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055提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055提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日, 2月 1

[講道集] 傳承(Passing On)

講道內容
講題:傳承(Passing On)
經文:提摩太後書2:2
主講:蔡茂堂牧師
時間:二0一五年一月四日

弟兄姊妹大家平安!
今天是2015年第一次主日禮拜,我們要對人說:「新年恭喜主恩滿溢。」而不是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因為上帝的恩典比紅包好用,沒有副作用而且用不完。上帝的恩典滿溢,滿就要給別人,溢的意思就是與人分享。  

今年的主題是「傳承Passing on」,既然是傳承,就有人要「傳」有人要「承」。但是,要傳什麼?要承什麼?今年六月我將從和平教會退休,因此大部份的人應該認為,傳承就是將和平教會主任牧師的職份傳給蔡維倫牧師。如果是這樣,我只要私下與蔡維倫牧師交接就好,何需在講道中提這件事。準備講章時,上帝讓我領受,對和平教會而言,我要傳的不只是主任牧師的職責,而是耶穌交代給門徒的使命,亦即栽培門徒的使命。  

耶穌復活升天以前曾給門徒一個大使命,「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8-20)這就是大使命,指的是怎樣栽培門徒。保羅清楚知道栽培門徒還不夠,還要栽培能栽培門徒的門徒才夠,所以在提摩太後書中,保羅詮譯出大使命的意義,「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提後2:2)。教訓、交託、教導,從保羅、提摩太,可以看到忠心教導別人的人及被教導的人,所以好的傳承,會是好幾代、好幾代的傳承。 

耶穌基督所帶的12個學生,其中猶大自殺,剩下十一個。從今天的角度來看,這些人並不是很理想的門徒,但是他們從耶穌領受了大使命後,真的傳承下去。所以,今天才會有和平教會,我們才有機會成為基督徒。反觀我們自己,已經找到可以傳承的對象嗎?你信上帝有幾年了?有傳承過嗎?如果有,那麼福音才能代代相傳。所以,傳承的意義是傳承栽培門徒的使命。

