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星期日, 10月 29

[講道集] 勇氣

寫作於2006.10.29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聖  經: 【但以理書一章1~21節】線上收聽(國語)   線上收聽(台語)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今天是社會青年主日,所以愛的系列暫停一次,今天我们要一起思想一個題目,就是‘勇氣’。一隻小貓要從一群獵犬的面前走過去,需要相當的勇氣,是不容易的,我們的社青在社會上,就好像一隻小貓走在一群獵狗當中一樣,需要很大的勇氣。我們的社青,禮拜天和大家一樣一起在教會敬拜上帝,可是週間在職場上,他們要面對很多的挑戰,他們要如何保持信仰,活出一個基督徒應有的生命呢? ...

[牧函] 但以理

寫作於2006/10/29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但以理書是舊約聖經中爭議性比較高的一卷。猶太教的希伯來文聖經 (Hebrew Bible)將但以理書編入智慧文學 (Ketuvim);希臘文七十士譯本聖經 (Septuagint)與基督教聖經則將但以理書編入先知文學 (Nebiim),列於以賽亞、耶利米、以西結三大先知之後,成為第四位大先知。主耶穌基督也公開認定但以理是一位先知 (太24:15)。猶太教與更正教把最後兩段蘇珊娜與長老們...

星期四, 10月 26

創世記查經(28) 061026 發現存在

0:00:11 夏娃 / 蛇 / 智慧 / 想像0:02:00 欲望 Desirable / 不確定化 / 甜頭0:05:00 罪中之樂 / 感官刺激0:06:00 網路色情 / 聯想0:08:00 亞當的動機 / 環境因素0:10:00 自我決定 / 責任歸屬0:12:00 蛇 / 夏娃 / 亞當 / 引誘 0:13:00 三隻猴子...

星期日, 10月 22

[講道集] 愛的系列(十四):愛與鹵莽

寫作於2006.10.22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聖  經: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5a節】線上收聽(國語)   線上收聽(台語)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上週我們講到“愛與張狂”,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愛與鹵莽”,鹵莽和傲慢不完全一樣;傲慢是在態度上讓人家覺得不舒服,鹵莽則是在行為上讓人家覺得不舒服。什麼叫作鹵莽?在這兒又要提到聖經翻譯了,和合本翻譯為「愛是不做害羞的事」,害羞這兩個字在今天被解釋為看到人家臉紅、不好意思跟人家講話-----等,害羞是這樣的解釋,可是在翻譯時,害羞跟鹵莽是一樣的,其實應該說是做那些不要臉的事。  ...

[牧函] 鹵莽

寫作於2006/10/22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保羅在討論愛的真諦時把鹵莽放在傲慢的後面,這正是“傲慢無禮”所要表達的意思。當一個人對自己擁有的優點自視過高而無視於自己的缺點時,他對於別人的態度就會產生傲慢的表現。這種對別人傲慢的態度在實際人際互動中就會產生鹵莽的動作。在新譯本中文聖經就把a)sxhmonew:aschemoneo 這個希臘文翻譯為“失禮”。 禮貌是在人類社會中使人際互動關係成為平滑順暢的潤滑油。這也是傳統華人文化與儒家所最強調與重視的。儒教又被稱為禮教,中國被稱為禮樂之邦。中華文化中的禮最起初是由先祖的原始宗教的對天地、鬼神、祖先的祭祀而開始的。“說文解字”說“禮,履也,所以祀神致福也。”到了西周時期,周公“制禮作樂”,將禮的含意擴大到宗法喪服、天子諸侯等政治社會制度上面。(殷周制度考)...

星期四, 10月 19

創世記查經(27) 061019 自由抉擇

0:00:11 蛇 / 女人 / 對話0:04:00 次經 / 解經 / 應用application0:06:00 蒙頭 / 帽子 例子 0:09:00 引申 / 應用application0:11:00 模糊化 / 那棵樹 / 分別善惡樹0:13:00 同化 / 間接催眠 / 疏遠化0:15:00 律法主義 /...

星期日, 10月 15

[講道影片] 愛的系列(十二) 愛與自誇

...

[講道集] 愛的系列(十三):愛與張狂

寫作於2006.10.15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聖  經: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4C節】線上收聽(國語)   線上收聽(台語)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上一次愛的系列講到「愛是不自誇」。今天我們要講「愛是不張狂」,張狂是什麼意思?這兩個字我們現在很少用了,現代中文譯本用的是「愛是不驕傲」,驕傲我們就懂是什麼意思,張狂其實就是驕傲。這顯示出聖經公會永遠是需要的,因為我們的用字一直在改變,有些字新的意思出來、舊的意思不見,我們已經聽不懂了,所以聖經公會需要繼續不斷的翻譯新譯本。雖然聖經是不會改變,可是我們所用的字彙會一直改變,這裡就是一個例子,其實張狂就是驕傲。我們今天的聖經節很短,如果用和合本來看就是「愛是不張狂」,如果用新的譯本就是「愛是不驕傲」,英文聖經我用兩個版本,一個是NAS(新美國標準版),Love...

[牧函] 張狂

寫作於2006/10/15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保羅在討論愛的真諦時,把誇口與張狂擺在一起。兩者都是在自己的實質 (reality) 與認知(cognition) 之間產生落差。誇口是讓別人對自己的認知比自己的實質為好,張狂則是讓自己對自己的認知比自己的實質為好。誇口如果是欺人,張狂則是自欺了。誇口的動機有可能是出於愛的追求而在所愛對象面前擺出比自己實質更佳的表像,以引起對方對自己產生興趣。但是這種由於假像所產生的吸引力最終會被對方發覺實質的真像而遭受現實嚴厲的考驗。奠基於誇口假像的愛如果沒有逐漸被坦誠所取代,常常會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的。所以保羅會說愛是不誇口。真正且常久的愛是無法建立在誇口假像的根基上的。 跟誇口相比,張狂則是等而下之。誇口的人是企圖在所愛對象的心中營造一個更美好的假像,但是至少本人對自己的真像尚且保有自知之明。張狂的人則由於誇口的假像裝久了之後,甚至連自己也相信那個誇口的假像而認為那個就是自己的實質。這個可以說是由欺人開始,久而久之,甚至連自己也騙過了而真的相信自己所裝出來的假像就是自己真正擁有的實質。因此,張狂的人會由愛人的良性互動關係逐漸轉為自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