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草戊尚土俱樂部 首頁
靈修日誌 首頁
圖檔
編輯
主日講道
»
系列一
»
馬太福音系列
作主見證系列
受洗系列
啟示錄系列
宣道系列
小組系列
建造系列
系列二
»
愛的系列
操練敬虔
教會生活
教會系列
母愛系列
禱告系列
管家系列
重建系列
(和平教會)年度目標
節日慶典
»
復活節系列
聖誕節系列
母親節系列
父親節系列
過年系列
牧函
靈修日誌
經文索引
»
摩西五經
»
創世紀
出埃及記
利未記
民數記
申命記
舊約歷史
»
約書亞記
士師記
路得記
撒母耳記上
撒母耳記下
列王紀上
列王記下
歷代志上
歷代志下
以斯拉記
尼希米記
以斯帖記
詩歌智慧書
»
約伯記
詩篇
箴言
傳道書
雅歌
大先知書
»
以賽亞書
耶利米書
耶利米哀歌
以西結書
但以理書
小先知書
»
何阿西書
約珥書
阿摩司書
俄巴底亞書
約拿書
彌迦書
那鴻書
哈巴谷書
西番雅書
哈該書
撒迦利亞書
瑪拉基書
耶穌生平與使徒行傳
»
馬太福音
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約翰福音
使徒行傳
保羅書信(一)
»
羅馬書
哥林多前書
哥林多後書
加拉太書
以弗所書
腓立比書
歌羅西書
保羅書信(二)
»
帖撒羅尼迦前書
帖撒羅尼迦後書
提摩太前書
提摩太後書
提多書
腓利門書
其它門徒書信
»
希伯來書
雅各書
彼得前書
彼得後書
約翰一書
約翰二書
約翰三書
猶大書
啟示錄
專題與專欄
»
羅馬書
疫情後教會
新興教會
創世記查經
»
目錄
MP3錄音
講義下載
其他編輯後影片
天梯夢
關懷系列
»
基督徒婚姻
關顧內在心靈
婚姻衝突輔導
認識哀傷本質與處置
認識憤怒本質與處置
認識憂鬱本質與處置
尊神敬祖
眼睛的故事
認識基督教(洗禮班)
鬥嘴鼓
鬼附與精神病
代禱信
生活點滴
»
我的故事
成長的故事
家教的故事
感動的故事
和平的故事
57醫學系同學會
多媒體
»
影片
»
最新影片
羅馬書(華)
羅馬書(台) 2024
羅馬書(台) 2023
創世記
馬太福音系列
啟示錄系列
愛的系列
牧者系列
禱告系列
重建系列
教會系列
小組系列
復活節系列
MP3
»
講道錄音
創世記查經錄音
圖檔
與我聯繫
1
2
星期五, 7月 31
愛與忍耐 (Love and Patience) (四) -- 愛遇見惡 (Love Encounters Evil) -- 沉默無語 (Silence) (1)
星期五, 7月 31 7/31/2020
天梯夢
,
活出真愛
No comments
當愛遇惡沉默亦惡無言亦言 愛是恆久忍耐這句話,常被扭曲成當愛遇惡時,似乎視而不見、默然無語的鴕鳥心態。這是消極、受害的無奈。 德國潘霍華牧師 (Dietrich Bonhoeffer) 面臨希特勒屠殺無辜的暴政,當代德國教會多數選擇默然無語。潘霍華認為:面臨罪惡卻默然無語本身是罪惡。上主不會視為無辜。無語亦語、無動亦動。 ...
Read More
星期四, 7月 30
愛與忍耐 (Love and Patience) (三) -- 大衛的忍受 (David's Forbearance)
星期四, 7月 30 7/30/2020
天梯夢
,
活出真愛
No comments
押沙龍叛變大衛逃難示每謾罵侮辱 聖經忍耐有另外一個希臘文 μακροθυμία (makrothumia),這個字是由兩個字根所組成:μακρός (makros) 與 θυμός (thumos)。makros 是大與長的意思;thumos 是熱血與憤怒的意思。合併起來就是:經過很長時間之後才發怒。英文翻譯為 forbearance,意思是寬容節制的忍耐,中文可以翻譯為忍受。 ...
Read More
星期三, 7月 29
愛與忍耐 (Love and Patience) (二) -- 約伯的忍久 (Job's Endurance)
星期三, 7月 29 7/29/2020
天梯夢
,
活出真愛
No comments
約伯長存盼望的忍耐得蒙上主的慈悲 恆久忍耐的忍耐,聖經希臘文有兩個字,第一個字是ὑπομονή (hupomone),英文是 Endurance,中文可以翻譯為忍久,強調時間長度的耐力。這是對於困難處境的忍耐,背後的力量是對將來的盼望。聖經說:忍耐到底必然得救 (太24:13)。 約伯在災難困苦中,堅持不放棄他對上主的信靠,以及對將來得救的盼望,可以說是這種忍耐的榜樣。當他滿身長瘡時,甚至連他最親愛的妻子都對他說:你棄掉神,死了吧!(伯2:9)...
