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於2006.06.25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聖 經: 【加拉太書六章1~5節】線上收聽(國語) 線上收聽(台語)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目前我們所講的是愛的系列,今天我們要講是『愛是擔當』,保羅在加拉太書第六章1~5節,這短短的五節裡面講到了兩個擔當,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這兩個擔當有一點矛盾,到底怎麼樣來了解是比較好?從今天的聖經裡我們再看一遍的話,有幾個重點是我們要一起來思想的。聖經說:「弟兄們,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就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 人若無有,自己還以為有,就是自欺了。各人應當察驗自己的行為;這樣,他所誇的就專在自己,不在別人了,因為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我們注意看這裡有兩個擔子、有兩個擔當,第一個是「偶然被過犯所勝」,這什麼意思?什麼叫作「被過犯所勝」?這裡中文翻譯的不太好,當一個人被過犯所勝的時候,一些比較成熟的人,一些屬靈的人,他要注意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溫柔;第二件事情是挽回;第三件事情是小心或是警醒,這些等一下我再詳加解釋,這樣子的話,你就是在幫他擔這個重擔,擔這個「偶然被過犯所勝」的重擔,重擔要互相擔當。可是結論又說:「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到底這個擔子是要讓別人幫忙,還是要自己擔呢?怎麼去了解它才對?
Ⅰ、引言:飛機失壓的處置
如果你正搭飛機的時候,突然飛機上的空服員宣佈說:「我們的飛機出了一點問題,艙壓目前正在下降…」馬上你頭頂的氧氣罩就會自動掉下來,此時你正帶著一個很小的小孩子,請問你,你是要先幫小孩子戴氧氣罩?還是自己先戴氧氣罩呢?怎樣做才是有愛心?幫小孩還是幫自己?當然要先幫自己。因為你自己沒有戴氧氣罩的話就會昏過去,那你就不能幫小孩了,這是一個大原則。或是說,如果船快要沈了,你會趕快幫你的小孩穿救生衣?還是你自己先穿?你自己要先穿。 你了解這個意思嗎,你自己要先保命啊,你自己都顧不了,你怎麼顧別人?這是一個大原則,當飛機有問題的時候(如果你曾搭過飛機),空服員就會解說:「請你自己先把氧氣罩戴好,然後再幫隔壁不會戴的人。」這個大原則很有意思,就是自己的問題自己先處理,所以這兩節裡(2、5節),其實第五節比較重要,就是「自己的擔子要自己擔當」,自己的擔子擔當以後,別人擔不了的,你才幫他擔,了解這個意思嗎? 不然如果沒有後面這一句(5節),「好吧,那我有問題你要幫我擔…」結果自己就不擔了,這樣是不對的。所以這個大前提是自己的責任、自己該負責的,自己要先負責,然後自己能負責之後,還有力量,別人沒有辦法的,你才幫他的忙。可是要記得一點,你幫他忙不能幫到他自己要負責的他不負責,這樣就不對了,這個在心理學上叫作Boundary(範圍分界線),很多家庭很多父母,或是夫妻之間出了問題,就是在愛的擔當上了解錯誤,對方有他該負責的責任,你幫他扛到底了,所以那個自己該擔當的部分沒有擔當,就用互相擔當這樣的理由,來把他該負的責任拿掉了,這是不對的,這是不合乎聖經的作法,我們等一下也會更詳細講那是什麼意思?
