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天梯夢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天梯夢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一, 5月 3

愛與懷怨 (Love and Grudge) (五) -- 聖經中的懷怨 (3) -- 哥哥對約瑟 (Brothers Against Joseph)

 

父親偏心與約瑟自大使哥哥們對他懷怨

        雅各偏愛約瑟,為他做一件彩衣。約瑟作自大白日夢,向哥哥們炫耀,又常向父親打哥哥們的小報告。引起哥哥們對約瑟的懷怨。逮到機會哥哥們把約瑟賣給米甸駱駝商隊下埃及作奴隸。

        想不到約瑟被哥哥們賣到埃及以後,歷經千辛萬苦、蒙冤下監、經過十三個年頭,終於因為幫法老解夢而鹹魚翻身,成為埃及宰相。雅各全家因遭遇飢荒而下埃及糴糧。當哥哥們與約瑟相認時,內心充滿二十二年前出賣約瑟為奴的罪惡感,擔心約瑟會對他們懷怨。雅各往生後,哥哥們心裡想:「或者約瑟懷恨我們,照著我們從前待他一切的惡足足地報復我們。」(創50:15)  就借用父親去世前的口氣,求約瑟饒恕他們過去出賣他為奴的罪惡過犯。約瑟並沒有忘記二十二年前被哥哥們出賣的往事。約瑟對哥哥們說: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創50:15)  約瑟用饒恕結清了二十二年前那筆舊帳。

星期一, 4月 26

愛與懷怨 (Love and Grudge) (四) -- 聖經中的懷怨 (2) -- 以掃對雅各 (Esau Against Jacob)

 

以掃懷怨欲殺雅各母親設謀暫避風頭

        雅各與母親共謀,從年老父親以撒騙得長子名份的祝福。哥哥以掃獲知後,對弟弟雅各懷怨,計畫在父親往生後殺害雅各。母親利百佳設法讓雅各逃往故鄉哈蘭已暫避風頭。

       雅各慌忙逃難,從家裡只拿走一根打狗棒。想不到這一走就是二十個年頭,母親往生也無法返家奔喪。雅各在哈蘭舅舅拉班家裡歷盡滄桑,最後還是背著拉班舉家脫逃。

        雅各在返家歸途中,想起二十年前與哥哥間的過節,內心還是充滿恐懼不安。自己用盡計謀想要自保。想不到在與哥哥以掃見面前夜,與神使者摔跤而跛腳。這下子萬一以掃還記恨報仇,自己是插翅難逃。隔天兄弟倆見面,哥哥以掃擁抱雅各,盡棄前嫌兩人和好。

        從這個鬩牆相爭故事中,我們看到懷怨可能帶來凶殺的惡果。饒恕才能醫治懷怨的傷口。 

星期日, 4月 18

愛與懷怨 (Love and Grudge) (三) -- 聖經中的懷怨 (1) -- 該隱對亞伯 (Cain Against Abel)

該隱獻祭不蒙神悅納遷怒懷怨並殺害亞伯

       聖經中第一個殺人案發生在人類第一個家庭內。該隱處世為人以及獻祭不蒙上主悅納,不會自我反省與改善,反而遷怒於蒙神悅納的弟弟亞伯。最終因對亞伯懷怨而殺死亞伯。

        或許有人會認為亞伯獻上羔羊,因此蒙上主悅納。該隱獻上土產,所以不蒙上主悅納。但是從上主與該隱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該隱不蒙上主悅納的原因並不在祭物的內容,而是在獻祭者的言行。上主對該隱說: 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他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他。」(創4:7) 該隱不知自我反省,反而暴怒到變臉色,而且遷怒並懷怨亞伯。上主警告該隱,罪惡就伏在他家門口,他要設法制伏該罪惡。很可惜,該隱因為對亞伯懷怨而被惡所勝。

星期日, 4月 4

愛與懷怨 (Love and Grudge) (二) -- 惡行入賬 (Wrong Recorded)

