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聖善夜!” 的歌聲在每年的聖誕節期會響遍全世界。這首詩歌第一次獻唱是在奧地利的歐本朵夫的聖尼古拉教堂 (St. Nicholas Church at Oberndorf, Austria) 的半夜彌撒。該教堂的助理牧師約瑟摩爾 (Joseph Mohr) 以及詩班指揮法蘭斯格祿伯 (Franz Gruber)是當時的主唱者,教會詩班以四部和聲重覆唱每節的最後兩行。伴奏的樂器是約瑟摩爾神父所親自彈奏的吉他。
´Twas the night before Christmas, He lived all alone. 這是聖誕節前夜,他一人獨處。 In the one bathroom house made of plaster and stone. 睡在用泥灰與石頭蓋成的單人臥房中。 I have come down the chimney with presents to give, 我從煙囪爬下來要分送禮物, And to see just who in this dwelling did live 也想瞧瞧到底是誰住在這裡。 I looked all around, a strange sight to see, 我左顧右盼,看到一幅奇怪的景象, No tinsel, no presents, not even a tree. 沒有亮晶晶的彩帶,沒有禮物,甚至沒有一棵聖誕樹, No stocking on the mantle, just boots filled with sand, 沒有掛在壁爐架上的長襪,只有裝滿沙子的馬靴, on the wall hung pictures of far distant lands. 牆上掛著來自遙遠故鄉的照片, With medals and badges, awards of every kinds, 還有各式各樣、琳瑯滿目的徽章、配章與獎章。 a sobering thought came alive in my mind. 我的心中浮現一個嚴肅的思想, This house was different, it was dark, it was dreary, 不同的房屋,陰沉而且幽暗。 I have found the home of a soldier, I could see that most clearly. 我看到一個士兵的臥房,歷歷浮現在我眼前, The soldier lay sleeping, silent, alone, 這位士兵安靜孤獨的沉睡, Curled up on the floor in this one bedroom home. 蜷曲沉睡在這單人臥房的地板上, His face was so gentle, the room in such disorder, 他的面龐是何等溫柔,房間卻是如此雜亂, Not at all how I pictured a United States soldier. 一點也不像我想像中美國士兵的模樣, Was this the hero of whom I’d just read? 這是我剛剛唸到的那位英雄嗎? Curled up on a poncho, the floor for a bed? 蜷曲睡在斗篷中,用地板作為床舖。 Then I realized the other families that I saw this night, 我忽然想起了今夜我所拜訪的許多其他家庭, Owed their lives to the soldiers who were willing to fight. 他們的生命完全倚賴在這群願意冒險奮戰的士兵, In the morning around the world, the children would play, 明天早上全世界的孩童將快樂嬉戲, and grownups would celebrate a bright Christmas day. 大人們也會歡慶一個快樂的聖誕節, But they all enjoyed freedom each month of the year, 他們經年累月的享受自由平安, Because of the soldiers, like the one lying here. 都是靠著這一群士兵,就像躺在這裡的這一位, I couldn’t help but wonder how many lay alone, 我禁不住會想起到底有多少位士兵是如此孤獨躺臥, In a cold Christmas eve in a land far from home. 