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團契邀請蔡茂堂牧師(前排左三)分享
1975年,我就讀台大醫學院第七年,是intern,我們在班上找了六名基督徒住在同一間宿舍,一起禱告尋求未來的道路及方向,最後有三位一同走上路加傳道會醫療傳道的道路,分別是王榮德、翁瑞亨與我。
那時我們在台大醫院實習,想對病人傳福音,必需等下班後脫下白袍,當作是病人的親友探病,才能跟病人傳福音。深感在醫院傳福音的重要性及不容易,所以,年輕的我們希望畢業後能夠一起開業,共同編織醫療傳道的夢。
築醫療傳道的夢想
我們三位一同走上路加傳道會醫療傳道的夥伴,都有太太同心同行,這是神特別的恩典。以我為例,結婚四十年,不是沒有爭執、眼淚、困難,但夫妻倆一起攜手,走過這四十年醫療傳道的生命歷程彌足珍貴。
我認為,婚姻是未來能否完成人生夢想的重要因素,所以,要迫切為你們將來的另一半禱告,因為兩人同心同行才能同奔天路。一旦結婚,兩人若不同心,就無法走太遠,最幸福的夫妻是能夠一生同心同行。
王榮德教授對於台灣的公共衛生醫學有負擔,因此當年考教育部公費留學免疫學卻願意改為學習職業病防治,他從美國回來之後,在台大醫院內科開工業病理特別門診,發現個案後,請研究生跟著工人到上班的地方收集工廠的土或水送去化驗,好從根本解決問題。
現在他轉往健保領域,研究如何使健保制度更完善,期許讓資源使用更符合公平公義。王榮德的妻子梁望惠姐是台大心理系畢業,在勵馨基金會草創時期投入幫助雛妓的服侍,希望她們可以離開原有的生活,有新的開始跟健康的身心。我很佩服我的同學-王榮德夫婦。
曾擔任泰國宣教士的道生神學院院長翁瑞亨牧師,現在可以用泰國話向當地人傳福音,但他考上大學時還不是基督徒。當時,我們班上的基督徒同學邀請非基督徒一起對談,彼此分享自己的信仰,翁瑞亨因此信耶穌成為基督徒。原本他被派往沙烏地阿拉伯受訓,上帝沒有成就這條道路,他發現恆春很缺乏醫療人才,後來,決定投身於恆春基督教醫院的服侍。
上帝陸續帶領其他醫學院畢業的醫師與我們一起編織醫療傳道的夢,包括:簡肇明醫師、蔡朝仁醫師、陳政弘醫師、卓良珍醫師、黃蔚醫師、張振耀檢驗師、范大陵長老、韓偉院長等,大家每月固定聚在一起為醫療傳道同心禱告。
為醫療傳道盡心力
我們這一小群人後來成立「中華醫藥傳道會」(CCMM,Chinese Christian Medical Mission)。當我們用「中華醫藥傳道會」的名稱分別要向內政部及衛生署登記為財團法人時,卻都不被接受。只好把醫藥改為聖經中的醫生-「路加」為名,成為「路加傳道會」,才好不容易在內政部申請通過獲得登記。
路加傳道會目前所使用的LOGO就是我當年所設計,以通往十字架的道路,Road to Cross來表達願意為醫療傳道擺上自己生命的意志。
當時,我們進行調查,有哪些地區人口密度較高,醫院較少,需要醫療資源,並且教會數目較少,需要福音宣道,我們發現就是在高雄小港工業區。我們大家努力奉獻金錢,也常常跪在高雄地圖禱告,求上帝引導開路,希望為台灣醫療傳道盡一份心力。
向上帝發出呼求
信實的上帝真的開路,上帝卻引導芬蘭信義差會願意把恆春基督教醫院,交由路加傳道會全權經營50年。但是,當時參加禱告會的醫師絕大多數是第二年住院醫師,無法立刻前往恆春基督教醫院服侍。我們迫切向神呼求,神感動劉章田醫師,他從台東基督教醫院搬家到恆春基督教醫院,成為路加傳道會派往恆春基督教醫院的首任院長。
劉章田醫師原本在台東基督教醫院工作,已經申請要到長庚醫院進修顯微外科。當時,長庚醫院院長是宣教士羅慧夫醫師,陽明醫學院創校院長韓偉寫了一封信給劉章田,邀請他來恆春基督教醫院,也寫信給羅慧夫院長說明原委,結果劉章田醫師來恆春基督教醫院擔任院長。