紀錄所遭遇惡行改天清算

        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三章討論完愛與暴怒的關係之後,就談到愛與懷怨的關係 (Love and Grudge)。中文和合本聖經翻譯為:
不計算人的惡。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則翻譯為:不記住別人的過錯可以說相當接近希臘文聖經中的οὐ λογίζεται τὸ κακόν (ou logizetai to kakon)。λογίζεται (logizetai) 意思就是要記清楚算明白。羅馬書四章三節: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 這個「算」字就是 logizetai。 κακόν (kakon) 就是「惡行」。使人受傷害的惡行。

        這句希臘文聖經,英文版有幾種翻譯。 新欽定本翻成 Love thinks no evil.(愛是不思想惡)。新標準修訂版是 Love is not resentful.(愛是不懷怨)。懷怨是對於對方的不高興,在這個翻譯中,「惡」及「計算」並沒有譯出來,只把負面感情表達出來,所以這是採意譯法。意思是翻譯出來了,但是原來的字卻沒有翻譯出來。我認為翻譯最好的應該是新美國標準版,它的翻譯是「Love does not take into account a wrong suffered.」

        這個惡行不是一般的惡行,而是讓你受苦的惡行。當我們遭遇別人惡行而受苦時,我們覺得對方有虧欠於我,我必須把這筆帳記清楚,這就是惡行入賬。入賬的目的是改天找機會要找對方算這筆帳。

 

星期三, 3月 24

愛與暴怒 (Love and Rage) (三十五) -- 勿扭鼻子 (Don't Squeeze Nose)

 

愛就不被激怒愛也不去激怒

        使徒保羅說:愛不輕易發怒 (中文和合本)。希臘文是:οὐ παροξύνεται (英文音譯為 ou paroxynetai),意思是不被激怒。1611年英文欽定本聖經才加上 輕易 兩個字。有愛心就不容易被激怒。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有愛心就會避免去激怒對方。

        箴言說:搖牛奶必成奶油;扭鼻子必出血。照樣,激動怒氣必起爭端。」(箴30:33) 如果我們用力搖晃牛奶,就會浮出奶油。如果我們用力去扭壓鼻子,就會流出鼻血。我們如果故意去一而再,再而三的激怒對方,脾氣再好的人也可能會被激怒,因而兩人之間會激動怒氣而起爭端。

星期日, 3月 21

愛與暴怒 (Love and Rage) (三十四) -- 饒恕拆牆 (Forgive to Teardown Wall)

 

雷根:戈巴契夫先生,拆開此牆吧!

        當我們受到傷害,心中冒起暴怒的三丈無名火,成為一道隔斷彼此關係的火牆。雙方都不願意接近這道火牆,以免受到二度傷害。

        這種情況之下,我們需要用溫柔的水槍來降溫,也需要饒恕的鎚來拆開隔斷的牆。

        1987年6月12日,美國總統雷根在西德西柏林演講中,向蘇俄總理戈巴契夫發出呼籲:戈巴契夫先生,拆開此牆吧!兩年之後,1989年隔斷東西柏林28年的柏林圍牆終於被拆除,開啟了東、西德趨近合一的大門。

星期五, 3月 19

愛與暴怒 (Love and Rage) (三十三) -- 溝通搭橋 (Communication Build Bridge)

 

在暴怒冰河兩岸用柔和言語搭起溝通橋樑

        當暴怒以冷戰的冰河方式呈現時,我們需要用柔和的言語來搭起溝通的橋樑。讓彼此的誤會可以冰釋,彼此親暱的互動關係能夠恢復。

         暴怒情況下的溝通,專注傾聽對方比用心傾訴己意更為重要。專注傾聽對方的措辭、語氣、表情、以及身體語言,如此表達您對他的尊重與嘗試瞭解他的想法。要避免分心與插嘴,體會對方內心的負面感情。不要企圖防衛、爭辯、否認、或給自己合理化的辯解。以好奇取代論斷,將心比心,並用適當回饋來澄清彼此的認知落差。這是同理心的表現。

         箴言說:回答柔和,使怒消退。

星期六, 3月 13

愛與暴怒 (Love and Rage) (三十二) -- 暴怒阻斷 (Rage Cut off)

