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3月 31

馬利亞模範 (Model Mary) (四) -- 旅館客滿 (Fully Occupied)

臨盆馬利亞遭遇旅館客滿的冷漠

        奧古斯都凱撒下令戶口普查,約瑟帶足月妊娠的妻子馬利亞,從北方加利利得拿撒勒小鎮,風塵僕僕趕回老家伯利恆。想不到臨盆馬利亞遭遇旅館客滿的冷漠對待

        最後好不容易一個旅館老闆提供安置牲畜的馬廄,讓約瑟與馬利亞作安身之處。耶穌就降生在馬廄,被馬利亞用白布包,放在馬槽裡。這成為耶穌降生的記號。

        旅館真的完全客滿嗎?我想是所有的住客都不願意稍微挪動一下,空出一個房間給馬利亞。聖經說:他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約1:11)

星期一, 3月 30

馬利亞模範 (Model Mary) (三) -- 未婚懷孕 (Unmarried Pregnancy)

約瑟與馬利亞共同面對未婚懷孕的尷尬

         當馬利亞小腹開始膨脹時,約瑟問:你怎會大肚子呢?馬利亞答:我是受聖靈感孕。約瑟要如何接受如此的回答?還好天使在夢中啟示約瑟,馬利亞身孕是聖靈感孕的。

        馬利亞未婚懷孕在當時必須面對被石頭當眾打死的酷刑。未婚夫約瑟也要面對行為不檢或被戴綠帽的質疑。

        當我們發現未婚懷孕的少女時,我們會如何反應呢?我們是否會加以歧視與譴責?或是我們會給予支持與保護?天主教在這方面做得比抗羅宗好,天主教廣設未婚媽媽之家,來支持保護未婚懷孕的少女,以及收養該嬰孩。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星期日, 3月 29

馬利亞模範 (Model Mary) (二)-- 我心尊主為大 (Magnificat)

從未婚懷孕的驚嚇到願主旨成就的順服

        馬利亞剛與約瑟訂婚,卻突然有天使來訪,說她蒙神大恩,將懷孕生彌賽亞。馬利亞大吃一驚,未婚怎能懷孕?

        天使說,至高者能力庇蔭,聖靈感孕。馬利亞向天使說,我是主使女,情願照主旨成就。

        天使告訴馬利亞,年紀老邁已過生育年齡的親戚以利沙伯也蒙神恩懷有六個月身孕了。

        馬利亞立刻出發,前往拜訪親戚以利沙伯,確認已有六個月身孕,馬利亞唱出舉世聞名的「尊主頌」 (Magnificat):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為樂。

星期六, 3月 28

馬利亞模範 (Model Mary) (一) -- 馬利亞爭議 (Mary Controversy)

馬利亞的身分與地位成為基督教內的爭議

           耶穌的母親馬利亞的神學身分與地位成為天主教與基督教間的爭議焦點之一。
  
         天主教 (Catholic) 相信馬利亞是沒有原罪的終生童貞女,是神的母親,與先知以利亞一樣,沒有經過死亡而直接被接昇天。這是馬利亞從神所蒙的大恩 (路1:28)。

        抗羅宗 (Protestant) 主張馬利亞是一個普通平凡的少女,未婚懷孕生下耶穌。與約瑟結婚後,生下幾個耶穌的弟妹 (可6:3)。馬利亞是初代教會信徒之一,參加一百二十人禱告會,等候聖靈的降臨 (徒1:14)。

        我個人認為馬利亞的信心與順服,是值得我們尊敬與學習的模範 (Model)。

星期五, 3月 27

界限 (Boundary) (五) --- 認同與親暱 (Identity vs Intimacy)

青少年需要完成自我認同與親暱互動

        根據艾瑞克森 (Erik Erikson) 人格社會心理成長理論,青少年會經過自我界限 (Ego Boundary) 分離自立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另一重要的發展。

        自我認同 (Ego Identity):青少年需要脫離或超越幼兒期所內射的父母形象,進一步探索並確認其獨特 (Unique) 獨立 (independent) 性別、專業、信仰、價值體系,成為自我認同的自尊與自信。