這禮拜三教會長執邀請畢業生們聚餐,當時候我為他們短講,現在我也來問大家,讓你們想一想,學生畢業後像什麼?耶穌的學生要畢業的時候,耶穌說:「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太10:16)看起來畢業不是很快樂的事情;就像一個漂亮的小女孩跑到一群狼當中,你想她結局是什麼?一個無辜的小女孩被一群狼包圍,結果會怎麼樣?羊被狼吃掉了。這隻羊是被狼傷了,但是如果羊夠聰明如果沒有被狼吃掉的話的話,你知道嗎?他會變成狼,因為這個社會上的狼都是羊變成的,不是嗎?本來每一個人都是學生,到了社會以後,不曉得怎麼樣,就變成狼了,所以羊掉到狼群裡面有兩個可能的命運,第一個是被狼吃掉,第二個是他本身變成狼(為了不要被狼吃掉),而且是不知不覺的變成了狼。現在我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你看到一隻被狼傷的羊,或是一隻變成狼的羊,你比較會去幫助哪一個?是被傷的人,還是那個傷人的、那個快要變成狼的羊呢?哪一個比較重要?你們可以回去好好的想一想,一般來講通常我們的反應是去幫助那隻受傷的羊,如果你幫他的話,受傷是減少了,但是另外一隻是會傷人的,你怎麼幫助這個會傷人的狼呢?這就是保羅在這裡所講的:「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他已經快要變成狼的時候,你怎麼處理?「那是他的事啊,他自己要悔改,他不悔改我就不管他,我去幫助那個被他傷害的。」如果發現一個人快要開始變成狼的時候,你怎麼處理?這是從今天的聖經裡,我們要一起來學習的。
Ⅱ、發現過犯的處置 (Caught Red-Handed)
1、譴責定罪 (Denouncement)
兩隻手血淋淋的,被反綁了,英文叫作Caught Red-Handed,這種景象正可以解釋這一節聖經所說:「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這個「所勝」,如果你直接看中文會說:「唉呀,就是他不小心跌倒了,是偶然被引誘犯罪,就像趙建民一樣,偶然被過犯所勝。」是這樣子嗎?其實這一句中文翻譯的不太好(這就牽涉到翻譯的問題),在英文聖經有兩種翻譯,一個翻譯為Overtaken(追上壓倒),這個Overtaken翻譯成「所勝」還可以,這是英國英王欽定本(King James Version) 的翻譯,可是美國的NAS版本就翻譯為Caught(被逮到),Caught這個字的希臘文的意思就是現場就逮,所以這句的翻譯就是:「如果你發現有人正在做壞事被你抓到的意思」,這樣意思就更清楚了,這就不是偶爾犯錯,而是被逮到的現行犯,這是再怎麼辯解也沒用的,他正在做壞事的時候就被你發現了,遇到這種人你要怎麼辦?你會怎麼處理?聖經中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有一個女人在做壞事的時候,現場被逮到,你知道法利賽人怎麼處理嗎?所有做媽媽的,現場逮到你的孩子正在做壞事時,你怎麼處理?罵他?修理一頓?通常是馬上罵他譴責定罪,「你怎麼這樣做,被我逮到了,你還有什麼話好講…」這是法利賽人的反應,我們其實也很像法利賽人,我們自己想一想,不管是妻子當場逮到先生做壞事,還是媽媽當場逮到小孩做壞事,不管做什麼壞事,給你逮個正著的時候,你的馬上的反應是:「哼,你還有什麼話說,這次被我逮到了。」這個叫作譴責定罪(Denounecment),「都是你不對,這件事情你沒有話好講了吧。」法利賽人直覺反應的處理是:「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們把這樣的婦人用石頭打死。你說該把他怎麼樣呢?」(約8:5)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他。」(7節)之後耶穌很奇怪的卻在地上畫字,耶穌沒有同意他們譴責定罪的做法。
