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星期一, 12月 29

[講道影片] 小組系列(二十九)-服務(Serve)

小組系列(二十九)-服務(Serve) (台語)小組系列(二十九)-服務(Serve) (國語) 經文:彼得前書4:10【講道大綱】I. 引言:重要與緊要 (Important and Urgent) (Steven Covey, 1989)II. 服務的意義diakone,w [diakoneo] administer, serve 服役dia,konoj [diakonos] minister,...

星期六, 12月 27

[牧函] 服事與服侍 (Serve)

寫作於2008.12.28 作者:蔡茂堂 牧師 主耶穌基督在接近被釘死十架前不久,很清楚的告訴他的門徒說 “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人子將要被交給祭司長和文士,他們要定他死罪,交給外邦人。他們要戲弄他,吐唾沫在他臉上,鞭打他,殺害他。過了三天,他要復活。” (路10:33-34) 聽到這樣的預言,對於主耶穌復活充滿信心的兩位門徒,西庇太的兒子,雅各與約翰,馬上運用他們那豐富的想像力與旺盛的企圖心,聯袂...

星期一, 12月 22

[講道影片] 寒冬玫瑰 (The Winter Rose)

寒冬玫瑰 (The Winter Ro...

星期日, 12月 21

[講道集] 小組系列(二十八):咬吞Bite & Devour

寫作於2008.12.07作者:蔡茂堂 牧師 經文:加拉太書5:15短片 小組系列(二十八)—咬吞(Bite & Devour) (國語)各位弟兄姐妹平安!上一次我們談「不要論斷」,今天的主題是「不要互相傷害」―「咬吞」。聖經中所描述的「不要相咬相吞」,都是指嘴巴所造成的傷害。如果我們被蛇咬一口,一定很不舒服,可有時這就像對方的一句話對你所照成的傷害。有些蛇的嘴巴可以把整個人都吞進去,因為蛇的下巴是鬆的,蛇皮可以撐很大,就算沒有被蛇吞進去,被咬一口也會很難過,而且擔心會不會中毒或死去等等。為什麼保羅會這樣講呢?會說我們不要用嘴巴來互咬互吞呢?因為會彼此消滅!Ⅰ、引言:Double...

[牧函] 寒冬玫瑰 (The Winter Rose)

寫作於2008.12.21 作者:蔡茂堂 牧師 寒冬玫瑰(The Winter Rose)是由約瑟馬丁與潘美拉馬丁 (Joseph and Pamela Martin) 所合作譜寫的聖誕節清唱曲(Cantata)。作者運用上帝所賞賜給他們那豐富的創意想像力(creative imagination)譜出一齣膾炙人口的清唱曲。 我們都知道,玫瑰花是在春末夏初才長蕾開花,所以被稱為“夏日玫瑰”。作者卻大膽的使用其想像力,創造出一朵盛開於寒冬的玫瑰花。這朵在寒冬盛開的玫瑰花,會讓所有觀賞者嘆為神奇。主耶穌的降生,是上帝所賞賜給予人類的一個神蹟奇事(miraculous...

星期一, 12月 15

成長的故事 (6) – 張昭智老師

張昭智老師與全班同學畢業合照可以找出我是那一位嗎?成長的故事 (6) – 張昭智老師 最懷念的國小老師 上帝在我成長的過程中,賞賜給我許多疼惜我、用心栽培我的老師。在我國小六年當中,最讓我終生懷念的是我小六時擔任我們班導師的張昭智老師。在我的記憶中,張昭智老師面貌長得非常英俊,身裁是短小精幹,肌肉很結實,臉上常常掛著笑容。在當時,幾乎所有的同學在下課後,都會走到在車站附近的某位同學家裡。大家擠在樓上的一個房間去補習。但是由於家境貧困,沒有辦法負擔起補習費,因此,我是在下課後就直接走回家。有一天,張昭智老師特地到我家來進行家庭訪問。我偷偷的躲在客廳裡面的門後,好奇的想聽聽,到底老師來家庭訪問,與父親是要談什麼事呢?...