在那寒冷的聖誕夜,在那遠離家園的遙遠之地, The very thought brought a tear to my eye, 這個想法叫我的眼睛忍不住掉下淚珠, I dropped to my knees, I started to cry. 我屈膝跪下開始低聲啜泣, The soldier awakened and I heard his rough voice, 這位士兵醒來,我聽到他那沙啞的聲音: “Santa don’t cry, this life is my choice; 「聖誕老公公,請不要哭泣,這是我所選擇的人生, I fight for freedom, and I don’t ask for more, 我為自由奮戰,我也別無所奢求, My life is my God, my country, my corps.” 我將我的生命奉獻給予我的上帝,我的國家,我的部隊。」 The soldier rolled over and drifted to his sleep, 這位士兵翻個身,又飄入他的夢鄉。 But I couldn’t control it nice, and continued to weep. 但是我再也忍不住了,我又繼續啜泣, I kept watching for hours, so silent and still 我注目凝視歷時良久,周遭一片安靜沈寂, As both of us shivered from the cold night’s chill. 我們兩個人都因這寒夜的酷冷而顫慄, I didn’t want to leave on here on that cold, dark, night, 在那寒冷幽暗的夜晚,我不忍走離開 This guardian of honor so willing to fight. 這位願意為自由奮戰的光榮戰士。 Then the solider rolled over, with a voice soft and pure, 然後這位士兵又翻過身來,以柔和純淨的聲音 Whispered, “Carry on Santa, it’s Christmas day, all is secure.” 細語道:「聖誕老公公,該出發了,這是聖誕節,一切都很安全。」 One look at my watch, and I knew he was right. 我看看我的手錶,我知道他是對的, “Merry Christmas friend, may God bless you this night.” 「我的朋友,聖誕快樂,願上帝今夜祝福您。」
其實平安夜的故事還不只這樣,不只是這一齣戲劇而已。平安夜,這首詩歌剛被寫成的時候,是在德國的一座小城,1818年,在奧地利St. Nicholas Chaple Oberndorf, Austria歐本朵夫市的聖尼古拉教堂裡第一次演唱,是由一位助理牧師Joseph Mohr寫的歌詞,詩班的指揮Franz Gruber編的曲,是用吉他伴奏的:
Stille Nacht, Heilige Nacht, 平安冥,聖誕冥 Alles schlaeft, einsam wacht 真安靜,真光明 Nur das traute hochheilige Paar. 光照老母照嬰孩 Holder Knabe mit lockigem Haar 真溫純閣真可愛 Schlaf' in himmlischer Ruh! 上帝賜安眠 Schlaf' in himmlischer Ruh! 上帝賜安眠
Joseph Mohr跑去隔壁村,請詩班的指揮Franz Gruber臨時用吉他譜寫一首新曲,就是這首平安夜。那時候的聖詩是很莊嚴的,禮拜只能唱聖詩,而吉他伴奏是當時流行歌的唱法,所以把現代的詩歌帶到敬拜裡面,而且用當時的現代的語言而非拉丁文來演唱,是不被允許的,我想Joseph Mohr是一個值得我們尊敬的人,因為是他突破了這個僵化的定規。直到現在大家都懂,為什麼聖誕節那天風琴會壞掉,有人說是神蹟,這是「平安夜」這首詩歌的由來。
2、1914 易普列斯西線無戰爭(Ypres, Belgium)