親暱產生傷害引起暴怒阻斷親暱

        當我們在親暱互動中產生傷害時,會引起暴怒。過去在傳統文化與性別歧視之下,女性較常採取吞忍的冷戰方式來表達暴怒。可以稱作冰凍三尺。吞忍冰凍會在兩人之間形成冰河。

        男性在暴怒時,較常採取爆炸」的熱戰方式來表達。可以稱作火冒三丈。爆炸冒火會在兩人之間形成火牆。

        冰河與火牆都會在真愛親暱互動關係中造成阻隔。阻隔就會傷害真愛的親暱互動關係。

星期四, 3月 11

愛與暴怒 (Love and Rage) (三十一) -- 真愛易傷 (Love Vulnerability)

真愛產生親暱親暱易傷真愛

        真愛會產生彼此親暱依附關係 (Intimate Attachment)。親暱的關係建立在彼此真誠與信任 (Authenticity and Trust)。

        向對方真誠表達完整的自我,包括:自我的缺點、需求、以及負面情緒。我們期待會得到對方的接納、幫助、或安慰。但是卻可能會遭遇對方輕視、忽視、或排斥而帶來傷害。

       

星期一, 3月 8

愛與暴怒 (Love and Rage) (三十) -- 親暱易傷 (Intimacy Hurts)

牙齒容易咬傷舌頭由於關係親暱

        為何我們所愛的人卻比較容易引起我們的暴怒呢?我想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我們越愛一個人,就會與他建立越親暱的關係與越緊密頻繁的互動。如此,就可提高發生彼此齟齬摩擦的機會,甚至有意無意之間會產生彼此的傷害。當我們遭遇被所愛的人傷害時,就可能發生暴怒。

        這就好像我們的牙齒常常會咬傷我們的舌頭,卻不易咬傷我們的大腳趾。舌頭與牙齒相處在同一個嘴巴裡面,每天不論是吃東西或講話時,彼此有很親暱的互動,一不小心,就會發生牙齒咬傷舌頭的情況。

星期日, 3月 7

愛與暴怒 (Love and Rage) (二十九) -- 聖經教導 (Bible Teaching).8 -- 熄怒高手 (Calm Rage Ace)

熄怒高手ACE對己肯定對人慈憫將心比心

        精神科醫師詹斯頓 (Dan Johnston) 如果我們能夠操練熄怒高手 (Calm Rage ACE),就有機會把杏仁核劫持」(Amygdala Hijack) 下的暴怒反應 (Rage Reaction),轉化成前額葉主導」(Prefrontal Guide) 下的冷靜回應 (Calm Response)。

        A代表對己肯定 (Self Assertion),用直接、坦誠、適當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思想與需要,促進彼此瞭解、共識、與合作。

        C代表對人慈憫 (Other Compassion),瞭解對方的憂傷與痛苦,並且願意設法減輕對方的痛苦。

        E代表將心比心 (Empathy),能夠察言觀色、設身處地去體驗對方目前的情緒、思想與需要。 

        當我們能夠學會如何操練熄怒高手 (Calm Rage ACE),就可以讓我們的暴怒在很短的時間內平靜下來,不會失控而損人傷己。

星期五, 3月 5

愛與暴怒 (Love and Rage) (二十七) -- 聖經教導 (Bible Teaching).6 -- 報仇鬼 (Tupilaq)

格陵蘭的屠匕拉可能會逆襲

        格陵蘭 (Greenland) 神話中有報仇鬼 (Avenge Monster),叫做屠匕拉」(Tupilaq)。憤怒難消者可以找巫師,在黑夜中用動物屍體骨、皮、毛等,加上咒語以及秘術,做成報仇鬼屠匕拉,趁黑放入大海,去搜尋敵人並加以殺害。但是如果對方擁有法力更高的護衛,該屠匕拉會折回,逆襲並殺害暴怒者。此時,只有公開承認自己私下暴怒報仇行徑可以免死。

        這個格陵蘭屠匕拉神話告訴我們。如果暴怒無法及時妥善處理,到了黑夜就可能會變為怨恨敵意,企圖傷害對方,卻也可能反彈傷害自己。唯有把這些深埋心底的暴怒怨恨公開承認處理,才能免於受害。

