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於2007/06/10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人類學家一直在探討的一個問題是人類之所以與其他種類動物有所區別與不同的到底是什麼?從基因組成看來,我們跟最接近我們的猩猩在基因組成上面有98.4% 完全相同。(我們與酵母菌的基因組成也有百分之五十是相同的) 由此可見在基因組成上面我們與其他動物之間的差別並不是太大。
在猩猩與人類之間還存在有直立類人猿(Homo-erectus),這是在印尼爪哇以及北京周口店被考古學家所挖掘出來已經絕種的類人猿,他們最大的特點是能夠使用兩隻後肢穩定站立,使他們能夠自由使用所空出來的兩隻前肢來運用工具改造環境。
現代人類(modern-human)在學名上被稱為智慧人類(Homo-sapiens),他跟直立類人猿或是猩猩之間最大的不同是有一個高度發展的大腦,尤其是額葉部份的發展,使得現代人類成為具有理性質疑、自我分析的能力。這個能力配合直立類人猿已經達成的運用工具的前肢使人類也成為工作人類(Homo-faber)(這是由Hannah-Arendt與Max-Frisch提出的理論)。人類由此而發展出高度的科技文明而對大自然環境產生巨大的影響。
現代人類與其他靈長目(primates)一樣,是群居性動物,但是人類的喉嚨以及臉部的解剖結構以及理性思考的大腦配合之下,讓人類可以發展出一套很複雜的語言溝通體系來彼此分享,並且建立互相合作或競爭的關係,而成為社會人類(Homo-socialis)。人類對於旋律、影像、顏色的想像與創意以及彼此間快樂的互動使人類也成為遊戲人類(Homo-ludens)(由荷蘭歷史學家Johan-Huizin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