這首詩歌產生以後,就對這個世界帶來很大的影響。不曉得你們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所留下的一個記號嗎?是1999年立下的木頭十字架,上面寫著「1914, The Khaki Chum's Christmas Truce, 1999, 85 Years, Lest We Forget(唯恐我們遺忘,85年前聖誕休戰,卡其軍服結成好友)」,這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在Belgium(比利時)的Ypres發生的事情,那時是聖誕夜,天空正下著雪,德軍和英軍雙方各守陣營,半夜時候,德軍軍營忽然有人唱起「Stille Nacht, Heilige Nacht…」,英軍聽到德軍唱,他們也用英文唱起「Silent Night, Holy Night…」,唱到最後大家越唱越高興,就從戰壕裡爬出來,然後互相握手,彼此交換聖誕禮物,軍官很生氣的制止「怎麼可以這樣!」可是阿兵哥們不管他,那個晚上不打仗了,有人傳說他們打了一場足球賽,聽說是德軍贏了;「平安夜」這首歌真的把平安帶到戰場;因為是發生在Western Front,所以有一句話說「西線無戰爭」。那裡成為歷史上一個很有名的地方,如果你有興趣,到網路上查「Christmas Truce」,它變成是一個專有名詞,是在1914年的Ypres發生過的一件歷史的事實,後來聽說有人去訪問當時的士兵,確定真有其事,很多戰爭區也有類似的情況, 但這個可能是最富戲劇性的。
你們認識這兩個人嗎?John Lennon(約翰藍儂)和他的妻子Yoko Ono(小野洋子),John Lennon是披頭四的團員,在越戰的時候,他們兩個人合寫了一首歌曲,叫作「Happy Xmas(War is over)聖誕快樂(戰爭結束)」,他們在1969年的聖誕節發起一個很大的運動,在全世界十一個大城市,包括紐約、倫敦、羅馬、東京、雅典…等地,買下大幅的廣告,同時在聖誕節發出「“War is over, if you want it” Happy Xmas(如果你願意,戰爭可以結束) 聖誕快樂」的訊息,我們來看這首歌,這首歌我覺得蠻感動的,對聖誕節的意義我覺得有蠻好的詮釋。
“Happy Christmas, Kyoko” 聖誕快樂,Kyoko “Happy Christmas, Julian” 聖誕快樂,Julian So this is Christmas 聖誕節到了 And what have you done 你做些什麼事 Another year over 一年光陰飛逝 And a new one just begun 新的一年即將啟步 And so this is Christmas 聖誕節到了 I hope you have fun 我祝你喜樂 The near and the dear ones 你身邊所心愛的人 The old and the young 不分年長或年少
A very merry Christmas 一個很喜樂的聖誕 And a happy new year 以及幸福的新年 Let´s hope it´s a good one 我們盼望這將是很好的一年 Without any fear 完全沒有任何恐懼
And so this is Christmas (war is over) 聖誕節到了 (戰爭結束) For weak and for strong (if you want it) 不論軟弱或強壯 (如果你願意) For rich and the poor ones (war is over) 不論富貴貧賤 (戰爭結束) The war is so wrong(now) 這個世界情況惡劣 (現在) And so happy Christmas (war is over) 聖誕快樂 (戰爭結束) For black and for white (if you want it) 不分皮膚黑或白 (如果你願意) For yellow and red ones (war is over) 不論黃臉或紅臉 (戰爭結束) Let´s stop all the fight (now) 讓我們停止一切戰鬥 (現在)
A very merry Christmas 一個很喜樂的聖誕 And a happy new year 以及幸福的新年 Let´s hope it´s a good one 我們盼望這將是很好的一年 Without any fear 完全沒有任何恐懼
And so this is Christmas (war is over) 聖誕節到了 (戰爭結束) And what have we done 我們又做些什麼事 (如果你願意) Another year over (war is over) 一年光陰飛逝 (戰爭結束) And a new one just begun (now) 新的一年即將啟步 (現在)