星期四, 3月 4

愛與暴怒 (Love and Rage) (二十六) -- 聖經教導 (Bible Teaching).5 -- 勿久怒 (Don't Brood Rage)

含怒到日落損人不利己

        使徒保羅勸告我們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弗4:26-27)  我們如果沒有及時妥善處理憤怒,就可能給魔鬼留地步。讓魔鬼有虛可乘。大衛王說:當止住怒氣,離棄忿怒;不要心懷不平,以致作惡。」(詩37:8) 所羅門王說:好氣的人挑啟爭端;暴怒的人多多犯罪。」(箴29:22) 

        長期的憤怒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產生負面的影響,也會破壞我們的人際關係。因此,我們應當學習如何及時妥善處理憤怒。

星期六, 2月 27

愛與暴怒 (Love and Rage) (二十一) -- 聖經中的暴怒 (Rage in Bible).13 -- 保羅暴怒就拆夥 (Paul Rage Split from Barnabas)

是否給約翰再一次機會保羅巴拿巴無法妥協

        教會歷史首次海外宣道團隊,由安提阿教會主任牧師巴拿巴領隊,初步在教會配搭服侍的掃羅當助手,還帶一位實習生稱呼馬可的約翰 (巴拿巴表弟) (西4:10) 同行。海外宣道第一站就是巴拿巴的故鄉居比路(Cyprus),掃羅表現出他的才華,改名為保羅,也成為領隊。到了下一站旁非利亞的別加 (Perga of Pamphylia),馬可約翰脫隊返回耶京。

        一段時間之後,保羅向巴拿巴提議再去探望上次海外宣道所建立的教會。巴拿巴想帶馬可約翰同行,保羅堅決反對。兩人為此鬧翻分道揚鑣。保羅帶一位新手西拉走陸路往敘利亞,巴拿巴帶馬可約翰走海路往居比路。

        根據教會傳統,巴拿巴把馬可約翰栽培成使徒彼得的助理,寫了馬可福音,也成為保羅得力的助手 (提後4:11)。

星期五, 2月 26

愛與暴怒 (Love and Rage) (二十) -- 聖經中的暴怒 (Rage in Bible).12 -- 門徒暴怒降天火 (Disciple Rage Fire From Heaven)

雅各約翰因為撒瑪利亞不接待暴怒欲降天火

         耶穌帶領門徒往耶路撒冷,撒瑪利亞人拒絕接待耶穌與門徒。被耶穌稱為雷子的門徒雅各與約翰因此而暴怒,想要學先知以利亞一樣,求神降下天火焚毀撒瑪利亞城。

        先知以利亞是為了要挽回以色列人歸向耶和華,與巴力先知公開PK,求耶和華降天火焚燒祭壇上的祭物。雅各與約翰卻是濫用神賞賜能力,要滅絕拒絕接待他們的人。

        當我們暴怒時,是否也會陷入雅各約翰的錯誤,濫用神賞賜的恩典,發洩自己的怒氣。耶穌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不曉得。人子來是要救人命,不是滅人命。

星期四, 2月 25

愛與暴怒 (Love and Rage) (十九) -- 聖經中的暴怒 (Rage in Bible).11 -- 烏西雅暴怒長痲瘋 (Uzziah Rage and Leprosy)

祭司攔阻烏西雅王燒香烏西雅王暴怒卻長痲瘋

         烏西雅王國勢強盛、政績顯赫,心高氣傲,企圖染指祭司專職,強入聖殿要燒香獻祭。大祭司亞撒利雅和八十位勇敢祭司攔阻他。烏西雅王暴怒,手拿香爐燒香,結果額頭上面長了大痲瘋。烏西雅王只好羞愧地跑出聖殿。終其一生無法再擔任國王,由他兒子約坦代理國事,直到他離世。

        當我們領受上主特別恩典而稍有成就時,千萬要心存感恩與謙卑,不要像烏西雅王一樣驕傲越矩,拒絕聽從別人的規勸,以至於自取侮辱。

星期三, 2月 24

愛與暴怒 (Love and Rage) (十八) -- 聖經中的暴怒 (Rage in Bible).10 -- 乃縵自傲暴怒 (Proud Naaman Rage)