I.引言:寒冬玫瑰的故事
2008年12月21日教會舉行聖誕禮拜,主題是「寒冬的玫瑰」。從來沒有想到藉著這「寒冬的玫瑰」,上帝讓我在和平教會得以有所傳承,以下是周幸華姐妹的分享:
各位兄姊平安,我是安得烈6B小組的小組長周幸華。三十幾幾年前我讀基督教小學,金髮碧眼的帥哥宣教士常常教我們唱「愛的真諦」。多唱幾次愛的真諦,好像也被感動了,心中常想是誰這麼會寫歌詞,只是小學畢業後,這些事都忘了一乾二淨。時光飛逝,6年前我著騎腳踏車尋找離家近的教會,沒想到巷子一轉就有一間寧靜優雅的和平教會。,我在教會的書報櫃中挑了幾份週報回家看,其中有一份蔡茂堂牧師「寒冬的玫瑰」講道大綱非常吸引我,於是照著週報上的網址上和平教會的網站看蔡茂堂牧師「寒冬的玫瑰」講道,果然很好看。之後就隨機看了蔡牧師的講道集,發現其中「愛的系列」很好看,愈看愈好看罷不能,熬夜把「愛的系列」一口氣看完,讀完後的感想原來愛的學問這麼大,怎麼以前我都不知道,於是我就到和平聽蔡茂堂牧師講道。2009年3月15日是我參加和平教會第2次主日,主日禮拜後又到書報櫃尋寶,不知是偶遇還是巧合,蔡師母就站在書報櫃旁與人交談,蔡師母大概是好奇我在翻箱倒櫃找什麼吧,我們交談了起來。我告訴蔡師母我有一些問題,蔡師母很認真聽並告訴我可以寫e-mail問蔡牧師。2009年3月18日蔡牧師、蔡師母,與我面談討論我的問題,結束時帶我做決志禱告,從決志到受洗,一路上都是蔡師母陪伴我,回答我的疑難雜症。2009年6月我受洗了,如果你問我為什麼這麼快就決定受洗,我的思考邏輯很簡單,如果沒有上帝,那受洗也沒差;如果有上帝,我就賺到了。受洗之後,在週報上看到一則安得烈小組第二梯次徵組員啟示,加入的條件是已受洗的基督徒。雖然我才剛受洗,但是我很想跟蔡師母同一個小組,就鼓起勇氣打電話給蔡師母詢問加入小組的可能性,溫柔善良的蔡師母是不會拒絕人的。參加小組的第一天,蔡牧師問候組員的第一句話就是,你知不知道加入這個小組要自己帶一個福音朋友來參加嗎?當下我愣了一下,但是馬上想到我認識的基督徒用5根手指算都算不完,認識的福音朋友隨便就一把抓,無論如何我已經決定一定要跟蔡師母同一組,因此就馬上回答我有福音朋友,從此就開始陪伴福音朋友的旅程。
加入安得烈第二梯次小組,就是很幸福的被蔡牧師、蔡師母及小組員們陪伴,自己卻不知道怎麼陪伴人,只能傻傻地陪伴我的福音朋友。眼光從只看自己、只顧自己的事,漸漸轉向別人,學習注意與關心福音朋友的需要,開始認識真理學習彼此相愛。瞎眼得看見,原來基督教就是要愛上帝、愛人。進入安德烈第三梯次,最大的壓力就是要找到一個願意跟我到小組的福音朋友,而努力尋找就尋見,陪伴第一個福音朋友受洗。在這一梯次中,小組一同陪伴7個福音朋友受洗,有5個受洗的福音朋友都是因為信靠上帝而有從生命低谷中歡樂走出來的見證。有如雲彩般的見證圍繞著我們,讓我信心大增,同享得救的喜悅,我決定在下一梯次繼續學習當小組長。聖經記載:「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太16:18),上帝入侵撒但的門救出人。安德烈第四梯次,陪伴受白血病再發之苦的姐妹受洗,陪伴因乳癌過逝淑珠姐的兒子受洗,讓我深深體會,救恩能勝過陰間的權柄。另一方面,因為自己還沒有經歷上帝,有時我會想把自己寶貴的一生完全奉獻給上帝有點傻,可是我怎麼看、怎麼觀察都不覺得蔡牧師是有點傻的人,蔡師母又那麼有愛心,上帝是愛,愛是一門學問。真的有蔡牧師、師母所愛的上帝嗎?我還要再學習當下一梯次的小組長嗎?因為陪伴一群人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當猶豫的時候,已經進入下一梯次安得烈第六梯次B小組。
2014年8月住在台中的哥哥打電話告訴我,九十歲的爸爸轉到加護病房情況並不樂觀。爸爸隔日轉安寧病房之後醫生停止打升壓劑,這時爸爸的生命近入最後階段,停打升壓劑之後的告別,哥哥們都忍不住大哭,我也大哭。正忍不住要歇斯底里大哭的時候,我在心中禱告,當念到主耶穌時就有一股力量在胸前幫助我沒有崩潰,當時我不明白為什麼主耶穌要幫助我不崩潰,之後我明白為什麼,因為大家崩潰後去睡覺的這段時間,我有七個小時握著爸爸的手禱告。我反覆背詩篇23篇再加上我自己的禱詞,反而有體力陪伴爸爸在人世間的最後幾個小時為他禱告。真是感謝主耶穌的恩典,從此主耶穌再也不是蔡牧師、蔡師母的上帝,而是我的上帝了。
回顧參加安得烈小組這六個年頭,我有與上帝同工的樂趣、有上帝同在的平安,初信之時就蒙上帝恩典加入安得烈小組,蔡師母是我在平和教會認識的第一個朋友,經過這六年的小組生活,蔡師母已變成與我一起哭、一起笑,亦師亦友的最好朋友,蔡牧師是我最敬愛的神學導師,他們更是我學習愛上帝、愛人的榜樣。以上是發生在我身上的奇異恩典,真的很甘甜,我很感謝蔡牧師、蔡師母用發生在他們身上的奇異恩典來陪伴我,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信上帝的兄姊都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奇異恩典,你是不是願意來陪伴尚未信上帝的朋友經歷奇異恩典,請來加入安得烈小組一起來經歷一群人的奇異恩典,謝謝大家。
從她的分享,我們知道傳承需要長時間的陪伴。一直到今年,我回過頭看才發現,我傳承給她了.現在的她願意去陪伴別人,她成為上帝的門徒。
II.摩西傳承約書亞
聖經中有二個傳承的故事,第一個是摩西傳承給約書亞。
1.肚量:摩西盼望百姓都受靈感
當時離開埃及在曠野的以色列人,只能吃嗎哪度日。他們抱怨嗎哪沒有滋味不好吃,要吃好吃的。於是上帝給他們鵪鶉肉吃,之後上帝審判他們。發生這些種種的事情,令摩西覺得帶領這群人真的很麻煩,還不如死了好。因此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找七十位長老來,我會把聖靈給他們,他們就可以幫助你,你就不會自己一個人扛的那麼辛苦。」當這七十位長老來到會幕前集合,準備與摩西一起領受聖靈時,有二位長老仍待在自己的營裡未出現。以致上帝降下聖靈時,這二位還在營裡的長老,也被聖靈充滿,開始講預言,這二位長老是伊利達及米達。約書亞看到立即對摩西說:「這二位長老不按照規矩,怎麼可以被聖靈充滿呢?怎麼可以說預言呢?我去禁止他們。」這時摩西對約書亞說:「你為了我嫉妒嗎?我寧可上帝把聖靈給所有的人,我寧可所有的人都受聖靈感動。」「摩西的幫手,嫩的兒子約書亞,就是摩西所揀選的一個人,說:「請我主摩西禁止他們。」摩西對他說:「你為我的緣故嫉妒人嗎?惟願耶和華的百姓都受感說話!願耶和華把他的靈降在他們身上!」(民11:28-29)」摩西展現了一個能夠傳承的人的肚量,他不會把上帝給他的恩典,像寶貝似的抓在懷裡。有這樣肚量的人才有辦法完成傳承,因為他樂意見到別人同得上帝的恩典。
2.爭戰:約書亞與亞瑪力人爭戰
在與亞瑪力人的爭戰中,摩西對約書亞說:「你帶兵打戰,我帶拐杖到山上為你們禱告。」當摩西在山上舉手禱告時,舉久了手發痠,不知不覺地垂下來。手一下垂,約書亞就打輸,手舉起來,約書亞就打贏。所以最後上帝差遣亞倫與戶珥,撐住摩西的左右手,直到約書亞打勝仗。藉此約書亞學習到,爭戰有二個面向,一是與人短兵交接的爭戰,一是眼看不見屬靈的禱告。「摩西對約書亞說:『你為我們選出人來,出去和亞瑪力人爭戰。明天我手�要拿著上帝的杖,站在山頂上。』於是約書亞照著摩西對他所說的話行,和亞瑪力人爭戰。摩西、亞倫,與戶珥都上了山頂。」(出17:9-10)。
再者,約書亞跟摩西是一個團隊,亞倫、戶珥、摩西又是另一個團隊,可見傳承的服侍需要團隊。帶領人成為耶穌的門徒,不一定要參加安得烈小組,很多機構傳福音都是一對一陪伴。為什麼和平教會要採用小組,而不是一對一呢?因為在一對一的傳福音中,萬一你遇到瓶頸、困難,就無法再往前進。而小組的好處是,當你有問題時,其他的小組員可以幫助你,如果自己的狀況不好時,有小組員可以為你禱告。所以傳福音、帶門徒,用團隊的方式應該比較理想,由一團人去帶領另一團人做上帝的門徒,這是從摩西跟約書亞與亞瑪力打仗時,他們團隊服侍讓我們學到小組的力量。
3.承傳:摩西上西乃山領受石版
摩西傳給約書亞的不是神學理論、人生經驗,而是耶和華啟示給他的東西。當約書亞陪同摩西一起到山上,摩西在山上領受上帝啟示的「二塊石版」。摩西所傳的是從上帝來的,必須先從上帝那裡領受才能夠傳下去,這是「承傳」。承傳,是從上帝領受再傳給上帝的百姓。而約書亞跟著摩西在山上領到上帝的石版,所以約書亞也知道承傳是先承接上帝的信息,再把福音傳給需要的人。「耶和華對摩西說:『你上山到我這裡來,住在這裡,我要將石版並我所寫的律法和誡命賜給你,使你可以教訓百姓。』摩西和他的幫手約書亞起來,上了上帝的山」(出24:12-13)。
4.烈怒:摩西見金牛犢摔碎石版 
但是,當摩西下山見到以色列人已經敗壞,並且跪拜金牛犢時,生氣地把二塊石版摔碎在地上,在他身邊的約書亞,完全體會摩西也有烈怒的脾氣。「約書亞一聽見百姓呼喊的聲音,就對摩西說:『在營�有爭戰的聲音。』 摩西說:『這不是人打勝仗的聲音,也不是人打敗仗的聲音;我所聽見的乃是人歌唱的聲音。』摩西挨近營前就看見牛犢,又看見人跳舞,便發烈怒,把兩塊版扔在山下摔碎了,又將他們所鑄的牛犢用火焚燒,磨得粉碎,撒在水面上,叫以色列人喝。」(出32:17-20)。這次的生氣,上帝並沒有責怪摩西。但是摩西第二次因為百姓求水喝生氣,卻導致上帝不讓他進迦南地。可見,上帝的僕人也會軟弱,並不是百分百完美的人。
5.會幕:摩西與耶和華當面對談
摩西能夠成為上帝的僕人有一秘訣,就是摩西有一個小會幕,那是他與上帝親近的地方。當摩西進會幕的時候,雲柱就降下來。聖經說耶和華和摩西說話,就像和朋友講話一樣,是面對面說話。「摩西進會幕的時候,雲柱降下來,立在會幕的門前,耶和華便與摩西說話。眾百姓看見雲柱立在會幕門前,就都起來,各人在自己帳棚的門口下拜。耶和華與摩西面對面說話,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般。摩西轉到營裡去,惟有他的幫手一個少年人嫩的兒子約書亞不離開會幕。」(出33:9-11)。會幕是摩西得到力量的秘訣,是摩西與上帝面對面的地方,約書亞從摩西的身上學到,要當上帝的僕人,必須要和上帝保持親密的關係,好像朋友一樣。
6.勇敢:約書亞與迦勒力挽狂瀾
摩西所傳承的約書亞是一很勇敢的人。當他們快進到迦南地的時候,摩西就派約書亞和十個探子去探查。十個探子看到的是敵人高頭大馬非常強悍;而約書亞和迦勒看到的卻是上帝的恩典。同樣看到上帝所應許的迦南地,感受卻不相同。那十個探子說服以色列百姓,不要去冒險,應當留在埃及,而約書亞和迦勒卻持不同意見,為此兩人差點被人用石頭打死。這樣的結果,造成那一代的以色列人在曠野流浪四十年,最後,只有約書亞和迦勒帶領新一代的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面對陌生的迦南地, 約書亞和迦勒看到的是上帝的應許、恩典,而另外十個探子看到的卻是危險,這顯現約書亞與迦勒非常勇敢。「窺探地的人中,嫩的兒子約書亞和耶孚尼的兒子迦勒撕裂衣服,對以色列全會眾說:『我們所窺探、經過之地是極美之地。耶和華若喜悅我們,就必將我們領進那地,把地賜給我們;那地原是流奶與蜜之地。但你們不可背叛耶和華,也不要怕那地的居民;因為他們是我們的食物,並且蔭庇他們的已經離開他們。有耶和華與我們同在,不要怕他們!』」(民14:6-9)
7.傳承:摩西將領袖的職份交棒
當摩西服事的日子要結束的時候,就對上帝禱告說:「上帝啊!必須再立一個領袖帶領這一批人進迦南地。」上帝告訴他那人就是約書亞,讓摩西把帶領以色列人的職份傳承給約書亞。所以,是摩西禱告,上帝揀選,最後完成傳承。「摩西對耶和華說:『願耶和華萬人之靈的上帝,立一個人治理會眾,可以在他們面前出入,也可以引導他們,免得耶和華的會眾如同沒有牧人的羊群一般。』耶和華對摩西說:『嫩的兒子約書亞是心中有聖靈的;你將他領來,按手在他頭上,使他站在祭司以利亞撒和全會眾面前,囑咐他,又將你的尊榮給他幾分,使以色列全會眾都聽從他。』」(民27:15-20)
III.巴拿巴傳承保羅
第二個傳承的榜樣,是新約裡的巴拿巴,他把傳福音和帶門徒的使命傳承給保羅。
1.榜樣:勸慰子賣田產與人分享
巴拿巴還沒有作傳福音的工作以前,已是一位樂意奉獻的人。當時教會有很多弟兄姊妹在經濟上發生困難,有些有錢人把自己的田產賣了捐出來幫助他們,巴拿巴就是其中一位。他真心奉獻,所以他又被稱為勸慰者。「內中也沒有一個缺乏的;因為人人將田產房屋都賣了,把所賣的價銀拿來,放在使徒腳前,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有一個利未人,生在塞浦路斯,名叫約瑟,使徒稱他為巴拿巴。他有田地,也賣了,把價銀拿來,放在使徒腳前。」(徒4:34-37)。