And so happy Christmas (war is over) 聖誕節到了 (戰爭結束) I hope you have fun (if you want it) 我祝你喜樂 (如果你願意) The near and the dear ones (war is over) 你身邊所心愛的人 (戰爭結束) The old and the young (now) 不分年長或年少 (現在) A very merry Christmas 一個很喜樂的聖誕 And a happy new year 以及幸福的新年 Let´s hope it´s a good one 我們盼望這將是很好的一年 Without any fear 完全沒有任何恐懼
War is over 戰爭結束 If you want it 如果你願意 War is over 戰爭結束 Now 現在 (An eye for an eye will makes us all blind 以眼還眼,兩敗俱傷)
今天證道的主題是食物,經文似乎與撒馬利亞井旁的婦人沒有直接的關係,好像是轉變了一個話題 (sidetrack),耶穌基督和撒馬利亞婦人對談,讓她從不信到信,從信變成宣道士,成為一個傳福音的人。在這當中耶穌教導祂的門徒一個重要的功課,這個功課是跟食物有關的。講到食物,我們看一下今天的經文:「這其間,門徒對耶穌說:拉比,請吃。耶穌說:我有食物吃,是你們不知道的。門徒就彼此對問說:莫非有人拿什麼給他吃嗎?耶穌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祂的工。」(約4:31~34)。門徒出去買食物的這段時間,耶穌是坐在井旁跟撒馬利亞的婦人對話,這段對話讓這個婦女成為基督徒。然後門徒回來了,他們覺得奇怪,耶穌怎麼跟一個女人講話,門徒就跟耶穌說:「請吃東西」,可是耶穌說:「我有東西吃,是你們不知道」,門徒彼此對問:「誰給了祂東西吃,耶穌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祂的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耶穌用食物來比喻遵行神的旨意?還有作成神的工呢?這跟食物有什麼關係?就我的了解,至少有兩個意義:一個意義,食物是必要,而不是選項(Necessity, Not Option),所謂選項就是你可以做,也可以不做。你若不吃食物就會餓死,你若要活,就一定要吃食物,遵行上帝的旨意和作成神的工,是基督徒必要的事情,一定要做,並不是個選項,可以選擇要做或是不做。第二,我們吃食物時,一般來講都是很高興的,吃得很快樂,並不是忍受的吃(Enjoyment, Not Endurance),當然或許有些小朋友是很忍耐的吃蔬菜。吃食物應該是享受的,並且是必要的。遵行神的旨意、做祂的工是一定要做的,是很快樂的,不是迫不得已的,是喜歡去做的,是享受,不是忍受。
Ⅰ、引言:農村曲 (1937青春美)
講到食物,我想到台灣人對飲食有一首很古早的歌,1937年,台灣有四家曲盤公司,曲盤台語叫作刻盤,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唱片,日東公司把泰平和博友樂合併成一家,叫作日東,合併以後當年它出了很多曲盤,其中有一片是陳達儒作曲,蘇桐填詞,這首很有名的歌叫作「農村曲」,相信很多人都會唱,可是我們現在唱的已經不是原來的調,我找到原來的正版曲調,是青春美小姐唱的;她嫁到日本,所以整個錄音團隊從台灣到日本去請她唱,在日本錄音。這是當時的原音,我們一起來聽一下:「透早就出門,天色漸漸光。受苦無人問,站到田中央。屈在田中央,為著顧三餐,顧三餐,甭驚田水冷霜霜。」這和我們今天所唱的不太一樣,她的曲調會突然降八度,降調通常不容易精準,她卻是游刃有餘,唱的很好聽,據說當時流行,唱歌時可以隨時降八度。我挑這首歌,是要我们思考,農夫每天很辛苦的工作,為的只是三餐嗎?食物是他們辛苦工作生活的唯一目的嗎?我們今天活在世上是不是也是這樣?當亞當犯罪以後,上帝跟亞當說:「你必汗流滿面才得餬口…」(創3:19),這句話在我看來有一點悲哀,人的一生是汗流滿面,然後才得餬口,換句話說,人的一生就為了餬口嗎?英文有一句話說:「Live to eat or Eat to live?」吃飯是為了生活,還是生活是為了要混一口飯吃,如果是像這首歌所講的為著顧三餐,那是一種無奈。還是我們飲食是為了要活的更有意義,活的更有價值?耶穌告訴我們,是Eat to live才對,神讓我們有食物吃,是要我們活出上帝的旨意,並且活出上帝要我們完成的工作。