        親暱關係 (Intimacy Relation):青少年形成自我認同後,會去追尋與委身 (Seek and Commit) 能形成兩人一體的摯愛親暱關係。

星期四, 3月 26

界線 (Boundary) (四) --- 自動與共融 (Agency vs Communion)

幼兒從母親分化時自動共融的平衡

        家族結構治療師 (Family Structure Therapist) 米紐慶 (Salvador Minuchin) 發現,幼兒從母親分化 (Differentiation) 形成自我界限 (Ego Boundary) 時,在離母親自動 (Agency) 和與母親共融 (Communion) 之間要取得平衡。

        幼兒離母親健康的自動需要幼兒建立獨立與自主 (Independence and Autonomy),避免陷入孤立與疏離 (Isolation and Alienation) 的極端。

         幼兒與母親間健康的共融需要保持幼兒母親的依附與連結 (Attachment and Connection),避免陷入糾結與融合(Enmeshment and Fusion) 的極端。


星期三, 3月 25

界限 (Boundary) (三) --- 嬰兒與母親 (Infant and Mother)

嬰兒須從母親分離才能自我獨立

        瑪格麗特·馬勒 (Margaret Mahler) 詳細觀察嬰兒如何從出生到三歲逐漸發展出自我的心理誕生 (Psychological Birth)過程。

    自閉期 (Autistic):0-1月,無法分別自我與母親。
    共生期 (Symbiotic):1-5月, 嬰兒與母親形成生命共同體。
    分離期 (Separation):5-36月,形成自我界限與自我個體。

        嬰兒的分離期始於5-9月,開始觀察母親,爬離母親,對外界有興趣。接著在9-14月,嬰兒嘗試走離母親探索世界,遇危機立刻跑回母親安全懷抱裡。14-24月,幼兒對母親限制其向外探索會大發脾氣 (Temper Tantrum),堅持作反對黨 (Terrible Two)。24-36月幼兒心中的母親成為母親不在身邊時的安慰與鼓勵。

        經過此分化 (Differentiation) 過程,幼兒的自我形成自我界線 (Ego Boundary),與母親的自我分離 (Separation),同時幼兒的自我也從母親的自我獨立 (Individuation)。

星期二, 3月 24

界限 (Boundary) (二) --- 自我的界限 (Ego Boundary)

自我必須發展出外界限與內界限

        根據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的人格理論,我們的心裡有三個我:代表慾望 (Desire) 的原我,代表理性 (Reason)
的自我,以及代表良心 (Conscience) 的超我。
  
        理性的自我必須發展出在意識中與外在環境間的黃色外界限 (External Boundary),才能區分現實與想像 (Real and Imagine)。

        理性的自我也必須發展出在潛意識中與內在原我慾望的紅色內界限 (Internal Boundary),才能區分需要與想要 (Need and Want)。

        這兩個界限要和阿米巴半透性細胞膜一樣,才能維持心理平衡與健康。

星期一, 3月 23

界限 (Boundary) (一) --- 阿米巴的界限 (Amoeba's Boundary)

生命的誕生與維持需要細胞膜的界限

        最簡單的單細胞生物阿米巴變形蟲 (Amoeba Proteus) 生命的誕生與維持需要靠它的半透性細胞膜 (Semipermeable Cell Membrane)  來保持阿米巴與周遭環境 (Environment) 的關係與互動,這個細胞膜就是阿米巴與環境間的界限 (Boundary)。

        當細胞膜界限消失時,阿米巴便融入環境而消失其生命。當細胞膜界限很清楚時,阿米巴便與環境完全阻絕而喪失其生命。細胞膜界限必須保持其半透性阿米巴才能夠繼續在環境中生存與活動。

        阿米巴變形蟲依靠細胞膜的半透性,選擇性從環境中吸收養分與氧氣 (Nutrition and Oxygen),同時把體內的廢物與毒物 (Waste and Toxin) 排出到環境中。

星期日, 3月 22

不完全這禮物 (Gift of Imperfection)--保羅馬拉松 (Paul's Marathon)

竭力向前或者可以得著獎賞

        使徒保羅 (Apostle Paul) 如此看待他的一生:好像跑一場馬拉松的旅程,不管過去跑得多好,或是否曾經跌倒,他都拋在腦後,他只求自己能夠竭力向前,或者可以跑到終點,得著主耶穌為他預備的生命冠冕。

