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於2005.04.03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聖 經: 【約翰福音五章39~40節】線上收聽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早,我們最近幾個禮拜在學習什麼叫作敬虔,除了禱告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就是讀經。那我們如何在讀經上操練敬虔呢?耶穌基督在曠野受試探的時候,曾經對撒旦講過一句話:「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太四:4)告訴我們一個人活在世上有兩種需要,「…不是單靠食物…」表示還是要靠食物,只是不是「單單」靠食物,換句話說:「有東西吃,不是就像是人。」人要活的像人的樣子,除了需要有食物以外,還需要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神的這一切話,我們基督徒相信就是記載在聖經上,我們怎麼樣從神那裡得著供應,讓我們的生命能夠健康呢?
聖經的比喻:
一、比蜜更甜
聖經本身有一些比喻,我們一起來看看。神希望我們與聖經的關係是怎麼樣?聖經中第一個比喻是:蜂蜜。美國小孩一聽蜂蜜Honey會說〝Yummy Yummy〞 (很好吃),我不曉得大家有過這樣的經驗嗎?每一次想到聖經或打開聖經就覺得很喜歡、很享受,有些基督徒把讀聖經當作苦差事,當作責任去做。或者你有過這樣的體驗,像詩篇一百一十九篇103節所說的:「你的言語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這是指在聖經中,我們的感情可以有一種很愉悅,從神那裡得到被滋潤很甜蜜的感覺,這是第一個比喻。
二、腳前的燈
第二個比喻是「燈」。聖經說:「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119:105)我曾稍微想過「腳前的燈」是什麼意思?就像古代的燈籠,它所能照亮到的地方就在腳前,那前面照不到的地方怎麼辦?只有一個方法,就是我的腳要往前走,當我的腳往前走一步的時候,燈就往前照亮一點,當我的腳再往前一步時,燈就跟著我再往前照亮一點點。這句話很有意思:「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換句話說,如果你要你的燈把你的前面照亮清楚,你就是一步一腳印的跟著燈亮光的地方來走,那它就會繼續往前照亮。上帝對你有所啟示,當你去遵行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上帝有更多的啟示,當你對神有所領受,你照著去做,就會發現前面又有更多的教導讓你可以學習,但如果你看到了不去做,那你就只能看到那些,因為你都不動的話,你腳前的燈只會照亮前面那一小塊,它不是手電筒,不是探照燈,它是腳前的燈。所以我們要一步一步的去走,當我們一步步往前走的時候,那樣你前面的燈就能漸漸照亮照出你前面的方向。
三、兩刃的劍
不只是這樣,聖經好像兩刃的劍:「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來四:12)聖經要成為兩刃的劍,在每次讀聖經的時候,我們必須把聖經所教導的,跟自己的心思意念作一個對比,才有機會讓聖靈藉著聖經進到你的內心裡,將你的心思意念剖明。很多時候有些人讀聖經是為配偶讀的,我遇到這樣的基督徒,特別是在讀夫妻關係的時候,丈夫是替妻子讀聖經,妻子是替丈夫讀聖經,所以當兩個人吵架時,丈夫就會跟妻子說:「老婆,聖經說:『丈夫是妻子的頭』所以這次要做什麼事情是由我來決定的。」這個丈夫讀聖經,他沒有讀到自己需要學什麼,沒有讀到「丈夫要為妻子捨命」。我常常笑那些作先生的基督徒說:「如果你把命都捨了,你還會有意見嗎?」有沒有死人還有話說,還有意見?命都可以捨的人,當然不會把意見不捨,可是許多時候我們不想去看這一個角度,只看到對方應該看的,然後妻子就不談「丈夫是妻子的頭」的問題,跟丈夫說:「你應該要愛我,成全我…」就讀丈夫需要知道的那些經文,如果是這樣的讀聖經,當然就達不到「兩刃的劍」之功效,就沒有辦法把你自己裡面的想法意念剖明,我們要操練敬虔(成聖)的過程,其實是需要這樣的一個對聖經的態度。