而在教會裡有另一個弟兄,名叫亞拿尼亞,他擔心如果把財產全部都奉獻出去,等到老的時候沒有人照顧怎麼辦,所以留下一點點當老本。彼得對亞拿尼亞說:「你為什麼這樣呢?為什麼要沽名釣譽呢?」他這樣的行為最後招致上帝的審判。像巴拿巴這樣真心歡喜將所有奉獻,是一個很有愛心的榜樣。
2.接納:願冒險推薦掃羅給使徒 
掃羅在大馬士革抓基督徒時,耶穌從天上用大光照他。當掃羅被光照回轉後,就急著回到耶路撒冷,希望得到耶路撒冷教會的接納,但是沒有人相信他是真的悔改,沒有一個使徒相信他。聖經說,整個耶路撒冷教會惟有巴拿巴,相信掃羅真心悔改並接納他。巴拿巴沒有懷疑掃羅,願意與他作朋友,並且把他推薦給使徒,甚至巴拿巴把傳福音的使命傳承給掃羅。「掃羅到了耶路撒冷,想與門徒結交,他們卻都怕他,不信他是門徒。惟有巴拿巴接待他,領去見使徒,把他在路上怎麼看見主,主怎麼向他說話,他在大馬士革怎麼奉耶穌的名放膽傳道,都述說出來。」(徒9:26-27)
3.栽培:邀掃羅一起教導安提阿
雖然巴拿巴接納掃羅,使得他沒有被趕出耶路撒冷,但大家仍舊不敢讓掃羅站講台、帶領敬拜。所以掃羅鬱鬱不得志,只能回到大數老家。沒想到上帝把福音帶到安提阿,耶路撒冷教會決定派巴拿巴去安提阿,了解那裡福音傳遞的狀況,以及幫助建立安提阿教會。到了安提阿,巴拿巴發現福音已傳開了,但是需要栽培這些剛信上帝的民眾。所以他不辭千里迢迢地從安提阿到大數,邀請掃羅到安提阿一起教導弟兄姊妹。因此在安提阿,門徒開始被稱為基督徒。「他又往大數去找掃羅,找著了,就帶他到安提阿去。他們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會一同聚集,教訓了許多人。門徒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起首。」(徒11:25-26)
4.宣道:與掃羅被教會差派宣道
巴拿巴和掃羅將安提阿教會帶領的很好。但是他們在禁食禱告時,聖靈清楚地說,要差派巴拿巴和掃羅出去宣教。所以,巴拿巴不只陪掃羅在教會培育基督徒,還陪掃羅做拓荒植堂的工作。由此可見巴拿巴對掃羅是全面的栽培,不只在教會牧養,也可以到外面去宣道。「他們事奉主、禁食的時候,聖靈說:『要為我分派巴拿巴和掃羅,去做我召他們所做的工。』於是禁食禱告,按手在他們頭上,就打發他們去了。」(徒13:2-3)
在此鼓勵兄姐參加和平教會的禱告會。在禱告中,上帝會讓我們明白,不是只有把和平教會經營好,而是應該出去宣道。教會不是上帝的目的,宣道才是上帝的目的,帶人做門徒才是上帝的目的。你們要參與這樣的使命,而不是只接受牧養,更要進而參與宣道。
5.退隱:從帕弗開始保羅成領袖
巴拿巴帶著掃羅搭船來到故鄉居比路,當地的方伯士求保羅希望可以聽巴拿巴和掃羅講道。但是一位當地的傳統宗教者以呂馬,不希望他們傳道,所以就常常搗蛋。不勝其擾之下,掃羅對以呂馬說:「我要讓你看不見。」接著以呂馬真的看不見。這場屬靈的爭戰,讓士求保羅大開眼界,相信基督教這個宗教真的很厲害。
自此巴拿巴發現,掃羅講道、佈道比自己還好。但是,巴拿巴並沒有因此感受到威脅,反而樂意地把宣道隊隊長的職務讓給掃羅。可見,一個好的領袖,面對一個更好的領袖人選時,是願意讓賢,自己退下來當副手。「這人常和方伯士求保羅同在。士求保羅是個通達人,他請了巴拿巴和掃羅來,要聽上帝的道。」(徒13:7)「保羅和他的同人從帕弗開船,來到旁非利亞的別加,約翰就離開他們,回耶路撒冷去。」(徒13:13)
6.爭執:為栽培馬可與保羅分手
巴拿巴將掃羅又稱為保羅,栽培成為領袖之後,巴拿巴還想再栽培另一個,就是馬可。一開始保羅和巴拿巴帶著馬可出去佈道,沒想到在半路馬可就放棄,跑回耶路撒冷。這令保羅很生氣,但是巴拿巴卻希望可以再給馬可一次機會,兩人因此事意見不同,以致分道揚鑣。結果巴拿巴帶著馬可到居比路,而保羅選擇西拉去了敘利亞的基利家。這點顯示在傳承當中也會有爭執,會有不同的看法。「巴拿巴有意要帶稱呼馬可的約翰同去;但保羅因為馬可從前在旁非利亞離開他們,不和他們同去做工,就以為不可帶他去。於是二人起了爭論,甚至彼此分開。巴拿巴帶�馬可,坐船往塞浦路斯去;保羅揀選了西拉,也出去,蒙弟兄們把他交於主的恩中。他就走遍敘利亞、基利家,堅固眾教會。」(徒15:37-41)。
7.受教:在安提阿接受保羅指責
巴拿巴先前雖然是一個帶領者,但還是有他的軟弱。先前他和掃羅在耶路撒冷為外邦人爭取到不用行割禮,也可以成為教會的人。但是仍有些猶太人覺得無法接受和沒有行割禮的人一同飲食。
安提阿教會是個外邦人很多的教會,當彼得和巴拿巴在安提阿教會時,他們與未受割禮的人同飲食。可是一聽到耶路撒冷的雅各要來,彼得和巴拿巴立即站起來離開座位,不與未受割禮的人同坐席。保羅看到他們的表現很生氣,當面指責彼得和巴拿巴。面對保羅的責備,巴拿巴選擇靜靜地聽。
一個好的領導者,要有受教之心。彼得因耶路撒冷教會的壓力而妥協,巴拿巴因為彼得同儕的壓力而妥協,保羅指責巴拿巴不可以這樣,而巴拿巴虛心接受保羅的指責。「後來,磯法到了安提阿;因他有可責之處,我就當面抵擋他。從雅各那�來的人未到以先,他和外邦人一同吃飯,及至他們來到,他因怕奉割禮的人,就退去與外邦人隔開了。其餘的猶太人也都隨著他裝假,甚至連巴拿巴也隨夥裝假。」(加2:11-13)
IV.屬靈的功課 
1.領袖的寬宏大量
一個屬靈的領袖要有寬宏大量。摩西不會嫉妒別人也有上帝的恩賜,「摩西對他說:「你為我的緣故嫉妒人嗎?惟願耶和華的百姓都受感說話!願耶和華把他的靈降在他們身上!」(民11:29)而巴拿巴願意給失敗的人再一次的機會,「巴拿巴有意要帶稱呼馬可的約翰同去。」(徒15:37)耶穌也說:「對於不抵擋我們的人,就是幫助我們的人。」「約翰說:『夫子,我們看見一個人奉你的名趕鬼,我們就禁止他,因為他不與我們一同跟從你。』耶穌說:『不要禁止他;因為不敵擋你們的,就是幫助你們的。』」(路9:49-50)
2.領袖的神賜慧眼
摩西向耶和華禱告,求主指示使命要傳承給誰,「耶和華對摩西說:『嫩的兒子約書亞是心中有聖靈的;你將他領來,按手在他頭上。』」(民27:18)上帝讓巴拿巴發現保羅的潛力;耶穌為了找出可以傳承的人,上山整夜禱告到天亮。「那時,耶穌出去,上山禱告,整夜禱告上帝;到了天亮,叫他的門徒來,就從他們中間挑選十二個人,稱他們為使徒。」(路6:12-13)因為稱作門徒是入門學習,成為使徒才是可以派出去教導的。所以耶穌整夜禱告,求主使門徒成為可傳承的使徒,出去領人歸主。反身自問,你是否曾為想要帶領的門徒、使徒在上帝面前禱告尋求嗎?
3.領袖的軟弱失敗
領導者也有軟弱、失敗的時候。摩西脾氣不好,烈怒的性格使他不能進迦南地,他失敗了。「摩西挨近營前就看見牛犢,又看見人跳舞,便發烈怒,把兩塊版扔在山下摔碎了。」(出32:19)「摩西、亞倫就招聚會眾到磐石前。摩西說:『你們這些背叛的人聽我說:我為你們使水從這磐石中流出來嗎?』摩西舉手,用杖擊打磐石兩下,就有許多水流出來,會眾和他們的牲畜都喝了。耶和華對摩西、亞倫說:『因為你們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為聖,所以你們必不得領這會眾進我所賜給他們的地去。』」(民20:10-12)
巴拿巴是抗壓性不夠,所以他失敗了,「後來,磯法到了安提阿;因他有可責之處,我就當面抵擋他。從雅各那�來的人未到以先,他和外邦人一同吃飯,及至他們來到,他因怕奉割禮的人,就退去與外邦人隔開了。其餘的猶太人也都隨著他裝假,甚至連巴拿巴也隨夥裝假。」(加2:11-13)
只有耶穌沒有失敗。在客西馬尼園時,他很軟弱,需要門徒的陪伴與幫忙,「於是帶著彼得和西庇太的兩個兒子同去,就憂愁起來,極其難過,便對他們說:「我心�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等候,和我一同警醒。」(太26:37-38)所以,不要以為人有軟弱、會失敗就不能成為領袖,上帝不是挑選十全十美的人當領袖,而是選願意順服和忠心服侍的人。
4.領袖的謙卑受教
所有的領袖都願意謙卑,當摩西因為太太的皮膚黑被人批評時,他沒有回話,聖經說摩西極其謙和勝過世人。「摩西娶了古實女子為妻。米利暗和亞倫因他所娶的古實女子就毀謗他,說:『難道耶和華單與摩西說話,不也與我們說話嗎?』這話耶和華聽見了。摩西為人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民12:1-3)
當巴拿巴被自己的學生保羅當眾指責時,他謙卑接受,沒有回話,「後來,磯法到了安提阿;因他有可責之處,我就當面抵擋他。從雅各那�來的人未到以先,他和外邦人一同吃飯,及至他們來到,他因怕奉割禮的人,就退去與外邦人隔開了。其餘的猶太人也都隨著他裝假,甚至連巴拿巴也隨夥裝假。」(加2:11-13)
而耶穌更是謙卑,甚至謙卑到願意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他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5-8)
結論
巴拿巴帶領保羅,所以保羅有巴拿巴,請問誰是你的巴拿巴?是誰影響你,使你成為基督的門徒?那個人就是你的巴拿巴。而保羅不只有巴拿巴,還有提摩太,他對提摩太說:「要去教導那可以教導人的人。」請問你找到你的提摩太嗎?
保羅有巴拿巴、提摩太,讓他可以將使人成為耶穌門徒的使命傳承下去。如果你沒有巴拿巴,請向上帝禱告,祈求上帝給你一個好的巴拿巴;同樣你在教會這麼久,卻沒有帶領人成為耶穌的門徒,請向上帝禱告,找到你的提摩太。
感謝上帝,我有兩個巴拿巴。一位是我的鄰居蘭大弼醫師,上帝給蘭大弼醫師很豐盛的恩典,讓蘭大弼醫師可以用愛心分享上帝的恩典,造福鄉下的孩子。另一位巴拿巴是我的父親,蔡色長老,他的遭遇與蘭醫師完全不一樣,上帝沒有給他恩典,上帝給他艱辛、窮困的一生,但是他靠著信心,終生靠主不變。這讓我看到基督教信仰有二個面向,一是在豐盛時用愛心分享,一是艱辛、窮困時用信心抓住上帝。
我盼望可以跟保羅一樣地說:「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4:12-13)有的人可以卑賤不能豐富,一豐富就會亂了;有的人可以豐富不能卑賤,一卑賤就抱怨。可是保羅說我都可以,我學會處卑賤,我學會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都得了秘訣,因為我靠著給我力量的耶穌,豐富的時候用愛心幫助別人;卑賤的時候有信心不放棄。
長老教會的制度,牧師可以到七十歲才退休,而我為什麼要在六十五歲時退休呢?因為蘭大弼醫師的生命啟發我,要將上帝給的恩典帶給弱勢、偏鄉的人。所以退休後我想到東石 ,而不是留在台北。因為我看到蘭大弼醫師願意從遙遠的英國來到彰化鄉下,因此我願意到鄉下服事,希望我在癡呆或是安息主懷之前,可以在那裡陪伴一、二個孩子、栽培他們,讓他們成為我的提摩太。這是上帝給我的,也是從蘭大弼醫師身上所學習的。
為什麼我不當醫生要當牧師呢?當醫生也可以傳道啊!因為我父親不是牧師而是長老,在我醫學院三年級時,父親曾對我說:「等你醫學院畢業,我要到彰化沒有牧師的教會去傳道。」因為很多鄉下教會請不起牧師。可是在我大學四年級時,他因中風而離開人世。我向上帝禱告,我願意替我父親完成他的心願。今天我成為牧師,是因為這兩位巴拿巴影響了我。請問,你的巴拿巴在哪裡﹖他影響你人生的抉擇嗎?
感謝上帝典,在和平教會十年裡我有二個提摩太,一是溫秋菊執事,一是周幸華組長。他們告訴我,他們願意繼續在和平帶領安得烈小組,繼續陪伴福音朋友。傳承,不是只有蔡茂堂牧師傳承給蔡維倫牧師而已,而是我們每一個兄姐都願意在上帝面前領受使人作門徒的傳承使命。
禱告
主耶穌謝謝你。當你離開世界到天上之前,你從眾門徒當中挑選12個人,其中一個出賣你後自殺了,另外11個門徒,看起來也不是頂尖的人,卻忠心領受你的教導、託付,成為帶領門徒的人,他們將基督教福音的信仰,從耶路撒冷傳到全世界,經過二千年,才有今天在台北的和平教會。主啊!但願我們不是福音的消費者。我們每一個人在你面前,為我們的巴拿巴向你感恩,也為我們的提摩太向你祈求,求上帝幫助我們,讓我們能夠去尋找所要帶領的提摩太,讓我們願意花時間,不管是5年還是10年,陪伴他們、栽培他們,讓他們在信心、愛心的學習上,定睛在耶穌基督身上,讓福音的種子繼續傳下去,一直到主你再來之時。主啊!賜給我們恩典,讓我們找到並且願意栽培的提摩太。我們在你面前同心禱告,是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
由 Blogger 於 1/31/2015 04:11: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主日講道影片