Read More
星期二, 7月 28
愛與忍耐 (Love and Patience) (ㄧ) -- 猩猩的禱告 (Chimpanzee Prayer)
星期二, 7月 28 7/28/2020
天梯夢
,
活出真愛
No comments
森林裡的猩猩求上主賞賜他忍耐 使徒保羅在討論溝通、宗教、施捨與愛的關係之後,就開始探討愛的內容,開宗明義第一句話就是:愛是恆久忍耐。這句話馬上讓我想到兩個問題:恆久是多久呢?甚麼是忍耐呢? 在森林中有一隻脾氣暴躁的猩猩,他想要把自己那暴躁的脾氣改好一點,於是他向上主禱告說:主啊!求你賞賜給我忍耐,請你現在馬上給我。 ...
Read More
星期一, 7月 27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二十二) -- 一杯涼水 (Cup of Cool Water) (3)
星期一, 7月 27 7/27/2020
天梯夢
,
活出真愛
No comments
主耶穌認同社會最邊緣弱勢的小子 當主耶穌說到小子時,除了指跟隨他的沒沒無聞的門徒之外,有時候是指處於社會最邊緣的弱勢者。主耶穌說:不可輕看這小子裡的一個;我告訴你們,他們的使者在天上,常見我天父的面。(太18:10) 主耶穌在講有關終末審判的山羊綿羊比喻時說: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25:40) 這些事指的是給渴者水、餓者食、裸者衣、旅者居、病者顧、監者探。就是關心並給予社會最邊緣弱勢者生存與生活最起碼的供應。 ...
Read More
星期日, 7月 26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二十一) -- 一杯涼水 (Cup of Cool Water) (2)
星期日, 7月 26 7/26/2020
天梯夢
,
活出真愛
No comments
一杯涼水代表生命所需與恩慈體貼 一杯涼水對生活在家家有冰箱的現代人來說,好像是舉手之勞輕而易舉的小事。對生活在第一世紀曠野鄉鎮者來說,可能像撒瑪利亞婦女一樣,需要徒步跋涉,從深井中拉出沁涼井水。清水是維持生命所必須,沁涼是恩慈體貼。 主耶穌說一杯涼水,是最簡單的供應,不是拿鐵咖啡或是約翰走路。主的門徒要學習過簡樸的生活,而且是願...
Read More
星期六, 7月 25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二十) -- 一杯涼水 (Cup of Cool Water) (1)
星期六, 7月 25 7/25/2020
天梯夢
,
活出真愛
No comments
中午井旁一杓涼水主賞賜他永生活水 第一世紀巴勒斯坦,主耶穌差遣十二門徒兩人一組,前往加利利各鄉各鎮,宣揚天國福音。主耶穌知道經過一天的日曬走路、四處傳道,一定會脫水乾渴。這時候如果有人給門徒一杯涼水,這是何等的良善慈悲。主耶穌說:無論何人,因為門徒的名,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裡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賜。(太10:42) 這裡的小子,指的是名不見經傳的耶穌門徒。 ...
Read More
星期五, 7月 24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九) -- 捨命的動機(Motive of Life Sacrificing) -- 獻上活祭 (Living Sacrifice) (8)
星期五, 7月 24 7/24/2020
天梯夢
,
活出真愛
No comments
獻上自己當活祭察驗神純全旨意 主耶穌背十字架走上各各他捨命犧牲的道路。這條路只走一次。但是根據路加福音的記載,主耶穌要他的門徒,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路9:23) 這個天天就不是指走一次,而是成為每天生活的態度。以殉道士為主而捨己的心來過每天的生活。 使徒保羅對此的詮釋,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12:1-2)...
Read More
星期四, 7月 23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八) -- 捨命的動機(Motive of Life Sacrificing) -- 丈夫為妻子 (Husband for Wife) (7)
星期四, 7月 23 7/23/2020
天梯夢
,
活出真愛
No comments
婚姻美滿幸福在乎願意放下自己 使徒保羅教導婚姻美滿幸福的秘訣,在於夫妻願意放下自己。以弗所書五章24-25節說,教會怎樣順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樣凡事順服丈夫。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妻子凡事順服丈夫,是捨己意。丈夫為妻子捨己,是捨己命,捨己命應該包括捨己意在內,否則命都捨了,還有啥意見呢?除非這位丈夫是死鴨子硬嘴巴。 ...