元帥乃縵大痲瘋求醫治先知以利亞沒照期待引爆怒

         亞蘭元帥乃縵罹患大痲瘋病,耳聞以色列國有神醫可治此病,帶大批禮物前來求醫治。想不到先知以利亞不出門看診,指派人吩咐乃縵去約但河沐浴七回。元帥乃縵因此暴怒而要班師返國。還好有僕人勸他,來都來了,不如照先知指示,去約但河沐浴七回,說不定會得醫治。乃縵聽從僕人勸告,結果大痲瘋得到痊癒。

        高傲者常會自視過高,如果對方沒有照自己的預期反應,就會暴怒,也聽不進別人的勸告。以致於讓情況惡化,自己也遭受損失。還好乃縵元帥聽進僕人勸告,讓大痲瘋得痊癒。

星期二, 2月 23

愛與暴怒 (Love and Rage) (十七) -- 聖經中的暴怒 (Rage in Bible).9 -- 大衛責備自己 (David Condemed Self)

先知拿單說故事大衛暴怒定罪自己

        大衛王濫用王權強暴部屬妻子成孕,又設狡計企圖卸責。計不得逞後竟然耍狠招借刀殺人。這些一錯再錯的惡行都看在耶和華眼中。

        耶和華差遣先知拿單前往譴責大衛王。拿單先用比喻說故事給大衛王聽。一個富翁牛羊成群,竟然殺窮鄰居的唯一羊羔來宴請客人。大衛聽完暴怒,下令嚴懲這位富翁。拿單才說,這位富翁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就是您自己。

        心理學研究發現,我們常會使用外射機轉 (Projection) 把自己潛意識中的惡投射到別人身上,然後嚴加譴責,卻不知道,我們用一根指頭指責別人,卻是用四根手指指向自己。

星期一, 2月 22

愛與暴怒 (Love and Rage) (十六) -- 聖經中的暴怒 (Rage in Bible).8 -- 掃羅忌大衛 (Saul is jealous of David )

 

婦女稱讚大衛殺死巨人歌利亞導致掃羅王嫉妒暴怒

        大衛英勇單挑並且殺死非利士敵軍巨人歌利亞,引起眾婦女對大衛的公開讚美。大衛打死了那非利士人,同眾人回來的時候,婦女們從以色列各城裡出來,歡歡喜喜,打鼓擊磬,歌唱跳舞,迎接掃羅王。眾婦女舞蹈唱和,說: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掃羅甚發怒,不喜悅這話,就說:將萬萬歸大衛,千千歸我,只剩下王位沒有給他了。從這日起,掃羅就怒視大衛。」(撒上18:6-9)

        掃羅王對大衛嫉妒與暴怒,開始處心積慮想要殺死大衛,以除去大衛對他王位的威脅。大衛只好四處躲藏逃避掃羅王的追殺。當我們產生嫉妒暴怒時,可能也會像掃羅王一樣,恩將仇報。

星期日, 2月 21

愛與暴怒 (Love and Rage) (十五) -- 聖經中的暴怒 (Rage in Bible).7 -- 巴蘭打驢子 (Balaam Hit Donkey)

巴蘭財迷心竅驢子開口調教

        摩押王巴勒用重金禮聘先知巴蘭去咒詛以色列人。巴蘭三番兩次懇求耶和華讓他去賺這個外快。財迷心竅的巴蘭聽不出耶和華從不許的命令,轉為任憑的許可只是容許巴蘭前去赴約,卻不許咒詛以色列。

        隔天清晨,巴蘭喜孜孜騎著小毛驢要趕去赴約。耶和華差派天使半路攔阻警告巴蘭。財迷心竅的先知巴蘭只看到聘禮的金光閃閃,卻無視於攔在他面前天使手上的劍光閃閃。驢子看見天使手中的劍,拼命左躲右閃,擦傷巴蘭的膝蓋。巴蘭暴怒杖打驢子。耶和華讓驢子開口向巴蘭抗議。巴蘭才看清楚前面攔路的天使。

        我們也時常為了自己的私利而忽視該注意的倫理。當我們發現得利之路受挫時,會暴怒攻擊造成挫折的對象,卻不會反身自省,看到自己的謬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