星期日, 1月 4

[講道影片] 傳承 (Passing On) (華)

【講道大綱】

聖經:提摩太後書2:2

I.引言:寒冬玫瑰的故事
(The Winter Rose Story)
II.摩西傳承約書亞
(Moses Passed On To Joshua)
1.肚量:摩西盼望百姓都受靈感
(民11:28-29)
2.爭戰:約書亞與亞瑪力人爭戰
(出17:9-10)
3.承傳:摩西上西乃山領受石版
(出24:12-13)
4.烈怒:摩西見金牛犢摔碎石版
(出32:17-20)   
5.會幕:摩西與耶和華當面對談
(出33:9-11)
6.勇敢:約書亞與迦勒力挽狂瀾
(民14:6-9)
7.傳承:摩西將領袖的職份交棒
(民27:15-20)
III.巴拿巴傳承保羅
(Barnabas Passed On To Paul)
1.榜樣:勸慰子賣田產與人分享
(徒4:34-37)
2.接納:願冒險推薦掃羅給使徒
(徒9:26-27)
3.栽培:邀掃羅一起教導安提阿
(徒11:25-26)
4.宣道:與掃羅被教會差派宣道
(徒13:2-3)
5.退隱:從帕弗開始保羅成領袖
(徒13:7, 13)
6.爭執:為栽培馬可與保羅分手
(徒15:37-41)
7.受教:在安提阿接受保羅指責
(加2:11-13)
IV.屬靈的功課(Spiritual Lessons)
1.領袖的寬宏大量
(民11:29; 徒15:37; 路9:49-50)
2.領袖的神賜慧眼
(民27:18;徒9:13-16,27;路6:12-13)
3.領袖的軟弱失敗
(出32:19;民20:10-12;加2:11-13; 太26:37-38)
4.領袖的謙卑受教
(民12:1-3; 加2:11-13; 腓2:5-8)
V. 結論:
誰是你的巴拿巴?
誰是你的保羅?
(提後2:2)
【默想】
1.你從摩西傳承約書亞學到哪些屬靈功課?
2.你從巴拿巴傳承保羅學到哪些屬靈功課?
3.你從主耶穌傳承彼得學到哪些屬靈功課?
【金句】
「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
提摩太後書二章2節

星期六, 1月 18

[講道集] 陪伴(Companion)