Read More
星期三, 7月 22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七) -- 捨命的動機(Motive of Life Sacrificing) -- 人為朋友 (Man for Friend) (6)
星期三, 7月 22 7/22/2020
天梯夢
,
活出真愛
No comments
達蒙作皮西亞斯人質差點死於斧下 古希臘傳奇故事,皮西亞斯 (Pythias) 得罪暴君迪奧尼修斯 (Dionysius),被判死刑。皮西亞斯請求暴君容他回故鄉與父母親友訣別。暴君怕皮西亞斯會趁機潛逃,皮西亞斯好友達蒙 (Darmon) 自願被囚作為人質。若行刑日皮西亞斯沒有趕回來,達蒙就要被處以斧刑。 執行當日皮西亞斯沒有回來。當太陽要西沉,達蒙被綁上斧刑台時,遠處傳來急促跑步聲,有人大喊,斧下留人。皮西亞斯全身是傷連跑帶爬的趕回刑場。他向達蒙道歉,在與父母親友訣別後。返程航海途中,他遭遇海盜搶劫他的船。他被殺傷丟下海。設法游泳上岸,再拚命抄近路趕回來赴刑。暴君迪奧尼修斯被皮西亞斯與達蒙間那真誠的友情所感動而釋放它們兩人。 ...
Read More
星期二, 7月 21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七) -- 捨命的動機(Motive of Life Sacrificing) -- 好牧人為羊 (Good Shepherd for Sheep) (5)
星期二, 7月 21 7/21/2020
天梯夢
,
活出真愛
No comments
好牧人願意冒生命危險搶救羊命 大衛年輕時替父親放牧羊群,偶而遭遇有羊被獅子或熊咬走。大衛願意冒生命危險去從獅口或熊口搶救那隻垂危被咬走的羊。這種領袖特質,讓耶和華看中,而挑選大衛成為以色列國王,好牧養神的子民以色列。(撒下5:2) 一個好領袖願意為他所帶領的群體犧牲下列三項:一、時間與精力:比其他人更專注與付出。二、權力與自由:願意授權而且犧牲自由。三、功績與究責:將功績給下屬扛起究責。 ...
Read More
星期一, 7月 20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六) -- 捨命的動機(Motive of Life Sacrificing) -- 基督為罪人 (Christ for Sinners) (4)
星期一, 7月 20 7/20/2020
天梯夢
,
活出真愛
No comments
唯基督為罪人死十架上 羅馬書5章7-8節說,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公義者互不侵犯,少有人會願意為其犧牲;仁愛者樂於助人,感恩者可能願意為其犧牲以報恩。唯有基督是在我們還作罪人時,為救贖我們而捨命在十字架上。如此大愛會激勵那些領受其大愛的人,也願意為福音殉道。 ...
Read More
星期日, 7月 19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五) -- 捨命的動機(Motive of Life Sacrificing) -- 犧牲殉道 (Sacrificing Martyr) (3)
星期日, 7月 19 7/19/2020
No comments
司提反為主殉道掃羅為主迫害 捨命者或為政治理念、或成聖戰烈士。另有一類捨命者是為他所信奉的上主而甘願犧牲性命,成為犧牲殉道者。 耶穌基督為了拯救世上罪人,十字架上捨命犧牲。(提前1:15) 耶穌基督也挑戰他的門徒: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16:24) ...
Read More
星期六, 7月 18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四) -- 捨命的動機(Motive of Life Sacrificing) --聖戰烈士 (Jihad Martyr) (2)
星期六, 7月 18 7/18/2020
天梯夢
,
活出真愛
No comments
為阿拉聖戰發展成自殺炸彈客 伊斯蘭教為了抵抗對伊斯蘭教的迫害,容許發動聖戰 (Jihad)。嚴禁使用聖戰強迫異教徒皈依伊斯蘭、也禁止傷及沒參戰的老弱婦孺。 後來發展成為殉道行動 (Istishhad, Martyrdom Operation),也被稱為自殺恐攻 (Suicide Terrorism)。參與者以殉道的動機在自己身上綑綁炸彈,設法接近軍事目標,或是聚集群眾,引爆炸彈,犧牲自己生命,同時也殺死或殺傷附近的人。 ...
Read More
星期五, 7月 17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三) -- 捨命的動機(Motive of Life Sacrificing) --政治烈士 (Political Martyr) (1)
星期五, 7月 17 7/17/2020
天梯夢
,
活出真愛
No comments
神風隊員為日本帝國捐軀捨命 1941年12月7日清晨,353架日本戰機發動對美國珍珠港的攻擊。這些神風特攻隊 (Kamikaze Commando) 都是抱著為國捐軀捨命的精神參與這次突襲。孫中山先生帶領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為了推翻滿清政權而犧牲捨命。這些捨命者參與攻擊而犧牲。 鄭南榕先生為爭取言論自由與台灣獨立1989年4月7日清晨自焚。2015年7月30日林冠華為反高中課綱微調自殺。這些捨命者用自殺來表達自己的政治理念。 ...
