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星期日, 2月 19

[牧函] 投資

寫作於2006/02/19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在資本主義的啟蒙時期,資本與勞力是生產與獲利的兩大要素。科技的進步使機器逐漸取代了人工的勞力,資本的重要性也漸漸的凌駕於勞力之上。工業革命帶來了產量的提高,自由市場的經濟體系促進了物資的流通以及財富的累積。為了提高在自由市場的競爭力,各種公司行號不斷的成立,以聚集更大的資本來求取更高的獲利。投資也逐漸成為謀利的重要管道。 剛開始生產事業與社區有很緊密的依存關係。但是在生產事業公司化...

[講道集] 管家系列(十六):貧富

寫作於2006.02.19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聖  經: 【路加福音十六章19~31節】線上收聽(國語)     線上收聽(台語) Ⅰ、引言:引言:農婦與乞丐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早。上一回我們講到金錢,金錢這個東西本身是中性的,但是當金錢從以物易物開始慢慢演變成攜帶越來越方便以後,財富的流通就變成集中到很少數的人手上,本來大家相差不多的,現在卻差距越來越大,這樣的情況造成很大的問題。最近幾年來,全世界最有錢的八個國家G8,每次開會就有一大群人去示威抗議,以及世界貿易協會開會的時候,也有一群人去抗議,到底這是什麼現象呢?從我們信仰的角度來看,這些與我們的信仰有關係嗎?我們今天要一起來思想這個問題。如果你認為你是屬於貧窮的,那我們今天來了解一下,其實台灣幾乎所有的人都是富翁,沒有貧窮人。 ...

星期日, 2月 5

[牧函] 金錢

寫作於2006/02/05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金錢是人類社會文明進展過程中一項非常重要的發明。上古時期人類社會以物易物(barter) 的交易行為非常的不方便,因此就有人發明用貝殼 (shell) 作為商業貿易的媒介。在560BC 呂底亞王克羅素(Lydian-king-Croesus) 首先鑄成金幣作為金錢使用。金與銀等貴金屬本身都具有經濟價值,被稱為“商品性金錢”(commodity-money)。後來政府用貴重金屬作擔保而開始發行紙鈔。紙鈔被稱為是“代表性金錢”(representative-money)。1971年美國政府決定取消黃金擔保紙鈔的價值,而是完全由政府的保證給予紙鈔其票面價值,被稱為“政令性金錢”(fiat-money)。到了電子時代,信用卡與債務卡的發行產生了“塑膠金錢”(plastic-money),網路時代的來臨更帶來了“虛擬金錢”(virtual-money)。 金錢有三大功能: A.交易的媒介,促使貨品服務的順利流通。 B.會計的單位,供給不同商品價值之比較。 C.價值的儲存,將來可以立即轉換為商品。 金錢除了上述的社會功能以外,也衍生出其他的功能,金錢除了作為“交易媒介”(medium-of-exchange)...

[講道集] 管家系列(十五):金錢

寫作於2006.02.05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聖  經: 【馬太福音六章19~24節】線上收聽(國語)     線上收聽(台語)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新年恭喜。新年時我們喜歡說:「恭喜發財」,今天我們也要談如何成為金錢的管家,說到恭喜「發財」,為什麼耶穌會警告我們要小心呢?其實發財不是問題,只是當「財」變成「神」的時候就有問題。如果我們最近看電視,差不多所播放的都是有關財神爺這類型的節目,作神還不夠,還要作爺,從財變成神再變成爺,這個對我們來講有什麼樣的問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