再拿一本新的,如果你不知道我在講什麼,我就知道你沒有在寫,如果你有在寫,你應該自己會跑去辦公室拿一本新的。鼓勵大家,如果你從來沒有這個習慣,可以試試看,待會可以去領一本新的,把你每天讀經靈修的心得寫下來,這樣你就是跟這些撒瑪利亞的居民一樣直接聽耶穌的話,你對主的認識就不是二手的,不是聽牧師講,而是自己直接聽與看,看看自己有沒有重新從主那裡得到新的啟示和幫助,因此我們要每天讀聖經。保羅常常稱讚庇哩亞的弟兄姊妹,比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人聰明,因為他們想知道保羅講的對不對,「這地方的人賢於帖撒羅尼迦的人,甘心領受這道,天天考查聖經,要曉得這道是與不是。」(徒17:11)我邀請大家作庇哩亞的基督徒,牧師一個禮拜講一篇道,不要馬上相信,回去查聖經後,仔細想想牧師講的和耶穌講的有沒有出入,如果有的話,你就把牧師講的丟了,因為耶穌講的才是對的,鼓勵大家要從聖經領受耶穌親自講的話,這樣就最準了,也可避免領受被人傳錯了的信息。

5.信的人更多了

因為耶穌的話有特別的力量,所以信的人就比聽婦人講的話信的更多,聖經說:「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來4:12)所以直接讀聖經更容易被主所感動。

6.這真是救世主

最後他們對耶穌的認識是很偉大的,因為他們知道耶穌不是只有拯救撒瑪利亞、猶大,耶穌是拯救全世界,這樣的認識大概是耶穌在世時,包括猶太人和耶穌的學生都沒有這樣的認識,他們都還一直以為耶穌是地方的神(耶穌是要救猶太人),脫離羅馬人的統治,他們一直是這樣相信的,可是這些撒瑪利亞人才跟耶穌相處兩天,他們就知道不是這樣,耶穌來到世上所要做的比那些還多,耶穌拯救全世界,亦包括台灣,任何人只要願意相信,耶穌都要拯救。這是福音的根本,約3:16「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這句話雖然很簡短,但是很清楚的告訴我們,上帝讓耶穌來的目的,是為了愛我們、是為了救我們,讓我們不至滅亡,能夠得到一個新的生命、一個永生的生命。

Ⅳ、屬靈的蝴蝶效應
(Spiritual Butterfly Effect)

最後我要講到這個婦人見證的效應,我們稱它作「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在混亂體系(Chaos System)裡面,此現象是由一位學者Edward Lorenz(1917-2008)所提出,他是氣象學家和數學家,他負責把氣象局的資料拿來作數學上的分析以預測天氣。這次八八水災讓馬總統很不高興,認為是氣象局預測不準,氣象局就很委屈,氣象變化萬千,很難預測的準,一定要上修下修的,沒有辦法完全準確。這位先生就是專門研究氣象學是如何預測的,結果他發現,在地球的某一個地方、某一個時間,有一點點的變化,就會造成另外一個地方很大的變化,他是用數學計算出來的,的確是這樣,那個10-5數據的差別,可以在另外一個地方造成另一個很大的改變,開始大家不太相信,後來他計算給人家看,的確如他所計算的,但是不曉得如何命名,最後就叫它蝴蝶效應,為什麼叫作蝴蝶效應?他是這樣講的:「巴西蝴蝶翅煽動,德州吹起龍捲風(The wing of butterfly float in Brazil and cause a tornado in Texas. )」。我們不是很了解,可是在屬靈的世界也有這樣的現象,一個對耶穌不太了解的人、一個婚姻很不幸的女人,因為白天在井旁耶穌跟她講了幾句話,她的生命就被改變,勇敢的跑去跟城裡的人說,結果眾人都信耶穌,這是一個很大的蝴蝶效應,接下來我們來看屬靈的蝴蝶效應:

那時候有一個年長的基督徒,因為勇敢的照上帝所說的去做,去幫一個不斷在抓基督徒,後來被光照到眼瞎的人作禱告,這麼一個小小的禱告,可是在我們基督教世界帶來很大的影響,所以你不要小看亞拿尼亞那一次小小的禱告,他所禱告的對象是眼瞎的掃羅(即保羅),這個掃羅的生命由於亞拿尼亞的一個禱告帶來很大的影響,掃羅後來影響馬可、路加和提摩太,甚至影響馬丁路德,你知道所帶來的基督教蝴蝶效應有多大嗎?馬可與路加是我們新約聖經兩本書的作者,提摩太是後來一個年輕的傳道人,馬丁路德是基督教改革宗一個很重要的人物,馬丁路德因研究羅馬書,而致力於宗教改革. 羅馬書是保羅寫的,保羅則是因為亞拿尼亞願意幫他禱告。所以亞拿尼亞一點點的動作,後來居然在我們基督教界影起這麼大的影響。

Ⅴ、愛德華金巴見證的屬靈蝴蝶效應
(Edward Kimbal)
1.Edward Kimball向Dwight Moody
分享見證。
2.Dwight Moody幫Wilbur Chapman
確認信仰。
3.Wilbur Chapman教Billy Sunday
如何佈道。
4.Billy Sunday邀Mordecai Ham
開佈道會。
5.Mordecai Ham帶Billy Graham
認罪悔改。

我再告訴你們另外一個蝴蝶效應,Edward Kimbal是一位主日學的老師,他們班上有一個家裡在幫人修鞋的學生,那個學生因為沒有好好讀書,所以在班上看起來不怎麼樣,穿的也不是太好,這個老師某一天就對這個學生特別有感動,所以他就特別請假跑去皮鞋店跟他的學生講耶穌,講到這個鞋匠小師傅聽得很感動,就決定要信耶穌。從那時候開始,Edward Kimbal就像井旁的無名婦人一樣。他先向芝加哥修鞋匠Dwight Moody分享他的見證,爾後Dwight Moody信了主,也讀了神學院,Dwight Moody就是後來慕迪神學院一位很有名的傳道人,他幫助一個年輕人Wilbur Chapman,Wilbur Chapman大學時就已經信主,可是他不確定並懷疑自己有否得救,因為年輕人心裡有很多的掙扎,Dwight Moody就花時間跟他好好的解釋,如此,Wilbur Chapman很篤定上帝的恩典不會因為他的軟弱而離開他,他後來就被上帝使用,開始教導與佈道,他有一個助理小同工Billy Sanday,Wilbur Chapman就教他怎麼講道、查經和何如準備講章,Billy Sanday學會怎麼佈道以後,成立很大的佈道團、眾多的禱告會,收很多奉獻,他們就特別請一個有恩賜的Mordecai Ham(末底改漢),到北卡羅來納州(North Carolina)開一場佈道會,在佈道會裡有一個年輕小伙子決志,他是Billy Graham(葛理翰),Billy Graham大概是我們這一世代,在全世界帶領很多人信主的佈道家,我們如果把他們都回溯起來的話,到最後其實是一個主日學老師Edward Kimbal去找一個不怎麼樣的學生,結果想不到後來的蝴蝶效應有那麼大。我們今天看到的是一個姊妹、一個婚姻生活很不幸的姊妹,我們怎麼看都不覺得她會被上帝大大地使用,雖然她的神學認知不完全,她作的只是一個很簡單的見證,見證自己以前和現在的改變。所以各位弟兄姊妹,特別是今天要受洗的弟兄姊妹,不可妄自菲薄,不要認為唸了幾個神學院,成為教會的大牧師才可帶人信主,但並非如此,每一個人都可以帶人信主,只要你真的有遇到耶穌、只要你真的生命有改變,你就可以引起屬靈的蝴蝶效應。