大衛王時代,到底烏陵土明是怎麼告訴人的呢?有些學者認為,這跟擲杯一樣,就是yes or no,就是兩塊石頭,一塊黑的,一塊白的,黑的就是no,白的就是yes,可是我們在一些地方發現不是那麼簡單,猶太的拉比甚至告訴我們說,與胸牌也有關係,而且祭司有時候還會看錯,要很小心的看。如何看的方法,我寫在牧函上。看來有些複雜,以致於很難明確知道,上帝怎麼藉著這兩個物件來顯明祂的心意。大衛王曾經有一次在利乏音山谷跟非利士人打仗,他求問烏陵和土明,祭司就跟他說:「你去攻打他們」,後來大衛登基,非利士人又打來了,上帝不像第一次說得簡單明嘹,卻講的很複雜:「大衛求問耶和華;耶和華說:不要一直地上去,要轉到他們後頭,從桑林對面攻打他們。你聽見桑樹梢上有腳步的聲音,就要急速前去,因為那時耶和華已經在你前頭去攻打非利士人的軍隊。」(撒下5:23~24)不要正面打,要轉到後面去,從桑林裡的後面打,你聽到有聲音的時候就趕快去,耶和華已經在你面,哇,說這麼多的話,就不是yes or no可以說明白的,所以現在我們就有點困惑 (puzzle),到底祭司憑什麼知道上帝的意思。我们只能說,我們不容易確實知道上帝是怎麼跟祭司講祂自己的意思了。
祭司的服飾是「為榮耀、為華美」。「你要給你哥哥亞倫作聖衣為榮耀,為華美。」(出28:2)「你要為亞倫的兒子作內袍、腰帶、裹頭巾,為榮耀,為華美。」(出28:40)聖經常常在一段聖經裡面,用同樣的字做前言和後語,我們說這個叫作刮號字,中間是一段重要的內容,它用同樣的描述告訴我們說整段的重點是「為榮耀、為華美」,就是Glory and Beauty,上帝要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是充滿榮耀、充滿華美的,希望你的生命有榮耀、有華美嗎?那你就要穿seven pieces,從你的褲子開始,一直到你的帽子,你有沒有照上帝所說的來穿戴?有的話,你的生命就是榮耀與華美的生命。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最後一點很希望從亞倫學習的,亞倫雖然當大祭司很久,但是他沒有忘記一點,「我跟其他的人一樣是罪人」。有時候,我們服事久了,忘記自己也是個罪人,就自以為了不起,因為自己被分別為聖,亞倫被抹油分別為聖,可是他承認,「我還是罪人一個」。所以他每一次獻祭先獻什麼?先為自己的罪獻祭,然後再為百姓的罪獻祭。根據猶太人的傳說,亞倫比摩西會安慰那些犯錯的人,扶持那些悔改的人。在這兩週的牧函裡,我寫到猶太人紀念亞倫的傳說,他們說亞倫死的時候,以色列人是全家為他哭三十天,all the house of Israel(以色列全家),「全會眾,就是以色列全家,見亞倫已經死了,便都為亞倫哀哭了三十天。」(民20:29)摩西死的時候是全以色列男人為他哭三十天,all the son of Israel(全以色列男人),這是猶太人聖經說的,因為亞倫會疼惜那些犯錯的人,接納他們、鼓勵他們所做的事情,讓所有的人都很感動,所以他去世時,大家哭的很傷心,「那個那麼疼我們的亞倫走了,我們怎麼辦?」,猶太人認為摩西比較兇,摩西代表的是公義,亞倫代表的是慈愛。基本上希伯來書也同意這樣的看法,希伯來書說,「凡從人間挑選的大祭司,是奉派替人辦理屬神的事,為要獻上禮物和贖罪祭(或作:要為罪獻上禮物和祭物),他能體諒那愚蒙的和失迷的人,因為他自己也是被軟弱所困」(來5:1~2 )他是大祭司,但是他能體諒那些愚蒙失迷的,他自己也是被軟弱所困,雖然亞倫大祭司做久了,但他沒忘記自己也是軟弱的,弟兄姊妹有軟弱,他會以體諒來處理,而不是先以指責、處罰來處理。摩西比較偏向公義,亞倫比較偏向慈愛,他的慈愛被大家懷念。
膏油不只是讓人充滿馨香而已,膏油也是把你分別為聖。膏油抹在亞倫的頭上使他成聖,「又把膏油倒在亞倫的頭上膏他,使他成聖。」(利8:12)這個成聖其實講白了,就是與眾不同,有分別,敢跟人家不同(dare to be different),過一個成聖的生活。耶穌基督為祂的學生禱告說:「我為他們的緣故,自己分別為聖,叫他們也因真理成聖。」(約17:19)叫他們因真理成聖,分別為聖(consecration),就是要作神的僕人,要跟人家過的不同,是讓人家覺得這個人真的是過聖潔生活的人,人家就會羨慕你,不只是有香味而已,這是聖潔帶出來的香味。
3. 滿溢到衣襟 (overflowing):恩典滿溢及於最小兄弟
第三個我要講的是,這個膏油不只在頭上,還流到鬍鬚,流到衣服的最下面,台語叫作衫仔襟,華語叫作衣襟,「這好比那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流到鬍鬚,又流到他的衣襟」(詩133:2)這個有什麼意義呢?我把它稱作滿溢的祝福。神給亞倫祝福,這個祝福是一直滿滿滿,滿到最最邊緣的地方,這個最邊緣的地方,英文叫作margin,the margin of crosses,marginalised people,就是被邊緣化的族群。如果神呼召你來服侍,神給你的愛和恩典,只是留在你身上嗎?還是留在你周圍的核心同工?還是可以照顧到最邊緣、最弱小的弟兄身上?「…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25:40)這個恩典如果可以到達最邊緣,那真的是恩典,這個恩典是帶來弟兄和睦相處一個最好的祝福。