當時恆春只有兩家醫院,一家是省立屏東醫院恆春分院,另一家就是恆春基督教醫院,半夜有急診病患常被送到恆基,劉章田院長是外科醫師,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孤掌難鳴,獨木難撐大廈,不斷向台北路加傳道會禱告會發出請派醫師前來幫助的呼聲。
後來,上帝派遣原本要到沙烏地阿拉伯服務的翁瑞亨醫師來到恆基投入服侍,但是偏遠地區所需的醫療人才還是不夠。韓偉院長說,「我們怎麼可能禱告把別人奉獻給主,自己卻不去?」所以,鼓勵一起為醫療傳道禱告會的成員,也要把自己奉獻給主使用,韓偉院長先以身作則,表明若神許可,願意去恆春基督教醫院服務半年。
順服上帝去恆基
我想,韓偉是研究基礎醫學,都願意下去恆春。我的禱告就改變了,我跟上帝說,「如果祢要我去,請祢裝備我。」其實,我是小信的人,我跟上帝開條件,就如同基甸一般向上帝求印證。我想,若是我去恆春基督教醫院不可能只有看精神科,需要加強內科跟小兒科。若上帝回應我的禱告有印證,我就順服去恆基。
我向上帝求第一個印證,就是我在R3的時候,可以去內科受訓三個月,結果上帝真的成就。接下來我跟上帝說,我CR時還需要去小兒科受訓三個月,結果上帝也成就了。當我明白這是上帝的心意時,我就順服而願意前往恆春基督教醫院,成為路加差派前往恆基的第三位醫師。於是,我們一家人從台北搬到恆春,我的生命走過「恆基」恩典的這一站,這是上帝帶領「抉擇」的恩典。
饒恕、愛跟接納的見證
但我在恆春基督教醫院任職期間,發生了一件令我終身難忘的事:當時我開著車,帶著家人跟同事北上為醫院蓋新病房募款,由我任司機,途中發生車禍,車內會計同工戴娓娜姊妹拋出車外,受傷被送往離出事地點最近的彰化基督教醫院急救,卻仍然不治死亡。雖然是意外事件,但我卻為此內疚不已。
後來經過司法程序,檢察官問戴娓娜的父親戴忠德牧師說,「這個人開車導致你的女兒死亡,你認為應該怎麼辦?」戴忠德牧師說,「他是為了醫院募款才導致這件事情,我只要求不要判他坐牢,讓他趕快募款把醫院蓋好,我的女兒死了就有價值。」很遺憾的是檢察官卻不把這句話列入記錄。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信祂的人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三章16節)我是基督徒,我會講述這段經文,可是我從戴娓娜的父母戴忠德牧師夫婦身上,感受到基督的愛。他們以基督的愛接納我,認了我的太太為乾女兒,我成了他們的女婿,我的心極為感動。這原本是一個悲劇,卻成為「饒恕、愛跟接納」的生命見證,這就是福音,不是嗎?
憐憫與恩典
我想引用「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並且他所賜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眾使徒格外勞苦;這原不是我,乃是神的恩與我同在。」(林前十五章10節)來形容我走上醫療傳道之路的體會。我想表達,就如同保羅的生命經歷,基督徒生命中的「恩」,不只是許多的小確幸,有時也包含生命中的「苦」。
年輕時,幾個同窗好友共同編織醫療傳道的夢想,上帝引導一些志同道合的夥伴走上這條路,我深刻體會到上帝的恩典與憐憫。所謂「恩典」是不該得到卻得到的獎賞,「憐憫」是該接受卻沒有承受的處罰。
我從學生時期的醫療傳道夢想,到恆春基督教醫院擔任院長,後來成為牧師,曾經在美國台福教會以及台北和平長老教會牧會,退休後有機會前往鄉村福音佈道團所設立的嘉義東石教會幫助牧養,這都是上帝的恩典與憐憫。
0 意見:
張貼留言