        保羅說: 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乃
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要我得的。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
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3:12-14)

星期六, 3月 21

不完全這禮物 (Gift of Imperfection)-- 加爾文 vs 衛斯理 (Calvin vs Wesley)

對於基督門徒的聖潔兩個約翰看法不同

        耶穌基督對罪人的救恩包括三個層次:
1.第一層次:稱義 (Justification)   耶穌擔當罪刑  一次事件
2.第二層次:成聖 (Sanctification) 聖靈除去罪行  一生過程
3.第三層次:榮耀 (Glorification)   基督消滅罪性  永遠狀態

        約翰加爾文 (John Calvin) 與約翰衛斯理 (John Wesley) 對於第二層次,成聖的一生過程有不同的看法。加爾文認為這是一生都無法達到完全的成長過程 (Perfecting)。衛斯理相信這是依靠聖靈可以達到完全的特殊恩典 (Perfection)。

        從不完全這禮物的角度來看,加爾文的觀點比較接近追求卓越 (Excellence Pursuer);衛斯理的觀點比較接近完美主義 (Perfectionism)。我個人比較傾向接受加爾文的觀點。

星期五, 3月 20

202003 分享代禱信

202003分享代禱信              蔡茂堂 許信貞
生活分享
       

親愛的代禱同工們,當全球籠罩在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疫情持續攀升、各國紛紛實施禁止邊境出入之際,向大家說聲平安

   最近靈修增加了和平教會所提供的大齋節期讀經系列,其實這份靈修每天都給我不同的領受與提醒。摘錄第三個星期三  318日內文 EmmanuelG.Orendain於下:

義人就回答說:『主啊,我們甚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吃,渴了,給你喝?甚麼時候見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又甚麼時候見你病了,或是在監裡,來看你呢?』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37-40  

     M先生是來自中東的移民,他以慕道者的身份來我們的教會。參加了幾次禮拜後,他將生命獻給了耶穌基督。但是M先生有一個大背包,到處隨身攜帶。這讓一些教會成員感到不舒服,他們納悶大背袋裡裝了些什麼東西。

    在加州聖貝納迪諾(San Bernardino)發生了恐怖分子的槍擊事件後的幾週,教會的成員們對M先生的大背包更加憂慮了。在一個禮拜天的主日學中,M先生將他的背包放在桌子上。當他拉開背包的拉鍊時,每個人都擔心不安。令他們驚訝和欣慰的是,M先生從背包掏出有史以來最大本的聖經。這本使用M先生的中東語言的聖經,他從右向左地翻著這本有漂亮的標記皮套的聖經,他是那麼珍惜地捧著這本聖經。 M先生加入這教會已經五年了,他在聖歌隊唱歌,參加弟兄小組,參加祈禱會及星期天的主日學。M先生初來教會時,我們看他是教會的陌生人。但事實證明,我們才是陌生人,是上帝慈愛與恩典的陌生人。我們懷疑M先生的背包,想著可能發生的最糟情況。如今,我們知道了,我們應該更愛上帝、更信任祂。我們不再是上帝國度的陌生人,我們是公民,是上帝所愛羣體的一部分。

   創造萬物的上帝,我們一切需要的賜予者,求祢賜給我們足夠的寬宏大量,好讓我們能夠給予和關懷。願我們有效法耶穌基督榜樣的生命,祂犧牲自已生命,讓所有人能得到永生。阿們。   資料來源:美國長老教會(PCUSA)提供

    在這篇中最提醒我的是我們看他是教會的陌生人,但其實我們才是陌生人,是上帝慈愛與恩典的陌生人。我們要更愛上帝、更信任祂。我們不再是上帝國度的陌生人,我們是公民,是上帝所愛羣體的一部分。全球疫情緊繃,連帶經濟也受到衝擊,一些國家相繼祭出紓困政策、方案,這些受苦的人們也許遠在天邊,也許近在眼前,但願我們不是上主恩典和慈愛的陌生人。

這段期間。邀請茂堂去講道的教會、機構,各有不同的應對棤施。看到疫情擴散全球,茂堂徵得同意已取消了今年三趟出國的行程、聚會。天梯夢協會的籌備會,也將視疫情狀況緩和後再舉行。創世記查經班也正尋求幫助,看能否以遠距網路直播的方式進行。