四、鏡子反照
聖經好像鏡子。「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容光,好像從鏡子裡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林後三:18)很有趣的一點,聖經說:「『變成』主的形狀」。換句話說,讀聖經的目的是:愈來愈有主耶穌基督的樣式在我們的身上。一個人愈讀聖經,別人從你的生活愈看出主耶穌基督就是這個樣子,你就是一個小基督,我們叫作Christian(基督徒),這是讀聖經最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要「…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果讀聖經是照鏡子,愈照愈難看,那就沒有意義了。所以愈讀聖經,我們會愈羨慕主耶穌基督留下的榜樣,然後我們就愈來愈像基督的樣子。那麼我們要怎麼達成這樣的目的呢?好像蜜一樣甘甜,好像燈一樣指引我們行在神話語的光中,好像劍一樣可以刺進我們的內心,把我們很多想法分析開來,而且好像鏡子一般,愈來愈反照主的樣式在我們的身上表現出來。
讀經的態度:
一、虛心痛悔
以賽亞書六十六章2節:「但我所看顧的,就是虛心(原文是貧窮)痛悔因我話戰兢的人。」這個虛心痛悔的態度,讓我們到神話語面前的時候,可以有一個正確的態度。 這個態度包括,當我們看到聖經所描述上帝尊榮(Majesty)和聖潔(Holiness)這兩方面時,我們對上帝的尊榮的反應是「敬」(Awe),我們對上帝聖潔的反應是「畏」(Fear),聖經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很多時候我們到神的話語面前來,我們缺乏這兩種態度。對神尊榮不夠認識的人,他失掉對神的敬意;對神聖潔不夠認識的人,他失掉對神的畏懼,如果你是「敬」,你就會發現自己在神的面前比起來實在是什麼都沒有、很貧窮,你就會產生一種虛心,而不是驕傲,覺得自己什麼都有。在神的豐盛,神的偉大面前,我們實在是什麼都沒有。如果說在神聖潔的面前,我們就發現自己是一個罪人,自己是不完全的。會看到神的尊榮和聖潔的人,自然就會產生虛心痛悔和戰兢,在神話語面前有此態度的人,就比較容易從聖經裡面得到教導,得到啟示。
二、切慕喜愛
第二種態度有點像前面所說的「蜜」一樣,有時候它不是指「蜜」,它是指好像財寶,好像金子,詩篇十九篇10節說:「(神的話)都比金子可羨慕,且比極多的精金可羨慕,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這裡用兩個比喻來形容聖經,一個是金子,一個是蜂蜜。金子代表寶貝(Precious),蜂蜜代表美味(Delicious),當你覺得聖經很寶貝的時候,你就會希望擁有它,覺得味道很棒的,我們就想要享受它,我們對聖經有這樣的一個渴慕擁有和喜愛享受的態度,我們就容易從神那裡得著供應。
三、開眼通耳
第三個態度是我們的耳朵和眼睛必須要能夠打開,否則聖經在你面前讀也讀不懂,就算牧師講道聽也聽不清楚,所以要求神開我們的眼睛,打通我們的耳朵。詩篇一百一十九篇18節:「求你開我的眼睛,使我看出你律法中的奇妙。」為什麼我們需要作這樣的禱告?為什麼需要神打開我們的眼睛呢?「他也開通他們的耳朵得受教訓,吩咐他們離開罪孽轉回。」(伯三十六:10)就是我們的接收器(Receiver)必須要正常健康,否則的話,再漂亮的圖畫,如果你是瞎子,沒有辦法欣賞;再好的聖經,如果你看不懂,讀了也沒有用,所以怎麼樣求神開我們的眼睛、通我們的耳朵呢?