星期一, 12月 8

[講道影片] 小組系列(二十八)—咬吞(Bite & Devour)

經文:加拉太書5:15【講道大綱】I. 引言:Double Ouroboros (雙咬尾蛇)II. 咬吞的意義 Christian Cannibalism [基督教食人族]1. da,knw [dakno] bite 撕咬 唇槍舌劍 (詩124:6; 加5:15)2. katesqi,w [katesthio] devour 吞噬 狼吞虎嚥 (箴30:14; 路8:5)3. avnali,skw...

眼睛的故事 (15) - 眼睛明亮 (Eye Opened)

眼睛明亮 (Eye opened) 這是撒旦引誘夏娃,去轉眼注視那棵善惡樹上那悅人眼目的善惡果,去伸手摘下那令人喜愛的善惡果,去張嘴咬一口那使人有智慧的善惡果,去 “喫好鬥燒報” 的把這個可口的善惡果分享給她所摯愛的老公亞當 (創3:6) 所使用的誘餌, “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 耶和華警告亞當的是 “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創2:17) 上帝警告亞當吃善惡果會帶來死亡的結果。撒旦引誘夏娃吃善惡果會帶來眼睛的明亮,人類便有如神之分辨善惡的知識。上帝所說的與撒旦所說的,似乎完全不同,到底孰是孰非呢?或是上帝與撒旦都說到吃了善惡果可能帶來對於人類重大影響的一部份。如果容許我嘗試將上帝所說的話與撒旦所說的話作一個整合,那就是,人類如果吃了善惡果,眼睛會變得明亮,便能像上帝一樣具有分辨善惡的知識,但是也會帶來死亡的惡果。...

星期六, 12月 6

[牧函] 吞噬 (Devour)

寫作於2008.12.7 作者:蔡茂堂 牧師 保羅在加拉太書五章15節,勸告加拉太地區教會的兄姐們,不要相咬相吞,否則會彼此消滅。很少聖經學者會把保羅這一段勸告解釋為:加拉太地區教會的信徒是食人族 (cannibal)。 大部份的聖經學者都講此段經文解釋為:加拉太教會信徒彼此間的言語傷害。 一位科學、自然、旅行學者夸門 (David Quammen) 於2003年出版一本有關掠奪肉食動物 (predating...

[講道集] 小組系列(二十七):論斷Judgment

寫作於2008.11.23作者:蔡茂堂 牧師 經文:羅馬書14:13短片小組系列(二十七)—論斷(Judgment) (台語)小組系列(二十七)—論斷(Judgment) (國語)「論斷」是一個負面的詞語,其定義也頗具爭議。有的人把「不要論斷」解釋成什麼都不要講、什麼都好,然而耶穌或保羅所講的不要論斷是指不要判斷嗎?讓我們來深入討論「論斷」的學習。Ⅰ、引言:Before you criticize...

星期一, 11月 24

[講道影片] 小組系列(二十七)—論斷(Judgment)

小組系列(二十七)—論斷(Judgment) (台語)小組系列(二十七)—論斷(Judgment) (國語)> 經文:羅馬書14:13【講道大綱】I. 引言:Before you criticize a man, walk a mile in his shoes. (Steve Martin)開始批評人之前,先穿其鞋走一哩。II. 論斷的意義 ( kri,nw ) [krino]...

星期日, 11月 23

[牧函] 論斷 (Judgment)

寫作於2008.11.23 作者:蔡茂堂 牧師 論斷 (judgment) 在後現代是一個不受歡迎的觀念。後現代強調的是要彼此接納、互相寬容。容忍 (tolerance) 被高舉為後現代的美德。論斷本身幾乎被污名化,成為罪惡的一種。後現代常常會引用主耶穌在馬太福音第七章1節 「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這句話來支持他們的論點。 論斷與審判含有相同的意義。審判則是聖經中上帝所扮演的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從創世記第三章,亞當與夏娃明知故犯的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之後,上帝就審判亞當、夏娃,以及引誘他們的那條古蛇...