Ⅵ、結論:為真道打美好的仗,在人前作美好見證

如經上所說:「你要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你為此被召,也在許多見證人面前,已經作了那美好的見證。」(提前6:12)。以此勉勵大家,在生活上能夠靠主打美好的仗,在別人的面前我們可以作美好的見證,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主,我們感謝你,今天這幾位弟兄姊妹要受洗,每一次我們看到有人要受洗就很高興,因為他們自己決定要讓耶穌基督的生命進到他們的生命裡面,不管他們目前的生命是怎麼樣的處境,他們願意讓主的愛來摸著他們、改變他們,我們為他們每一位來禱告,希望他們這樣的改變,不只是影響他自己,也可以回到他現在生活的地方,把耶穌的愛帶到他的周圍。主啊,我們就像撒馬利亞井旁沒有名字的婦女一樣,我們對主的認識不完全沒有關係,我們對聖經不熟沒有關係,可是我們必須要有跟主面對面、被主的愛摸著的經驗,我們必須要有這個勇氣,來超越過去被歧視被欺負那樣的傷痛,我們就可以為主來產生屬靈的蝴蝶效應。主啊,幫助我們,不只今天受洗的弟兄姊妹,讓我們每一個人,都願意把一點點信仰的經歷跟周圍的人分享。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牧函] 墨菲定律 (Murphy’s Law)

墨菲定律 (Murphy’s Law)
蔡茂堂牧師

墨菲定律 (Murphy’s Law) 的起源是來自美國加州愛德華空軍基地 (Edwards Air Force Base) 1949年進行的MX981有關人類所能忍受的地心引力急速降低試驗,盼望結果有助於將來飛機的設計。他們使用火箭推動的雪橇在半哩長的鐵軌上以時速200哩進行,於一秒內突然停止。斯塔伯上校 (Colonel John Stapp) 是空軍軍醫,志願親自坐上該雪橇來接受這個危險的試驗。愛德華墨菲 (Edward Murphy) 負責設計電子感應器,綁在斯塔伯固定帶子上面以測量快速減速下所承受的壓力。測試的結果顯示完全沒有壓力。事後才發現原來是研究助理把每一條電線的接線都接錯了。墨菲在這種挫折情況下說了一句話:如果有兩種作法,其中一個是錯的,那傢伙總是會選擇錯的作法。後來在一次的研討會上,斯塔伯醫師將空軍實驗室之良好安全記錄歸功於對於此墨菲定律的注意,他說:墨菲定律是指〝出差錯的事是無可避免的〞(Whatever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墨菲定律就此在航太工業界開始流行,不久逐漸的滲透到普羅文化的各個領域。1970年甚至有人為這個定律出版專書討論其歷史淵源與含意。這種傾向悲觀的宿命論其實在墨菲定律被提出之前就在各文化與哲學中流傳。

彼得原則 (Peter Principle):所有的人終必每況愈下成為一無所能。
依託勒觀察(Etorre’s Observation):塞車時,別條車道總是看來比較暢通。
阿克通定律(Acton’s Law):權力使人腐敗,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敗。
卜伯定律(Boob’s Law):東西總是在最想不到的地方找到。
法蘭克林規則(Franklin’s Rule):毫無期待者最為幸福,因為總不會失望。
埃索伊定律(Issawi’s Law):捷徑往往是兩點間最長的距離 (欲速則不達)。
孟更定律(Mencken’s Law):有能力者實際去做,無能力者則去當老師。
巴頓定律(Patton’s Law):今日之好計畫總比明日的完美計畫更好。
基卜玲定律(Kipling’s Law):一塊土司麵包掉到地上,總是塗奶油那一面著地。

這些定律所要表達的是,人類在自由意志選擇之中,似乎冥冥之中有宇宙有一個力量會將人類帶往錯誤挫折的方向,而人類對此現象是無能為力。這是一種宿命論 (Fatalism)。墨菲定律似乎也被自然界的第二熱學動力定律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所支持。第二熱學動力定律主張,我們的宇宙是趨向於最大亂度 (chaos or disarray)。

墨菲定律對於太空工業與電腦程式業最大的貢獻是:所有的系統都可能發生故障。為了減少墨菲定律的情況發生,許多 〝保障無誤〞(fail-safe) 的設計被發明出來。舉例來說:為了避免造成墨菲定律之原始接錯電線事件的重演,許多插座接頭將兩極設計成為不同大小或形狀。為了防止割草機在無人操作情況之下自己亂跑闖禍,有的割草機就設計在手把上面有一個槓桿,必須用手抓起那個槓桿割草機才會發動。

在屬靈的世界裡面,是否也存在著墨菲定律呢?