講道內容
講題:陪伴(Companion)
經文:提摩太後書四章9-18節
主講:蔡茂堂牧師
時間:二0一四年一月五日

講道影片
 

I、引言:什麼是真實

今年的主題是陪伴,讓我們從聖經中來了解何謂陪伴。
1922年Margery Williams寫了一本書,名為The Velveteen Rabbit(絨毛兔),闡述一個玩具絨毛兔如何變成真正的兔子。這本書因為受到大眾的喜愛,甚至翻拍成電影。以下是絨毛兔問皮革馬的一段對話。 
「How Toys Become REAL」
‘What is REAL?’asked the Rabbit one day, ‘Does it mean having things that buzz inside you and a stick-out handle?’ ‘Real isn’t how you are made. ’ said the Skin Horse., ‘It’s thing that happens to you .When a child loves you for a long long time , not just to play with , But REALLY loves you , then you become Real.’ ‘Does it hurt?’ ‘Mm , Sometines .’ he was always truthful. ‘When you are Real you don’t mind being hurt.’ ‘Dose it happen all at once?like being wound up or bit by bit?’‘It doesn’t happen all at once , You becom . It takes a long time. That’s why it doesn’t happen often to people who break easily , or have sharp edges , or who have to be carefully kept .Generally, by the time you are Real , most of your hair has been loved off , and your eyes drop out , and you get loose in the joints and very shabby . But these things don’t matter at all , because once you are Real you can’t be ugly.’ ‘I suppose you are real?’And then he wished he had not said it , for he thought the Skin Horse might be sensitive . But the Skin Horse only smiled . ‘The Boy’s Uncle made me Real , That was a great many years ago;but once you are Real you can’t become unreal again . It lasts for always.’The Rabbit sighed . He thought it would be a long time before this magic called Real happened to him. He longed to become Real , to know what it felt like;and yet the idea of growing shabby , and losing his eyes and whiskers was rather sad . He wished that he could become it without these uncomfortable things happening to him.
「什麼是真實呢?」有一天兔子問道。「真實是不是你擁有體內會嗡嗡作響的東西,還有一根伸出來的把手?」「真實並非在於你的構造」皮革馬說,[ 真實是發生在你身上的經驗,當一個孩子愛你很長很長一段時間之後,不只是跟你玩玩而已,而是真的非常愛你,你就會變真實了。「變真實的過程會受傷嗎?」「嗯!有時候會受傷。」皮革馬總是很誠實。「當你變真實時,你會不在乎受傷的。「變真實是一瞬間就完成嗎?好像發條放轉緊,或是它是一點一點轉變的?」「真實是無法一步登天的,你是逐漸變成真實,變真實要花很長的時間。因此,變真實的經驗不常發生在那些易碎的人,或是陵角尖銳的人,或是那些需要被小心翼翼保護的人。一般來說,當你變成真實的時候,你的頭髮大部份都在被愛中掉光了,你的眼珠也掉出來了,你的關節也脫臼了,外表也變破舊了,但是這些都無關緊要,因為你一旦變成真實,你就不會顯得難看,除非是對那些不瞭解你的人。「我猜你是變成真實了,是嗎?」然後,他就後悔他說出這樣的話,他想皮革馬或許會很敏感。但是皮革馬只是微笑著,「這男孩的叔父使我變得真實,那是在很多年以前發生的事,你一旦變成真實,你就不會再變得不真實了。真實會存到永遠。兔子嘆了一口氣。他想一定要經過很長的時間,他才能夠遇到變成真實的神奇經驗。他甚盼望變成真實,能夠體驗那種變成真實的感覺。但是一想到會變成破舊,還會丟掉眼珠與嘴毛總是令人感到傷心,他盼望他能變為真實,而且不必遭遇這些不愉快的事情。
所以,想要活出真正的自己是會受傷的,而且要經過很長的時間, 在愛的關係中、在陪伴的過程中,才能活出自己。
II、那人獨居不好
當上帝創造亞當之後,上帝發現亞當的孤單,所以又造了夏娃,成為亞當的陪伴。耶和華 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創2:18)所以,陪伴可說是上帝為人類所預備最好的禮物。
1.分享勞苦的果效
為什麼獨居不好?聖經說:「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傳4:9)就是有福同享,你的成就有人可以和你一同快樂。
2.有人扶起的跌倒
為什麼獨居不好?因為當你跌倒的時候,有人可以把你扶起來。如果只有你自己一人,跌倒了,只好自己起來,沒有人幫你。所以,當我們軟弱的時候,陪伴你的人可以扶持你。「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沒有別人扶起他來,這人就有禍了。」(傳4:10)
3.互相陪伴的溫暖
為什麼獨居不好?因為面對外面的寒冷時,兩個人還可以互相靠近取得溫暖。「再者,二人同睡就都暖和,一人獨睡怎能暖和呢?」(傳4:11)
4.共同面對的困難
為什麼獨居不好?因為當敵人來攻擊時,兩個人還可以互相保護,面對困難。「有人攻勝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敵擋他」(傳4:12)
III、保羅的孤單
當保羅面對自己生命的盡頭時,也感到孤單,所以,他需要同伴的陪伴。可是現況卻是他周圍的人一個個的離開,於是他寫信給提摩太,請他趕緊過來。「你要趕緊地到我這裏來。」(提後4:9)
1.底馬對世界貪愛
保羅請提摩太趕緊來,是因為底馬離開他了。「底馬貪愛現世,離開我到帖撒羅尼迦去了。」(提後4:10a)底馬本來是保羅很好的同工,當保羅第一次被囚時,底馬陪在他身旁。「與我同工的馬可、亞里達古、底馬、路加也都問你安。」(門1:24)但是他卻貪愛現今世界的輝煌,勝過對來世的盼望,因而離開保羅,去追求現世的燦爛。所以,當一個人的價值觀改變,會使我們失去同伴。
2.提多前往撻馬太
保羅另外提到兩個人,他們是革勒士和提多,這兩人並不是貪愛世界,但是同樣離開保羅。「革勒士到加拉太去,提多到撻馬太去。」(提後4:10b)。他們是因為服侍,所以不能陪伴保羅。由此可知,服侍的繁忙,會使同工分散,以致我們因為事工而忽略了同工。
3.獨有路加還同在
還好有一個人留在保羅身邊,這人就是路加。「獨有路加在我這裏。」(提後4:11a)路加是在保羅第二次旅行佈道時加入他們的服侍。在路加所寫的使徒行傳中,第一次出現「我們」這個用語,是在他們前往腓立比的路上。「保羅既看見這異象,我們隨即想要往馬其頓去,以為上帝召我們傳福音給那裡的人聽。」(徒16:10)從這開始,路加就一直跟在保羅的身邊,直到保羅被判死刑、行刑之前,路加仍在保羅的身邊。保羅稱他為親愛的醫生路加,「所親愛的醫生路加和底馬問你們安。」(西4:14)。他們因為長期同工,而培養出親密關係,是最寶貴的陪伴。有長期的親密關係才能產生好的陪伴。
4.請你把馬可帶來
可是保羅覺得,只有路加一個人還不夠。他還需要一個人來幫他的忙。所以保羅說:「你來的時候,要把馬可帶來,因為他在傳道(或譯:服事我)的事上於我有益處。」(提後4:11c)馬可這個人是被保羅開除的,保羅第一次旅行佈道時,帶著馬可同行。但是他因為無法承受在外頭顛簸之苦而離開,以致保羅後來不願意與他同工,他是一個半途的失敗者。「但保羅因為馬可從前在旁非利亞離開他們,不和他們同去做工,就以為不可帶他去。」(徒15:38)之後,因有巴拿巴不離不棄的陪伴指導,使他得到造就、成長。於是保羅重新接納馬可,並且發現他的恩賜和優點,他是保羅有需要時,真的可以幫助他的人。甚至保羅第一次坐監時,馬可與他在一起,馬可重新得到保羅的肯定。當保羅派遣馬可去教會時,特別請教會要款待馬可。「與我一同坐監的亞里達古問你們安。巴拿巴的表弟馬可也問你們安。(說到這馬可,你們已經受了吩咐;他若到了你們那裏,你們就接待他。)」(西4:10)在此,保羅與馬可為我們留下很好的榜樣,雖然相處上曾有失敗的經驗,但是仍然願意嘗試互相的原諒,互相的接納,以致後來成為彼此很好的陪伴。這就是接納和寬恕,帶來重新和好及產生一個美好陪伴的盼望。換句話說,並不是兩個好的陪伴在一起就不會產生問題,當有問題發生時,如果彼此可以處理好,仍舊可以成為好的陪伴。
5.推基古受差離開
另外有一個人離開,是因為保羅請他離開,這個人是推基古。「我已經打發推基古往以弗所去。」(提後4:12)他是保羅認為親愛的、忠心事奉的、會安慰人的好同工。「今有所親愛、忠心事奉主的兄弟推基古,他要把我的事情,並我的景況如何全告訴你們,叫你們知道。我特意打發他到你們那裏去,好叫你們知道我們的光景,又叫他安慰你們的心。」(弗6:21-22)因此,保羅可以放心的將事情交代他。可見得,我們需要陪伴,但是為了完成事工,我們必須讓陪伴我們的人離開我們,去完成上帝要他完成的事工,因為他是忠心事奉的人。
有一次保羅要提多趕來和他會合,便差派推基古去替代提多在革哩底教會的牧會工作。「我打發亞提馬或是推基古到你那裏去的時候,你要趕緊往尼哥坡里去見我,因為我已經定意在那裏過冬。」(多3:12)所以,在事工發展過程中,同工職務需要調度時,一個能頂替別人事工的同工,就是一個好的陪伴者。因為他不只忠心,也願意接受差派。
6.外衣書皮卷拿來
保羅不只需要人的陪伴,也需要上帝的陪伴。「你來的時候,要把我在特羅亞時留在加布家裏那一件外衣帶來;同時要把那些書,尤其是那幾本羊皮書卷也一起帶來。」(提後4:13)保羅交代提摩太,記得將他的書和皮卷帶來。這個皮卷是指當時的聖經,這顯現當保羅感到孤單時,他需要書的陪伴,需要上帝話語的陪伴。
「終夜赤身無衣,天氣寒冷毫無遮蓋」(伯24:7)天氣寒冷的時候,我們需要暖衣的陪伴,但是面臨死亡的時候,我們需要上帝的話語成為我們的陪伴,才不會孤單。因此,當保羅接近死亡的時候,他表示,除了人的陪伴,他也需要上帝話語的陪伴。不管身體或心靈,都需要一點點的溫暖。「他們彼此說:『在路上,他和我們說話,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豈不是火熱的嗎?』」(路24:32)
7.亞力山大的迫害
有時也會有不好的陪伴者,有一位亞力山大,常找保羅的麻煩。「銅匠亞歷山大害我不淺;主會照他所做的報應他。」(提後4:14)所以,有時候我們的陪伴者,是讓我們受苦的。「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或譯:讓人發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12:19)所以,保羅自己受的冤屈,他不報冤,而是把這一切交給上帝。但是他仍舊提醒提摩太,要小心亞力山大這個人。「你自己也得提防他,因為他極力反對我們所傳的信息。」(提後4:15)「親愛的朋友們,你們已經先知道這些事,就該防備,免得被那些壞人用荒謬的言論把你們引入歧途,使你們離開穩固的立場。」(彼後3:17)所以保羅教導我們,面對讓我們受傷的陪伴者,不報復但要防備。
8.初申訴沒人理睬
保羅第一次在法院為自己辯護的時候,身邊竟然沒有人陪伴。但保羅仍說願這罪不歸與他們。「我第一次為自己辯護的時候,沒有人在我身邊,大家都離棄了我。願上帝不加罪於他們!」(提後4:16)這是被人離棄的孤單。
當耶穌在客西馬尼園被抓時,門徒都逃光了,只剩下他自己一個人。「所有的門徒都離棄他,逃跑了。」(可14:50)那是最大的孤單。
當司提反獨自一人面對群眾,他們要用石頭打死他時,他仍禱告,不要將罪歸於他們。「又跪下大聲喊著說:『主啊,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說了這話,就睡了。掃羅也喜悅他被害。」(徒7:60)
9.惟有主與我同在
雖然在需要陪伴時,沒有其他人的幫助,但保羅仍然願意學習饒恕。並且保羅還說:「雖然沒有人陪我,但是耶穌在那裡陪我,我就不孤單了。」而且耶穌不只陪伴,還讓保羅在被砍頭之前可以傳福音,所以保羅感到很滿足。「惟有主站在我旁邊,加給我力量,使福音被我盡都傳明,叫外邦人都聽見;我也從獅子口裏被救出來。」(提後4:17)就像司提反要被打死以前,他看見耶穌站起來陪伴在他身邊。「但司提反被聖靈充滿,定睛望天,看見上帝的榮耀,又看見耶穌站在神的右邊」(徒7:55)福音在苦難中被傳開了。「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無論怎樣,基督究竟被傳開了。為此,我就歡喜,並且還要歡喜」(腓1:18)
IV、耶穌的陪伴
耶穌在世上,面對將要被釘十字架之前,他也尋求陪伴。
1.伯大尼家庭的溫暖
耶穌在世上最後一個星期,白天在耶路撒冷服侍,面對想除掉他的人;晚上則回到耶路撒冷旁的伯大尼休息,那裡有一個家庭願意接納他,一對姐妹及弟弟,成了耶穌最後且最難過時的陪伴。「他們走路的時候,耶穌進了一個村莊。有一個女人,名叫馬大,接他到自己家裏。她有一個妹子,名叫馬利亞,在耶穌腳前坐著聽他的道。」(路10:38-39)
這個家庭裡的三個人,個性都不一樣。姐姐馬大擅長料理家事,她殷勤款待,張羅照顧耶穌身體上的需要。馬利亞很貼心,他知道耶穌的心情一定很難過,所以他是靠近耶穌親近靜聽,體貼耶穌的心腸。聖經中未提到弟弟做什麼事,但是當弟弟死的時候,耶穌流下傷心的眼淚,可見他與耶穌之間有非常親密的關係。所以這三個人,在耶穌服侍的過程當中,是非常重要的陪伴。
2.摩西以利亞的共商
耶穌曾經到山上去,顯出他的榮耀,但耶穌知道,他必須經過十字架的苦難才能彰顯出這樣的榮耀。因此,上帝派遣兩個人來陪伴他,一個是摩西,一個是以利亞。他們來跟耶穌討論,耶穌將為我們上十字架的事情。「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兩個人同耶穌說話;他們在榮光裏顯現,談論耶穌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將要成的事。」(路9:30-31)
摩西也曾為了拯救以色列人,四十天在西乃山上,孤單一人,尋求上帝的陪伴。而以利亞為了以色列人的墮落,三年半在基利溪畔,也是孤單一人,等待上帝的救恩。這兩個人都曾遇見很大的困難,因為要拯救百姓,他們都必須孤單的去面對。因此他們可以了解耶穌將被所有的人離棄時的孤單,他們一起來鼓勵耶穌,一起和耶穌討論這件事情。
3.客西馬尼園的陪伴
當時間到了的時候,耶穌需要禱告,他需要上帝的話語來鼓勵他。但是也需要人的陪伴,所以耶穌找他最要好的三個朋友──彼得,雅各和約翰,一起到客西馬尼園,耶穌不需要他們三個做什麼,只需要他們的陪伴,這是耶穌最後的陪伴。但是他們三個人都因為太累而睡著了。『於是帶著彼得和西庇太的兩個兒子同去,就憂愁起來,極其難過,便對他們說:「我心裏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裏等候,和我一同警醒。」』(太26:37-38)
雖然如此,,至少他們是睡在耶穌的身旁。這也是一種陪伴。
4.十架上臨終的呼喊
最後耶穌不希望自己是孤孤單單的死亡,他希望上帝做他的陪伴,所以他在十字架上,叫出了一句話。「申初的時候,耶穌大聲喊著說:「以羅伊!以羅伊!拉馬撒巴各大尼?」(翻出來就是: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甚麼離棄我?)」(可15:34)
V、結論:沙灘上的腳印
耶穌知道,我們做人就需要人的陪伴,我們需要學習去陪伴人。所以有人將耶穌給我們的陪伴寫成了一首詩「Footprints in the sand」,翻譯為沙灘上的腳印。
One night I dreamed I was walking along the beach with the Lord . Many scenes from my life flashed across the sky. In each scene I noticed footprints in the sand. Sometimes there were two sets of footprints, other times there were one set of footprints. This bothered me because I noticed that during the low periods of my life, when I was suffering from anguish, sorrow or defeat, I could see only one set of footprints. So I said to the Lord “You promised me Lord, that if I followed you, you would walk with me always. But I have noticed that during the most trying periods of my life there have only been one set of footprints in the sand. Why, when I needed you most, you have not been there for me?”The Lord replied: “The times when you have seen only one set of  footprints in the sand, is when I carried you.”
有一晚我夢見我行走,在海灘上與主同行,我人生中許多場景很快閃過天際,每一場景我都看到沙灘上的腳印,有時候是兩雙腳印,其他時候是一雙腳印,這讓我感到困惑,因為我注意到在我人生的低潮時刻,當我正在忍受痛苦、憂愁或挫敗,我只看到一雙腳印,因此我對主說:「主啊!你曾經應許我,我如果跟隨你,你將永遠伴我同行。但是我注意到當我處於我生命中最艱難的時刻,我卻只看見沙灘上的一雙腳印。為什麼呢?當我最需要你的時刻,你卻棄我而去呢?」主回答我說:「當那些時刻你看見沙灘上只有一雙腳印,是我抱著你走過。」
1940年代,這首詩很多人喜歡,有一位英國的歌手Leona Lewis,在2008年根據這首詩寫了一首歌─Footprints in the Sand
You walked with me 你伴我行
Footprints in the Sand 沙灘上的腳印
And helped me understand 你幫助我看明
Where I’m going 何往前進
You walked with me 你伴我行
When I was all alone 當我踽踽獨行
With so much unknown 許多我看不清
Along the way 沿途光景
Then I heard you say 我聽你聲音
I promise you  向你應允
I’m always there 永伴同行
When your heart is filled with sorrow and despair 當你的心充滿憂傷與灰心
I’ll carry you 將你抱起
When you need a friend 當你需要友誼
You’ll find my footprints in the sand 你發現我沙灘腳印
I see my life 回顧從前
Flash across the sky 閃電畫天邊
So many times have I been so afraid 許多次我內心害怕無限
And just when I 當每一次
I thought I’d lost my way 我想我已迷路
You gave me strength to carry on 你賜力量使我堅持
That’s when I heard you say 我聽見你聲音
I promise you  向你應允
I’m always there 永伴同行
When your heart is filled with sorrow and despair 當你的心充滿憂傷與灰心
I’ll carry you 將你抱起
When you need a friend 當你需要友誼
You’ll find my footprints in the sand 你發現我沙灘腳印
When I’m weary 當我疲憊
Well I know you’ll be there 我知道你作陪
And I can feel you 對你有感受
When you say 當你說
I promise you  向你應允
Oh , I’m always there 喔 永伴同行
When your heart is filled with sorrow and despair 當你的心充滿憂傷與灰心
I’ll carry you 將你抱起
When you need a friend 當你需要友誼
You’ll find my footprints in the sand
你發現我沙灘腳印
When your heart is filled with sorrow and despair 當你的心充滿憂傷與灰心
I’ll carry you 將你抱起
When you need a friend 當你需要友誼
You’ll find my footprints in the sand 你發現我沙灘腳印
主在心門外等待,快將你心門打開
耶穌基督在聖經啟示錄這樣說: 「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啟3:20)
耶穌渴望成為我們的陪伴,他站在我們心門外等待,希望我們將心門打開。他應許要陪伴你我,在海角在天涯。
如果你願意讓上帝成為你的陪伴,只要將心門打開,讓上帝進入你心,讓他來陪伴你。並且透過上帝的愛,學習作個陪伴者,去陪伴那些傷心、悲哀、需要的人。
在禱告之前,我要給大家一點時間思考,今年我們要學習陪伴。耶穌也一直站在我們的心門外等候我們,等候我們讓他進來成為我們的陪伴。你們渴望這樣的陪伴嗎?不管你有沒有受洗,如果你願意讓耶穌進到你的心門成為你一生的陪伴,請舉起手,跟耶穌說:我希望你來陪伴我。
主,你看見我們舉起的手,表明願意接受你的陪伴,也願意去陪伴人。當你創造亞當的時候,你說:「那人孤單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陪伴他。」你不只給我們,人的陪伴;你自己也願意成為我們的陪伴。雖然陪伴是一件辛苦又會受傷的事,卻是非常值得的。經過愛的陪伴,我們每一個人將可以活出真實的自己。主呀!我們希望我們今年可以先學習,讓主進到我們的心裡,成為我們寶貴的陪伴,好讓主的愛幫助我們去學習陪伴那些受傷的人。在你面前,同心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星期二, 1月 7