上帝告訴摩西怎麼做會幕,做完以後,那七個物件都講完以後,上帝開始講到要讓誰來主持會幕裡的所有服事,就是亞倫,經文就是從我們今天讀的經節。章節的分段是在二十七章20節,其實從二十七章20節到二十八章3節應該是在一起的,可是分聖經章節的人就從那邊把它切開了,這是猶太人他們在分聖經章節認為是合在一起才對,從二十五章一直到二十七章19節,講的是七個物件要怎麼做、會幕要怎麼做,可是從20節開始,講的就不是物件,而是哪些人,要經過什麼過程,他們要做什麼,所以他們認為祭司的服侍是從二十七章20節開始的。在希伯來文有一個特別的字,英文翻譯成As for you(就你而言),這字在這段經文中出現三次,一個是二十七章20節,一個是二十八章1節,一個是二十八章3節,中文聖經翻譯為「你要」,所以我要從這三個「你要」,來討論這段經文,有關祭司的教導。
金香壇是禱告。我們到上帝的面前,常常用禱告和讚美(Pray and Praise)到神的面前,這是最好的敬拜。「願我的禱告如香陳列在祢面前!願我舉手祈求,如獻晚祭!」(詩141:2)我們禱告不只是向神讚美、感謝、祈求,我們還要向神說:「我們某個弟兄生病了,請祢照顧他;我們某個姊妹家裡有困難,求上帝幫她解決困難」,禱告不只向神,我們還會考慮到其他弟兄姊妹,所以在禱告中,學習愛人,替別人禱告的功課。「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雅5:16),在神面前能夠傾心吐意,不只為自己禱告,也會替別人禱告。
最後一個是施恩座。當耶穌基督死的時候,聖所和至聖所之間隔開的幔子就裂開了,以前是大祭司一年才能進去一次,現在是所有神的百姓每天都可以進去,我們是靠著耶穌基督,可以每一天到神的面前,「…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4:16)另外一個意義是,神如果是充滿恩典的,我們也要像神的樣子,充滿恩典慈悲,「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路6:36),當我們面對公義和慈悲的兩難時,寧可選擇慈悲 (prefer to err own the side of love),常常公義和慈愛是互相緊張的關係,我們很難做到剛好,如果你一定要選擇,就選擇慈愛,因為憐憫是向公義誇勝、向審判誇勝。我們要效法耶穌基督的慈愛。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由於今天有聖禮典,我們要接續上次聖禮典所講,有關撒馬利亞井旁婦人的故事,這次我要談的講題是:宣道士(Missionary)。我想該是世界上第一個宣道士,是女性、是外國人、是猶太人所看不起的撒馬利亞婦人,她如何成為宣道士?耶穌基督和她相遇之後,對她產生的改變是什麼?她和耶穌認識才幾個小時,就馬上成為一個宣道士,那表示當宣道士不是那麼困難,不需要讀什麼專業學校,也可以成為宣道士。今天我們唱了一首詩歌,曲名是I want to tell the story.,台語聖詩翻成「我真愛講這故事」,而華語翻成「我愛傳講此福音」,整首詩歌卻看不到英文的Story這個字,台語翻得很好,把Story翻出來了。「我真愛講這故事」,耶穌基督的一生是一個「故事」嗎?我們信主以後的經歷是一個「故事」嗎?我想華語的兄姐對「故事」這兩個字有一點點的擔心,擔心「故事」是隨便說的,「故事」就是不真的,是騙小孩的才叫作「故事」,耶穌是事實,事實不是故事。可是實際上故事可以是捏造,也可以是真正的事實,故事是就是經歷,你有經歷、你有親身經驗,你講出來的就是故事。我想從故事的角度來看今天的幾個故事。
Ⅰ、引言:Kate Hankey的故事
這是一個叫作Kate Hankey (1834-1911)的故事。她是個英國女孩子,她的父親是當時英國的銀行家,所以家裡很富裕,可是受到基督教信仰的影響,他很關心倫敦的貧窮人。小女孩受到父親耳濡目染的影響,在她成長的過程中,開始關心在工廠當女工的婦女,在她們當中帶領查經班,希望把信仰帶給那些不像她,有那麼好背景的女孩子。可是三十歲的那一年,她得了一場重病,醫生囑咐她:「不可以再到處跑,要躺在床上休息,不然妳會死掉」,她就乖乖的臥在床上養病,不能再出去講耶穌的故事,不能再出去帶領查經,她在床上躺了一年的時間。