第一個就是:一般的人如果不是重生得救的人,他們讀聖經常常讀不出所以然來,在哥林多後書四章4節說:「此等不信的人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著他們。」所以你可以說,沒有相信的人看了聖經也是白看,因為世界的神把他們的心眼弄瞎了,有人說是罪讓我們看聖經看不清楚。好像老人家得了白內障,整個水晶體都模糊掉了,所以外面的東西很美麗,眼睛也是正常,但是就是有一個東西遮在那裡,那就必須要開刀才能把白內障移除,才能使我們重新看見美麗的世界,這是不信的人被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必須求神賜給我們信心,使瞎了的眼睛得以痊癒。
第二個,信了的人還有一個問題,「我已經信了,為什麼看聖經看了老半天,還是看不出什麼名堂。」哥林多後書三章14節:(他們已經信了)「但他們的心地剛硬,直到今日誦讀舊約的時候,這帕子還沒有揭去。」這裡講的是以色列人,我想也可以適用在我們基督徒身上,我們已經受洗,也相信了,但是為什麼我們讀聖經讀不出律法中的奇妙呢?有一個可能是我們的心地剛硬。我們把我們過去曾經聽到牧師教導的答案,就覺得那就是答案了,當神的靈或是有新的解釋來的時候,我們拒絕,這是耶穌時代的法利賽人最大的問題,他們不是不信,但他們把他們對神的話語傳統的解釋絕對化,所以當耶穌來給他們一個新的解釋,要告訴他們神的話不是如此的時候,他們沒有辦法接受,不只沒有辦法接受,他們還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在馬太福音五章耶穌講說:「你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說…只是我告訴你們…」,耶穌在那裡要再一次教導以色列人說,神雖然對摩西講了十誡,但十誡的意思在當時的瞭解耶穌覺得不夠,他要再進一步的解釋,進一步告訴他們的時候,只是猶太人的心剛硬,所以「帕子」還沒有揭去。所以我覺得讀聖經讀不懂有兩個問題,第一種,他根本不信聖經是神的話,我們說是「白內障」,好像在讀紅樓夢或是古代外國的書,有看沒有懂。第二種,是基督徒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他是相信了,但他相信的是他過去對聖經有的解釋,將其絕對化了,聖經說是心地剛硬,所以再怎麼讀,也讀不出神在此時要對你啟示的話。
那麼耳朵呢?耳朵有一個問題就是:聽了不喜歡聽的,就用手把耳朵摀起來,有時候牧師講道並沒有針對特定的某位信徒來講道,牧師只是準備就講,可是剛好不巧你最近遇到一些問題,這些問題聽起來好像都是牧師在講你的樣子,有的人就說:「真奇怪?我這個禮拜跟太太吵架,牧師怎麼知道?為什麼講道都是在罵我?」有的人下個禮拜就不願意來了,認為牧師講道都在罵我,其實神已經藉著某些管道要向你說話,但是你把耳朵摀住不聽,那當然就聽不到。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就是――只聽好聽的。「因為時候要到,厭煩純正的道理,耳朵發癢,就隨從自己的情慾,增添好些師傅。」(提後四:3)我們喜歡聽令我們覺得高興的解釋,就跟著好聽的信息到處跑。所以神的話不論是經由神的僕人解釋聖經,或是自己讀參考書、讀聖經從神有領受,都要「眼睛求神開,耳朵求神通」,讓我們能從神那裡得到好的教導。
四、指教引導