星期日, 11月 16

[講道集] 小組系列(二十六):認錯Confession

寫作於2008.11.02作者:蔡茂堂 牧師 經文:雅各書5:16短片小組系列(二十六)—認錯(Confession) (台語)小組系列(二十六)—認錯(Confession) (國語)各位弟兄姐妹平安。今天我們要講第六個「彼此」,弟兄姐妹之間,彼此的關係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大家在一起難免有互相得罪、互相傷害的時候,這時就要談到認錯的問題。Ⅰ、引言:Not Perfect,Just Forgiven(尚未完全,只蒙赦免)在美國,有人喜歡在汽車後面的保險桿上貼一張紙,上面寫一些短句子,其中有這麼一個句子是:「Not...

星期一, 11月 10

[講道影片] 小組系列(二十六)—認錯(Confession)

小組系列(二十六)—認錯(Confession) (台語)小組系列(二十六)—認錯(Confession) (國語)  經文:雅各書5:16【講道大綱】I. 引言:Not Perfect, Just Forgiven (尚未完全,只蒙赦免)II. 認罪的意義A. 罪過1. a`marti,a [hamartia] missing mark 失標2. para,ptwma [paraptoma]...

星期六, 11月 8

[講道影片] 小組系列(二十五)—親情(Affection)

小組系列(二十五)—親情(Affection) (台語) 小組系列(二十五)—親情(Affection) (國語) 經文:羅12:10a [要以手足之情相親相愛] (現代中文修訂版)【講道大綱】I. 引言:Team Hoyt (舐犢情深)II. 手足情深的意義A. 手足之情 ( fila,delfoj ) [philadelphos]1. fi,loj [philos] friend...

[講道集] 小組系列(二十五):親情 Affection

寫作於2008.10.26作者:蔡茂堂 牧師 經文:羅12:10a短片小組系列(二十五)—親情(Affection) (台語)小組系列(二十五)—親情(Affection) (國語)有一部電影的短片「A Father A Son」是述說美國有一對父親和孩子的故事。故事中的父親名叫Dick Hoyt,孩子叫名叫Rick Hoyt。孩子在出生時因為不幸的意外,造成他一生無法走路,也不會講話,使得這個父親根本沒有機會和孩子一起玩耍。他的父母親希望這個孩子能有一個正常的生活,所以就讓他進入公立學校讀書。這個孩子在學校,利用特殊的電腦表達他的想法來與人溝通。當他十五歲時,他對父親說:「我想要參加五英里之類的賽跑」,這個父親並不是賽跑的能手,但因為他的孩子,就答應用輪椅推著他來賽跑。這是這個孩子第一次覺得自己不是殘障者,於是開始了他們父子倆一段一同奔跑的日子。他們一起報名參加馬拉松賽跑,也一起報名參加鐵人三項全能競賽,游泳、騎腳踏車及賽跑,就這樣,他們父子一同跑過全美國3770英里。這個孩子若是沒有父親則根本無法跑,這個父親要不是為了這個孩子,他也不願意去跑;父親是身體,但孩子是心靈,他們一起跑,同心合意就有力量,而不是獨自一個人來跑人生的路。這個短片是真實的故事,父親為了要一圓孩子的心願,成就了這個故事,這叫作親情。本章藉由這個故事,要來探討教會關係與家庭有何相關。保羅對羅馬教會說:「要以手足之情相親相愛」(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這個親情就是父母子女和弟兄姊妹之間的親密關係。因此讓我讓我們用家庭的關係,來看看教會的關係。手足情深的意義手足之情是什麼意思?合和本的翻譯是「愛弟兄要彼此親熱」。而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的翻譯,比較有將希臘原文的意思翻譯出來:「要以手足之情相親相愛」。「手足之情」和「相親相愛」在希臘文各為兩個字,手足之情是fila,delfoj...