在那段期間,她把耶穌基督的故事寫成一首很長的詩歌,那首詩歌總共有300節,前半段的150節,她用的曲名是The Story Wanted. (我想聽的故事),後半段的150節,是The Story Told. (我想要告訴人的故事),前面是我要聽耶穌的故事,後面是我要跟人家講耶穌的故事,她所講的都是故事(Story)。她身體康復後,就把這兩大段長詩歌,濃縮成兩首可以唱的聖詩,前一首叫作Tell me the old old story. (告訴我那古老故事),這首聖詩,在華人教會中,較少唱,後一首我們比較常唱,歌名是I want to tell the story.,台語翻成「我真愛講這故事」,華語翻成「我愛傳揚此福音」。這兩首詩歌她也寫了譜,寫完之後可能大家不是很會唱,並未流行。後來有位美國牧師William Doane(1867)到英國參加宣道大會,會中講員提及Kate Hankey小姐的故事。就是她生病中用心,寫了長詩歌,後來又濃縮為兩首詩歌的故事。這故事感動了William Doane牧師,於是將它重新譜曲,後來這首I want to tell the story.詩歌,就開始流行,另外一首還是不很流行。經過幾年之後,在1875年,另一位美國牧師William Fischer,把I want to tell the story這首詩歌再重譜一次曲,這次就成為更多人喜愛唱的詩歌;這是由William Fischer譜的曲,Kate Hankey寫的詞 (Katherine的簡寫是Kate),這首歌是三個人的故事,他們同樣都在述說耶穌基督的故事。
我們再回頭來看這個撒馬利亞的女人,她的宣道內容很簡單,只講三句話,這三句話是什麼呢?第一句話是「你們來看」。這很像我們以前在廟口敲鑼賣藥的,「來呦,來呦,來看看喔,這邊有變把戲的,有賣很好用的膏藥啊」,「你們來看,我這裡有東西給你們看」,就是這樣,邀請人家來看,因為她講不清楚,「你自己看吧,東西在這裡」,邀請人到基督面前,這是她做的第一個動作,英文就是Come and See。你知道嗎?耶穌曾經有一個學生叫作腓力,他遇到耶穌以後很高興,跑去找他的學長叫作拿但業,「嗨,拿但業、拿但業,我遇到彌賽亞了!」拿但業說:「那個彌賽亞從哪裡來?」腓力說:「拿撒勒啊!」「你有沒有讀書啊,你去翻看看,拿撒勒從來沒有出過好東西!怎麼可能彌賽亞從那邊來呢!」這個腓力書讀的比人家差,拗不過人家,他只有一句話說:「好啦、好啦,算你贏、算你對啦,但是你來看啊,那個人就在那裡。」「拿但業對他說: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嗎?腓力說:你來看!」(約1:46)所以我們傳福音第一個動作就是讓人願意來接觸耶穌基督,這樣就夠了,不是把對方講到沒有話講,你講輸對方也沒關係,就是邀請對方―「你來看」,你自己來體驗,到底耶穌有沒有辦法改變你,你來看就好。
2. 與人分享生命改變
別人怎麼樣會想來看呢?是因為我遇到耶穌後被改變了。也就是說來看以後,我们要跟隨耶穌,生命才會成長(Follow and Grow)。生命成長之後,更要去與人分享(Go and Share)。所以有三個動作:Come and See、Follow and Grow、Go and Share。這是基督教生命改變的故事,也是把故事傳給別人的故事。第二句話:「…我素來所行的…」,這是我的Life,我的生命遇到耶穌以後有改變,你願意聽我講我的故事嗎?聖經裡有一個瞎子,耶穌把他醫好了,他好高興,可是耶穌犯了一個錯誤,就是在不對的時間醫好了他,是在安息日把他醫好了,被醫好的他很高興,法利賽人問瞎子說:「喂,那個人哪一天把你醫好的?」「就是在某月某日」,法利賽人說:「哼,這個人有問題,他犯了安息日,他是個罪人」,這個瞎子也講不清楚,他沒有讀過神學院,也分辨不清什麼安息日不安息日的,這個瞎子說:「那個人是罪人不是,我不知道,我沒有辦法回答,可是有一件事情我知道,我以前眼瞎,現在看見了。」「他是個罪人不是,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從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見了。」(約9:25)你知道這句話很有力量嗎?他說:「聖經我不懂,你們那些神學家可以為了哪一天去辯論,那些我不懂,你們比較懂,你們去討論好了,可是我告訴你們一件事情,我以前是瞎子,但現在我看見了。」我以前、我現在,這個叫作改變,那就是我的故事,我遇到耶穌以後,我的故事是這樣子,你也看到了,我以前是瞎子你也知道嘛,我現在已經看見了,你要不要來看看?這是真的,你要不要試試看,耶穌能夠改變你,神學的部分可以再討論,但那跟我眼睛能看見無關,我被改變的這個事實你要不要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