茂堂在成立天梯出版社之際,也開始了一天寫一篇短文刊登在天梯粉絲專頁的挑戰,目前談到軟弱的力量。[https://www.facebook.com/HeavenLadderFans/?modal=admin_todo_tour]



主前感恩及代禱

1.      2/18-3/15所帶領的聚會:台南南門教會松年團契、台北中會牧會關懷研習會、斗南教會訂婚禮拜、鹽水教會主日講道、台北神召會專講及主日講道、台北中山教會迦南團契專講、台中東榮教會靈修會,聚會順利,出入平安感恩

2.      COVID-19全球疫情,能快快得到控制,患病者能得到醫療照顧,經濟衝擊減緩,大家身體健康、心中有主的平安禱告。

3.      繼續為茂堂每月一次在埔基長照靈性關顧委員會的研習及執行禱告。

4.      為3/13-15在新竹聖經書院教授教牧協談個案探討的課程預備禱告。

5.      3/22溪湖教會、3/29東石教會、4/5台北聖教會、4/12台北東湖教會的服侍擣告。

6.      繼續為聖光神學院這學期的授課(2/27-6/4)禱告。

7.      繼續為天梯夢協會接續的發起人會議、二次的籌備會、會員大會禱告。

8.      為信貞媽媽及在美國三個孩子的家庭禱告。

20200307台北忠孝神召會專講

20200315 台中東榮教會35週年感恩禮拜

卓越與完美 (Excellence vs Perfection) (六) -- 信任授權 vs 獨攬大權 (Delegating vs Domineering)

完美主義者無法信任授權只能獨攬大權

        完美主義者 (Perfectionist)只相信自己才有能力把事情做得十全十美,無法信任授權,團隊協力。只能獨攬大權,逐漸變成專制極權。

        追求卓越者 (Excellence Pursuer) 認知自己有限,學習充分授權,形成協力團隊,共同完成使命。 

        領袖與老闆 (Leader vs Boss) 的差別在此。

星期四, 3月 19

卓越與完美 (Excellence vs Perfection) (五) -- 顧全大局 vs 細枝末節 (Whole vs Detail)

勿濾出蠓蟲,卻吞下駱駝

        完美主義者 (Perfectionist)為了追求十全十美,全神貫注細枝末節,因而忽略注意整個大局。需做決定時也常常猶豫延宕、遲疑不決。為了贏得一次戰役,卻輸去整個戰局。(Win the battle lose the war)。

        追求卓越者 (Excellence Pursuer)不只注意細節,同時也會顧全大局,整全優序。不會只見一棵大樹、卻不見整片森林。 

        耶穌警告我們,不要仔細濾出蠓蟲,卻不小心吞下整隻駱駝。(太23:24)

星期三, 3月 18

卓越與完美 (Excellence vs Perfection) (四) -- 期待成功 vs 害怕失敗 (Hope for Success vs Fear of Failure)

亨利福特視失敗為成功的墊腳石

        完美主義者 (Perfectionist) 完全無法忍受失敗的挫折,視失敗為擊潰其完美的勁敵。想盡辦法否認自己的失敗,或是歸咎失敗的責任給別人。

        追求卓越者 (Excellence Pursuer)  視失敗為學習成長,趨近成功的經驗。亨利福特 (Henry Ford) 認為失敗是更聰明從新來過的機會。他經過五次慘敗,甚至破產的經驗之後,終於成功建立了福特汽車公司。

星期二, 3月 17

卓越與完美 (Excellence vs Perfection) (三) -- 坦承認錯 vs 文飾諉過 (Confession vs Coverup)

完美主義者文飾諉過矯揉做作

        完美主義者 (Perfectionist) 不願承認自己有疏忽或錯誤,因此,常常會採取文飾諉過矯揉做作來嘗試遮掩這些錯誤或瑕疵。

        追求卓越者 (Excellence Pursuer) 願意坦白承認自己的疏忽或過錯,並且藉此機會學習與成長。

星期一, 3月 16

卓越與完美 (Excellence vs Perfection) (二) -- 受教謙卑 vs 過度防衛 (Humble Learning vs Overprotection)