[講道影片] 陪伴(台語)

【講道大綱】

聖經:提摩太後書四:9-18


I.引言
什麼是真實 (What is REAL)
II.那人獨居不好
(Not Good To Be Alone)
1.分享勞苦的果效 (傳4:9)
2.有人扶起的跌倒 (傳4:10)
3.互相陪伴的溫暖 (傳4:11)
4.共同面對的困難 (傳4:12)
III.保羅的孤單
(Aloneness of Paul)
1.底馬對世界貪愛 (提後4:10a)
2.提多前往撻馬太 (提後4:10c)
3.獨有路加還同在 (提後4:11a)
4.請你把馬可帶來 (提後4:11c)
5.推基古受差離開 (提後4:12)
6.外衣書皮卷拿來 (提後4:13)
7.亞力山大的迫害 (提後4:14)
8.初申訴沒人理睬 (提後4:16)
9.惟有主與我同在 (提後4:17)
IV.耶穌的陪伴
(The Companions of Jesus)
1.伯大尼家庭的溫暖(路10:38-39)
2.摩西以利亞的共商(路9:30-31)
3.客西馬尼園的陪伴(太28:19-20)
4.十架上臨終的呼喊(可15:34)
V. 結論
沙灘上的腳印
(Footprints in the sand)
主在心門外等待
請你將心門打開
(啟3:20)
【默想】
1.一人孤單無人陪伴有什麼困難?
2.保羅如何處理他在獄中的孤單?
3.主耶穌一生中有那些人作陪伴?
【金句】
「耶穌又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
啟示錄三章20節

星期日, 1月 5

[講道影片] 陪伴(華)

【講道大綱】

聖經:提摩太後書四:9-18


I.引言
什麼是真實 (What is REAL)
II.那人獨居不好
(Not Good To Be Alone)
1.分享勞苦的果效 (傳4:9)
2.有人扶起的跌倒 (傳4:10)
3.互相陪伴的溫暖 (傳4:11)
4.共同面對的困難 (傳4:12)
III.保羅的孤單
(Aloneness of Paul)
1.底馬對世界貪愛 (提後4:10a)
2.提多前往撻馬太 (提後4:10c)
3.獨有路加還同在 (提後4:11a)
4.請你把馬可帶來 (提後4:11c)
5.推基古受差離開 (提後4:12)
6.外衣書皮卷拿來 (提後4:13)
7.亞力山大的迫害 (提後4:14)
8.初申訴沒人理睬 (提後4:16)
9.惟有主與我同在 (提後4:17)
IV.耶穌的陪伴
(The Companions of Jesus)
1.伯大尼家庭的溫暖(路10:38-39)
2.摩西以利亞的共商(路9:30-31)
3.客西馬尼園的陪伴(太28:19-20)
4.十架上臨終的呼喊(可15:34)
V. 結論
沙灘上的腳印
(Footprints in the sand)
主在心門外等待
請你將心門打開
(啟3:20)
【默想】
1.一人孤單無人陪伴有什麼困難?
2.保羅如何處理他在獄中的孤單?
3.主耶穌一生中有那些人作陪伴?
【金句】
「耶穌又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
啟示錄三章20節

星期二, 2月 21

[講道集] 禱告系列(五十七) 新約禱告(十七) (NT Prayer.17) 提摩太(Timothy)


經文:提摩太後書一章1-7節
主講:蔡茂堂牧師

講道影片 :

在這裡跟大家拜個晚年,新年快樂!過年期間我去美國參加女兒婚禮。許多人以為我會哭,當場我沒有!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擔心與牽掛。女兒嫁得如此遠,若需幫忙的、也幫不到。今天要講的這篇道,跟我近期的心情、有點關聯。

保羅曉得自己即將離開這世界,但對屬靈的兒子提摩太,卻不知如何是好,於是他就做了這個禱告。提摩太後書是保羅所寫的最後一封書信,為提摩太作的一篇簡短禱告文,之後他就被處死了。

I.引言: A Mother’s Prayer
作父母的皆會擔心兒女,也都會為之禱告,希望上帝來保守他們。知名歌手席林狄翁(Celine Dion)、加拿大人,出生於1968年,她很喜歡唱歌,卻沒有錢。於是1990年,她的男友抵押房子,出資幫她灌錄第一張唱片,一夕爆紅後,到現在還是全世界累積唱片銷量的第一名,依據唱片公司統計,共賣出了兩億張專輯。我們來聽她的一首歌,內容即為母親為女兒的禱告。



A Mother’s Prayer 一位母親的禱告
I pray you'll be my eyes 求你作我眼目
And watch her where she goes 看顧她在各處
And help her to be wise 讓她有睿智
Help me to let go 幫助我放手
Every mother's prayer 每位母親禱告
Every child knows 孩子都知道
Lead her to a place 帶她向前行
Guide her with your grace 你恩典引領
To a place where she'll be safe 領她到安全處境
I pray she finds your light 讓她得你光照
And holds it in her heart 並謹守於心
As darkness falls each night 當黑暗籠罩夜間
Remind her where you are 提醒她你懷抱
Every mother's prayer每位母親禱告
Every child knows孩子都知道
Need to find a place 那處需找到
Guide her with your grace 恩手領向前
Give her faith so she'll be safe 賜她信心以享安平
Lead her to a place帶她向前行
Guide her with your grace你恩典引領
To a place where she'll be safe領她到安全處境

天下沒有哪個父母可以永遠照顧自己的孩子,而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從小建立對上帝的信心,讓天父自己來帶領他,是這首歌的主旨,也就是保羅為提摩太的禱告。保羅將離世,除無法再照顧提摩太,且要將整個基督教的工作,皆交棒給提摩太,保羅期望提摩太堅強起來承接。

II.保羅與提摩太 (Paul and Timothy)

1.保羅第一次旅行佈道帶領提摩太三代信主(徒14:22-23;提後1:5)

保羅與提摩太關係與相識,在保羅的第一次宣道旅途中;保羅和巴拿巴旅行至路司得、提摩太的家鄉。保羅佈道時、將一個瘸腿的人醫好了,當地人卻將他視為神明來敬拜;保羅在聲明自己不是神後,有些猶太人卻教唆眾人,丟石頭打他直到以為死了,拖到城外,後來他才爬起離開。當時的提摩太、其母與外祖母三人,才剛聽到福音、信了耶穌、就目睹這件可怕的事情,一個傳教的人被眾人圍攻、要他的命!故,提摩太信仰之初,是建立在苦難中。保羅第二天再走進那城傳福音,使好些人作了門徒,就回路司得、以哥念、安提阿去,堅固門徒的心,勸他們恆守所信的道。(徒14:22-23)

想到你心裡無偽之信,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羅以和你母親友尼基心裡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裡(提後1:5)。 提摩太的父親為希臘人、故不信基督教的,母親是猶太人,因此他們家的信仰從外祖母、母親到提摩太。保羅這次佈道旅行完就回去了,當時提摩太大約才15歲。

2.保羅第二次旅行佈道帶領提摩太作為門徒(徒16:1-3; 提前4:14)