2、 撇清推卸 (Disavowal)
第二種作法,一個人被逮到了,可是你發現他被逮到的事情跟你好像有一點牽連時,你的作法不是大罵,而是趕快撇清:「這事跟我沒有關係。」這是第二種反應。趕快撇清,這是彼拉多的做法。彼拉多的臉盆是世界有名的,因為他是法官,人家逼他要把耶穌定罪,他沒有辦法,就想一個奇怪的方法,就是當場洗手,叫作「金盆洗手」,「把臉盆拿來,我不判他罪,是你們判他的罪,這與我無關。」「流這義人的血,罪不在我,你們承當吧。」(太27:24)。這個玩意兒也不是彼拉多發明的,發明這個玩意兒的人是我們的老祖宗亞當,當他被逮到的時候說:「是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創3:12)我們也常常玩這個把戲,在所有家庭或婚姻裡面,當遇到一件壞事發生時,我們如果不是趕快譴責看誰的錯,第二個反應就是:「跟我沒有關係」,我們不願意去承擔這件事情並把它處理好,我們常選擇撇清推卸。
3、溫柔挽回 (Deliverance)
耶穌是以溫柔挽回來處理這個當場被逮到的女人,耶穌的反應很簡單,他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約8:11),從這句話看來到底耶穌有沒有定她的罪?有啊。沒有定她的罪怎麼會說「不要再犯罪了」?這個「再」就是代表她犯了罪,可是耶穌第一句話對她說:「我不定你的罪…」(雖然你有罪),這點很重要。很多人以為既然嚴厲譴責不好,撇清也不好,那乾脆就不講話,很多人就採取這樣的態度:「我不講可以吧,我不批評你吧。」這樣也不對,因為他其實是有不對,他當場被你逮到,那你該怎麼處理呢?應當溫柔的把他挽回。溫柔指的是什麼?挽回,到底是要挽回什麼部分?待會我會再詳細講。這個很有意思,我們談到愛,但是遇到對方做錯事情的時候,我們怎麼將愛表現出來?
Ⅲ、過犯重擔的分擔 (Sharing Burden)
1、 溫柔面對 (Gentle Confrontation)
一個人犯錯所留下來的重擔,你怎麼跟他分擔?這個擔當叫作Sharing,分擔幫他扛,你怎麼幫他扛?剛才我特別指出三個字詞,一個叫作溫柔;一個叫作挽回;一個叫作小心,我們分別來看一看這三個詞,當你要說他不對的時候,態度要溫柔,不是兇巴巴,這個叫作Gentle但是要堅定的指出錯來,這叫Confront。而不是溫柔卻不講,而是要面對,要讓那個人去面對他的不對,但是你的態度上又不會讓他覺得很受威脅,這個是要學習的。因為當一個人做了不對的事情,而又當場被逮到的時候,常常是會惱羞成怒,那個時候如果你再加以惡劣的態度指責的話,他會爆跳起來,他反而跟你辯,所以達不到目的,你要他挽回就挽不回,大家就會在那裡找理由找藉口,而聖經箴言十五章1節說;回答柔和使怒消退,如果你柔和的話,那個惱羞成怒的怒就會消退一點,讓他有可能去面對。聖經說:「用溫柔勸戒那抵擋的人;或者神給他們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提後2:25)所以要以溫柔的態度,讓他去面對問題。
2、 慈愛挽回 (Loving Restoration)
再來解釋挽回。當一個小孩子跑來跑去,不小心跌倒了造成骨折,被送到醫院,急診處的醫生想要把骨頭推移回去,應該怎麼推移?應該很用力的推擠?還是慢慢挪動,然後看小孩叫的很大聲就稍停一下?怎樣叫作溫柔的挽回?挽回就是說,已經斷掉的部分,你要把他推移回去,是很小心很小心的挪移回去,那個已經移位受傷的骨頭,移回去才會好啊。挽回的意思就是Loving Restoration,Restoration(復原)就是要把他推移回去,推移到原來的位置,可是要很輕柔。英文挽回這個字有兩個意思,一個叫作Mending broken bone,Mending就是修復,斷掉的骨頭怎麼把它弄好,這個必須要很細心,不要把他弄的痛死了,要小小心心的去做這件事情,如果可以把他推移回去就得醫治,這是關於醫治的事情。