當上帝創造伊甸園,並且將亞當與夏娃放在伊甸園中,讓他們修理看守時,亞當與夏娃是否無可避免的遲早會伸手去摘那顆上帝所嚴嚴禁止的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呢?

這個事件是否就對全體人類帶來無法去除的犯罪傾向 [神學家口裡所說的原罪]呢?整個宇宙的第二熱學動力定律是否與此事件也有關係呢?羅馬書八章19-22節所描述的是否可以說是一種屬靈的墨菲定律呢? 〝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眾子顯出來。因為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神兒女自由的榮耀。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

使徒保羅在羅馬書第七章所描述的內心掙扎,是否也算是屬靈墨菲定律的一部份呢? 〝我也知道在我裡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故此,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做。若我去做所不願意做的,就不是我做的,乃是住在我裡頭的罪做的。我覺得有個律,就是我願意為善的時候,便有惡與我同在。因為按著我裡面的意思(原文作人),我是喜歡神的律;但我覺得肢體中另有個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戰,把我擄去,叫我附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感謝神,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感謝主,在基督裡,我們就可能脫離屬靈墨菲定律的綑綁了。

星期日, 9月 6

[講道影片] 重建系列 (七):挫折 (Frustration)

重建系列 (七):挫折 (Frustration)(台語)



重建系列 (七):挫折 (Frustration)(華語]

講道大綱:

I.引言:墨菲定律(Murphy’s Law)
[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
錯誤難免 挫折難免

II.尼希米遭遇挫折
1.逐漸惡化的外患(尼2:10,19; 4:1,8,11) (來11:36-37)
2.口水戰爭的譏諷(尼4:2-3) (路23:35-39)
3.包圍突襲的陰謀(尼4:8,11) (林後4:8)
4.半途而廢的內憂(尼4:6) (出16:3)
5.只見困難的眼光(尼4:10a) (太14:30)
6.精疲力盡的耗竭(尼4:10b) (王上19:5-6)
7.灰色失敗的預言(尼4:10c) (民13:31)
8.暴力威脅的恐慌(尼4:12) (撒上17:10-11)

III.尼希米面對挫折
1.做神僕人的盡忠 (尼2:20) (啟2:10)
2.靜默不語對譏諷 (尼4:3) (王下18:36)
3.滿腹委屈向神說 (尼4:4-5) (詩5:8)
4.禱告加防備看守 (尼4:9) (可13:33)
5.全副軍裝的防備 (尼4:16) (弗6:11)
6.倚靠上帝大可畏 (尼4:14) (申26:8)
7.重新編組的應變 (尼4:16) (徒6:1-4)
8.號角溝通互支援 (尼4:20) (創14:13)
9.日以繼夜的趕工 (尼4:21) (約9:4)
10.提高警覺不放鬆 (尼4:22-23) (彼前5:8)


IV.我們的屬靈功課
1.敬虔度日會受對付 (提後3:12)
2.仇敵諷譏隱含真理 (太27:42)
3.依靠上主找到出路 (林前10:13)
4.求神報復願神饒恕 (詩54:5;路23:34)
5.重建城牆清除灰土 (來12:1)
6.分區守護互相扶持 (加6:2,5)
7.面對難處仰望耶穌 (來12:2)


V.結論:仰望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 (來12:2)



【默想】
1.你是否曾有過墨菲定律的經驗呢?
2.尼希米重建城牆遭遇那些挫折呢?
3.你從尼希米面對挫折學那些功課?


【金句】
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
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
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
-來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