詩篇二十七篇11節:「耶和華啊!求你將你的道指教我,因我仇敵的緣故引導我走平坦的路。」詩人在這裡向神作了兩個禱告,第一個禱告是:指教。第二個禱告是:引導。這是我們讀經時可以向神有的兩樣祈求。指教就是明白聖經所寫的內容,這是知識(Knowledge)。引導就是我們明白以後,我們可以行出來,可以將我們明白的知識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上,這是智慧(Wisdom)。我們要向神求這兩樣,很多基督徒(包括神學生或老師)他們花很多時間在研究神的話,知識很豐富,但是如果說沒有智慧把這些知識,變成生活上可以行出來的,那麼他可能成為一位神學博士,但不可能變成一位基督徒。或是有主的容光的基督徒,最大的困難就是他們徒然有知識,卻沒有智慧,聖經說:「但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唯有愛心能造就人。」(林前八:1)能夠把這樣的知識轉成生活中使人得著造就,那才是智慧。知識給我們的就是理論和資訊(Information),但是智慧使我們可以在實際的生活上,把這些知識應用出來,所以每一次我們來禮拜堂聽牧師講道,或是我們讀聖經的時候,我們要向神說:「你要指教我,同時也引導我。」走路是引導,指教是關於聖經中的真理讓我們能夠明白。現在我引用一種說法(尚有爭議),來說明為什麼需要知識也需要引導,神的話有兩種翻譯,希臘文叫作Logos,另一個是Rhema 。我們手邊的聖經所印的是神已經說過的話,即是神過去藉著不管是先知或使徒已經講過的話,這個叫作Logos(Spoken word),就是聖經上的知識。但是今天你讀到感覺神藉著聖經向你講話,那就不一樣,當你覺得神是向你講話的時候,要你去遵行的時候,這個Spoken word就變成speaking(正在講的話),是神對我講的話。這是我們說當聖靈來感動我的時候,以前讀的那一段聖經讀很多遍都沒有感動,今天讀的時候特別有感動,好像神要向我說什麼,那個時候就是你的Logos變成Rhema,指教變成引導,聖經就活了起來,並且可以應用了,因為那是神對我說話,而不單是過去向以色列說的話,或者只是在看他們的故事。神藉著創世紀、啟示錄,藉著今天讀的聖經向我說話,當Logos變成Rhema的時候,那你的讀經就活了起來。
五、存在心裡
當我們到神的面前來有敬畏的態度,有渴慕願意的心,而且也能夠從神的話語當中,得到知識和智慧以後,我們要把聖經「庫存」(存記在心),不存的話它就會跑掉,所以我一直鼓勵大家背聖經。歌羅西書三章16節:「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裡…」,想盡辦法把神的道存在心裡。
我用一個故事來作比喻,有一座公園裡面有一座雕像,那個雕像叫作「畢士大的天使」。耶路撒冷不是有一座「畢士大池」嗎?上帝每一年(不一定那一天)會派天使去攪動那座池水,當水被攪動的時候,第一個下到水池的病人,不論什麼疾病都會得痊癒。故事的背景是因為有一位病了三十八年的瘸子,他很希望能夠得醫治,所以每天就請人把他抬到池邊等,方便在池水攪動時下到池子裡,可是他雖然在水池邊等,但是因為他的腳瘸掉了,用手爬不夠快,每一次總有別人比他先下到池子裡得醫治,所以三十八年了還沒有痊癒,耶穌就對他說:「你要痊癒嗎?」主耶穌就醫好了他。話說有一次「畢士大的天使」被差派到那座水池,沒有想到他到了的時候,發現裡面卻沒有水,回去向上帝報告,對上帝說:「報告上帝,今年沒有人被醫治。」上帝責備他說:「你怎麼沒有去攪動池水?」天使回答說:「因為他們沒有儲水。」