星期六, 11月 1

[牧函] 認錯 (Confession)

寫作於2008.11.02作者:蔡茂堂 牧師Confession 這個字的希臘文是o`mologe,o [homologeo],它是由兩個字根所形成的。第一個字根是o`mou/ [storge],英文為 same,意思是“相同”。第二個字根是 lo,goj [logos],英為 speak, 意思是“述說”。所以它的原意是“公開陳述與事實相同的內容”,也就是“公開承認”的意思。在聖經中提到公開承認的對象有兩個。第一個是“主耶穌基督是救主”的事實。耶穌說:凡在人面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認他...

星期六, 10月 25

[講道集] 小組系列(二十四):扶助 Support

寫作於2008.10.19作者:蔡茂堂 牧師 帖撒羅尼迦前書5:14短片小組系列(二十四)—扶助(Support) (台語)小組系列(二十四)—扶助(Support) (國語)各位弟兄姊妹平安。上一次我們分享的內容是彼此「勉勵」,勉勵就是要陪在他身旁,若他是新手上路,你就高聲鼓勵他;若他是跌倒挫敗,你就低聲安慰他。今天我們證道的主題是彼此「扶助」,扶助就是在他軟弱缺欠時,你貼在他身旁力挺支撐他,這比勉勵還辛苦,因為對方已經軟弱地無法站立了。Ⅰ、引言:人類被創造成為須要被幫助創世紀記載,「耶和華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創2:18),當時只有亞當一個人,他代表全人類,所以聖經不是說「男人獨居不好」,而是「那人獨居不好」。上帝造人,使人有兩個需要,一個是陪伴,一個是幫助,而這似乎意味著人是有限的、軟弱的,事實上,這個幫助不是將男人和女人分開,而是將人與神分開:因為上帝是三位一體的上帝,祂沒有孤單的可能,祂是全能的上帝,祂不會軟弱欠缺、需要被幫助,而人被造都需要被幫助,都有軟弱欠缺的時候。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被扶助。Ⅱ、扶助軟弱的意義A....

[牧函] 家庭 (Family)

寫作於2008.10.26 作者:蔡茂堂 牧師 聖經非常重視家庭。根據創世記第一章27-28節的記載,上帝親自創造男女兩性,並且祝福他們的婚姻與家庭。舊約的耶和華也將以色列民視為他的家庭而加以保護 (亞9:8)。到了新約,主耶穌把所有遵行上帝旨意的人都視為他的家人(太12:50)。保羅則直截了當的說,教會就是上帝的家 (提前3:15)。 從創造的角度來說,所有的人類都來自於上帝的創造,可以說都是上帝所創造的子女。上帝是我們共同的天父,全世界的人類都是屬於一個大家庭,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在人類犯罪之前,亞當與夏娃在伊甸園中享受與上帝和諧的關係以及兩人間相親相愛的關係,這可以說是最理想家庭的寫照。 亞當夏娃的背逆與墮落帶來被逐出伊甸園的後果。人類不僅喪失了與上帝之間的和諧關係,家庭中的夫婦關係也從兩人成為一體的親密關係轉變為轄制與戀慕的權力鬥爭。第一對兄弟之間的關係也從互相愛護轉變為憤怒傷害。罪惡深深的侵入破壞上帝所祝福的美滿家庭關係。 上帝要恢復起初創造人類時所祝福給人類的家庭幸福關係,就從揀選亞伯拉罕一個家庭開始。亞伯拉罕對上帝的信靠順服,重新建立了人類與上帝間之親密關係。人類的家庭關係也逐漸的被重建。但是,我們從聖經中所記載的舊約家庭關係中,還很清楚的看出舊約家庭中的夫妻與親子關係,一直都被籠罩於伊甸園墮落所帶來的扭曲陰影之下。這個陰影最明顯的就是父權主義...

星期日, 10月 19

[講道影片] 小組系列(二十四)—扶助(Support)

小組系列(二十四)—扶助(Support) (台語) 小組系列(二十四)—扶助(Support) (國語)  帖撒羅尼迦前書5:14【講道大綱】I. 引言:人類被創造成為須要被幫助 (創2:18)II. 扶助軟弱的意義A. 扶助 ( avnte,comai ) [antechomai]1. avnti, [anti] against 貼近2. e;cw [echo] hold 支撐B....