Read More
星期四, 7月 16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二) -- 施捨的動機(Motive of Almsgiving) --慈悲憐恤 (Mercy) (6)
星期四, 7月 16 7/16/2020
天梯夢
,
活出真愛
No comments
祭司利未繞道前行撒瑪利亞動了慈心 施捨六種動機當中,慈悲憐恤是最成熟的動機。施捨者並不趁人之急借貸取利、也非互通有無投桃報李、不在乎社會觀感沽名釣譽、不是遵守誡命循規蹈矩、不期待上主紀念或報答,他只在乎對方現在需要幫助,慈悲憐恤促使他願意付出關心與實質的幫助。 主耶穌曾說一個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有一位上耶路撒冷(可能去聖殿敬拜的猶太人),再返回耶利哥的下山途中,不幸遭遇盜匪搶劫。他全身重傷、被丟在路旁,奄奄一息、盼望有好心人路過伸出援手。好不容易等到有人走近,是一位祭司...
Read More
星期三, 7月 15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一) -- 施捨的動機(Motive of Almsgiving) --借給上帝 (Lend to Lord) (5)
星期三, 7月 15 7/15/2020
天梯夢
,
活出真愛
No comments
貸款給上帝回收連本帶利 施捨者的另外一種可能的動機,是把施捨視為貸款給上帝,上帝會給予很寬厚的利息。這是舊約箴言的教導。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箴19:17) 主耶穌甚至用農人的收成作比喻,鼓勵人施捨。他說: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路6:18)...
Read More
星期二, 7月 14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 -- 施捨的動機(Motive of Almsgiving) --循規蹈矩 (Rule Follow) (4)
星期二, 7月 14 7/14/2020
No comments
法利賽人循規蹈矩獻上什一 施捨第四種動機,既非放貸取利,也不是投桃報李,更不想沽名釣譽。他施捨只是盡自己本份,照宗教所規定的最低額度捐款。他因此而自我感覺良好。 耶穌就講過一個比喻。一位法利賽人與一位稅吏同時到聖殿禱告。這位法利賽人自言自語說: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那位稅吏連舉目望天都不敢,只搥胸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路18:11-12)...
Read More
星期一, 7月 13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九) -- 施捨的動機(Motive of Almsgiving) --沽名釣譽 (Fame Fishing) (3)
星期一, 7月 13 7/13/2020
天梯夢
,
活出真愛
No comments
盼施捨能為己流芳百世 施捨給予需要者的第三種動機,既不是趁人之危、圖利自己,也不是互通有無、彼此幫助。他真心想要藉由施捨幫助欠缺需要者,但是他也希望藉此善事讓自己揚名千古、流芳百世。這是藉施捨善舉來沽名釣譽。 當人發現擁有財富只是暫時,大限一到,財富將歸於別人。因此,有些財主盼望能夠藉由施捨,而得到社會的肯定,更盼望這個肯定,能夠流傳到他往生之後。所謂,虎死留皮、人死留名。沽名釣譽的動機...
Read More
星期日, 7月 12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八) -- 施捨的動機(Motive of Almsgiving) --投桃報李 (Barter Trade) (2)
星期日, 7月 12 7/12/2020
天梯夢
,
活出真愛
No comments
以物易物各取所需彼此幫助 在金錢系統與市場機制尚未發展之前,人類社會中很早就已經有以物易物 (Barter Trade) 的方法,來達到各取所需、彼此幫助的目的。 這種投桃報李的互助交換,不會產生放貸取利而產生貧富差距的問題。施捨者與受施者是相互的關係。 ...
Read More
星期六, 7月 11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七) -- 施捨的動機(Motive of Almsgiving) --放貸取利 (Usury Trap) (1)
星期六, 7月 11 7/11/2020
天梯夢
,
活出真愛
No comments
貸款給予急需者的動機是取利 舊約聖經的教導是不要向民中貧窮人放債取利。(出22:25) 新約聖經主耶穌說:借給人不指望償還,你們的賞賜就必大了。(路6:35) 放貸取利者的動機不是對於貧窮困苦者施捨的慈善,而是求取自我的利益。 資本主義 (Capitalism)...