第二個挽回的意思,是Mending broken net,翻譯成台語叫作「補破網」,所以它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斷掉的骨折,你怎麼把他復位,另一個是破掉的網,你怎麼把他補齊。當一個人做錯事情,他和上帝的關係,他跟人的關係,跟自己的關係都破掉了,你怎麼幫他修補起來,讓他可以重新來過。就像漁夫捕魚網,需要很有耐心,我們說打死結理不清楚,不論你有沒有學過縫衣服,衣服破了一個洞,就要補起來,我是跟我媽媽學的,她就是一針一針的慢慢縫,縫到看起來好像貼了一塊布在那上面,如果我沒有跟我媽媽學,大概我會整個把它拉起來,然後再打一個結,這樣就當作是補好了,那就會結一個疤在那邊,而縫補的過程就是要很有耐心,哪一條線是對哪一條線,從哪一條線拉到哪一條線,慢慢把它補到很好,這個是Mending broken net。所以要挽回有兩個要素,一個是細心,另一個是耐心。
聖經說:「到那日,我必建立大衛倒塌的帳幕,堵住其中的破口,把那破壞的建立起來,重新修造,像古時一樣。」(摩9:11)那個帳幕已經破掉了,我要把它堵住,就是要把它重新來過;一個已經犯錯的人,已經快要變成狼的人,你怎麼讓他有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怎麼幫他補起來?在這裡我想到台語有一首歌曲,這首歌其實是台灣的痛,你知道台灣的痛嗎?李臨秋先生寫的,王雲峰譜曲,1948年一寫出來就被禁唱,禁唱了三十年,1977年才解禁,也許你會唱:「見著網,目箍紅 破甲即大孔,想要補,無半項啥人知阮苦痛?今日若將這來放,是永遠無希望,為著前途鑽活縫,找傢司補破網…」不知道你知道這首歌曲的背景嗎?漁網,台語發音就是希望,在這首曲子中有好多這樣的雙關語,要用台語才會了解,歌詞的意思就是說:破掉的網,代表沒有希望,一個做錯事情的人,他跟很多人的關係都已經破掉了,他覺得絕望的時候,你怎麼幫他挽回?怎麼讓他再重新有希望?這是愛的表現。以賽亞書 6:10 『回轉過來,便得醫治。」以細心、耐心修護,使他回轉得到醫治。
3、 儆醒謙卑 (Humble Vigilance)
第三個就是要小心。當你真的是很溫柔的讓他面對,很小心的把他挽回的時候,因為你做的實在太棒了,所以你的尾巴就會翹起來,這樣了解嗎?你真的是太有愛心了,你就會覺得自己了不起,會覺得自己很棒,結果你就自己掉下去了。箴言十八章12節:敗壞之先,人心驕傲;尊榮以前,必有謙卑。所以保羅第三個勸告是說:「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加6:1)當你用愛心去幫助一個人的時候,要記得自己其實沒有比他好到哪裡去,很多人其實所犯的錯是一樣的,不同的在於一個被逮,一個沒有被逮,你是Caught或是No Caught,有很多人沒有被逮,就自以為比別人好。當我們去幫助那個被逮的人時,保羅提醒我們,要謙卑、要小心,因為你一不小心,下一次就輪到你被逮。因為所有的人都有做壞事的潛能,所以當有人做壞事被你逮到的時候,你要記得,你可能也是那個人,你要向神禱告說:「幫助我,讓我不要因為這樣就驕傲、就覺得了不得。」因為撒但最喜歡找這種人,人在驕傲的時候最容易跌倒,撒但專門尋找可吞吃的人,不小心你就被牠吃掉了。「務要謹守,儆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前5:8)
Ⅳ、分擔過犯的危機 (Risk of Helper)
1、 忘記自我察驗的自欺 (Vulnerability)