星期六, 10月 18

成長的故事 (5) – 救命恩人

成長的故事 (5) – 救命恩人救命恩人 我弟弟的哭聲引起了一位起了個大清早,抱著一大筐換洗衣物,要到這條水溝洗衣婦人的注意。她抱著那滿筐的衣物,好奇的走了過來,想問問我弟弟,為什麼不好好走路上學,為什麼要站在這排水溝旁號啕大哭呢? 等到她走到我弟弟站立的地方,往水溝中一看,不禁驚呼一聲 “有小孩子掉到排水溝裡了!” 她連忙把那筐衣物丟在地上,快步跑到水溝邊,探身去撈我。她好不容易才抓到我的書包帶子,但是,卻沒有足夠的力量將我從水溝中拉出來。 剛好這個時候,有一位務農的老阿伯仔,騎著一部舊腳踏車,路過這裡,要去巡田水。婦人就高聲喊叫這位老阿伯仔,請他過來幫忙,把我從水裡拉出來。老阿伯仔就把他的舊腳踏車停在路邊,再跑過來幫忙這位洗衣婦女,把我從水裡拉上岸。...

[牧函] 軟弱 (Weak)

寫作於2008.10.19 作者:蔡茂堂 牧師 軟弱 (Weak) 是一般人不願意承認或接受的特質。大家都喜歡扮演強壯的角色。 德國哲學家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 曾經寫一篇論文“論道德譜系”(On the Genealogy of Morality)。在該篇論文中,尼采主張,人類可以分為兩種道德,主人道德 (Master Morality) 與奴隸道德...

星期六, 10月 11

[講道集] 關心至微小的

寫作於2008.10.05 作者:蔡茂堂 牧師  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今天證道的主題是「關心至微小的」,這當中有兩個部分,一是要如何「關懷」?一是「至微小的」是誰?這是我們今天要一起學習的。今天的經文是在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是耶穌講的最後一個比喻中的一句:「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這個比喻的背景,是猶太牧羊人白天將綿羊和山羊放在一起牧養,到了晚上卻將這兩種羊分開,因為山羊的羊毛較短,牠們較怕冷,所以養在較溫暖的羊棚裡,綿羊的羊毛則較長,牠們比較怕熱,就養在較通風涼爽的羊欄中。耶穌的比喻是指,祂到了末世審判時,同樣要將所有的羊分開,綿羊在一邊,山羊在另一邊,那些做「這些事」的人就是綿羊,而「這些事」是服侍的事,所服侍的對象就是至微小的,是貧窮、寄居、病痛、作監的人,而耶穌也提到,這些至微小的就是「我的弟兄」。貧窮者是沒有地方住的貧苦人,你要給他吃喝穿住;寄居者是流落異鄉的出外人,你要接待他;病痛者是在患病苦痛中的人,你要看顧他;作監者是犯錯坐牢的受刑人,你要探望他。這是耶穌提到的四種人,是在社會上屬於被人輕看忽略的邊緣人,而耶穌要我們照這些人的需要去服侍他們。 Ⅰ、引言:韓國五歲盲女劉藝恩的故事...

星期二, 10月 7

眼睛的故事 (14) 伊甸園中的對話 (The Dialogue in Eden)

伊甸園中的對話 (The Dialogue in Eden) 聖經中第一次提到人類的眼睛是在創世記第三章。當時上帝所創造的第一對夫妻亞當與夏娃在伊甸園中,夫唱婦隨,修理看守伊甸園中的花草樹木。到了下午,天起涼風的時候,上帝偶而會前來伊甸園與亞當夏娃喝下午茶並話家常。一切都非常和諧美好 (Shalom)。但是,有一天,撒旦化身的一條蛇卻前來與夏娃搭訕聊天。撒旦最擅長的是挑撥離間。他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是用請教的口吻挑起夏娃與他鬥嘴鼓的興趣。撒旦引用上帝講過的一句話,但是稍微加上一點兒扭曲。撒旦說,「上帝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嗎?」這句看來好像是誠心請教而無傷大雅的一句話,卻透露出撒旦工於心計的溝通技巧。讓我們翻開創世記第二章,看看當時上帝是怎麼對亞當親口交待的,...