Read More
星期五, 7月 10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六) -- 宗教與施捨(Religion and Almsgiving) --基督教 (Christianity) (5)
星期五, 7月 10 7/10/2020
天梯夢
,
活出真愛
No comments
山羊與綿羊用施捨分別 主耶穌在馬太福音二十五章第31-46節用一個比喻來描述末世最後的審判。主耶穌說:人子在榮耀裡、同眾天使降臨,坐榮耀寶座上。萬民聚集他面前。他要分別他們,像牧者分別綿羊山羊。 綿羊與山羊最大的分別在於:我餓給我吃,渴了給我喝;作客留我住;赤身給我穿;病了看顧我;在監來看我。綿羊與山羊都同聲說道:主啊!我們從來沒見過你那種狀況啊!主耶穌回答說:這些事你若作在最小弟兄,就是作在我身上。施捨幫助社會邊緣弱勢者是最後審判時分別綿羊山羊的標準。 ...
Read More
星期四, 7月 9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五) -- 宗教與施捨(Religion and Almsgiving) --猶太教 (Judaism) (4)
星期四, 7月 9 7/09/2020
天梯夢
,
活出真愛
No comments
施捨是公義與慈悲的結合 猶太教過年是上主來清算總帳的時刻,稱為敬畏日 (Yarim Noraim),總共有十天,第一天元旦 (Rosh Hashanah) 與第十天贖罪日 (Yom Kippur),要吹響山羊號角 (Shofar),呼籲大家要注意三件敬虔的事:真心懺悔 (Teshuva)、同心禱告 (Tefillah)、公義慈悲 (Tzedakah)。 ...
Read More
星期三, 7月 8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四) -- 宗教與施捨(Religion and Almsgiving) --伊斯蘭教 (Islam) (3)
星期三, 7月 8 7/08/2020
天梯夢
,
活出真愛
No comments
年底若有結餘至少捐百分二點五 伊斯蘭教信仰有五基柱 (Arkan al-Islam):認信 (Shahadah)、祈禱 (Salat)、施捨 (Zakat)、齋戒 (Sawn)、朝聖 (Hajj)。施捨是第三基柱。 Zakat 的阿拉伯語有淨化與成長之意。施捨時,阿拉會淨化與增值我們擁有的財富。Zakat...
Read More
星期二, 7月 7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三) -- 宗教與施捨(Religion and Almsgiving) --佛教 (Buddhism) (2)
星期二, 7月 7 7/07/2020
天梯夢
No comments
小乘佈施僧侶大乘施捨貧窮 佛教發展成為小乘 (Theravada) 與大乘 (Mahayana)。小乘主要南傳在斯里蘭卡、泰國、緬甸、柬埔寨與寮國,大乘則北傳到其他國家與地區。 小乘僧侶每天清晨會托缽繞行寺廟周圍,接受信眾恭迎佈施。佈施主要是米飯、菜蔬、水果、甜點等食物,也有花卉、飲料、其他日常用品等等。不能佈施金錢。信眾佈施支持僧侶,僧侶才能專心唸經修行而廣傳佛法。 ...
Read More
星期一, 7月 6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二) -- 宗教與施捨(Religion and Almsgiving) --印度教 (Hinduism) (1)
星期一, 7月 6 7/06/2020
天梯夢
,
活出真愛
No comments
施捨美德要注意動機動作與態度 根據歌者奧義書 (Chandogya Upanishad) ,美德有五種:禁慾 (Tapas, Asceticism)、慈善 (Dana, Charity)、坦誠 (Arjava, Honesty)、無傷 (Ahimsa, Non-injury)、真實 (Satya, Truthfulness)。施捨是慈善的一種表現。 ...
Read More
星期日, 7月 5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一) -- 宗教與施捨(Religion and Almsgiving) --施捨 (Almsgiving)
星期日, 7月 5 7/05/2020
天梯夢
,
活出真愛
No comments
施捨是富足者對貧困者的慈悲 施捨 (Almsgiving) 的字源來自希臘文 ἐλεήμων (eleēmōn),意思是慈悲 (merciful)。使徒保羅在討論過愛與宗教的關係之後,接著談到愛與施捨的關係。保羅說: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於我無益。(林前13:3) 將所擁有的物質 (Property)...
Read More
星期六, 7月 4
愛與宗教 (Love and Religion) (三十二) -- 宗教乏愛 (Religion Without Love) -- 先見巴蘭 (Seer Balaam)
星期六, 7月 4 7/04/2020
天梯夢
,
活出真愛
No comments
戴爾阿拉銘文發掘先見巴蘭 民數記中有關先知巴蘭的記載佔了相當的分量。有關先知巴蘭的故事,只是傳說神話,還是歷史人物? 1967年由荷蘭萊登大學 (University of Leiden) 亨克法蘭肯教授 (Professor Henk Franken) 帶領的考古團隊無意間在戴爾阿拉 (Dair Alla) 發現先見巴蘭書銘文殘片。這些殘片來自大地震倒塌房屋的牆面。經過多國考古學家拼湊殘片並研究其銘文內容後,確認這是有關先見巴蘭預言大災難的詩歌。使用放射性碳測量發現這些殘片年代大約公元前七百到八百年間,烏西雅王與先知阿摩司時代...
