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星期日, 11月 19

[講道集] 愛的系列(十六):愛與暴怒

寫作於2006.11.19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聖  經: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5c節】線上收聽(國語)     線上收聽(台語)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上個禮拜我們看到的是一隻很自私的貓,牠只自己吃不讓其他的貓有機會吃,我們今天看到的圖片是一隻生氣的猴子。生氣和愛有關係嗎?情緒不好的時候,怎麼處理它呢?今天的經文我把它翻譯成「愛是不暴怒」,在中文翻譯上,並沒有把突然引爆生氣的意思表達出來,所以就變成好像「愛是不可以生氣」似的。如果你仔細查看聖經的話,會發現我們的上帝是會生氣的上帝,也沒有提到不可以生氣。聖經倒是說:「生氣卻不要犯罪…」(弗4:26),所以生氣是可以的,生氣是上帝賜給人的禮物,這樣當我們看到不公義、不合理的事情時,才可以處理。希臘人對生氣的看法有好幾種,我們中文用的字,生氣就是生氣,只是有幾種不同描述的生氣。剛才司會幫我們唸的:「不輕易發怒(和合本)、不輕易動怒(現中修)」,這是翻譯聖經的人,對於希臘文原文:愛是不「生氣ου...

[牧函] 愛與憤怒

寫作於2006/11/19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愛與憤怒的關係是相當複雜與互動的 (complex and interactive)。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3章有關愛的詩篇中提到“愛是不輕易發怒”(中文和合本)。我們查考聖經希臘文版本與其他古代譯本就會發現在希臘文版本的聖經中所用的是 ( ou paroxunetai),直接翻譯成中文應該是“愛就不被激怒”。“輕易”這個詞是在1611年英文欽定譯本...

星期四, 11月 16

創世記查經(31) 061116 存在認知

0:00:11合理化 / 外射 / 一般化 / 心理防衛機轉0:04:00 司法crime / 媒體shame / 良心guilt / 聖靈sin0:08:30 論斷judge / 風俗風評 0:17:00 月票例子 / 好人壞人 / 朋友情0:20:00 公私分明 / 小事情 / 小聲音0:22:00 大衛的認罪 / 亞當的不認罪0:23:00 社會層次...

星期日, 11月 12

[講道集] 愛的系列(十五):愛與自私

寫作於2006.11.12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聖  經: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5b節】線上收聽(國語)     線上收聽(台語)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看起來很簡單,做起來不容易,圖片中是一隻自私貓,當牠要吃東西的時候,牠把脖子伸得很長,讓旁邊的那隻貓連吃的機會都沒有,為的是自己可以吃得很高興。「不求自己的益處」,照原文聖經,並沒有「益處」這兩個字,這是中文在翻譯的時候把它加上去的,這個加或不加就會引起一些解釋上的問題,今天我們的經文是「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什麼是益處呢?英文NAS新美國標準版,翻譯為Love...

[牧函] 愛與自我

寫作於2006/11/12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愛與自我的關係相當複雜。如果只唸到哥林多前書13章5b所記載保羅有關愛之真諦的教導: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我們對愛會有一種嚴苛的標準:真愛必須完全無我。 “不求自己的益處”的希臘原文為ou-zhtei-ta-eauthv,直譯為中文則是“不追求自我”。和合本加上“益處”,似乎是想要將其含意表達得更清楚,但是可能反而限制縮小了原文可能包含的範圍。現代中文修訂版則直接譯為“愛不自私”,可能會比和合本更接近原文含意。 如果我們將追求自我解釋為自私(Selfish),那麼不追求自我就是不自私,傳統上把不自私解釋成為無私(Selfless)。愛與自我的關係就這樣被自私與無私分割成二元對立的狀況(dualistic-dichotomy)我們只能在自私與無私的兩極端中間作抉擇。 近年來在有關上癮家庭的諮商輔導(counseling-for-addiction-family)中發現一個驚人的現象,就是上癮者自私的上癮行為(selfish...

星期四, 11月 9

創世記查經(30) 061109 存在意義

0:00:00 神 找人 / 亞當逃避 / 人類代表0:01:30 你在哪裡 / 定位自己 / 位置 / 關係0:03:30 位置position / 職權 authority & power 0:04:00 人的位置 / 加爾文主義Calvinism0:05:00 掌理 / 管理 / 老二 0:07:00 相對位置...

星期日, 11月 5

成為我的異象 -- 陳文逸 牧師

寫作於2006.11.05 作  者: 陳文逸 牧師 天下雜誌曾經刊登一篇文章,是兩位美國很有名的企業學者,他們針對了大約一百家的企業,這些企業有些成立了很久,大概有十八家是超過一百年的企業,這兩位學者就用了六年的時間好好的去研究,為什麼有些企業很快就消失,有些企業卻可以存在一百年那麼久的歷史,在當中他們不斷的整理,用六年的時間去研究,後來他們發現這些企業都有一個共通點,當然每一家企業都有它們的特色,但是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這些企業對於它們核心的價值,什麼是它們企業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為什麼它們存在的核心價值,他們掌握得很清楚,所以在整個社會的變動當中,在有些削價競爭的過程當中,因為他們很清楚的掌握本身的核心價值,所以他們可以越過很多的挑戰。企業界稱這個核心價值是「願景」,我們基督徒則說是「異象」,有時候我們一談到異象,都覺得那個太屬靈了,只有像保羅那種人有,只有像以賽亞那種人有,但是我想我們從簡單一點來想,如果你有一天真的相信你的孩子在上帝的手中,在他比較叛逆的時候,或者你覺得你沒有辦法掌握他的時候,你不會為他擔心,因為你覺得他真的是在上帝的手中,那個是一個異象,那個是一個遠遠的看見,就是你相信你的孩子在上帝的手中。我們說,如果你知道某一支股票很不錯,它絕對是一家很信實的企業,很穩定成長的一個企業,突然911來了、突然921來了、突然紅衫軍出現了,你大概不會太緊張,因為前面它還是正常的在成長,我們可以遠遠的看到那些將要發生的事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