星期一, 10月 6

[講道影片] 受洗系列(七) 收成(Harvest)

受洗系列(七) 收成(Harvest) (...

星期日, 10月 5

[講道集] 受洗系列(七):收成 Harvest

寫作於2008.09.28作者:蔡茂堂 牧師 (太 9:38)各位弟兄姊妹平安。之前的聖禮典,我都會提到撒馬利亞婦人的故事,今天的第七講則要說到收成,英文叫作Harvest,中文聖經翻譯成收割,而這樣的翻譯,「割」是有審判的意思,在啟示錄中:「…伸出祢的鐮刀來收割;因為收割的時候已經到了,地上的莊稼已經熟透了」(啟14:15),馬太福音則提到「祂手裡拿著簸箕,要揚淨祂的場,把麥子收在倉裡,把糠用不滅的火燒盡了」(太3:12),這是有分離的意思。今天我們歡喜地將受洗的兄姐迎進神的大家庭,收「成」是高興成功之意,所以我的題目選用收成,而非收割。Ⅰ、引言:你看見什麼?(Stereogram...

[牧函] 貧窮 (Poverty)

寫作於20081012 作者:蔡茂堂 牧師 基督教從設立開始就很關心窮人 (the poor)。拉丁美洲的解放神學 (liberation theology) 對於如何解決貧窮的議題做了很廣泛與深入的探討。他們的結論是聖經中對於窮人有特別偏愛的重視 (preferential option for the poor)。他們主張,基督徒應該盡全力防止貧窮的產生...

星期一, 9月 29

成長的故事 (4) – 中山國小 (1)

當年中山國小的校門懷念的美麗校園 我們的老家比較靠近南郭國小,照學區的規定,我們應該是到南郭國小註冊唸小學才對。當年,彰化市最好的國小,男生是位於彰化市東北角的中山國小,女生則是位於彰化市西北角的民生國小。父親為了要讓我們有機會唸最好的國小,家境雖然清貧,也設法把我們兄妹三人的戶口拿去寄放在中山國小與民生國小學區的朋友家裡。因此,我和弟弟就到中山國小唸小學,妹妹就到民生國小唸小學。我們每天上學,都要一大清早就起床,穿上校服、背著書包,沿著當年的南北縱貫公路中山路,從彰化市的東南角,走過農會、縣政府、電力公司、縣議會,才能到達位於彰化市東北角的中山國小。看電影...

星期六, 9月 27

[牧函] 收成 (Harvest)

寫作於2008.09.21 作者:蔡茂堂 牧師 對每一位農夫而言,收割是一年辛苦耕種過程中最歡樂的成果回收。許多農耕社會都會在豐收的收割期舉行豐年祭 (民28:26),一面向賞賜風調雨順、讓農民享受五穀豐收的上帝獻上感恩的祭,一面也和工人鄰居一起盛宴慶祝豐收。 上帝在撒種與收成之間定下一些相關的自然律。我們可以從這些自然律當中,學到屬靈的功課。 第一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植物基因遺傳學的定律。...

星期六, 9月 20

[講道集] 小組系列(二十三):勉勵 Encouragement

寫作於2008.09.14作者:蔡茂堂 牧師  經文:帖撒羅尼迦前書5:14短片小組系列(二十三)—勉勵(Encouragement) (台語)小組系列(二十三)—勉勵(Encouragement) (國語)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我們今天要分享的課題是勉勵,什麼叫作勉勵?所有的父親在教小孩騎腳踏車時,不能一直拉住他,最終必須要放手,不然他就學不會,這就是勉勵。能夠放手,代表你對他有信心,並且即使放手,你仍一直在他身旁,必要時扶他一把,這個叫作勉勵。Ⅰ、引言:山腰上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