Read More
星期五, 7月 3
愛與宗教 (Love and Religion) (三十一) -- 宗教乏愛 (Religion Without Love) -- 大誡命 (Great Commission)
星期五, 7月 3 7/03/2020
天梯夢
,
活出真愛
No comments
文士問最大誡命耶穌答愛神愛人 耶穌的宣道造成民眾廣大迴響,也引起傳統各派別宗教領袖的嫉妒。首先發難的是在朝的希律黨與在野的法利賽黨聯合派代表,詢問耶穌對於納稅該撒的看法。耶穌看透他們來者不善、企圖陷害,就四兩撥千金,回答說:該撒歸該撒、上主歸上主。[政教分離的聖經基礎] 接著與羅馬政府採合作態度的自由派撒都該黨派代表來質疑有關復活神學的議題。耶穌巧妙的引用摩西五經回答。最後,神學院教授文士出面了。文士問耶穌,在613條誡命中哪一條最重要?耶穌非常慷慨,問一答二。耶穌說:最重要的是盡己愛神,其次相仿,愛人如己。文士為了表示自己神學知識淵博,加碼詮釋:神是獨一,愛神愛人勝於宗教獻祭。耶穌說:你離神國不遠矣。(可12:13-34) ...
Read More
星期四, 7月 2
愛與宗教 (Love and Religion) (三十) -- 宗教乏愛 (Religion Without Love) -- 靈恩派 (Charismatism) (4)
星期四, 7月 2 7/02/2020
天梯夢
,
活出真愛
No comments
兩個雷仔一時暴怒濫用靈恩 耶穌帶領門徒,從加利利經過撒瑪利亞,要前往耶路撒冷,可能是要參加修殿節 (約10:22)。耶穌請門徒先行去安排膳宿,沒想到卻遭到拒絕。 耶穌之前曾經路過撒瑪利亞敘加城外,在雅各井旁與打水撒瑪利亞婦女討論敬拜神的地點議題。猶太人主張錫安山的耶路撒冷聖殿才是正統地點;撒瑪利亞人堅持示劍城外基利心山上的聖殿才是正統地點。雖然耶穌強調,真正的敬拜不在乎地點,乃在乎心靈與真誠的態度。(約4:1-42)...
Read More
星期三, 7月 1
愛與宗教 (Love and Religion) (二十九) -- 宗教乏愛 (Religion Without Love) -- 自由派 (Liberalism) (3)
星期三, 7月 1 7/01/2020
天梯夢
,
活出真愛
No comments
知識叫人自高自大唯有愛心能造就人 使徒保羅在討論有關祭拜過偶像的食物基督徒到底能不能吃時,提及正確的神學知識,有時候反而成為別人信心的絆腳石。(林前8:1-13) 這個有關偶像知識的問題,看起來好像是個小問題。實際上在台灣卻是一個宣道學很大的問題。基督教傳到台灣已經超過三百年,基督徒佔人口比例只有百分之四。其中因素很多。根據我個人觀察與經驗,有關祭拜祖先牌位是其中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之一。西方宣道士把台灣祖先牌位視為偶像,要求想要皈依基督的人,必須公開表明棄絕偶像,就是要把祖先牌位公開拆下燒燬。可是台灣人把祖先牌位視為孝道,因此,台灣人說,基督教死無人哭。 ...