七年後,保羅第二次宣道旅行,拜訪曾傳福音之處,到了路司得,看到22歲的提摩太,其努力恩賜皆備受眾人肯定,他認為這個年輕人可以造就,就邀請提摩太與他同行。

保羅來到特庇,又到路司得。在那裡有一個門徒名叫提摩太,是信主之猶太婦人的兒子,他父親卻是希利尼人。路司得和以哥念的弟兄都稱讚他。保羅要帶他同去,只因那些地方的猶太人都知道他父親是希利尼人,就給他行了割禮。(16:1-3)

因為保羅習慣到猶太人的會堂,故猶太人的規矩還是要遵守,行了割禮好讓提摩太不會被排斥。你不要輕忽所得的恩賜,就是從前藉著預言、在眾長老按手的時候賜給你的。(提前4:14)至此,提摩太就一直跟隨著保羅、成為他的門徒。

3.保羅第三次旅行佈道提摩太陪伴同行幫助 (徒19:22; 徒20:4)

保羅的第三次宣教旅行,提摩太亦隨行,此時他已可獨立、可為保羅差遣。宣教途中,保羅在以弗所住了三年,當時欲拜訪馬其頓,但無法離開,故派提摩太與以拉都兩人代表保羅前往。

於是從幫助他的人中打發提摩太、以拉都二人往馬其頓去,自己暫時等在亞西亞。(徒19:22)此趟募款團到馬其頓的主要目的,是為有經濟困難的耶路撒冷教會募款。故他們籌足款目後、即回以弗所,與保羅一同離開以弗所踏上歸途。

同他到亞西亞去的,有庇哩亞人畢羅斯的兒子所巴特,帖撒羅尼迦人亞里達古和西公都,還有特庇人該猶,並提摩太,又有亞西亞人推基古和特羅非摩。(徒20:4)

他們帶著募到的捐款、回到耶路撒冷,保羅卻被抓了起來、關在該撒利亞兩年,之後被轉至羅馬、再關兩年,使徒行傳寫到第28章,以他被關在羅馬作結束。之後的事情,我們僅能從保羅在監獄裡寫的最後三卷書信,提摩太前書、提摩太後書和提多書裡拼湊而得,看來保羅從羅馬出獄後,拜訪了一些地方、之後又被抓,最後被尼羅皇帝迫害、斬首、結束一生。

4.保羅第一次羅馬坐監提摩太獄中服侍支持 (腓2:22-23; 門1:1)

保羅第一次在羅馬坐監時,提摩太即隨側服侍、陪伴左右,故保羅的【監獄書信】:以弗所、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及腓利門書,開頭皆寫著“保羅和兄弟提摩太一同寫的信”。

為基督耶穌被囚的保羅,同兄弟提摩太、寫信給我們所親愛的同工腓利門。(門1:1)
但你們知道提摩太的名證;他興旺福音,與我同勞,待我像兒子待父親一樣。所以,我一看出我的事要怎樣了結,就盼望立刻打發他去。(腓2:22-23)

保羅從羅馬出獄後,他們一起坐船到革哩底,將提多留在那裡建立教會、傳福音,自己與提摩太前往小亞細亞、訪問以前的教會。

我從前留你在革哩底,是要你將那些沒有辦完的事都辦整齊了,又照我所吩咐你的,在各城設立長老。(多1:5)

5.保羅獲釋後將提摩太留在以弗所異端處置 (提前1:3; 多1:5)

保羅再次拜訪之前佈道旅行處,在往馬其頓途中,經過以弗所時,因當時教會有異端的問題,就將提多留在革哩底,將提摩太留在以弗所。

我往馬其頓去的時候,曾勸你仍住在以弗所,好囑咐那幾個人不可傳異教。(提前1:3)
我從前留你在革哩底,是要你將那沒有辦完的事都辦整齊了,又照我所吩咐你的,在各城設立長老。(提多書 1:5)

之後保羅前往馬其頓、再至庇哩亞、帖撒羅尼迦,來到哥林多,在拜訪當地教會時,他很想念提摩太和提多,就寫信給他們,也就是提摩太前書和提多書。在提多書裡、他跟提多說:哥林多太冷,欲往北到尼哥波立去避寒過冬,要提多快速來與之會合。

你要趕緊往尼哥波立去見我,因為我已經定意在那裡過冬。(多3:12)

6.保羅第二次羅馬下監請提摩太快趕來探視 (提後4:6, 21)

未料保羅到了那裡、竟立刻被抓起來,保羅此次是第二次被關在羅馬的監獄,在底層的死牢,其地下室既濕又冷,身上且還被鐵鍊綁著。保羅看情勢不妙,因為尼祿皇帝放火燒羅馬城、即為有名的電影【暴君焚城錄】,開始要迫害基督徒、保羅知道自己離世的時候近了,想念提摩太並寫了最後一封信給他,請他儘速來與之相見(之後他就被斬首)。這是第二封給提摩太的信,也就是提摩太後書,這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主題。
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你要趕緊在冬天以前到我這裡來。
(提後4:6,21)

III.保羅為提摩太禱告
(Paul’s Prayer for Timothy)

這禱告很簡短,內容為身為父母者,知自己即將離世、無法再照顧孩子,如何為之作最後一次的禱告。當時保羅被關在地牢、且被虐待,與他第一次坐牢情形不同。在知自己即將死、卻想念兒子,孩子將該怎辦?

1.祈求神賞賜恩惠憐憫平安(提後1:2;提前1:2 )

保羅為提摩太禱告的第一句話,是祈求神賜恩惠、憐憫與平安。保羅寫給提摩太的兩封信,其開頭皆如此寫:
願恩惠、憐憫、平安從父神和我們主基督耶穌歸與你!(提前1:2、提後1:2)

2.向清潔良心侍奉的神感恩(提後1:3ab; 徒24:16 )

接著第二句他表明其一生皆是用清潔的良心,在侍奉上帝。故,遭遇的景況雖不好,仍可向神獻上感恩的心,因問心無愧。
我感謝神,就是我接續祖先用清潔的良心所侍奉的神。(提後1:3ab)
我因此自己勉勵,對神對人常存無虧的良心。(徒24:16)

3.不停在禱告中紀念提摩太(提後1:3cd; 路1:13)

第三句,他告訴提摩太說,自己禱告時、總會紀念他,如詩歌“someone is praying for you”。想必有些父母親每天起床後、必會為自己的孩子禱告,因不知他們今天會碰到何事、將如何面對….,祈求上帝看顧他們。保羅每天為提摩太禱告:祈禱的時候,不住的想念你(提後1:3cd);如同撒迦利亞為約翰的出生、迫切的禱告,直至被神聽見:所以約翰也就被神大大的使用。天使對他說:撒迦利亞不要害怕,因為你的祈禱已經被聽見了。你的妻子以利沙伯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約翰。(路1:13)

4.迫切渴望能與提摩太見面(提後1:4; 腓1:8)

保羅迫切、期盼與提摩太再見一面,因他此次被抓、讓提摩太極其傷心、哭泣,保羅非常擔心他會垮掉。紀念你的眼淚,晝夜切切的想要見你,好叫我滿心快樂(提後1:4),而”切切”兩個字,即為鹿很口渴、迫切尋找水源之意,保羅的心同此、急與提摩太碰面;他對腓立比教會也是一樣、有顆迫切的心,為之禱告:我體會基督耶穌的心腸,切切的想念你們眾人;這是神可以給我作見證的。(腓1:8)

5.為提摩太無偽的信心感恩(提後1:5; 提前:1:5)

保羅對提摩太那無偽裝、真誠的信心,感謝神。「想到你心裡無偽之信,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羅以和你母親友尼基心裡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裡。」(提後1:5)
「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當一個人與神,可以用真誠的信心建立關係,身為父母的就能真正安心了,因為知道神會親自看顧、保守、帶領他們的孩子,無偽的信心是非常為重要的。

6.盼望提摩太將神恩賜挑旺(提後1:6; 提前4:14)

提摩太在遇到問題時、會不想或是不敢繼續去做、較為退縮。保羅瞭解他、盼望提摩太在這種狀況時,可以將神賜給他的恩賜、挑旺起來「為此我提醒你,使你將神藉我按手所給你的恩賜如火再挑旺起來。」(提後1:6)就像在燒木炭時,去撥動那些快要熄滅的炭火,將炭上的灰撥掉、讓空氣流進去,火就會再燒旺起來般。恩賜是需要再挑旺的、莫要忽略、否則會不見的。在提摩太前書裡,保羅這般提醒他:你不要輕忽所得的恩賜,就是從前藉著預言、在眾長老按手的時候賜給你的。(提前4:14)

7.願神賜下剛強仁愛謹守心(提後1:7; 徒1:8)

最後,保羅祈求神賜下剛強、仁愛、謹守的心給提摩太,挪去他的膽怯,這是從聖靈給我們的能力、可以達到以上三項的。
因為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後1:7)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

IV.屬靈的功課 (Spiritual Lessons)

1.傳福音如同生命的傳承(提後1:2a; 提前1:2; 多1:4)

從以上,我們如何學習到屬靈的功課呢?首先,所有傳福音、帶門徒者與被帶入基督信仰的人,其關係如同父母與兒女般。故,保羅寫給提摩太的兩封信裡,皆稱提摩太為自己的兒子,在提多書裡面也這樣稱呼提多。
寫信給我親愛的兒子提摩太。(提後1:2a)
寫信給我那因信主作我真兒子的提摩太。(提前1:2)
現在寫信給提多,就是照著我們共信之道作我真兒子的。(多1:4)
傳福音者與被帶來信主之間,應該同此,要有為人父母親者之心,供應、教導一無所有、所知的孩子、慢慢的將之拉拔、長大。被人帶來信主者,也是從開始的一無所知,慢慢的被教導、撫養與成長。孩子成長之後,父母尚要學習如何放手,就像一開始我們聽的那首A Mother’s Prayer裡的歌詞,那位母親祈求神、讓孩子有智慧,又祈求神幫助她放手,讓孩子可以走自己的路。

2.傳道人更須上帝的憐憫(提後1:2b; 弗1:2; 提前1:16)

願恩惠、憐憫、平安從父神和我們主基督耶穌歸與你!(提後1:2b)

這點我要特別強調,在保羅寫給所有教會的書信裡,皆說願恩惠、平安從我們的父和主基督耶穌歸與你們!(弗1:2)。並無求憐憫,但寫給提摩太則加上憐憫,看來保羅只有對傳道人、才這樣求。為何傳道人比弟兄姊妹更需要神的憐憫?保羅為之與神求的、為何比教會還多呢?我們逐項說明,首先恩惠,是指原不是應得的、卻白白的得到,也就是禮物 (gift)、恩典 (grace)之意;恩惠另種說法,是需要、但得不到,卻獲得賜予。而何謂憐憫呢,則是該得而未得或是本該承受的、需要付代價的,卻不用承擔、有人代受;簡單說,就是原本來該受的懲罰、免責之。最後一項平安,則是對於未來未知的恐懼,因為信靠上帝、心中不至焦慮!

