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星期日, 1月 28

[講道集] 愛的系列(二十):愛與包容

寫作於2007.01.28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聖  經: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7a節】線上收聽(國語)   線上收聽(台語)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我們今天要講的主題是「愛與包容」,談到包容,你會想到什麼?是不是像一位媽媽對待一個無理取鬧(Temper tantruml)的孩子。媽媽是怎麼處理?是打他罵他嗎?還是用雙手把他抱在懷裡,希望他的脾氣發完後能夠安靜下來?小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就會拳打腳踢,然後媽媽的皮肉就要忍受這樣的傷害,這是包容嗎?隨便他發脾氣、隨便他鬧,但是就把他抱起來、把他容納起來,是這樣的意思嗎?中文翻譯成包容,現代中文修訂本把「凡事」改成「一切」,我想差別不大,基本上還是包容,台語是「凡事忍受」。英文的翻譯你就會發現他們在兩個字中間掙扎,較多的版本使用bear這個字,包括新欽訂本(NKJ)、現代美國標準版(NAS)、新修訂標準版(NRS)都用bears...

[牧函] 爆料

寫作於2007/01/28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爆料是台灣這幾年來方興未艾的社會現象。爆料與揭弊並不完全相同。揭弊者在西方被稱為whistleblower (鳴笛者),這個名詞源自十九世紀英國警官於巡邏時如果發現有不法之事正在進行就會立刻鳴笛以喚起執法人員與一般民眾的警覺與注意。鳴笛者通常是一個公司或機構的現任或前任雇員或成員。他們將職務上所獲知該公司或機構中所發生的犯法或危害公眾安全的情節告知相關人員或大眾媒體。體制內鳴笛者...

星期日, 1月 14

[講道集] 愛的系列(十九):愛與真理

寫作於2007.01.14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聖  經: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6b節】線上收聽(國語)    線上收聽(台語)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上一次我們講到愛與公義,這週我們要講愛與真理,在中文合和本,這句經文是愛「只喜歡真理」。不知道我们中間有沒有人看過圖片中的這塊石頭呢?如果你曾經到羅馬旅遊,通常導遊會帶你去觀賞,這塊石頭以前是做什麼用的沒有人知道,後來被人家拿去放在一間房子前面,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作La...

[牧函] 真理

寫作於2007/01/14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自古以來人類不斷的在追求對真理的探索與瞭解。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 (Plato and Aristotle) 在形上學 (Metaphysics) 一書中就提出他們對真理的看法。他們主張人類語言命題 (proposition) 的真理性是源自於該命題與其所描述對象之事實狀況 (fact) 是否具有對應關係 (correspondence)。這個理論被稱為真理對應論...

星期日, 1月 7

[講道集] 愛的系列(十八):愛與公義

寫作於2007.01.07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聖  經: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6a節】線上收聽(國語)    線上收聽(台語)各位弟兄姊妹大家新年恭喜。看到我們教會有什麼新的現象嗎?週報的尺寸變大了,色彩不見了,這是一個新的改變。今天我們還是要延續去年我們愛的系列講道,在我們信仰當中一個最重要的認識,就是愛與公義的關係,愛與公義有什麼關係呢? ...

[牧函] 公義

寫作於2007/01/07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在人類社會當中人與人的互動若發生了不該有的傷害時,會設立一個 “報應性公義” (retributive justice) 機制來處理這種情況。報應性公義的主要精神是處罰的程度應該與傷害的程度成正比。責任論 (deontologist) 學者強調報應性公義的主要功能乃是回溯性處理既往傷害並恢復公平狀態。功利論 (utilitarian) 學者強調報應性公義的主要功能乃是前瞻性預防將來傷害並促進公平狀態。責任論強調種瓜得瓜的因果報應、功利論則強調殺雞儆猴的嚇阻效益。 報應性公義最早出現於米索波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