Read More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文章 (Atom)
主題索引
經文索引
日期索引
Youtube 影片
最新上傳影片
影片播放清單
主日講道
作主見證系列
(6)
受洗系列
(14)
啟示錄系列
(138)
宣道系列
(13)
小組系列
(80)
年度目標
(13)
建造系列
(39)
復活系列
(14)
愛的系列
(64)
操練敬虔
(29)
教會生活
(22)
教會系列
(45)
母愛系列
(5)
母親節系列
(12)
父親節系列
(1)
牧者系列
(10)
禱告系列
(159)
管家系列
(41)
聖誕系列
(18)
過年系列
(25)
重建系列
(61)
關懷系列
(7)
馬太福音系列
(67)
專題與專欄
創世記查經
(102)
基督徒婚姻
(7)
尊神敬祖
(2)
新興教會
(6)
活出真愛
(403)
疫情後教會
(11)
眼睛的故事
(22)
羅馬書
(31)
認識基督教
(8)
關懷系列
(7)
鬥嘴鼓
(5)
鬼附與精神病
(7)
生活點滴
代禱信
(99)
我的故事
(13)
成長的故事
(12)
家教的故事
(9)
和平的故事
(8)
感動的故事
(5)
57醫學系同學會
(1)
多媒體
講道影片
(369)
MP3 下載
(2)
經文索引
001創
(20)
002出
(22)
003利
(3)
004民
(4)
005申
(4)
006書
(3)
008得
(3)
009撒上
(2)
010撒下
(1)
011王上
(4)
012王下
(2)
013代上
(2)
014代下
(3)
015拉
(2)
016尼
(34)
018伯
(3)
019詩
(15)
020箴
(2)
021傳
(4)
022歌
(2)
023賽
(13)
024耶
(2)
026結
(5)
027但
(3)
032拿
(3)
033彌
(2)
035哈
(2)
040太
(83)
041可
(11)
042路
(49)
043約
(41)
044徒
(22)
045羅
(15)
046林前
(43)
047林後
(4)
048加
(9)
049弗
(15)
050腓
(7)
051西
(5)
052帖前
(8)
054提前
(1)
055提後
(8)
058來
(1)
059雅
(5)
060彼前
(6)
062約壹
(2)
066啟
(140)
網誌存檔
►
2025
(2)
►
4月
(1)
►
2月
(1)
►
2024
(20)
►
12月
(2)
►
11月
(1)
►
10月
(1)
►
9月
(2)
►
8月
(1)
►
7月
(2)
►
6月
(2)
►
5月
(2)
►
4月
(2)
►
3月
(1)
►
2月
(3)
►
1月
(1)
►
2023
(42)
►
12月
(3)
►
11月
(1)
►
10月
(2)
►
9月
(2)
►
8月
(4)
►
7月
(3)
►
6月
(2)
►
5月
(1)
►
4月
(2)
►
3月
(1)
►
2月
(4)
►
1月
(17)
►
2022
(41)
►
12月
(2)
►
11月
(8)
►
10月
(1)
►
9月
(4)
►
8月
(3)
►
7月
(2)
►
6月
(4)
►
5月
(3)
►
4月
(1)
►
3月
(7)
►
2月
(3)
►
1月
(3)
►
2021
(95)
►
12月
(5)
►
11月
(2)
►
10月
(3)
►
9月
(5)
►
8月
(3)
►
7月
(1)
►
6月
(3)
►
5月
(3)
►
4月
(5)
►
3月
(17)
►
2月
(22)
►
1月
(26)
▼
2020
(399)
►
12月
(34)
►
11月
(33)
►
10月
(34)
►
9月
(32)
►
8月
(35)
▼
7月
(31)
愛與忍耐 (Love and Patience) (四) -- 愛遇見惡 (Love Encou...
愛與忍耐 (Love and Patience) (三) -- 大衛的忍受 (David's Fo...
愛與忍耐 (Love and Patience) (二) -- 約伯的忍久 (Job's Endu...
愛與忍耐 (Love and Patience) (ㄧ) -- 猩猩的禱告 (Chimpanzee...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二十二) -- 一杯涼水 (Cup of ...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二十一) -- 一杯涼水 (Cup of ...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二十) -- 一杯涼水 (Cup of C...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九) -- 捨命的動機(Motive o...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八) -- 捨命的動機(Motive o...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七) -- 捨命的動機(Motive o...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七) -- 捨命的動機(Motive o...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六) -- 捨命的動機(Motive o...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五) -- 捨命的動機(Motive o...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四) -- 捨命的動機(Motive o...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三) -- 捨命的動機(Motive o...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二) -- 施捨的動機(Motive o...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一) -- 施捨的動機(Motive o...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十) -- 施捨的動機(Motive of...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九) -- 施捨的動機(Motive of...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八) -- 施捨的動機(Motive of...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七) -- 施捨的動機(Motive of...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六) -- 宗教與施捨(Religion ...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五) -- 宗教與施捨(Religion ...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四) -- 宗教與施捨(Religion ...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三) -- 宗教與施捨(Religion ...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二) -- 宗教與施捨(Religion ...
愛與施捨 (Love and Almsgiving) (一) -- 宗教與施捨(Religion ...
愛與宗教 (Love and Religion) (三十二) -- 宗教乏愛 (Religion ...
愛與宗教 (Love and Religion) (三十一) -- 宗教乏愛 (Religion ...
愛與宗教 (Love and Religion) (三十) -- 宗教乏愛 (Religion W...
愛與宗教 (Love and Religion) (二十九) -- 宗教乏愛 (Religion ...