當你這樣幫助一個人,你注意了這些事情以後,還有問題嗎?還有。聖經這裡提到有一些危機,是剛才中間的幾節。第一個,他忘了查驗自己,他為了跟別人比較,就忘了想到自己,因為只注意別人。詩篇一百三十九篇23~24節,有人就把它寫成一首詩,等一下我們一起來唱,希望你把這首詩背起來,回去後要常常對自己唱這首詩歌,當你發現別人有不對,就馬上會想到自己,不要發現別人有不對,就一直想著別人,而是要馬上想到自己,其實我也是一樣會犯錯的:「神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英文Vulnerability這個字,我一直問人家中文該如何翻?,有人告訴我叫作罩門(Vulnerability),這個字希望你會記得,就是說我們和那個被逮到的人完全一樣,也許你沒有機會犯同樣的罪,也許你有犯沒有被逮到,但是要記得我們都一樣,常常求神幫助我們。
2、 五十步笑百步的自滿 (Complacency)
有些人看到自己,也想到別人,但是想一想自己還是比別人好一點,這個叫作五十步笑百步,這個英文叫作Complacency(自滿),就是覺得我似乎是不太好,但是和別人比起來還算好啦,有那種還好的感覺,這個圖片裡有兩隻龜(其實是一隻鱉和一隻龜),這隻龜在跟另一隻鱉講話,就像法利賽人這樣講話:「神阿,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路18:11)他的好是根據別人的不好來比出自己的好,有一句話說:「兩個黑人在一起的時候,這個黑人不會因為另外一個黑人比他黑,他就變成白人。」這樣懂嗎?你是不是白人,不是因為有人比你黑你就是白人,你是黑人就是黑人,有的黑一點,有的沒有那麼黑,我們都是罪人,有時候我們會想:「跟別人比起來我還好。」這個台語叫作龜笑鱉無尾,如果龜笑鱉無尾,那鱉笑龜怎麼樣?昂棍(脖子)短。以為自己比別人好的自滿,也是個該注意的危機。
3、 過份分擔過犯的自大 (Boundary)
第三個就是我今天要講的主題,就是過份的分擔。他人有困難,我因愛心幫他分擔,,但他該承擔的部分我也想幫他擔,就是分擔到超過了,這個就是界線不明。聖經提及大衛王與兒子押沙龍的故事,押沙龍自己叛逆要殺他爸爸,後來沒有成功,反而被他爸爸的將軍殺死的時候,他爸爸大衛大哭,大衛怎麼哭?「王就心裡傷慟,上城門樓去哀哭,一面走一面說:我兒押沙龍啊!我兒,我兒押沙龍啊!我恨不得替你死,押沙龍啊,我兒!我兒!」(撒下18:33)大衛王可能替他死嗎?不可能。大衛王顯然是過度的分擔過犯。很多時候作父母的常說:「我幫我的孩子死好了,我幫我的孩子還卡債…」,不可能,神給每一個人一項很特別的東西,就是你的自由意志,當你自己使用你的自由,你必須自己承擔那個的後果,很多父母不知道這一點,把小孩子的後果全部承擔,結果那個小孩子就長不大,道德上長不大,這是界線的問題。所以聖經特別在最後用這樣作結論,你們要互相擔當,可是不要擔到一個程度,他該擔的部分你都幫他擔了,最後的結論是說:「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
Ⅴ、過犯重擔的承擔 (Bearing Load)
1、吃酸葡萄,牙齒酸倒 ( From Cause to Effect) 因果報應
什麼東西你要自己擔?這個擔,在英文是用Bearing和剛才的Sharing不同,一個叫承擔,一個叫作分擔,我們做錯事情的時候有兩種擔子,一種是別人可以幫我的,可以幫我補起來的,可以幫我修正的。這是我們剛才所提的過犯重擔的分擔 (Sharing Burden)。可是過犯後果的部分,比如說你走路自己不小心跌倒了,那個要痛一個月的部分別人就沒有辦法擔,這個部分是什麼?這個小姐吃葡萄,她不小心吃到一顆綠色的葡萄,聖經說:「誰吃酸葡萄,誰的牙齒酸倒。」你有沒有吃過以為很甜的葡萄,咬下去才發覺很酸,聖經講的很清楚:「但各人必因自己的罪死亡;凡吃酸葡萄的,自己的牙必酸倒。」(耶31:30)佛教講、基督教也講,你做一件事情,結果跟著來,我們叫作Consequence(後果),也叫作因果報應,你做了一個動作,後面有一個結果會跟來,這是神的公義,在萬事萬物都有這樣的東西,這個別人不能幫你擔,也不應該幫你擔,你做那個事情就要承受你做那個事情的結果。
2、種啥收啥,輕慢不得 ( From Choice to Fate) 抉擇命運
