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星期日, 8月 27

[牧函] 恩慈

寫作於2006/08/27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3章談到愛的真諦時開宗明義的第一句話就是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恆久忍耐 (forbearance)是在遭遇對方頂撞或傷害時,能夠控制自己的脾氣而不會立刻暴跳如雷或直接反擊,其目的是積極的給予對方創造出救贖挽回的時空。這種恆久忍耐著重於受頂撞或受傷害者的自我約束,對於頂撞者或施害者不一定會有積極正面的影響。“又有恩慈”緊接在“恆久忍耐”後面,著重在受頂撞者或受傷害者對那位對他頂撞或施害者所表現出來的慈愛表現...

[講道集] 愛的系列(十)愛與恩慈

寫作於2006.08.27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聖  經: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4節】線上收聽(國語)   線上收聽(台語)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 今天要講愛的系列第十講,上一次我們講「愛是恆久忍耐」,但是恆久忍耐還不夠,「…又有恩慈。」這一句話裡面其實講到兩件事,就是忍耐與恩慈。從英文來看是Longsuffering and lovingkindness,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恩慈(Lovingkindness),Lovingkindness是什麼?什麼是恩慈?它跟忍耐有什麼關係?為什麼保羅要把這兩個放在愛的最前面呢?我們能夠學到什麼?有一張圖片是一隻很強壯的手,讓一隻很弱小的手握住的一幅圖像,這是要說明什麼呢? ...

[講道影片] 愛的系列(十) 愛與恩慈

...

星期日, 8月 13

[講道影片] 愛的系列(九) 愛與忍耐

...

[牧函] 恆久忍耐

寫作於2006/08/13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哥林多前書在描述愛的特質時開宗明義所說的第一句話是:愛是恆久忍耐。中文這四個字在英文是以long-suffering一個字表達聖經希臘文中這個字。是由兩個字根與所組成。前者makros是大與長的意思,後者thumos是熱血與憤怒的意思。兩者合併後所形成的含有經過很長的時間之後才發怒的意思。 當中文將這個(longsuffering)翻譯成為“恆久忍耐”的時候,有時候會被誤解為“任人宰割、忍氣吞聲”...

[講道集] 愛的系列(九):愛與忍耐

寫作於2006.08.13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聖  經: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4a節】線上收聽(國語)    線上收聽(台語)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很高興我們可以一起在這裡敬拜上帝,在“愛”的系列中我們講過,如果口才很好,或是很有宗教經驗,對聖經也很熟悉,甚至很願意付出,若是失掉愛心,保羅說,這些都算不得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