我用這個故事的衍生來勸大家,其實我們需要的時候神是要給我們恩典醫治我們,但是你要有水讓聖靈來攪動,有時候我們遇到很困難的問題,不知如何是好,我們多麼希望上帝可以立即賜給我啟示,當上帝派天使要賜下啟示時,卻發現你的頭腦裡面空空如也,他要感動你卻沒有東西可以感動,因為你的水池是乾的,所以你必須先要有水,讓聖靈才有機會攪動,那你也才會得到醫治,得到力量,如果平常都不注入水,池子都乾乾的,那聖靈要感動你的時候,當然無法感動你呀。常常在你需要神的啟示時,有時聖經不一定在手邊,有時是有聖經,但是太大本,打開來卻找不到,如果你把一些神的話(特別你覺得很好的經文)存在心裡,到了需要用的時候,聖靈就有機會把你已經庫存的水攪動起來,就產生很奇妙的醫治果效。約翰福音十四章26節:「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祂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這裡很重要,經文說「想起」,要「想起」必須要先有「記入」,如果你從來沒有「記入」,那也就沒有機會「想起」,所以聖靈要讓一個人想起神的話之前,必須先要有神的話存記在心裡。所以我們要做一些功課,把神的話存記在心裡,當遇到困難需要神的指引時,聖靈才能夠感動我們,使我們想起神當時要對我們說的話。
六、謹守遵行
最後一種態度是:我們要像跟在父親後頭走的孩子們一樣,較小的跟著較大的,較大的跟著父親,一個跟著一個向前走,最重要的是謹守遵行,「你們要謹守遵行我的律例,我是叫你們成聖的耶和華。」(利二十:8)所以遵行神的話會使我們愈來愈聖潔,看到神的聖潔會使我們「畏」。我們怎樣讓我們自己愈來愈聖潔呢?就是謹守遵行神的律例。這裡有一張圖片,是一位男士和一位女士在照鏡子,而且他們還做一些小動作,男士是整理他的領帶,他照鏡子是希望當他走出去的時候衣冠整齊,女士則是化妝打理她的面貌,希望把她的臉裝扮的更美麗,所以照鏡子一定會有動作,這樣照鏡子才有意義。很多人不是這樣,照完鏡子就走了,因為時間很趕,忘了把領帶調整好,那就白照鏡子了,或是小姐鏡子看完就走了,臉上仍留有飯粒,那照鏡子又有什麼用處呢?很多時候我們讀神的話也是如此,「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雅一:23~24)換句話講,就是沒有做修整的動作,聽講道或讀到聖經經文時,把神的話用來修正自己有問題的部分,這樣才有機會改善,照鏡子才能夠幫助你,先前講到看了鏡子以後,愈來愈榮耀,變成主的形狀,這是一個過程,不是照了鏡子就自動變漂亮了,而是照了鏡子看見自己哪裡有需要修整的地方,你願意去做,願意去改善,這樣才有機會愈來愈有主的榮耀,聖經好像一面明鏡,但是我們也要有一些動作,來與鏡子反照我們所顯出的配合,這樣才有好處。
讀經的方法:
一、個人晨更
每一天自己靈修,我不厭其煩的鼓勵大家跟著教會的讀經進度,三年就可以把聖經讀完一遍,如果你真的很忙,你很快的把當天的部分唸完,差不多五分鐘到十分鐘,把你覺得聖經當中跳出來的某一金句(醒目Catch your eye),再花一點時間默想那節金句,然後我抓住那節金句,跟神作一個小小的禱告。如果你拿到教會發每日靈糧日誌,上面就是要你把該句經文抄下來,接著就把你的禱告或感受寫下來,該句經文就是知識,而你所禱告的就是智慧,也就是今天神對你講的話,你就向神禱告回應,表示我願意照著去做,求你幫助我,如果你每天有這一點點的操練,你與神的關係會愈來愈親密,而且你的生活會看見神在改變你,愈來愈有主榮耀的生命。「求你使我清晨得聽你慈愛之言,因我倚靠你。」(詩143:8)有些人是晨更,有一些人是晚更(睡前靈修),相對於晨更來說,晚更的獲利比較少,晨更獲利比較多,因為晚上已經精疲力竭,聖靈若要給你什麼感動,你也已經耳朵鈍了,眼睛也模糊了,晚更是可以的,但所得到的祝福和恩典就比晨更少。當你睡了一覺醒來頭腦最清醒,可以有一點時間在神面前安靜,同樣是花五分鐘,我想早晨的靈修效果會比較好。也因為要晨更,你的起床或上班的時間就要有一些調整,為了要有靈修,你必須要提早十分鐘起來。試試看,決心開始你的靈修生活,為了早晨可以花一點時間安靜來親近神,從神領受祝福,提早幾分鐘起來晨更,看看你的生命會不會體驗到,神要給你的恩典和祝福。