如果你不只是做那件事情,而且是一再的做那件事情,那個結果就更可怕了,因為你這個人被改變了。所以我說,你一再一再做錯事情的結果,你把你的命運都賣進去了。當一個人決定做一件事情,後來一直做,就變成習慣;習慣一直持續不改的話,就變成個性;個性一直下去的話,就成為命運。將來是到地獄還是天堂,其實是你這一生一連串決定的結果。如果父母一直幫孩子把結果承擔掉,孩子沒有自己去承受那個結果,可能就會變成他的命運,那就更淒慘。比如說從說謊,變成一個說謊的人,變成Liar,不是只說一個謊,變成是習慣性的說謊,最後變成一個不誠實的人,這樣就糟糕了,這是第二個,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必須承擔,別人沒有辦法幫他承擔,「不要自欺,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加6:7)我們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第二個你沒有辦法幫他分擔,是他自己必須承擔的部份。
3、在寶座前,接受審判 ( From Justice to Grace) 贖罪救恩
第三個是到最後審判台前的時候,每一個人自己要對神交代,所以有些人在現世,做了很多壞事沒有得到報應,有人覺得說這樣不公平,這點你不需要擔心,最後有審判,在神的寶座前案卷展開,每一個人自己要承擔,這時你再愛你的孩子也沒有辦法幫他承擔。「我又看見死了的人,無論大小,都站在寶座前。案卷展開了,並且另有一卷展開,就是生命冊。死了的人都憑著這些案卷所記載的,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啟20:12),但奇妙的是神另外為我們預備了生命冊,只要我们願意領受祂贖罪的救恩。
Ⅵ、因祂受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鞭傷,我們得醫治。
神幫我們設立一位可以幫我們承擔過犯的,人不可能但神能,這位就是耶穌基督,基督教認為在因果報應之上還有恩典。到最後耶穌基督再來審判所有人的時候,居然有兩本簿子,如果你公司帳務有兩本簿子,,一本報給政府,一本給自己看的,這就有問題了。而上帝竟然有兩本冊子,一本叫作案卷(就是記載個人的行為),另一本叫作生命冊,這是很奇怪的。基督教和佛教在這裡分出來了,佛教只有一本,就是因果冊,你做什麼事你自己承擔(這我講過),可是上帝很奇怪,讓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幫我們承擔,祂說:只要我们願意領受祂贖罪的救恩,我们的名字就會記在生命冊上,這是何等的奇妙。你是否願意接受神這奇異恩典,是你自己必須要作的決定。今天我們的啟應文這樣講:「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賽53:5)這是只有耶穌基督才可以幫我們做到的,祂擔當了我們的憂患,擔當了我們的罪孽,被神責罰。我们卻因祂的擔當得平安、得醫治。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主耶穌,當我們學習愛的功課時,想到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弱點,我們都會犯錯。當我們犯錯的時候,教我們學習彼此分擔,也教我們自己學習去承擔。主,在這兩樣當中,我們覺得承擔不了的時候,幫助我們知道轉向主耶穌,因為祢在十字架為我們擔當了所有的罪,讓我們願意用信心來抓住這樣的恩典,這樣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門!」
星期日, 6月 25
[講道集] 愛的系列(五):愛是擔當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