為什麼保羅為傳道人禱告,特別為他們求憐憫呢?因傳道人也會犯錯,若其錯同一般弟兄姊妹,則傳道人較為嚴重。理由為:第一,因傳道人的身分有教導與輔導之責、告知別人應當如何行,自己卻知行不合一、榜樣出錯了,他人則無所適從。第二,因傳道人是牧養的角色,若犯了錯,弟兄姊妹受到的傷害的機會更高、且更嚴重。尤其,越有恩賜的傳道人,若犯錯、因他/她而跌倒的人、相較則會更多。因此,我們會說同樣犯了錯,神的僕人、會受更重的審判,換言之,神的僕人是比一般人更需要神的憐憫。所以保羅這樣說:「然而,我蒙了憐憫,是因耶穌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他一切的忍耐,給後來信他得永生的人做榜樣。」(提前1:16)

3.在極大艱難下仍能感恩(提後1:3a;提後1:16;哈3:17-19)

我感謝神,就是我接續祖先用清潔的良心所事奉的神。(提後1:3ab)
願主憐憫阿尼色弗一家的人;因他屢次使我暢快,不以我的鎖鍊為恥。(提後1:16)
我們一般人,都會在平順、環境很好的處境下感謝上帝!但保羅卻能在艱困的環境下、感謝神,這是很特別的信仰,我把這個稱為【哈巴谷的信仰】。以下經文描述,當時環境有三不狀況:不發旺、不結果、不效力。

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穩行在高處。這歌交與伶長、用絲弦的樂器。(哈3:17-19)

信仰的歷程大致上可以分為兩段:第一段是「因為」的信仰,因為上帝祝福我、聽我禱告、解決我的困難,所以我相信上帝。過了一段時間,「因為」的信仰就漸漸變為「雖然」的信仰:雖然我遇到困難挫折、雖然不如意….,我還是相信上帝。跟上帝已建立起穩定的關係,不會因外在的環境是否順遂而受到影響。保羅與神的關係、就是如此,雖明知自己大限將至,仍舊感謝神。

4.用洗淨的良心來服侍神(提後1:3b;詩19:12-13;詩139:23-24)

就是我接續祖先用清潔的良心所事奉的神。(提後1:3b)

保羅服事神、是用清潔的良心。我們剛才說神的僕人、也會犯錯,那怎會有清潔的良心呢?我的解釋,這個良心並非無錯、一塵不染的,而是要時常到上帝面前,檢視、承認自己之過,求神洗淨所犯之錯。我們若常常到神面前這樣自我反省,就可以用洗淨的良心、來服事主。
誰能知道自己的錯失呢?願你赦免我隱而未現的過錯。求你攔阻僕人不犯任意妄為的罪,不容這罪轄制我,我便完全,免犯大罪。(詩19:12-13)

神阿,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詩139:23-24)

5.用真誠的見證信仰傳承(提後1:5; 提後3:15; 路1:6)

一個人要傳福音,靠的不是他的口才,而是看他信仰的表現是否真誠;與真誠相對的就是虛假。想到你心裡無偽之信,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羅以、和你母親友尼基心裏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裏(提後1:5)。並且知道你是從小明白聖經,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提後3:15)
父母如何將信仰傳給兒女,最重要的就是讓子女看到【真誠的信心】。家人朝夕相處緊密,父母的信仰在兒女眼裏、必定真假立判、無法躲藏的。父母是真誠的信仰,或說一套做一套,孩子都很清楚的。因此,無偽的信心,是信仰傳承的重要條件。聖經描述施洗約翰的父母親如下:他們二人在神面前都是義人,遵行主的一切誡命禮儀,沒有可指摘的。(路1:6)這樣的父母親、莫怪他們養育出的孩子施洗約翰,能成為神重用的僕人、也就不足為奇了。

6.祭壇的火要常燃燒不停(提後1:6; 利6:12-13; 太25:29)

最後提醒的是,恩賜不要忽略;因為若忽略了自己的恩賜,它是會消失的。
為此我提醒你,使你將神藉我按手所給你的恩賜如火再挑旺起來。(提後1:6)
上帝吩咐摩西說:壇上的火、要在其上常常燒著,不可熄滅。祭司要每日早晨在上面燒柴,並要把燔祭擺在壇上,在其上燒平安祭牲的脂油。在壇上必有常常燒著的火,不可熄滅。(利6:12-13)耶穌說: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太25:29)世界上,所有的有形物質皆是越用越少,只有愛心和恩賜是越用越多。好比說某個人有音樂的天分,只有不斷的練習、才能讓其音樂造詣提高;反之,若疏於練習、懶於使用,原本的天分、也會慢慢被磨滅掉。故恩賜需要不斷使用、使之成長,與服事主是相同的。

V. 結論:

依靠聖靈賞賜能力
充滿基督愛心動機
明白順服上帝旨意

因為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後1:7)
此句是保羅禱告的結尾;剛強代表力量之意,也就是我們需要依靠聖靈所賞賜的能力、非依靠自己的力量。仁愛代表動機,我們的所作所為,是因為我們內心、充滿著耶穌基督的愛心,作為動機。謹守,則是說我們明白並且順服上帝的旨意。

星期二, 2月 7

[講道影片] 禱告系列(57) 新約禱告(17) 提摩太 (台)





【講道大綱】

聖經:提摩太後書一章1-7節

I. 引言: A Mother’s Prayer

II.保羅與提摩太 (Paul and Timothy)
1.保羅第一次旅行佈道帶領提摩太三代信主(徒14:21-22;提後1:5)
2.保羅第二次旅行佈道帶領提摩太作為門徒(徒16:1-3; 提前4:14)
3.保羅第三次旅行佈道提摩太陪伴同行幫助 (徒19:22; 徒20:4)
4.保羅第一次羅馬坐監提摩太獄中服侍支持 (腓2:22-23; 門1:1)
5.保羅穫釋後將提摩太留在以弗所異端處置 (提前1:3; 多1:5)
6.保羅第二次羅馬下監請提摩太快趕來探視 (提後4:6, 21)

III.保羅為提摩太禱告 (Paul’s Prayer for Timothy)
1.祈求神賞賜恩惠憐憫平安(提後1:2;提前1:2 )
2.向清潔良心侍奉的神感恩(提後1:3ab; 徒24:16 )
3.不停在禱告中紀念提摩太(提後1:3cd; 路1:13)
4.迫切渴望能與提摩太見面(提後1:4; 腓1:8)
5.為提摩太無偽的信心感恩(提後1:5; 提前:1:5)
6.盼望提摩太將神恩賜挑旺(提後1:6; 提前4:14)
7.願神賜下剛強仁愛謹守心(提後1:7; 徒1:8)

IV.屬靈的功課 (Spiritual Lessons)
1.傳福音如同生命的傳承(提後1:2a; 提前1:2; 多1:4)
2.傳道人更須上帝的憐憫(提後1:2b; 弗1:2; 提前1:16)
3.在極大艱難下仍能感恩(提後1:3a;提後1:16;哈3:17-19)
4.用洗淨的良心來服侍神(提後1:3b;詩19:12-13;詩139:23-24)
5.用真誠的見證信仰傳承(提後1:5; 提後3:15; 路1:6)
6.祭壇的火要常燃燒不停(提後1:6; 利6:12-13; 太25:29)

V. 結論:
依靠聖靈賞賜能力
充滿基督愛心動機
明白順服上帝旨意

【默想】

1.提摩太的信仰受到哪些人影響?
2.保羅如何為提摩太在主前代禱?
3.保羅為提摩太禱告的屬靈功課?

【金句】

「因為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
提摩太後書一:7

星期一, 2月 6

[講道影片] 禱告系列(57) 新約禱告(17) 提摩太 (華)




【講道大綱】

聖經:提摩太後書一章1-7節

I. 引言: A Mother’s Prayer

II.保羅與提摩太 (Paul and Timothy)
1.保羅第一次旅行佈道帶領提摩太三代信主(徒14:21-22;提後1:5)
2.保羅第二次旅行佈道帶領提摩太作為門徒(徒16:1-3; 提前4:14)
3.保羅第三次旅行佈道提摩太陪伴同行幫助 (徒19:22; 徒20:4)
4.保羅第一次羅馬坐監提摩太獄中服侍支持 (腓2:22-23; 門1:1)
5.保羅穫釋後將提摩太留在以弗所異端處置 (提前1:3; 多1:5)
6.保羅第二次羅馬下監請提摩太快趕來探視 (提後4:6, 21)

III.保羅為提摩太禱告 (Paul’s Prayer for Timothy)
1.祈求神賞賜恩惠憐憫平安(提後1:2;提前1:2 )
2.向清潔良心侍奉的神感恩(提後1:3ab; 徒24:16 )
3.不停在禱告中紀念提摩太(提後1:3cd; 路1:13)
4.迫切渴望能與提摩太見面(提後1:4; 腓1:8)
5.為提摩太無偽的信心感恩(提後1:5; 提前:1:5)
6.盼望提摩太將神恩賜挑旺(提後1:6; 提前4:14)
7.願神賜下剛強仁愛謹守心(提後1:7; 徒1:8)

IV.屬靈的功課 (Spiritual Lessons)
1.傳福音如同生命的傳承(提後1:2a; 提前1:2; 多1:4)
2.傳道人更須上帝的憐憫(提後1:2b; 弗1:2; 提前1:16)
3.在極大艱難下仍能感恩(提後1:3a;提後1:16;哈3:17-19)
4.用洗淨的良心來服侍神(提後1:3b;詩19:12-13;詩139:23-24)
5.用真誠的見證信仰傳承(提後1:5; 提後3:15; 路1:6)
6.祭壇的火要常燃燒不停(提後1:6; 利6:12-13; 太25:29)

V. 結論:
依靠聖靈賞賜能力
充滿基督愛心動機
明白順服上帝旨意

【默想】

1.提摩太的信仰受到哪些人影響?
2.保羅如何為提摩太在主前代禱?
3.保羅為提摩太禱告的屬靈功課?

【金句】

「因為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
提摩太後書一: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