►
6月
(35)
►
5月
(34)
►
4月
(35)
►
3月
(33)
►
2月
(31)
►
1月
(32)
►
2019
(56)
►
12月
(25)
►
11月
(3)
►
10月
(3)
►
9月
(3)
►
8月
(3)
►
7月
(2)
►
6月
(3)
►
5月
(3)
►
4月
(4)
►
3月
(3)
►
1月
(4)
►
2018
(37)
►
12月
(5)
►
11月
(1)
►
10月
(3)
►
9月
(2)
►
8月
(3)
►
7月
(2)
►
6月
(4)
►
5月
(4)
►
4月
(1)
►
3月
(9)
►
2月
(2)
►
1月
(1)
►
2017
(43)
►
12月
(3)
►
11月
(4)
►
10月
(1)
►
9月
(2)
►
8月
(4)
►
7月
(2)
►
6月
(5)
►
5月
(4)
►
4月
(4)
►
3月
(4)
►
2月
(4)
►
1月
(6)
►
2016
(69)
►
12月
(11)
►
11月
(4)
►
10月
(5)
►
9月
(3)
►
8月
(6)
►
7月
(3)
►
6月
(8)
►
5月
(4)
►
4月
(5)
►
3月
(7)
►
2月
(4)
►
1月
(9)
►
2015
(62)
►
12月
(2)
►
11月
(5)
►
10月
(8)
►
9月
(3)
►
8月
(3)
►
6月
(1)
►
5月
(9)
►
4月
(6)
►
3月
(9)
►
2月
(9)
►
1月
(7)
►
2014
(59)
►
12月
(2)
►
11月
(5)
►
10月
(6)
►
8月
(7)
►
7月
(8)
►
6月
(5)
►
5月
(2)
►
4月
(5)
►
3月
(9)
►
2月
(4)
►
1月
(6)
►
2013
(86)
►
12月
(7)
►
11月
(8)
►
10月
(6)
►
9月
(7)
►
8月
(6)
►
7月
(10)
►
6月
(7)
►
5月
(7)
►
4月
(11)
►
3月
(2)
►
2月
(7)
►
1月
(8)
►
2012
(98)
►
12月
(6)
►
11月
(10)
►
10月
(5)
►
9月
(7)
►
8月
(8)
►
7月
(5)
►
6月
(8)
►
5月
(10)
►
4月
(10)
►
3月
(12)
►
2月
(6)
►
1月
(11)
►
2011
(109)
►
12月
(9)
►
11月
(9)
►
10月
(10)
►
9月
(7)
►
8月
(12)
►
7月
(9)
►
6月
(7)
►
5月
(6)
►
4月
(17)
►
3月
(10)
►
2月
(9)
►
1月
(4)
►
2010
(106)
►
12月
(8)
►
11月
(7)
►
10月
(10)
►
9月
(4)
►
8月
(8)
►
7月
(14)
►
6月
(9)
►
5月
(7)
►
4月
(8)
►
3月
(12)
►
2月
(6)
►
1月
(13)
►
2009
(117)
►
12月
(8)
►
11月
(8)
►
10月
(10)
►
9月
(6)
►
8月
(12)
►
7月
(12)
►
6月
(10)
►
5月
(11)
►
4月
(10)
►
3月
(8)
►
2月
(9)
►
1月
(13)
►
2008
(134)
►
12月
(10)
►
11月
(7)
►
10月
(10)
►
9月
(10)
►
8月
(13)
►
7月
(13)
►
6月
(10)
►
5月
(16)
►
4月
(16)
►
3月
(16)
►
2月
(7)
►
1月
(6)
►
2007
(67)
►
12月
(6)
►
11月
(6)
►
10月
(2)
►
9月
(8)
►
8月
(4)
►
7月
(6)
►
6月
(6)
►
5月
(6)
►
4月
(7)
►
3月
(4)
►
2月
(6)
►
1月
(6)
►
2006
(77)
►
12月
(6)
►
11月
(7)
►
10月
(9)
►
9月
(4)
►
8月
(6)
►
7月
(9)
►
6月
(6)
►
5月
(5)
►
4月
(9)
►
3月
(4)
►
2月
(4)
►
1月
(8)
►
2005
(83)
►
12月
(5)
►
11月
(4)
►
10月
(8)
►
9月
(7)
►
8月
(10)
►
7月
(9)
►
6月
(11)
►
5月
(5)
►
4月
(8)
►
3月
(9)
►
2月
(4)
►
1月
(3)
►
2004
(1)
►
8月
(1)
►
2003
(1)
►
11月
(1)
►
2001
(4)
►
7月
(4)
友站連結
天梯夢協會
天梯夢協會2025神學專業整合講座
活出真愛
5/15(六) 1000-1200 生命查經 創世記49章 雅各臨終
天梯出版社
新書上架 -- 天梯出版社
在 FB 上追蹤
在 Twitter 上追蹤
累計瀏覽量
375,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