過度防衛陷入寒冬兩難刺蝟

        完美主義者 (Perfectionist) 無法接受別人的任何批評,常常會把別人善意改善建議視為惡意攻擊而過度防衛。因此,無法與別人建立溫暖親暱互動關係。

        追求卓越者 (Excellent Pursuer) 承認自己表現不夠完美,還有改善成長空間,因此,歡迎且接納友善建設性批評, 讓自己有機會檢討改進。

        兩難刺蝟 (Porcupine Dilemma) 描述兩隻寒冬刺蝟所面臨的兩難挑戰。彼此太靠近會互相刺傷對方,彼此太遠離則無法互相靠近取暖。近與不近間,妾身千萬難。

星期日, 3月 15

卓越與完美 (Excellence vs Perfection) (一) -- 竭心盡力 vs 無懈可擊 (Exertion vs Flawless)

人生表現只要能夠盡心竭力不必強求無懈可擊

        完美主義 (Perfectionism) 要求自己要表現到十全十美、無懈可擊。這是給自己一個無法完全實現的目標,常會帶來挫折與失望。

        卓越主義 (Excellence) 勉勵自己全力以赴、盡心竭力。暨不滿於現況而自我感覺良好,也不勉強要求毫無瑕疵、十全十美。

星期六, 3月 14

金継的人生 (Kintsugi Life)

接納珍惜展現人生破碎傷痕

        日本文化中的金繕哲學 (Kintsukuroi Philosophy)又可以稱為金継人生 (Kintsugi Life)

        我們出生時,父母把我們當完美的寶貝看待。我們年輕時,以美滿人生勝利組期待我們的將來。但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當我們生命遭遇失敗挫折,美夢破碎時,我們要如何踽踽前行?

        有人選擇拋棄破碎的人生,從生命舞台消失。有人選擇遮掩破碎的人生,戴上完美的面具。金継人生則選擇接納珍惜人生的破碎傷痕,用加倍的溫柔與努力來修補人生傷痕,使其更加美麗,並勇於向別人展現修補後的人生傷痕。

星期五, 3月 13

碎瓷與金繕 (Broken Ceramic and Kintsukuroi)

破碎的瓷器經過金繕變得更美麗

        高貴美麗的瓷器一旦跌碎,破鏡難重圓,難逃被當作垃圾丟棄的結局。日本文化對這些破碎的瓷器,卻發展出另類處置方式:金繕 (Kintsukuroi きんつくろい)

        金繕就是使用瓷漆 (Lacquer) 加上金粉,作為黏合修補破碎瓷器的藝術。經過金繕修復的瓷器,因為有金粉而顯得更為美麗。 

星期四, 3月 12

不完美這禮物 (Gifts of Imperfections) (十) -- 跳舞與敬拜 (Dance and Worship)


大衛王約櫃前踴躍跳舞米甲躲窗後批評輕視

        撒母耳記下六章14-23節記載大衛王與利未人詩班歡呼作樂跳舞迎接耶和華約櫃進大衛城的故事。大衛王妻子米甲躲在窗後,看見大衛王身穿以弗得(馬甲背心)在僕婢面前跳舞的樣子,失去身為國王的矜持穩重,便出口批評。

        大聲歡呼歌唱跳舞是人在神面前盡情忘我敬拜的表現。傳統教會把敬拜轉成靜默嚴肅聆聽講道的情境。

星期三, 3月 11

不完美這禮物 (Gifts of Imperfections) (十) -- 歡笑唱跳 (Laugh Sing Dance)

忘我暢懷大笑高歌舞蹈

        布蕾妮布朗 (Dr. Brenè Brown) 相信,我們不應該一直在別人面前表現得正經八百、道貌岸然、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我們有時候可以開懷捧腹、哄堂大笑;或是引頸高歌、盡情歡唱;或是手舞足蹈、載歌載舞。如此,我們可以和別人更親近、更容易連結。

        布蕾妮引用馬克吐溫 (Mark Twain) 的一句格言,舞若無人觀、唱若無人聽、愛若不曾傷、活若在天堂。(Dance like no one is watching. Sing like no one is listening. Love like you've never been hurt and live like it's heaven on earth) 能夠如此忘我生活的人才能夠與人同樂。[這句格言出處有不同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