二、背誦經句
就是把神的話藏在心裡背起來,「我將你的話藏在心裡,免得我得罪你。」(詩119:11)如果你沒有辦法每天背一節金句,那麼你試著一個禮拜背一節看看,教會也鼓勵大家背金句,每一次主日崇拜的週報上,就會有每週金句供大家背誦,一年就至少會背52節金句吧,幾年下來也不少,你就開始儲水了,在你需要用的時候,聖靈來有水可以攪動,你就可以在需要時,很快的從神得到啟示。
三、小組查經
每個人從神領受的不一定是本來聖經的意思,可能是當時你的需要,你感覺神這樣對你說,那是你的領受。小組查經的時候,每個人感受的意思是不同的,大家把不同的領受拿出來討論,看能不能互相有所學習,這是利用團體的力量來幫助我們,從神的話有所學習,而且不是一個人一意孤行,愈讀愈鑽牛角尖,誤解了聖經的意思,所以弟兄姊妹一起來討論,可以幫助我們不會愈走愈偏差。在使徒行傳十七章11節,保羅稱讚有一個地方的人,叫作庇哩亞:「這地方的人賢於帖撒羅尼迦的人,甘心領受這道,天天考察聖經,要曉得這道是與不是。」這一群人考察聖經,要曉得這道是或不是,羅馬書也強調說,很多人比較聰明,他們會互相較量彼此討論「…並且他們的思念互相較量,或以為是,或以為非。」(羅二:15)大家都將自己的領受說出來,彼此聽一聽其他人不一樣的領受,然後我們就可以比較,哪一種角度是自己沒有看見的,我們就從弟兄姊妹的領受有所不同的學習。當別人舉出來自己不對的地方,我們也能以謙虛的心來作修正,因為每個人的看見都有限,小組查經就有這種好處可以幫助大家。我開始在帶領長執們到家裡來作這樣的的查經小組,一起分享一起禱告,希望我們的長執們也開始能習慣,可能不久之後他們會邀請大家來小組查經,當你被邀請的時候,我鼓勵你參加,這就是小組查經。小組查經一般是用歸納法查經,不需要太深入的神學考察,大家就可以從聖經中找出一些東西,來討論與分享。
四、考察研究
最後這種方法比較是要到神學院上課,或是要拿神學院研究的成品才能夠作的,也就是深入的研究。路加福音的作者自己也做過這樣深入的研究,路加福音一章3節說:「這些事我既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就定義要按著次序寫給你。」作者路加考察聖經的背景與收集的資料等等,再把它整理過濾編審,這樣的動作是較為艱辛,需要有一些參考書籍,大部分是神學院作的工作。在這裡也鼓勵大家,神學院為了讓沒有機會進神學院的基督徒也能得到造就,所以他們就開了一個「信徒神學系」。在台灣很方便隨時都可以修課,在美國不容易,一年難得從洛杉磯請一個牧師飛到芝加哥,在「信徒神學系」修課,可以讓我們比較深入的瞭解聖經的文化、文學背景,瞭解了以後,我們下一次再讀同一段聖經節的時候會不一樣,因為有那些學者他們的研究當我們的背景、當我們的參考資料,是非常的好學習管道。
結論
今天司會所讀的聖經,我把它當作結論,「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耶穌說,聖經的目的不論是舊約或新約,都是為主耶穌基督作見證,但是聖經本身沒有永生,他們(猶太人)以為聖經內中有永生,耶穌說不是,聖經是一個指標,它是為基督作見證,要得永生是透過聖經到主那裡才有永生,真正的恩典和力量是從主耶穌來的,「然而,你們不肯來我這裡得生命。」所以我們每一天讀聖經的目的,不是聖經主義(聖經是一切),聖經是神的話很重要,但是它不是我們最終信心的對象,我們是藉著聖經,能夠到聖經所見證的主耶穌基督那裡,那裡才是生命,那裡才是永生。
星期日, 4月 3
[講道集] 操練敬虔(三):讀經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